学术投稿

甲型H7N9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张艳;周明勤;郭栋

关键词:H7N9, 禽流感病毒, 病原学特征, 人感染
摘要:2013年3月底中国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事件,并引发了全球的密切关注.它与经典的H7N9禽流感病毒无论在基因序列还是致病能力上截然不同,并且具有极高的变异性,基本认为是一种新的重配H7亚型病毒.重配H7N9亚型病毒致人感染可出现严重的肺炎症状,甚至诱发ARDS及MODS,终致人死亡.该亚型流感病毒已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必须加强人群和动物中该流感病毒的监测,积极开发相关疫苗及药物,应对其暴发流行的可能.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针对老年患者各自的心理特征实行相应的身心护理.方法 在2012年的内科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进行深入研究,全面了解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发展情况,多方面对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在老年患者指导临床、放松心情及其他生活细节上予以干预.结果 通过问卷方式调查老年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统计得出近98%的老年用户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结论 护理工作要注重心理护理,时刻洞察他们的心理变化,以更好地配合患者治疗工作的开展.

    作者:杨静;袁红梅;吴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脾切除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LS术)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36例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24~48h拔除胃管,48~72h将脾窝引流管拔除,2~3d活动、进食.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术中精细操作以及术后的合理、密切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王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科护理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特别是儿科护理,由于护理对象是生命较脆弱的患儿,且疾病来势凶,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加上护理工作的繁琐,在一个细微的环节出现差错就可能对患儿造成不良后果.为了防范儿科护理风险,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首先应该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作者:王新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西医院校中医学临床见习教学探讨

    在西医院校的中医学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传授学习方法,利于广泛迁移;渗透人文关怀,加强医患沟通;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重视内部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设置考核内容,控制难度水平;及时反馈信息,给予恰当评定.从而使学生了解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方法、巩固所学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并从中培养对祖国医学的浓厚兴趣.

    作者:黄粤;王志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于RFID技术的无线护理信息系统研究

    分析传统护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无线护理信息系统,并对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功能进行了设计.本系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中存在的医疗差错,提高了工作质量;规范了护理的操作过程,实现了绩效考核.

    作者:万金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于重症监护室中急危重患者预后的研究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急危重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把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急症监护室中收活的56例急危重患者作为探讨的对象,对全部患者的相关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对预后的影响展开回顾分析.结果 经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55例急危重患者病情逐渐稳定,生命体征及症状得到缓解,并在结束抢救后安全护送至相关的科室,仅有一例患者由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伴恶性心率失常而死亡,急救成功率迭98.2%.结论 重症监护室中的急危重患者病情发展快速,必须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这对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志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社区护士对老年急腹症早期观察与护理

    老年急腹症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变化迅速,早期即可出现休克,延误手术等抢救时机而危及生命.社区护士往往早接触患者,只有掌握老年急腹症的特点,才能早期观察病情变化,以协助医生早期明确诊断采取有效正确的抢救措施,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老年急腹症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何蕴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口腔器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完善消毒供应中心对口腔诊疗器械的管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方法 针对口腔诊疗器械处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从口腔器械的回收、到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发放都制定规范的流程及制度,完善对口腔器械的管理制度.结果 保证了消毒灭菌合格率,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口腔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提高口腔器械使用满意度,保证消毒灭菌合格率,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曾威宁;黎果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基层急诊护理工作中医疗纠纷的防范对策

    急诊工作是医疗机构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通道,也是护理纠纷容易产生的科室,本文着重从护理方面的原因和患者方面的原因分析了发生纠纷的因素,并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作者:潘晓芳;徐辉;杨跃东;王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职病理生理学教学初探

    病理生理学是衔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为重要内容,重点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1].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都是高职医学生第一次接触疾病的专业课程,这两个学科的责任是把学生从学习正常人体的有关知识,逐渐引向对患病机体的认识.而且,病理生理学可在各基础学科之间起横向联系作用,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起纵向沟通作用.因此,为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晓燕;王艳霞;叶亚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云克治疗60例甲亢伴侵润性突眼的护理体会

    目的 深入分析云克治疗甲亢伴侵润性突眼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4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60例甲亢伴侵润性突眼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使用云克进行治疗的同时接受全面的护理.结果 37例轻度突眼患者中17例显效、20例有效;中度突眼患者中5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重度突眼患者中1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结论 云克是一种治疗甲亢伴侵润性眼突的理想方式,操作简洁,安全性高且无副作用,应积极推广使用,但注意要结合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陈考章;王小玲;黄兰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类进展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常发生器官功能衰竭,其临床表现、预后复杂多变,病死率高.正确认识AP的严重程度并对AP患者早期做出准确的临床严重程度评价,可及早对SAP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提高AP治愈率,降低病死率.随着对AP病理生理的不断认识,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技术、腔镜技术等微创技术的不断扩展,关于AP的严重程度分类也在不断发展.现就AP严重程度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作者:吴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论儿科护理纠纷及其防范

    儿科护理工作风险更大,儿科护士应该在工作中提高各种风险意识和法律知识,加强自身素质,并预见问题,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医疗行业成为高风险行业.综合儿科包括了儿科所有疾病,病种繁多,同时我院儿科还包括了新生儿重症病房,患者多,工作繁重.加上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差,陪护多,临时处置多,护理操作琐碎等特点,在护理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独生子女家庭增多,患者及家属对护理需求也增加,专业护士严重不足,护理服务供需矛盾加剧.

    作者:吴兰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医学院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

    当前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主要存在问题有:管理制度不完善、岗位分工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等,本文就如何更好地管理医学院校的化学实验室,浅谈了几点心得体会.

    作者:李赞;谭卫兵;邝雪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血糖POCT的质量管理

    血糖的POCT因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快速获得检验结果等优点,已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涉及人员多,常脱离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结果偏差,因此应该加强血糖POCT的质量管理,保证其检验质量,使其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华美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转化医学教学模式——中职卫校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教学模式探讨

    在中职卫校中,学生学的所有专业都和医学挂钩,而且学生将来都是要从事医护方面的工作,因此只有基础性的理论是不行的,还要有医学中的实践.学生怎样才能将学到的满腹医学理论用于在实际之中的病情诊治呢?这就需要医学教师在对基础医学进行讲解的时候,将临床医学融入到基础医学之中,进行结合式的教学.本文针对中职卫校之中将临床医学融入到基础医学之中所做的结合式教学进行探讨,希望中职卫校中关于医学的教学可以在形式以及本质上得到转化.

    作者:韦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性传染病,多种人肠道病毒为其病原体,常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引起患儿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和黏膜的疱疹、溃疡、大多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厌食、精神萎靡等,少数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脑干脑炎、脑膜炎、急性驰缓性麻痹、肺水种和心肌炎等,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近10多年来,手足口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过多次较大规模的爆发和流行,特别是亚太地区发生过多次较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引起一定数量的儿童死亡,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因此,进一步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及危险因素等对于深入研究手足口病的致病因素,防止疫情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从心理学视角,营造医院图书馆读者与馆员双赢模式

    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了医院图书馆读者不同阅读心理特点及图书馆馆员需求心理.提出图书馆信息知识服务的创新策略,同时兼顾读者和图书馆员的心理变化,营造出医院图书馆读者与馆员间心理双赢的模式.

    作者:陈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脾破裂保留性手术的护理

    随着免疫学、临床医学的发展,对脾脏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越来越意识到保留脾脏的重要性.脾脏被切除后,人体免疫系统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极易引发感染,将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保留破裂的脾脏虽然在手术后再出血的可能性大,危险性高,但只要术中认真彻的底止血,操作轻柔,术后严密观察,绝对卧床休息,还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作者:朱元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的急救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有效的急救措施和积极的护理后,对选取患者急救前和急救后血压、意识、瞳孔以及呼吸情况进行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38例患者有36例康复出院,康复率为94.74%,2例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发生死亡.结论 通过给予创伤性休克患者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颜安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