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秀丽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它担负着急、危、重患者的诊疗与急救任务,是护患冲突的高发区。患者往往是起病急、病情重,患者家属心情急,因此,急诊科护士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减少护患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郁素芹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甘油果糖与甘露醇联合治疗骨折所致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住院四肢骨折患者120例,并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应用甘露醇治疗,研究组应用甘油糖与甘露醇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术后第8d、9d小腿患肢的周径尺寸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术后6~9d前臂患肢的周径尺寸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甘油果糖与甘露醇联合治疗骨折所致肢体肿胀,消肿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希文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PDCA循环在检验标本质量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对检验标本质量进行科学管理。结果通过PDCA循环,降低了检验标本不合格率,提高了检验标本质量。结论 PDCA循环可使检验标本质量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降低检验资源、医院成本和提高了整体检验质量。
作者:吴天恩;赖燊荣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发热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施行妇科手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妇科术后出现发热症状者共计5例(5.0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发热病症患者共计33例(33.00%),两者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术后发热护理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72.73%,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临床妇科术后发热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吴芸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是指在一次麻醉下同时实施宫腔内及腹腔内两种以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该手术方式结合了两种手术的优势,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我院自2011年2月~2013年10月,共完成宫腹腔镜联合手术68例,现将手术中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刘芳;黄万珍 刊期: 2014年第39期
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越来越完善,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对医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提高医护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各级医院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工作比较关心的问题,在医疗安全体系中,护理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结核病护理中的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安全防范对策,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石艳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结合糖尿病心肌梗死。方法84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包括疾病,生活护理,护理和心理护理运动。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死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0.05)。干预组为14.3%,对照组为35.7%(<0.05)。结论在患者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心肌梗死的积极方面,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晓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通过对脑囊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提高脑囊虫病患者的治愈率进行探讨。方法对于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1例脑囊虫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症状护理等护理手段,观察护理前后脑囊虫病患者症状的临床变化。结果61例脑囊虫病患者经CT确诊,90%达到治疗效果,10%康复中。结论脑囊虫病患者在有效的抗虫治疗的同时应用综合的护理措施能够到达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乔相芬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其中包括急性期护理和康复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效果评分为(32.18±3.23),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云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观察总结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3年5月进行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结石的50例患者资料,按是否运用护理措施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比较分析所有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极高的成功率。术后患者满意度也很高。结论通过术前重视及准备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和术后观察及护理患者的病情相结合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直至痊愈出院。
作者:陈会娟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水肿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时间。方法对86例不同程度的水肿患者给与静脉输液留置针,观察保留时间。结果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不同,保留时间不同,手背静脉,前臂和肘部静脉,足背踝静脉留置时间平均为5 d,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颈外静脉留置时间平均为12.70d,相比其他部位有显著差异(<0.01)。结论对于老年人,长期输液,肢体水肿,肥胖和输入刺激性药物,颈外静脉留置针为输液的第一选择。
作者:张珍梅 刊期: 2014年第39期
严重多发伤合并外伤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采取适当的治疗策略,正确的护理策略,及时纠正休克,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意义。平均动脉血压在较短的时间(30 min~4h范围)增加60~70mmHg以上,标志休克复苏成功。16例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MOF),5例死亡,11例完全脱离危险,对多发伤和休克综合治疗的成功率是88%。我们回顾和总结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ICU住院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黎青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12年8月~2013年9月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25例的护理过程。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经过精心护理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有效的方法,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杨福珍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erane Oxygenation,ECMO)的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8例患者采用VA模式或VV模式进行ECMO技术救治,探讨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方法。结果28例患者成活12例,死亡16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原发病(6例)、脑死亡(5例)和并发症(5例)。由此得出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应注重监测血气、血液动力学、活化凝血时间等指标;观察和调整血流速、呼吸机参数;做好氧合器及管道的管理;同时预防并发症发生。结论 ECMO是救治严重呼吸、循环衰竭的终治疗手段,重症监护病房严密的监护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ECMO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胡少构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用了总院在2013年1月~6月接收的64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100%)明显好于对照组(78.13%),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锦清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我院45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呼吸衰竭患者42例作为对照;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变化,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PaO2比前明显改善;观察组PaO2、PaCO2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比对照组。21.4%。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明显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洪瑛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症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110例急症危重患者,根据随机平行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分别给予全程护理及常规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轻于对照组(<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价值确切。
作者:黄晓兰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1例,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对照组采用综合性术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疾病意识、睡眠质量以及满意度上的比较。结果对照组在实施了综合性护理之后,患者并发症情况显著降低、对疾病更具感知意识、睡眠质量得到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与观察组相比,两组患者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0.05)。结论综合性术后护理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够提升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4年第39期
目的总结分析子宫脱垂行曼彻斯特(manchester)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在我科住院的26例子宫脱垂曼彻斯特(manchester)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做好子宫脱垂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对促进临床术后患者康复起着关键作用。结论良好的临床护理对子宫脱垂术后患者治疗成功,改善身心状态和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卢琦 刊期: 2014年第39期
化疗是目前急性白血病的常用治疗手段。化疗后患者进入骨髓抑制期,血细胞明显减少,输注血小板可以预防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患者多次输注血小板常会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发生PTR的患者出血风险较大,甚至发生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及时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包括心理、预防出血、避免感染、输注血小板等方面的针对性护理是患者顺利度过骨髓抑制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者:张艳;李平 刊期: 2014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