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位肛瘘手术诊治探讨

毛建明

关键词:高位肛瘘, 手术方法, 临床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临床经验,结合墨江县通关镇中心卫生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62例肛瘘患者的手术治疗病例,重点介绍了高位肛瘘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手术过程中的挂线术、切口问题、肛管直肠环、手术失败或复发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剖宫产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剖宫产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后的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值得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春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康复护理模式对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模式对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为更好的护理骨折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32例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6.97%(64/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4%(55/66);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94%(62/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0%(53/66),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康复护理模式能够对患者的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长青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PCI术后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的研究进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存在支架贴壁不良(incomplete stent apposition,ISA)现象,根据血管内超声支架贴壁不良分为早期支架贴壁不良和晚期获得性支架贴壁不良。晚期获得性支架贴壁不良好发的部位可以在支架中间也可在支架边缘。晚期支架贴壁不良可能机制为血管壁正性重塑和支架部位的血栓溶解。形成晚期支架贴壁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有长病变、慢性闭塞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行直行PCI术及支架厚度等。出现支架贴壁不良患者血栓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支架贴壁不良患者,此类患者应长期口服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作者:蔺宇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4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24)采用2HRZE/4HR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n=24)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月,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9.2%)(<0.05);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体征例数均明显减少(<0.05),且观察组更为显著(<0.05);观察组治疗不同时期结核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付贵化;朱红辉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1例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的急救和护理

    目的探讨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的急救和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的临床资料与相关文献资料。结果该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及临床特殊护理,可好转并生活能自理出院。结论提高对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的认识,合理的应用护理程序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地康复。

    作者:蒋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围手术期预防低体温发生的护理策略

    探讨围手术期预防患者低体温发生的护理方法。围术期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中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普通择期手术的患者来说,围术期低体温对机体各系统有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的原因以及低体温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并对各类保温护理措施加以详述,提出复合保温是防治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的重要方法。

    作者:赵伟鹏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腰椎间盘突出的术后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腿疼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系统保守治疗无效或经治疗症状反复甚至加重时,手术治疗是解除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首选方法。而手术期的密切病情观察和护理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保证。

    作者:余晓霞;黄森虎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沟通技巧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良好的沟通理念以创造显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输液的240例患儿随机均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2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上加强语言沟通技巧,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输液时进行施行的语言沟通技巧不但有利于护理的正常进行,而且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段春兰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高龄卧床患者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非手术治疗1例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身体状况较差者不适宜手术,只能采取保守治疗以及加强护理等非手术措施的方法。我科一高龄重症患者已卧床4年余,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和严重骨质疏松,并发股骨粗隆间骨折后,我们从基础护理、皮肤牵引护理、体位护理等方面进行细致护理,使患者得以较快愈合,无并发症。

    作者:郭月;刘丽曼;孟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效果

    目的观察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该类型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年收治100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者处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外(与对照组同),同时接受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观察上述两组间采取不同护理方法模式后的效果情况。进一步对相关指标进行2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如果值小于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可靠。结果观察比较两组间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治疗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47例,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患儿中有效治疗人数为41例,占该组总病例数的百分比为82%。进一步通过统计学研究发现,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人数分别为48例和42例,其满意度百分比例分别为96%和84%,统计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其显著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该护理方法模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奕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压力容器在消毒供应中心使用的质量管理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当中一个特殊的科室,因为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的重要消毒灭菌场所,又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危。临床上各种检查及治疗所用的器械都必须回到消毒供应室来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的控制情况。因此作好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关键,加强供应室工作各环节的质量监控,是确保无菌物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供应室工作的核心。

    作者:廖根娣;朱璐珊;林阿珠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住院分娩的10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入院时间的先后分别分为对照组500例和观察组50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的产科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前选择分娩方式、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疼痛及舒适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产前选择自然分娩方式的产妇有165例(33.0豫),自然分娩的产妇有136例(27.2豫);观察组产前选择自然分娩方式的产妇有483例(96.6豫),自然分娩的产妇有432例(86.4豫),观察组自然分娩方式的选择及自然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能够提高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信心,对自然分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提高了产妇的自然分娩率。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及病员满意度。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02月~2013年02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84例。其中院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42例,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临床干预。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其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手术护理干预方法。

    作者:张媚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中药制剂的疗效与血清药理学关系综述

    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能以接近药物在体内的环境来进行药理作用,非常接近真实的药理过程,尤其适用于中药制剂的实验。对于一些复方制剂的药理实验用以评价其药效和了解其复杂的作用机制,还能同步研究其相应的药动力学及血清药化学作用机制。目前,而中药制剂的疗效是药学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更好的了解如何进行中药的制剂过程才能达更好的疗效是达到目标的前提,而血清药理学就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作者:雷秀东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86例,将这1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3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和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2%,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2.9%。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疾病的复发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疾病的复发率低,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金英;张宗奎;梁一民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接收的108例脑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3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的全面护理相对于基础护理更能显著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综合全面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影响

    目的总结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给予综合全面护理分为A组(33例)和B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改变情况、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治愈率,以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B组,A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B组,肺部感染的治愈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B组(<0.05)。结论综合全面护理方式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提高肺部感染的治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庆伟;陆小妮;李欢欢;张东京;张雪莲;范元仙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羊水栓塞诊断及法医学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FE)是一种罕见的、但危险性极大的产科急症,尽管从1926年起Meyer[1]就已经对羊水栓塞做出了首次报道,几十年来也有不同的学者做出相关的研究,获得了不用的结论和支持,但其实至今为止羊水栓塞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仍然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因为它的不可预测性,以及致母婴高死亡性,所以它依旧是妇产科学和法医学工作者热衷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辅助诊断、治疗及其预后几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妇产科学及法医学工作者日常临床工作和尸检鉴定提供相关思考路径,降低误诊风险。

    作者:沈鑫;夏米佳;余舰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输卵管系膜囊肿的经阴道超声表现及与CT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输卵管系膜囊肿的经阴道超声及CT表现,并做对比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输卵管系膜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经阴道超声和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结果经阴道超声显示囊肿位于左侧的18例,位于右侧的8例。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光滑,内部透声好,其中3例囊内伴有絮状光点;CT图像上示18例位于子宫左旁,8例位于子宫右旁;为类圆形或椭圆形或蛇形影;CT值为0~10HU不等,境界清晰,囊壁光滑,无壁结节,2例有分隔;囊内未见强化。2例伴有子宫肌瘤,2例伴有对侧输卵管积水。结论首先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再者两种检查相互结合对比分析,可以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栾云;殷立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 不孕症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孕症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HS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不孕症患者120例。对所有不孕症患者实施数字化动态HSG造影。并对所有不孕症患者的临床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腔形态不规则原发性不孕患者同继发性不孕患者进行比较,前者多于后者极为明显(<0.05);其余各种形态未表现出显著差异(>0.05)。结论针对不孕症患者,选择实施HSG造影,有效表现出安全性高以及经济可靠的特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4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