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发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护理

陈婷;戴丽

关键词:胰岛素泵, 糖尿病,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初发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6月收治的50例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初发糖尿病患者,给予患者饮食宣教,心理护理,生活习惯护理及置泵前后护理,观察患者用泵后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控制情况及用泵期间低血糖,感染,堵管等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1~3d血糖控制达标患者为16例,3~5d血糖控制较好33例;本组患者中发生低血糖1例,发现皮下置针头处皮肤感染0例,堵管0例。结论胰岛素泵患者进行护理,可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信息化网络前移管理提高医疗安全意识

    目的探讨信息化网络前移建设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方法领导重视信息化网络平台超前建设,构建一批信息化网络技术性强、业务过硬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网络管理遍布临床、医技各部门,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了医疗纠纷。结果近3年新型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设管理医疗安全提高,杜绝了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使医疗、护理质量大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投诉减少30豫。结论信息化网络前移管理是重要的、必要的,是杜绝防范医疗不良事件好手段之一。

    作者:曾炜;付路易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发挥政府职能,推进医改政策落实

    目的通过对发挥政府职能,推进医改政策落实相关问题的思考,希望能够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从而使新疆医药卫生服务理论更加丰富和系统。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结论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好顶层设计,拓宽就医渠道;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医改工作,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处理好医改政策落实工作的难点问题。

    作者:杜相品;庄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患沟通,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更低(<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两组比较<.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满意度高,效果显著。

    作者:杨秀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服务中目标管理模式的应用

    目的探析目标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明确护理工作目标,制定目标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管理模式,对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实施目标管理方法之后,相比较实施前而言,我院的患者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合格率有所提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目标管理模式运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不仅可以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缓解当前相对紧张的护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合格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肖;涂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提高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满意度中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高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护理满意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肺炎并发腹泻婴幼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并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1±0.9)d]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6.7%)明显大于对照组,且<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护理中的应用可明显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利群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医院电子处方系统的管理与分析

    促进电子处方的使用,并为电子处方管理提供参考。对电子处方的优越性进行分析,探讨电子处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电子处方在提高调配质量与促进合理用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应采取适当措施,规范电子处方管理。

    作者:吴媛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与护理对策,增强护理人员对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1月~12月429例心脏外科术后病人病历,分析导致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手术创伤因素、心源性因素、机械通气因素、术后浅呼吸及无效咳嗽、环境因素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结论只有从术前就开始规范的呼吸系统护理,术后做好呼吸道管理,并加强心脏外科ICU病房管理,才能有效降低心脏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曹燕;郝巍巍;陈素贞;张霞;江智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进展

    随着社会老龄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将此病的中医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鸿雁;赵建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谈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

    医院作为基本的公共场所和社会细胞,是体现全民便民功能的重要场所,在现代化和谐社会的创建过程中具有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彩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96例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护理措施,为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于2012年6月~2014年1月开展,研究中共入选研究对象96例,均为该阶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临床期间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式治疗,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措施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临床期间加强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采用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81.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较大的手术风险,加强其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张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6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了人性化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了常规的护理,1w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焦虑水平、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焦虑水平、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牛爱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16例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康复护理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对16例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细心照料,16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随访患者生存质量良好。结论心肌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治疗的难度也较大。在治疗之后,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钟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培养医疗社会工作者开创医院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医院的医疗模式已经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治疗疾病和保持生理机制运行协调的阶段上。疾病也应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来认识,这包括了疾病的预防、公共卫生政策的宣传,患者的心态的调适以及医患关系的处理等。所有的这些问题单纯依靠医务工作者根本无法解决,此时,推行专业的医疗社会工作者介入医疗服务领域,展开医疗社会工作实践,将会顺应时代潮流,开创医院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曾祥腾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心理护理在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熟悉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除患者紧张、恐惧以及焦虑的情绪。方法对患者的咽喉部使用4~5次的含量为1豫地卡因,几分钟之后对130例患者实施气管镜检查,使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患者实施手术之前、手术实施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的心理护理,让患者在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气管镜检查。结果130例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配合,其检查有序进行。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在气管镜的检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丹;王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通过对前来我院进行青光眼治疗的2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发生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对其的护理措施。结果经手术进行治疗后,很多的患者都出现浅前房或无前房的症状,对他们的护理包括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结论浅前房或无前房是青光眼患者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对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进行观察,并对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症状进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史小丽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激励措施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激励措施对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是医院整体工作与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激励措施的运用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作用表现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总结,并多种不同形式的激励措施层面探讨研究了如何更加有效地落实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措施的方法建议。

    作者:黄同春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融入人文关怀,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术前访视、术中关怀、术后随访的点滴细节中,对手术患者提供个性化而温馨的优质护理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理质量,推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

    作者:龚俊铭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行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46例糖尿病足患者,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评价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46例患者经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术后患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局部溃疡愈合时间缩短。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保证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糖尿病足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郭春梅;张雪芳;张武彪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导管室护士在AMI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观察导管室护士在AMI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配合过程,探究导管室护理的护理配合意义。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给予他们介入治疗的同时,观察导管室护士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总结护理配合的方式和意义。结果120例患者均接受了急诊介入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120例患者共植入支架158个,平均每例患者植入支架数为1.32个,术中室颤患者3例(2.5%),术中低血压患者14例(11.6%),所有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患者,经过医生抢救和导管室护士的护理配合,均成功完成手术并获得治愈,没有死亡的患者。结论导管室护士在AMI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配合是十分重要的,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作者:闻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心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

    探讨心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论文对患者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意外事故的防范、心理康复指导、院内感染的防控、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对重点患者、重点环节、特殊用药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制订护理安全紧急预案,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专科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及整体素质。结果有效降低了心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减少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作者:徐婷婷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