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专业专科层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探讨

刘璟

关键词: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教育改革, 专业, 医学
摘要: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医学类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医学基础课,但在实际教学中本门课的教育与学习存在诸多问题,该校病免教研室针对学生教育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CBS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病例为引导的学习(CBS)在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CBS教学法在2012级临床专业学生中进行理论教学,教学结束后用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以期末考试测试学生成绩,并将2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以CBS教学的学生平均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平均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CBS 教学组,CBS 教学章节的得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章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BS教学法不但增强了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敖弟书;宋鸿;周安;周艳萌;程友静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以社团建设为依托的获资助医学生感恩教育模式

    随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推进,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也不断扩大,加强获资助的大学生感恩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医学生专业特色,以“蓝丝带服务队社团”3年的建设经验,从在医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的研究意义、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保障体系、实践的效果和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构建一套适合获资助的医学生感恩教育模式。

    作者:梁金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换位思考在护生实习带教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换位思考在临床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帮助护生圆满完成实习计划。方法将在该科实习的20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换位、思考的带教模式。出科前分别完成患者对护生及护生对带教教师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生对教师满意度[(94.3±4.5)%]高于对照组[(90.6±3.2)%],观察组患者对护生满意度(95.0%,95/100)高于对照组(82.0%,8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将换位思考应用于临床护理实习带教管理中,营造了一个教学相长的实习带教环境,增强了教师及学生的凝聚力,提升了教师的执教能力,能有效帮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里圆满完成临床实习任务。

    作者:高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论文写作时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

    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因此,作者在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作者使用参考文献时应参照本刊稿约要求书写完整,且依论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参考文献排序并在论文中做相应标注。参考文献宜选用新近2~3年内的权威性国内外学术期刊,网上非文献数据库资料不宜引用。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医用胶在处理小儿面部皮肤裂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总结医用胶粘合小儿面部皮肤裂伤口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小儿面部皮肤裂伤患儿126例,将其随机分为粘合组与缝合组,其中粘合组66例,清创后使用医用胶粘合皮肤裂口。缝合组60例,应用丝线缝合。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愈合外观满意度。结果粘合组手术时间[(10.30±2.72)min]短于缝合组[(15.63±3.54)min],术后1周总并发症发生率[7.6%(5/66)]低于缝合组[23.3%(14/60)],伤口愈合外观优良率[56.1%(37/66)]高于缝合组[30.0%(18/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缝合方法相比,医用胶粘合方法伤口对合严密、瘢痕小、外表美观、无缝线瘢痕、无须拆线、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护理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舒;李勤;黄双;袁丽;贺显燕;刘晓青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TST与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与痔上黏膜环状切除吻合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ST组和PPH组各60例,分别采用TST和PPH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总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便血评分、住院时间、肛门坠胀感、肛门狭窄、尿潴留、复发、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 PPH组治愈率为91.7%(55/60),TST组治愈率为90.0%(54/6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T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尿潴留、肛门坠胀感、术后便血评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等均优于PP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狭窄、复发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PH比较,TST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彭华林;林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三阴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培他滨(TX)治疗老年晚期三阴乳腺癌(TNBC)的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4例临床分期为ⅢA~C、Ⅳ期的原发性老年晚期 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TX组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TP)组各27例。TX组:紫杉醇脂质体15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卡培他滨1000 mg/m2,第1~14天口服,每天2次,同时给予维生素B630 mg口服,每天3次,预防手足综合征,21 d为1个周期;TP组:紫杉醇脂质体15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2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两组疗效,多不超过6个周期。待所有患者完成化疗后对比分析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4例老年晚期TNBC辅助化疗中,总有效率为68.5%(37/54)。TP组有效率[63.0%(17/27)]高于TX组[74.1%(20/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3,P=0.379);TX组手指足综合征发生情况明显高于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20, P=0.000);且TP组恶心、呕吐反应发生情况明显高于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72,P=0.001);两组脱发,肝、肾功能异常和血液学毒性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分期为ⅢA~C、Ⅳ期老年晚期TNBC患者的辅助化疗中,TX方案与TP方案近期疗效相当。TX方案减轻了老年晚期TNBC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情况,但手足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增加;因此,在提前预防手足综合征的情况下,TX方案可以作为老年晚期TNBC辅助化疗方式之一。

    作者:阮寒光;周学亮;程晓华;邬蒙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肝星状细胞对肝再生的调控作用

    肝星状细胞(HSC)属于肝脏的非实质细胞之一,在正常情况下处于静息状态,但在炎症或机械性损伤时HSC被激活,对肝损伤的愈合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近年来,HSC促进肝损伤愈合的研究日渐增多,其促进机制也逐步得以证实,但已有研究证实HSC促进肝损伤愈合的机制具有多种途径。

    作者:解强(综述);付文广;雷正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睑板腺压榨法在改善野战训练卫生人员干眼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睑板腺压榨法在改善参加野战训练的卫生人员干眼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参加野战训练的卫生人员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定期睑板腺压榨按摩及热敷,对照组给予单纯睑板腺热敷。对所有受试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干眼症状评分及泪液分泌试验检查。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干眼症状评分为(2.07±1.07)分,对照组为(1.93±1.36)分;治疗后2周评分分别为治疗组(0.73±0.69)分,对照组(1.50±1.33)分,治疗后两组干眼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泪液分泌试验异常的比例为10.0%,较治疗前的33.3%下降,对照组治疗前为26.7%,治疗后为30.0%,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板腺压榨按摩可有效改善野战训练中卫生人员的干眼症状,降低泪液分泌试验异常比例。

    作者:龙波;赵国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不同浓度大气细颗粒污染物PM2.5对心脏组织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PM2.5)对大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PM2.5影响心脏功能的机制。方法在重庆市区采集PM2.5,选取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作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染毒组[包括PM2.5低浓度组(1.0 mg/0.25 mL)、PM2.5中浓度组(3.0 mg/0.25 mL)、PM2.5高浓度组(8.0 mg/0.25 mL)]每组10只。采用气管滴注法进行PM2.5染毒,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同时检测心肌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机体肺灌注PM2.5后心血管系统的炎性反应和心脏功能变化。结果大鼠PM2.5染毒后,不同浓度实验染毒组大鼠心肌细胞水肿程度加深,心肌纤维呈波浪状排列,形态异常;实验染毒组大鼠血清cTn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PM2.5浓度呈正相关(P<0.05),PM2.5高浓度组大鼠cTnT水平明显高于PM2.5中、低浓度组,但PM2.5中、低浓度组大鼠cTnT水平无明显差异。实验染毒组大鼠心肌组织IL-6、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PM2.5浓度有关。结论 PM2.5引起Wistar大鼠心脏组织结构损伤,心血管系统出现明显的炎性反应,大鼠心脏功能出现损伤,提示PM2.5可能通过炎性反应损伤机体心血管系统,雾霾可能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作者:袁凌珂;章明徐;朱娱;张可珺;邓少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欢迎订阅《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丘疹饮治疗小儿湿疹

    湿疹在中医文献中因症状和发病部位不同,名称各异,成年人和小儿均可见,发于全身的湿疹为“黄水疮”或“浸淫疮”;发于全身为“恶疮”;慢性湿疹叫“湿毒”。中医学上对小儿湿疹命名也多种多样,如奶癣、胎癣、胎敛疮等。小儿湿疹是小儿皮肤科多发、常见疾病,临床以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伴剧烈瘙痒为特征,缠绵难愈,反复发作,起初见于头面部,可蔓延至躯干及四肢,有的皮疹表面附着白色鳞屑,破溃后结成淡黄色薄痂,严重影响小儿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

    作者:夏睿明;刘荣满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急性百草枯中毒3例分析

    百草枯(1,1′-二甲基-4,4′二氯二吡啶),又称对草快,因其除草效果好,对环境基本无污染,所以是我国农业生产及园林种植中广泛使用的除草剂。目前急性百草枯的中毒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极高。本文对本院收治2015年收治的3例饮酒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王琪燕;谢兴宇;陈伟威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精密灌肠法治疗炎症性肠病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精密灌肠法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IBD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灌肠法,改良组采用精密灌肠法进行严密观察,比较两组灌肠法的观察效果,包括患者的腹痛情况、药物渗出、保留时间、大便次数、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改良组患者腹痛发生率[5.8%(2/34)]低于对照组[23.5%(8/34)],改良组药物无溢出,保留时间(20.3±0.3)min较对照组[(40.1±20.3)min]明显延长,操作过程中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治疗后总体满意度为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精密灌肠法应用于治疗IBD较普通灌肠法效果更加。

    作者:赵蓉;李娅;杨洋;陈东风;王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乳腺癌干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干细胞在1994年被Lapidot 等[1]发现后癌症干细胞(CSCs)的概念已被接受[1],CSCs启动肿瘤的形成。据报道CSCs 存在于多种肿瘤中,包括乳腺癌、肺癌、白血病、胶质瘤、结肠癌、肝癌等;同时,一些分子标志已经被使用于分离整个癌细胞群,例如乙醛脱氢酶(ALDH)针对乳腺癌干细胞(BCSCs)、CD90和 CD133针对肝癌干细胞、ABCB5和CD271+针对胶质瘤癌干细胞、CD133针对脑肿瘤干细胞。CSCs 是异源的,例如BCSCs和结肠癌干细胞包括至少2种不同的分子标记类型鉴别CSCs [2]。从遗传学角度来说,BCR-ABL1淋巴细胞白血病包含多种明显的白血病干细胞亚克隆[3]。

    作者:蒋雪梅;顿耀艳(综述);肖长义(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肠炎1例报道

    放射性肠炎是放射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症状为腹痛、排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其中常见的症状为腹泻。近年来,由于腹腔肿瘤放射治疗的广泛运用,放射剂量的增加及放射野的扩大,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生存期也延长,且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提高了。据报道,在5周内不论照射何种放射源,照射剂量超过50 Gy的患者中有8%可能发生放射性肠炎[1]。目前放射性肠炎的治疗西医主要以激素、抗生素、支持治疗为主,未有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却在此领域有良好效果,作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略有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旭;邱曼丽;梁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加宫颈多点活检术在宫颈病变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4~12月该院门诊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检查)阳性、肉眼观察异常、妇科检查接触性出血患者300例,均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术。根据阴道镜图像,选择性进行宫颈多点活检。结果阴道镜诊断结果慢性宫颈炎186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112例,宫颈癌2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诊断慢性宫颈炎152例;CIN 144例,其中CINⅠ级68例,CINⅡ36例,CINⅡ~Ⅲ级18例,CINⅢ级22例;宫颈浸润癌4例。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提高活检阳性率,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岳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甲状腺手术中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治疗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手术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给予硝酸甘油降压治疗,观察组术中给予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降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降压前(T0)、降压后5 min(T1)、降压后30 min(T2)、缝合皮肤时(T3)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降压后T1、T2、T3时间点,两组血压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对应时间点下降压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后T1、T2、T3时间点,观察组心率减慢,而对照组心率增快,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抑制硝酸甘油降压时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增强降压效果,二者联合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合并高血压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马玉洋;郝钢华;戴莉滋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报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支架内血栓形成是PCI术后少见且为严重的并发症,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随着支架植入时高压球囊扩张的普遍应用和标准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改进,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如不能及时处理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且致死率高达20%~25%[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近期收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现分析如下。

    作者:邢帅;张盼盼;韩艳丽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企业医院在转型升级中如何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三个作用”

    当前,煤炭行业遭遇了30年以来为严重的行业危机,生产经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恶劣的市场形势,对企业党组织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迫切需要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三大作用”,与企业共迎风险、共战危机、共渡难关、共谋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重庆能源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就如何积极实施党建工作创新,构建党的工作现代化管理体系,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三个作用”,为企业医院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作者:牟春联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