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丽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0例手术患者,并将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但是观察组患者手术前血压升高及心率加快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紧张情绪的缓解度及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并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对于全面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立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医学设备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设备管理体制,本文从设备采购到立台帐、保管、使用等多方面,提出了部分可行性方案。
作者:余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介绍了C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内涵、国内外CCU护士核心能力研究现状、CCU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范畴,以及对我国培养 C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培养CCU专科护士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护理专科护士的发展。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颈椎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00例随机分成治疗治疗组190例、对照组2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级别护理配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综合康复护理配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5%,对照组总有效率8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的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健康,极大的提升治疗效果及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张长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栓致过敏反应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1例双氯芬酸钠栓致过敏反应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来我院后,为了进一步对患者确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检查,对于不能确诊的患者可以进行辅助检查,如:心肺功能、体温等,分析患者双氯芬酸钠栓过敏反应的原因及其护理方法。结果实验中,1例患者出现双氯芬酸钠栓致过敏反应出现颜面及全身皮肤发红、胸闷、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不安。立即给予氧气吸入(2 L/min)、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 mg,30 min后,患者呼吸平稳,哮喘停止,皮肤瘙痒减轻。结论双氯芬酸钠栓致过敏反应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医护人员要做好对患者的临床护理,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红秀;赵祖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鲜红斑痣也称为葡萄酒色痣,是一种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好发于面颈部的粉红色到紫红色斑[1]。鲜红斑痣通常无自发消退的倾向,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血管细胞因子基因等因素有关。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有限,易产生瘢痕、色素改变等并发症。随着高能脉冲激光的临床应用,这类皮肤血管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我科应用可调脉宽倍频Nd:YAG 532mn高能量长脉宽绿光激光治疗鲜红斑痣46例,取得了显著效果[2,3]。
作者:张会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阐述某医院使用鱼骨图法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进行管理的过程,并通过历年数据变化趋势进行效果评价,为同行单位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使用原因型鱼骨图法对某医院在职业暴露防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鱼骨图法可针对职业暴露防护管理的当前问题理清思路,寻找根本原因,为拟定改进措施提供思路。结论正确运用鱼骨图分析法,可使管理思维更加条理和系统,有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作者:邱月泉;冯虹;黄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就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35例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对其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35例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有32例(91.43%)患者顺利痊愈出院,1例(2.86%)患者由于严重感染而死亡,2例(5.71%)患者在术后出现糖尿病截肢断端感染。结论做好患者的皮肤护理、胰岛素治疗护理、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护理、不良反应护理、运动疗法护理等,能够有效地降低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
作者:卢帆;王德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医院科研档案是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真实性历史记录,对科研工作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实用价值的鉴定和信息分析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综合性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往往相对滞后,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科研档案兼职管理员的角度分析了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归纳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对策略,对进一步规范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以进一步发挥科研档案的鉴定、咨询与辅助决策等作用。
作者:李钰铭;蒋歆昶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糖尿病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文献,对中医内治法结合西医、中医外治法结合西医以及中西医内外综合等三种治疗方式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糖尿病足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刘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小儿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护理小儿腹泻时,中医根据临床症状辨证分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辨证施护,可防止传变,缩短病程,促进康复。
作者:邹美凤;肖群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大量研究资料证明,腺苷作为内源性保护因子,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高,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但至今尚无确切有效减少和修复受损脑组织的治疗方法,所以大家迫切希望能探索出能被临床采用的根本性的治疗措施。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腺苷及其受体的来源、分布及其对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影响做一综述,希望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李杨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护理模式和方法的研究和体会,为该项的临床护理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104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人数为58例,对照组的人数为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除了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外,还对其进行其他优质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两组的患者均已得到较为良好的康复,但是实验组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康复效果。此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肺癌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预防更为有效。
作者:陈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科学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妇女出现乳腺疾病,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压力也加大了,在生活与工作中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也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征,在这种压力下更容易出现病症。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患者就诊时心情紧张,往往说些与病情无关的话题,或为引起医生重视反复叙述病情,担心错过就诊机会。有时连医生介绍的治疗方法、检查项目也没听清楚。卑、自责,不敢融入社会:具有这种心态的患者多为性病患者。早期症状轻时因羞愧而讳疾忌医,症状加重时才到医院就诊,怕受到医务人员歧视,又担心家人、朋友知道后冷落自己,也担心日后生育、结婚问题等。因此,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日益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作者:翟振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儿科临床教学中要用病例来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使用病例完成儿科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树立依法应用病例完成教学任务的观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本文从儿科临床教学实践中使用病例教学的法律依据、病例教学与患者的权利及儿科临床教学实践中依法实施病例教学的几个方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使儿科临床课教师和医学生树立依法行医观念,避免发生侵权行为,防止医患矛盾发生。
作者:何丽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针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对其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冠脉搏搭桥术患者68例,所有患者在常温心跳不停跳以及非体外循环条件下,完成CABG手术,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均完成CABG手术,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2d死亡,其余67例患者均痊愈终出院,通过术后半年随访发现,67例患者的生存状态良好,没有出现严重心脏疾病的情况。结论:针对CABG患者,对其进行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CT增强护理干预需要注意的事项。方法对5000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造影剂采用碘佛醇注射液,浓度为320 mg/mL,注射流速为1.6~3.5 mL/s,注射总量根据体重及不同检查要求调整,在80~95 mL。结果共发生造影剂渗漏20例,总发生率为0.4%,次日发生静脉炎5例,总发生率为0.1%,发生皮疹、瘙痒、恶心呕吐10例,总发生率为0.2%,均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症状均在1~4 d消失,无护理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在 CT增强扫描中,要认真仔细,敏锐观察,有效沟通,防患于未然,切实减少护理安全隐患。
作者:孔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的工作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抓好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是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而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主要体现在采购、使用、维修、报废等环节。
作者:聂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医学检验科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辅助科室,实习带教是医学检验专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科日常工作重要组成,是检验专业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过程[1],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重要阶段。
作者:张木坤;陈景连;黄仁青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胃癌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增加患者营养,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饮食护理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30例护理后完全恢复,6例患者部分恢复,护理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5%);实验组对我院护理满意度为95(38/40)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住院天数为(12.8±6.7)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饮食护理非常重要,饮食应当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吻合口的愈合相适应。
作者:徐玲锋;廖南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