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病历质量控制方法和成效

杨阳

关键词:医疗病历, 质控, 方法, 措施, 成效
摘要:目的:提高医疗病历书写质量。合格率要达到100%,优良率要达到90%以上。方法把全面开展病历质控前2个月和开展后2个月质控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通过全面开展病历质控的一系列措施以后,病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杜绝了4级病历,3级病历也有显著的减少,合格率、优良率有显著的提高。结论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为临床、科研提供真实、准确的原始资料。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为老年肠梗阻的主要病因,近几年关于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研究逐渐增多,临床治疗以外科治疗为理想。本文对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情况进行了具体阐述。

    作者:韦义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CT增强扫描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CT增强护理干预需要注意的事项。方法对5000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造影剂采用碘佛醇注射液,浓度为320 mg/mL,注射流速为1.6~3.5 mL/s,注射总量根据体重及不同检查要求调整,在80~95 mL。结果共发生造影剂渗漏20例,总发生率为0.4%,次日发生静脉炎5例,总发生率为0.1%,发生皮疹、瘙痒、恶心呕吐10例,总发生率为0.2%,均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症状均在1~4 d消失,无护理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在 CT增强扫描中,要认真仔细,敏锐观察,有效沟通,防患于未然,切实减少护理安全隐患。

    作者:孔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因素及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在临床上使用呼吸机时存在的风险问题。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是护理的工作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分析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并提出了护理重点。

    作者:刘天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48例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到中心静脉导管)是肿瘤内科现在常见操作技术,可有效保护肿瘤患者的浅静脉,便于持续静脉用药及时化疗的开展等。同时其具有操作安全,维护方便,创伤小,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不易脱落等优点,因此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1]。

    作者:樊戴群;匡小荣;樊菊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53例气管插管患者外出检查的安全护理体会

    探讨气管插管患者的外出检查的安全护理措施。本组患者共53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53±16)岁,其中脑外伤或出血15例,胆囊癌胰头癌术后15例,食管癌及纵膈肿瘤13例,脑干肿瘤及精髓肿瘤5例,脑干梗塞伴全身基础疾病5例。采取正确有效地护理治疗抢救措施,预防各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确保患者在检查途中的生命安全。53例患者全部安全返回病房。外出前做好充分准备,检查中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途中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可以降低患者外出检查风险。

    作者:李丹丹;杜俊玉;吕田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社会性因素致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探究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社会性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本院分娩总数678例剖宫产孕妇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这种患者剖宫产率升高的社会性因素及其护理对策。结果剖宫产升高的社会因素可以分为七大类,认为剖宫产安全、方便、无痛苦83例,占25.38%;对自然分娩感到恐惧71例,占21.71%;③不能忍受疼痛58例,占17.74%。结论临床上,产妇进行剖宫产率的社会因素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好对孕妇的护理工作,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高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浅谈医学检验带教工作方法

    医学检验科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辅助科室,实习带教是医学检验专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科日常工作重要组成,是检验专业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过程[1],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重要阶段。

    作者:张木坤;陈景连;黄仁青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就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人工假体固定采用非骨水泥和骨水泥,从髋后外侧切口进行手术。患者患肢负重的早晚程度和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由不同方式的固定进行决定,同时对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5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在围手术期没有1例出现死亡。全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2年,基于髋关节 Harris功能评定标准来对随访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患者都能够自理生活,疗效满意。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也会对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手术之后给予及时的护理和仔细的观察,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手术质量,促进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李红娜;付淑平;王晓红;蔡倩倩;谢瑾;杨久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研究

    高分子材料有着优良的物理、机械、化学、光学等性能,但是在由于本身性能的限制,影响了其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采用表面改性技术可以在材料保持本体性能的基础上,重新赋予新的生物医学相容性,进一步拓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本文综述了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该性的多种方法,并结合具体材料有重点的详细介绍了改性的方法以及改性机理。

    作者:董艳霞;杜亚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脑卒中预防和康复社区干预策略

    脑卒中(St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odent),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1]。据WHO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居世界首位,脑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问题[2]。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率第二位原因,中国现有脑血管疾病600~700万人次,每年新发病200万人次。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3/4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3]。由于目前脑卒中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康复干预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现将脑卒中预防和康复社区干预策略综述如下。

    作者:张群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心理的效果分析

    科学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妇女出现乳腺疾病,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压力也加大了,在生活与工作中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也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征,在这种压力下更容易出现病症。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患者就诊时心情紧张,往往说些与病情无关的话题,或为引起医生重视反复叙述病情,担心错过就诊机会。有时连医生介绍的治疗方法、检查项目也没听清楚。卑、自责,不敢融入社会:具有这种心态的患者多为性病患者。早期症状轻时因羞愧而讳疾忌医,症状加重时才到医院就诊,怕受到医务人员歧视,又担心家人、朋友知道后冷落自己,也担心日后生育、结婚问题等。因此,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日益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作者:翟振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91只术眼,在整个围术期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291只术眼中236只眼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23只眼虽视力无改善,但眼球外观正常;15只眼术后出现玻璃体出血,经二次手术后好转;9只眼3个月后复发视网膜脱离,二次手术复位;8只眼术后虽无光感,但眼球外观正常。结论对于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被动吸烟对肺与α1-抗胰蛋白酶影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自1981年日本第一次公开被动吸烟的危害以来,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各种研究,且逐渐认识到了被动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其中研究多的是对肺组织的影响;而α1-AT缺乏直接相关的疾病有肺气肿和肝硬化。被动吸烟与α1-抗胰蛋白酶相关性的研究尤为关键。

    作者:姜文仪;李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浅谈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目的:对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对心理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近2年在内科>65岁老年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活动进行观察和研究,依据他们个人的特点,护士对其进行心理上的关怀和护理。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有96.25%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感觉到满意。结论对内科老年患者除了常规的临床护理外,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情及病情,将爱心和关怀注入患者的心理,可取得更好的成效。

    作者:张凤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0例手术患者,并将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但是观察组患者手术前血压升高及心率加快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紧张情绪的缓解度及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并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对于全面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立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15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60)于全程护理中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90)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配合度及护理前后S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无不满意现象,对照组护理不满意12例,护理不满意率为20.0%,观察组整体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手术主动配合度高达81.10%,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为(29.95±8.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效果较好,可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手术配合度。

    作者:王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孕妇及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新生儿产后5min Apgar平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秋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新建医院新任护士长培训实践

    目的:新建医院新任护士长培训实践体会。方法结合医院实际要求明确培训目标,制定规范化可行临床培训方案。在新医院工程建设时期、医院开诊后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分三个阶段、进行素质、管理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培训考核。结果18名护士长能迅速适应角色的转变,任期结束考核时均顺利通过各项考评圆满任期工作。结论建立以人为本的培训新理念,结合实际为新建医院培养有现代管理理论护理骨干人才,加速护士长知识更新,了解国内外护理管理新进展,使医院护理工作迅速走向正规,并为当地护理管理培训提供可借鉴的培训方法。

    作者:李榕彬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浅析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我国广大群众了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积极支持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更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提高我国计划生育宣传效果,继续巩固我国计划生育效果,为我国继续做好人口控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着宣传手段单一、宣传教育队伍素质不高等诸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就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来进行一些浅显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建议。

    作者:陈伟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52例急性 DVT患者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的观察及护理。结果52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滤器并行溶栓治疗,患肢肿胀消退,术后10~14 d出院。均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疗效好而且安全,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红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