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急性肾损害16例临床分析

彭金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 急性肾损害, 血液透析治疗,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因应用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急性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当中选出16例,其均因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引发急性肾脏损伤病症,均采用血液透析疗法进行治疗,记录患者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疗效显著患者共11例,占比68.75%;治疗有效转为长期治疗的共3例,占比18.75%;治疗无效或死亡患者共2例,占比12.50%.结论 急性肾损害是结核疾病治疗时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表现较为明显,对脏器的影响较大,必须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血液透析的时机,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骨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减轻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骨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已确诊患有肾性骨病的中青年MH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持续的系统的综合护理,包括心理、运动、饮食、用药、透析、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肾性骨病发生的程度,包括骨痛及关节痛症状、骨密度值(BMD),血钙、血磷、血PTH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器明显优于对照组,骨痛及关节痛等均有不同程度减轻,BMD、血钙、血磷、血PTH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中青年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家莲;全丽霞;韦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风险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压疮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压疮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接收治疗的76例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特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联合常规护理方式,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84%(P<0.05);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6%,结果对比存在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风险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压疮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较高,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曹玉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疾病严重程度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疾病严重程度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年龄大于65岁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3例.收集患者身高、体质量、吸烟史、既往病史等基本资料,所有患者抽取血生化、糖化血红蛋白、血气分析,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11综合评估方法对患者进行COPD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以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作为评价动脉僵硬度指标,以PWV>14m/s为高动脉僵硬度高的诊断截点.分为PWV>14m/s组及PWV≤14m/s组,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在103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有61例患者PWV>14m/s,占59.22%.PWV>14m/s组及PWV≤14m/s组患者年龄、COPD疾病严重程度、氧分压、糖化血红蛋白、LDL-C、收缩压及脉压存在差异;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D疾病严重程度是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脉僵硬度增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脉僵硬度增高患者比例高.COPD疾病严重程度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脉僵硬度增高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康昱;侯原平;陈清;陆玫;吴金玲;方向阳;高春英;孙倩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精神患者暴力行为的分析和护理

    精神患者的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护士面临和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之一.精神患者的冲动或暴力攻击性为常带有突然而难以预料的特点,所以要求护士需要有高度的预测和处理量力的能力,并对暴力的发生和发展有较深刻的认识,以便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本文对精神患者发生暴力的原因作出了分析,并重点阐述了对暴力行为的护理措施.

    作者:汪庆利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氟康唑治疗老年口腔念珠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氟康唑治疗老年口腔念珠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氟康唑治疗的40例老年口腔念珠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酮康唑治疗的40例老年口腔念珠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停药半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且差异较大,P<0.05.另外,观察组停药6个月后的复发率为5.00%,低干对照组的20.00%,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 给予老年口腔念珠菌患者氟康唑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能降低停药后的复发率.

    作者:田茂林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浅谈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及对策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基层医疗需求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探析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并规范化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起到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水平,巩固医疗护理队伍并和谐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希望为日后乡镇卫生院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提供参照.

    作者:张春颖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正畸矫治对根管治疗牙齿牙根吸收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正畸矫治对根管治疗牙齿牙根吸收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根管治疗的2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23例对侧同名活髓牙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患者正畸矫治前后的牙根变化.结果 正畸矫治后,两组患者患牙牙根均轻微吸收.观察组的切牙及双尖牙牙根平均吸收重分别为(0.73±0.12)mm、(0.58±0.11)mm,对照组的切牙及双尖牙牙根平均吸收量分别为(0.98±0.13)mm、(0.82±0.12)mm,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对侧同名活髓牙,正畸治疗对已行根管治疗的牙齿牙根吸收影响程度明显较小.

    作者:李莎;云怡;冯灵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宫颈环扎预防妊娠习惯性流产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宫颈环扎预防妊娠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取了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治疗的128例妊娠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保胎药物预防,观察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宫颈环扎预防,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妊娠周为(32.62±5.14)w,出生胎龄为(33.84±6.15)w,胎儿存活率为100%;对照组妊娠周为(27.95±5.62)w,出生胎龄为(30.06±5.71)w,胎儿存活率为54.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宫颈环扎预防疗效确切,可推广运用.

    作者:许杨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新疆喀什地区新生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新疆喀什地区新生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住院患儿7713例,对疑似合并医院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痰、血液或尿液等相关标本的细菌培养及鉴定,并完善药敏试验,从而分析主要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新生儿7713例,发生医院感染295例,医院感染率3.82%,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预防感染、勤洗手及无菌操作意识,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有效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日孜万古丽·买吐送;刘燕丽;塔吉古力孜明;塔西甫拉提·阿里马斯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169例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 对169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阑尾切除术151例,阑尾脓肿引流术5例,保守治疗13例.术后病理结果:单鲍性阑尾炎12例(占手术例数7.7%),化脓性阑尾炎96例(占手术例数61.5%),坏疽性阑尾炎48例(占手术例数30.8%).除2例患者死亡,其他均痊愈,其中1例死于术后肺部感染,另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未手术).结论 老年急性阑尾炎因其病史与体征不典型,在诊断及治疗上都比较困难.一经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刘宗凤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系统加单纯后外侧植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的矫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0个月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丢失、Cobb角度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0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理想,并且可以有效防止术后矫正度的丢失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缪贤林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对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共收治的80例功血者进行对比研究,病例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入院,随机将其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例的止血时间比对照组短,贫血的发生概率比对照组少,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可知两组对比有明显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功血的病例实施综合护理,可快速止血,改善贫血.

    作者:黄爱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满意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满意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活动小组,选定主题,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运用品管手法对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的穿刺行为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结果 活动后护士物品准备、沟通协调、关爱患者百分率提高,患者疼痛程度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于海娜;赖静;赵文芳;袁倩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降低大面积烫伤患儿并发症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研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降低大面积烫伤患儿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大面积烫伤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儿童建伤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大面积烫伤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了小儿患者治疗的质量、缩短了康复所用的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其运用.

    作者:火小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探讨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妊高症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妊高症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护生108名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4名,给予观察组人性化带教模式,给予对照组常规带教模式.对两组护生的带教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生无论是理论成绩还是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针对于妊高症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带教而言,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可进一步提升带教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护生的满意度.

    作者:张福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研究现况

    介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内涵和意义,综述手术室护理安全影响因素、采取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目的是了解管理方法的优点和有待改进之处,健全管理方案,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及管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老年高危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性探讨

    目的 研究探讨老年高危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2年~2015年老年高危骨科患者92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6例的对照组务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观察组实行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血浆NE、E浓度、局麻用药量、药物起效时间以及麻醉效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血待NE、E浓度、局麻用药量、药物起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对麻醉效果满意度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高危骨科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腰-联合麻醉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作者:罗俊良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精神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 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患者安全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二级甲等专科医院2013年1月~12月上报的78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排在前三位的是攻击行为(43.6%),跌倒坠床(21.7%),擅自离院(7.7%).发生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风险意识差(25.6%),护士责任心不强(141%),相关制度未落实(14.1%).结论 精神科护理有其特殊性,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既有人为因素,又有系统因素.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综合考虑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加强病房管理,规范护理管理流程,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常俊敏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2012年1月~12月入院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总体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红肿、压痛、焦虑等症状较常规护理患者明显减轻,住院时间也较短.结论 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6%.

    作者:孟慧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普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观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普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共收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90例,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后,切口渗液消失,3~7d,患者的切口部分有新肉芽生长,7~18d,患者的切口愈合.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切口感染并发症.结论 对普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积极的临床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罗青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