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消化内科急性腹痛的护理探究

陈粤芬

关键词:消化内科, 急性腹痛, 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消化内科临床急性腹痛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4年07月~2015年07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诊治的112例急性腹痛患者,回顾性探析临床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112例急性腹痛患者经相应的检查及护理干预后,痊愈者68例,显效者35例,有效者9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消化内科临床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做好全方位检查,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促进疗效的提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磁共振检查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检查在诊断骨关节结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结核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活检结果证实为骨关节结核病,对患者术前常规行X线及CT检查,进行磁共振(MRI)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进行诊断,并比较不同检查手段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根据X线影像确诊36例(39.13%),CT扫描确诊64例(69.57%),MRI检查确诊89例(96.74%),MRI检查确诊率明显高于CT与X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MRI检查对椎体骨质破坏、关节腔积液、椎管狭窄等病情评估结果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磁共振检查可显著提高骨关节结核的临床确诊率,并可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其临床应用意义明显高于常规X线及螺旋CT,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刘宝华;易城辉;丁佳斌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特色保守治疗

    目的 探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中西结合特色性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12月收活的247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进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对照比较去年同期,即2012年1月~12月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208例,使用我科一直使用的膝OA严重性指数(ISOA)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按膝OA严重性指数分为4级:1~4分为轻度(1级),5~7分为中度(2级),8~11分为严重(3级),12分及以上为极量(4级),每个级别均和前年同级患者间的治疗效果评价相比较(分无效、一般、良、优四级),并使用x2检验比较整体间率的差异.结果 按膝OA严重性指数,4个级别的患者经改进的方法进行治疗后的效果均较前改善,x2检验进行验证后表明前后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经改良后的中西结合方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效果良好.

    作者:李强;雷春湘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以PIC窗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撤机的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以PIC窗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撤机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以PIC盲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撤机治疗,对照组接受有创通气治疗.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符合肺部感染控制窗时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PaO2、PaCO2;②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IC窗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结果 ①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符合肺部感染控制窗时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PaO2、PaCO2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PIC窗出现时间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以PIC窗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撤机能够明显缩短AECOPD患者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对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郑安建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消化性溃病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消化内科牧治的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两组,观察组24例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9.2%,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共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晓明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实践性全科医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目的 本项目主要探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法 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学生100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人,实验组在常规全科医学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与对照组比较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教学总满意度明显增高,实验组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科医学教学中以社区实践为基础的全科医学教育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薛凌;万义增;邱雅慧;李飞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加强患者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 分析和研究对患者进行更好的安全管理,以及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改善患者安全管理的方式以及提升护理质量的方法来帮助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 由于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繁荣性,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护理,只能够从个人和科室环境出发,保证自身工作的认真严谨以及提供较好的护理环境.结论 护理管理者要加强风险管理,护士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的回避护理风险.只要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学习、善于总结就能做好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乌云花;王永霞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抗电磁辐射污染与妇幼身体保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电器,均快速进人办公室、家庭及一些公共场所.除此之外,环境电磁辐射(场)还来自高压线、变电站、电视塔、电台和雷达站等,它们一般都发射出功率较大的工业频率.这些设备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电磁辐射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避免和防护电磁辐射已成目前妇幼健康的重要议题.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应充分重视辐射与妇幼健康的预防.

    作者:李维蓉;杨玉香;杨晋;杨玉琴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白细胞介素-33在脓毒症中的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33(IL-33)在脓毒症中的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42例脓毒症患者,并选择同期入院治疗的ICU14例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以及20例健康人群.所有患者经前瞻性中心单盲临床研究方法,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对比三组人群的IL-33,其SIRS以及脓毒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且一般脓毒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和其他两组对比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脓毒症患者在进入ICU病房时其白细胞介素-33呈现上升趋势,和PCT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感染的诊断.

    作者:雷贤英;雷贤蓉;胡丽蓉;薛钰婷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随访12~24个月的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安全系数均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作者:周湘霞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髁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股骨髁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分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主要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普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43%,并发症率2.34%,对照组总有效率87.67%,并发症率7.87%,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率等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效果好,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并发症有5例,其中有2例固定物断裂,有1例愈合异常,有2例关节粘.结论 研究表明,对股骨髁部骨折患者使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该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白永斌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点式复位钳辅助闭合复位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点式复位钳辅助闭合复位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2014年收治的胫骨干骨折采用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病例共76例,比较手术治疗中使用点式复位错辅助闭合复位与单纯手法闭合复位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愈合时间等指标.探讨点式复位钳辅助闭合复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除单纯手法复位组1例患者术后2个月失访,予剔除外.余患者随访6~10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部位均愈合.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两项点式复位钳组与单纯手法复位组无明显差异,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项点式复位钳组优于单纯手法复位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点式复位钳辅助闭合复位有助于缩短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干骨折的骨愈合时间.

    作者:刘斌伟;王旭东;王俊鸿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62例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本文通过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n=31)和治疗组(n=31),予以对照组患者单用贝那普利治疗,予以治疗组患者采用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氧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徐峰军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试剂盒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分析

    为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通过对自动生化试剂盒的外观、稳定性、灵敏性及其它主要的本性能指标质量评估,将它作为常规的生化试剂盒的质量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临床生化检验试剂盒,确保临床检验的结果准确性.

    作者:卓泉芳;罗惠明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延续护理服务在老年病患者出院后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究老年病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病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老年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100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以及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老年病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和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出院后6个月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严格按照延续护理服务内容实施日常护理6个月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病患者出院后的日常护理中结合延续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郭卿;许海鱼;王帅姣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带血管甲状腺、甲状旁腺移植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在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带血管甲状腺、甲状旁腺移植手术实施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旨在提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手术成功率.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40例,这40例患者都在我院进行带血管甲状腺、甲状旁腺移植手术治疗,把这4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20例,主要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20例,主要进行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 在患者手术护理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来说,进行带血管甲状腺、甲状旁腺移植手术治疗是十分有效的,但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还必须进行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

    作者:李楠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0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的38例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发生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观察分析9例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术后2d时体温开始升高;术后2d血压水平降至低,之后升高;术后4d时情绪评分将至低值,之后迅速升高.本组患者术后1~3d胆汁量迅速降低至低值,之后升高,第5时又降低;本组患者术后1~2d环孢素A水平迅速升高,2~3d几乎无变化,然后迅速降低.结论 通过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进行综合性分析,可帮助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并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胡巧玲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对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0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仅应用阴道内放置克霉唑阴道栓治疗法,观察组应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治疗8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提高安全性.

    作者:孙蕊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准确性,评价两者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肝胆外科就诊患者共9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肝胆彩色B超确诊为肝脏中小型占位病变.本组患者均给予肝脏增强CT以及肝脏MRI检查,终根据组织病理学确诊结果判断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本组患者经组织病理学终检查结果有85例患者确诊为肝脏恶性肿瘤,因此肝脏增强CT检查方法(62例)的诊断率为72.9%,肝脏MRI影像学检查方法(81例)的诊断率为95.3%.肝脏MRI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率高于肝脏增强CT检查方法,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MRI在肝癌诊断结果中的准确度明显高于肝脏增强CT,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志刚;金婷;冷永佳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子宫内膜搔刮术对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

    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的发展,优质胚胎率已显著提高,在IVF-ET周期超过80%的患者均有优质胚胎移植,但临床妊娠率依然徘徊在30%~40%,关键问题在于子宫内膜容受性得不到提高,子宫内膜过厚、过薄及形态不良均可影响胚胎种植,影响妊娠成功率.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及难点.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将子宫内膜搔刮术应用于反复胚胎移植失败的不孕患者,他们发现这样能够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刘燕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N-端B型钠利尿肽与心力衰竭的关系研究

    作者:刁明锐 刊期: 2015年第4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