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冬平;冯桂平;李玉飞
病毒性脑炎是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病前1~3周,患儿多有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史,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发热、头痛、咽痛、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可导致死亡及后遗症.我院自2005年对症状典型的患儿进行腰椎间穿刺术检查脑脊液,提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共148例,治愈率达100%,术后均无并发症,现就患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明显.结论: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际全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多媒体教学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出现,目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我校病理学教研室多年来一直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现就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体会.
作者:林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消融术治疗宫颈糜烂是一种安全可靠,易于被病人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但在治疗时也会出现一些不适或问题,如术时紧张恐惧、焦虑、腹胀、腹痛.术后担心愈后,阴道分泌物增多、宫颈出血等.我科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的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消融术治疗宫颈糜烂,减轻了病人的身心不适,促进愈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金开慧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对腮腺浅叶肿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显微镜下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肿物,显微镜下分离面神经、术中保留腮腺导管,术后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结果:采用改良显微镜下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肿物无复发、面瘫、涎腺漏、味觉出汗综合征等,疗效满意.结论:采用改良显微镜下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肿物,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壮;田青;拓明祥;杨红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将78例伤前没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发脊髓损伤(SCI)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38例和强化护理组40例,强化护理组对DVT采取预防性治疗与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观察8周.结果:7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强化护理组l例,传统护理组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SCI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黄朝华;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53岁,咳嗽、咳少许白色黏痰,活动后胸闷、气促1周.查体:神清,左锁骨上窝可触及直径约0.5 cm的淋巴结.质硬,活动度良好.双肺听诊呼吸音稍粗,余查体未见异常.
作者:彭永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4岁,于2009年9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年前发现头部起红斑,上覆少许鳞屑,无瘙痒不适,未予以重视,后皮疹逐渐泛发至躯干、四肢,为散在性,无明显瘙痒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其后患者间断在当地医院及深圳医院就诊,外用氢化可的松乳青及曲安奈德乳膏治疗,述皮疹控制不理想.于2009年6月起皮疹较前明显增多,并伴有明显瘙痒,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红皮病型银屑病,给以方希10 mg,3次/日,口服及前药外用治疗,治疗3月皮疹未能控制.于2009年9月至我科就诊.
作者:黄宇平;周飞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泸州市市区初中学生视力不良发病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市区4所中学一、二年级共1 213例初中学生进行视力检查与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1 107例初中学生总视力不良患病率为65.94%,一年级视力不良率63.34%,二年级视力不良率77.45%;男生视力不良率62.52%,女生视力不良率为69.1%.结论:初二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初一,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遗传因素、眼部疾患对于视力不良的发生均有影响.
作者:熊伟;张青碧;刘娅;李春燕;税章林;余金泉;叶运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80例取器妇女临床资料,分析取器年龄、有无人工流产史、妇科疾病史、置器和取器时机、IUD嵌顿、子宫位置与取器困难的关系.结果:取器困难组年龄高于取器容易组;取器困难者放置IUD年限较长;围绝经期发生取器困难的比例较高,嵌顿可能是造成取器困难的重要原因;子宫后位组取器困难的比例高于子宫前位或中位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取器时机[3.310(2.171,5.045)]、IUD嵌顿[77.078(40.631,146.220)]、子宫后位[2.212(1.358,3.602)],是取器困难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IUD嵌顿是取出IUD困难的主要危险因素;围绝经期妇女应尽早取器;取IUD时要注意子宫位置,尤其是前倾或后倾明显者.
作者:周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用四逆散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四逆散为主方,对8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果胶铋.饭前半小时及睡前空腹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日,吗叮林10 mg,3次/日.治疗组采用四逆散加减辨证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87.5%,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逆散治疗糜烂性胃炎有确切疗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王占云;杜水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2005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ICU病房应用持续床旁血液滤过(CRRT)技术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109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床旁CRRT治疗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我校护理专业近几年人数猛增,药理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药理实验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对药理实验教学在实用型上做了些设计,体现出护理特色,通过多年的实验教学改革,笔者就实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
作者:姚芳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间苯三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丙泊酚1.5~2.5 mg/kg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麻醉维持;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间苯三酚,即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 mg.结果:观察组丙泊酚总剂量、手术时间、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丙泊酚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高锰酸钾简称PP粉,为紫色结晶,易溶于水.临床上,0.0125%溶液用于冲洗阴道或坐浴以治疗白带过多或痔疮;0.025%溶液用于急性皮炎或湿疹伴继发感染;0.1%用于冲洗溃疡;1%治疗腋臭及运动员足的浅部真菌感染及冲洗蛇咬伤的伤口.高浓度溶液有腐蚀性,误服引起恶心、呕吐甚至肝、肾损伤、正铁血红蛋白尿和循环衰竭[1].其致死剂量为3~10 g.现将我们在临床中遇到的1例高锰酸钾中毒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桃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气囊导尿管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个别护理人员插管的方法掌握不正确,以及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易出现拔管困难现象,强行拔除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现将我院1例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病例及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陈贵萍;蒋秋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对96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结果:患者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9例增加到79例;合理休息及运动由干预前的11例增加到73例;情绪稳定的患者由干预前15例增加到51例;合理膳食南干预前的21例增加到85例;遵医嘱用药由于预前的14例增加到84例;而饮酒的患者由干预前42例减少到7例.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生活行为方式的干预能有效的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何小方;刘素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的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持续上升趋势[1].舒利迭是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沙美特罗和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FP)的复方制剂.其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十分肯定,但舒利迭对COPD也有比较好的疗效.2008年8月~2009年8月,我院观察了60例COPD吸人舒利迭后的近远期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陈映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锁骨下静脉置管是中心静脉置管的传统途径之一,因其方便、有效和安全在ICU常用于危重及重大术后患者,以利于药物或静脉高营养顺利输入,也是进行CVP监测佳部位.同时其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也成为护理重点.
作者:王维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双侧腰胀、腰疼及上腹部疼痛半月,于2009年4月2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 37℃,P 90次/分,BP 106/72mmHg.一般情况欠佳,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无色素沉着及皮疹.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律齐,无杂音.全腹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作者:岳治琴;刘晓莹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