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防控策略

程艳萍

关键词: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对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控策略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70例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式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感染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防控措施。结果外科术后切口感染主要受患者年龄、切口类型、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影响。结论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针对各种感染危险性因素,需加强预防和控制,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后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保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探讨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都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另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血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下降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52%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4.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给予舒适护理干预,降低患者血压明显,并且并发症发生率偏低。

    作者:杨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子宫剖宫产疤痕缺损诊治

    近年来剖宫产率持续上升,在我国高达50%,个别医院甚至高达80%,剖宫产疤痕缺损(Previous caesarean scar defect)发病率显著增加。临床表现经期延长、阴道出血淋漓不尽,阴道接触性出血、腹痛等,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目前对这个子宫剖宫产疤痕缺损诊治缺少经验,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杨红梅;石文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中医辨证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干预产后发热76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干预产后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我院收治的76例产后发热采用中医辨证护理联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和护理,76例产后发热患者,73例体温正常,症状消失,有效率高达96%。结论我院开展中医辨证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发热进行护理干预,收到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梦笑;董莉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修复老年股骨颈骨折再手术及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修复老年股骨颈骨折再手术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再次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采用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髋关节Har 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采用字2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再次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确切,术后髋关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可减少并发症,避免再手术。

    作者:邓勇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预警管理在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目的针对预警管理在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2年7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取静脉治疗,其中观察组进行预警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比较这两种方式的静脉发生率、导管相关性并发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静脉发生率以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肿瘤患者采取静脉治疗期间,加强预警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方案,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减少疾病伤害。

    作者:王学群;叶爱琴;王青娇;周慧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PDCA循环在急诊科急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流程在急诊科急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ek,C)和处理(Action,A)的等四个阶段,执行PDCA流程并评估急救药品管理改进成效。结果执行PDCA流程后,护理质量检查急救药品100%合格,整体评价满意。结论应用PDCA流程提高了急诊科急救药品管理质量,确保了临床需要,收到良好的实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燕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并分析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雾化吸入的治疗过程中护理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口腔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为97.1豫,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45.7豫,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进行联合护理后,效果显著。

    作者:文博淑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归档病历质量缺陷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归档病历质量缺陷,提出对策,从而提高病历书写质量。方法依据国家卫生部2010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制定的《归档病历质量评价标准》,随机抽取2014年第四季度3545份归档病历进行评级和缺陷检查。结果甲级病历率95.3%,乙级病历率4.7%,无丙级病历。结论应加大病案质控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减少病历缺陷,提高病案质量。

    作者:韩润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早期食管癌放射诊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在诊断早期食管癌时应用放射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100例,均接受放射诊断,比较分析其手术病理资料、内镜检查与放射诊断的结果。结果经过检查发现,在放射诊断中,早期食管癌患者共有8个新征象可以将该病早期的病理特点客观反映出来,而且和电子纤维胃镜检查具有相同的形态学改变,其中共17例患者表现出环征半环征,结节泡囊状亮区者9例,平盘棒状隆起者15例,靶征8例,长条状与斑状龛影11例,双边征和缺口征18例,偏侧局限性管壁凹陷增厚12例,细颗粒花纹状黏膜10例。结论对早期食管癌患者实施放射诊断,可以达到肿瘤定位、定期、定性、定量、定型的目的,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临床价值不容忽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姚有福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治未病”对孕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影响的初探

    目的以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思想为出发点,对孕产妇特殊人群进行体质分类,根据不同体质类型给予食疗、生活起居指导、保健操等中医特色干预,观察其对孕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200例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随访孕期、分娩的情况。干预组首先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确定中医体质类型,根据不同的体质类型,采用不同的中医干预方法进行3个月,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分娩方式:干预组自然分娩58.62%,高于对照47.31%,有显著性差异;②新生儿出生体重:干预组(3285.74±434.20)g,低于对照组(3401.43±397.74)g,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巨大儿发生率为3.88%,对照组是7.91%。结论临床观察和研究提示对于不同体质的孕妇,采用不同的中医干预方法,对孕产妇提高顺产率,减少巨大儿出生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宋家欣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绝经后妇女阴道修补及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阴道修补术及阴道全子宫切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绝经后妇女阴道修补或阴道全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中满意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绝经后妇女阴道修补及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服务可以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缩短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秦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加味六君子汤治疗高血脂症40例

    目的观察加味六君子汤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对该组病患者采用的治疗药物是加味六君子汤,水煎,2次/d服用,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对该组病患者采用的治疗药物是多烯康胶囊,3次/d,4颗/次,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比较两组病患者的总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的有效率为80%;模型组:总的有效率为50%。结论加味六君子汤治疗高血脂症具有理想的疗效。

    作者:陆文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生物毒素学》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思考

    针对《生物毒素学》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多媒体技术,引入PBL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并改革考核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作者:蔡轶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病毒性肝炎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3.33%,且P<0.05;治疗组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且<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0.00%,对照组为16.67%,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0.05。结论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胡雍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881例妇科超声出现可疑盆腔积液或附件囊肿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超声检查时出现可疑盆腔积液或附件囊肿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881例妇科超声受检者资料,分析可疑诊断的影响因素。结果881例受检者353例出现膀胱过度充盈(40.07%)、168例出现肠管扩张、174例出现可疑诊断;174例可疑诊断中,可疑盆腔积液有155例、可疑附件囊肿有19例;仅有不同膀胱充盈度和有无肠管扩张对发生可疑诊断差异显著。结论因憋尿程度难操控,经腹部妇科超声检查中膀胱过度充盈常见(部分伴随肠管扩张),二者共同作用可导致可疑盆腔积液或附件囊肿。

    作者:詹秀英;肖艳丽;刘多凤;殷琴;周芳菲;倪玮爱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低分子肝素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来我院住院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15mg/(Kg.d)]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1.8g/d)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胆酸水平的变化以及瘙痒症状变化情况,同时记录孕妇产后出血情况、胎儿早产、缺氧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肝功能明显好转,血胆酸水平下降程度及瘙痒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0.05).试验组患者早产率低、新生儿出生时窒息率低、产后出血较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明显降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转氨酶、血胆酸,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阿斯美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对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慢性咳嗽患者的表现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临床使用阿斯美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2014年我院的100例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使用阿斯美联合沙丁胺醇进行治疗的效果来进行探讨,结合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比较来综合考虑。结果在完成了患者的治疗随访后,我们得知,慢性咳嗽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咳痰有效率为91.5%,咽痒有效率90.4%,喘息有效率88.2%,反流有效率87.1%。以上的数据均显示出使用阿斯美联合沙丁胺醇吸入进行治疗慢性咳嗽症状的效果比较好,以上各症状的总治疗有效率与喘息症状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患者治疗前后的对比有较大差异性。结论门诊中慢性咳嗽比较多见,患者患病后咽部不适,咳嗽咳痰常见,而使用阿斯美联合沙丁胺醇吸入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了很大的改善,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熊政利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作用与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核磁共振诊断、CT诊断,比较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94.0%(47/50),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80.0%(40/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核磁共振的阳性检出率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秦浩民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探讨发热门诊防控感染的措施

    目的探讨发热门诊采取防控感染措施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统计和总结2005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发热门诊采取防控感染相关措施前后空气质量、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被感染情况。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感染措施,我院发热门诊空气中病原菌由(1386.4±275.9)cfu/m3降至(395.6±58.7)cfu/m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医护人员感染病例由2005年1月~2006年12月发生19例降至2007年1月~2014年6月仅发生1例。结论在发热门诊采取防控感染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晓蓉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肱骨外髁骨折的不同术式治疗效果对比

    目的研究肱骨外髁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术式的疗效。方法25例肱骨外髁骨折的儿童病例分别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克氏针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术后比较疗效。结果钢板内固定的术后肘关节屈伸度和克氏针内固定的活动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儿童骨骼外髁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无论是钢板还是克氏针无明显差异。

    作者:苏卫松;姚军 刊期: 2015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