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急救时应用效果研究

彭秀珠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急诊科, 急救,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急救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12月在我院急诊科急救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急救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急救时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出院时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科急救过程中开展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无痛胃肠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无痛胃肠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2月与我院就诊的2~12岁患儿110例。静脉缓慢均速注射氯胺酮1~2mg/kg,后给丙泊酚1.5~2mg/kg,注药时间2~3min。常规连续监测MAP、HR、RR、SpO2,记录给药前、给药后30s(即插管前),插管后30s,检查结束后各时点数据,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结果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给药后MAP下降不明显,RR抑制轻微,SpO2有轻微下降。结论丙泊酚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胃肠镜检查安全可行,联合用药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小,呼吸有轻微抑制。

    作者:黄萱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适充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部分欠充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不同程度治疗情况比较,观察组40例患者中25例痊愈,概率为62.5%,4例效果显著,概率为10%,7例症状得以改善,概率为17.5%,4例无效,概率为10%;对照组40例患者中16例痊愈,概率为40%,4例效果显著,概率为10%,12例症状得以改善,概率为30%,8例无效,概率为20%。结论牙体牙髓患者采用适充效果良好,治愈率高,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少。

    作者:雷晓丽;买克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急诊危重患者在经过医院初步抢救、复苏后,往往因为需要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而需要院内转运,虽然患者进行院内转运时间一般较短,但是转运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增加患者的并发症风险依然存在。所以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意外事故、保障患者安全本文以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为例。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急诊危重院内转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5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进行院内转运,观察组患者应用风险管理措施进行院内转运,将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在院内转运期间,对照组中共有8例出现意外情况,意外发生率为15.69%,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5.69%;观察组患者中共有4例出现意外情况,意外发生率为7.84%,3例患者出现死亡,死亡率为5.88%,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风险管理措施,能够使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作者:韦志英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2014年我院门诊用药咨询情况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百姓的就医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市场销售的药品品种也越来越多,百姓缺乏相应的药学专业知识,因此医院药学咨询服务肩负重担,成为药房服务的重要职能。本文就我院2014年度门诊药房用药咨询数据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

    作者:邹万芹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探讨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8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普外科关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体会及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患有急性阑尾炎患者共80例,对以上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按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本次研究所收录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临床常规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与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术中出血量<为4.6mL,术后排气时间<为22.8h,平均手术时间<为71.5min,共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出院时间<为4.1d;相比较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术中出血量<为22.7mL,术后排气时间<为43.4h,平均手术时间<为43.4h,平均手术时间<为49.6min,共有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状,出院时间<为7.6d。即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卢章显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门冬氨酸钾镁针剂治疗室性期前收缩

    目的了解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接受门冬氨酸钾镁针剂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经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24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超过4000次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门冬氨酸钾镁针剂,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5%,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清钾、镁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严重疾病,对此类患者应用门冬氨酸钾镁针剂进行治疗,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身体血清指标,对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或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作者:张洪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脑血栓患者共6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研究组优质护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数据记录,将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4.62±7.2)d,在护理结束后满意度为96.8%;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0.21±10.8)d,护理满意度为80.8%,研究组总体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能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广花;周丹;杨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将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前后收治于我院的住院病例各120例,比较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前后两组入选病例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应用后,病例组出现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比例显著低于应用前,其对临床护理干预的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应用前(<0.05)。结论将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护理管理实践之中,在降低护理风险和提高护理对象满意度方面优势明显。

    作者:刘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乳腺良性肿块的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对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乳腺良性肿块的治疗价值展开对比分析。方法选取5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一组为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组,一组为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术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组患者疼痛时间和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术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0.05);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乳腺区段切除术组患者(11.11%和37.04%),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在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临床上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效果显著。

    作者:李求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成人胆总管自发性穿孔的病因及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成人胆总管自发性穿孔的病因和诊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成人胆总管自发性穿孔的患者6例,对这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患者进行长期回访。结果6例患者均未产生远期并发症,也没有形成胆道梗阻或结石的情况发生。结论成人胆总管自发性穿孔的主要原因是:个体胆管壁局部先天性发育缺陷,以及胰胆合流异常所导致。应尽早进行腹腔穿刺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并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作者:颜状;徐建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如何使用舒适护理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如何使用优质护理来有效的对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进行提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每组随机分配100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情绪等状态进行对比和评价分析。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实验组的患者在生命体征和情绪等状态有所改善,满意度调查问卷表现非常好。结论在手术中使用舒适护理能够很好的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能够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健康指数,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0例手术患者并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护理前,且对护理满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在对手术患者护理时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志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青光眼阀植入治疗1例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与护理。方法于2014年12月9日收治1例糖尿病,高血压并发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采取青光眼阀植入手术治疗,并通过术前术后护理,心理指导,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好转出院。结果青光眼阀植入治疗不仅降低了患者眼压,还保存了患者原有视力。结论难治性青光眼是由于眼部的病情较为复杂,并无法建立有效的滤过通道,从而导致滤过手术失败的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常规滤过性手术的临床疗效较差,手术的成功率11豫~52%,常见的失败原因就是形成滤过泡瘢痕,自青光眼引流阀应用以来,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引流物和手术方法的改进,其疗效得以不断提高,加强临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朱宗霞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腔镜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探究对宫腔镜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近年来入住我院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3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一般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种类以及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结果存在差异(<0.05)。结论宫腔镜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可以通过护理手段干预,达到预防及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竹清;杨晓婷;蔡晓玲;尹洪莉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DR检查影像分析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相关领域的研究将有利于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服务功能,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目的[1]。该调查收集2014年4月~2015年3月508例本中心接受诊治门诊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了解社区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特点,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作者:杨洁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临床和影像学特征14例分析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4例PRE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14例患者均急性起病,其中妊高症5例,孕晚期无明确病因2例,孕晚期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高血压肾病4例,高血压脑病2例。表现为血压显著升高的13例,头痛的10例,视觉障碍的5例,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的均6例。 CT显示为双侧顶枕叶白质为主的低密度影,MRI显示为双侧顶枕区皮质及皮层下白质多发病灶,T1低信号,T2高信号,FLAIR高信号。经积极治疗1~2w后,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患者和高血压肾病1例患者症状好转,其余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结论 PRES以血压升高、头痛、视觉异常、意识障碍、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侯俊霞;黄姱姱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方式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对急性压疮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及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受相应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压疮程度也显著轻于对照组(<0.05)。结论给予骨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预见性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压疮发生率得到降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黄艳军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内镜室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在内镜室检查在患者中产生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前来内镜室检查的10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分(SAS)和抑郁自评分(SDS),分析患者情绪变化和护理质量,了解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内镜室工作中产生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普通护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朱卫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知晓与高危行为状况调查

    目前,我国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间的传播上升速度明显,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由于受传统的性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国内仍然是一个比较隐蔽的群体[1]。近年来,我国MSM人群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连续几年呈上升趋势[2],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的重点人群。为进一步了解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与高危行为状况,掌握流行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采取有效的高危行为干预措施。

    作者:陈鑫;华燕;江月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护理干预对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实际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对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统计学差异性明显。结论根据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对患者的身体不适症状、精神状态、恢复情况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对患者起到缩短恢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张学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