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

巫晓梅

关键词:老年, 糖尿病, 社区护理
摘要:目的对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6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1组作为空白对照组,2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而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为(8.6±1.4)mmol/L,餐后2h血糖为(11.3±2.1)mmol/L;2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为(6.5±1.2)mmol/L,餐后2h血糖为(7.6±1.8)mmol/L,两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0.05。结论多样化、个性化的社区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命质量,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患者控制血糖情况。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

    目的采用中医个体化方法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促进患者健康恢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方法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我科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对中医健康教育的需求,根据中医理论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开展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目的、形式多样的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过程。结果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患者及家属对乙肝肝硬化的基本知识、防治方法等方面有更深了解,帮助患者更好的配合相关治疗。结论健康指导是在治疗所有疾病的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正确的健康指导结合中医方法,是有利于乙肝肝硬化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商烨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腹腔镜直肠癌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研究选取的42例患者术中无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且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术后3~5d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生存率高等优点,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方法,术前护理及术中手术配合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确保手术成功、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余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论超声测量右室心肌功能指数评价急性肺栓塞治疗前后右室功能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测量右室心肌功能指数在急性肺栓塞治疗前后右室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以本院2014年6月~12月收治的6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实验组,另选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超声测量,分析记录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三尖瓣E峰峰值速度(E)低于对照组,右室心肌功能指数较高;右室等容收缩与等容舒张时间之和(ICT+IRT)延长。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ICT+IRT)明显缩短,右室射血分数(RVEF)提高,右室心肌功能指数减低。结论右室心肌功能指数在评价急性肺栓塞治疗效果方面作用显著,这一评价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孟晓光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医院自制中药宫血合剂治疗上环后经期延长(瘀热型)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自制中药宫血合剂治疗上环后经期延长(瘀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本院接受门诊诊断确诊为上环后经期延长的患者,并且经过中医病理分析诊断为瘀热型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并且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20例。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对比试验组痊愈10(50%),显效4(20%),有效4(20%),无效2(10%),总体有效率19(95%);对照组痊愈4(20%),显效2(10%),有效5(25%),无效9(45%),总体有效率11(55%)。以Ridit分析,两组间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后两组累积积分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01)。结论对中药宫血合剂的作用机理作出一定程度的分析,进而使得自制中药宫血合剂能够在治疗上环后经期延长(瘀热型)的临床疗效能够有充分的科学理论依据。

    作者:杨清良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该组患者设为参照组,于2013年10月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辅助我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施,并将2013年10月~2014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比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1年前和1年后,复用医疗器械质量情况和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1年前,抽取1000套复用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检查,合格率为75.6%,与建立1年后的92.9%比较差异明显(<0.05)。回顾临床资料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6.7%,明显高于试验组患者的6.7%(<0.05)。结论医院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还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作者:赵美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头孢哌酮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平均分为左氧氟沙星治疗组(对照组)与头孢哌酮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组(观察组),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头孢哌酮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是治疗肺部感染的理想方案。

    作者:郝久云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11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DBP、HR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BP、DBP、HR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BP、DBP、HR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SBP、DBP、HR水平。

    作者:刘心强;钟一鸣;王小萍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观察双重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在重症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在重症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所接收治疗的62例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全部患者都要采用肾活检,后期采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间断环磷酰胺、替麦考酚酯进行冲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变化、免疫学指标、SLE-DAL,、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以及随访3个月的血清学以及免疫学检测指标,治疗后显著优于治疗前,<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治疗后,只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对症治疗后,血压恢复正常,还有1例患者出现导管感染,将导管拔除后,感染消失。结论对于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双重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降低狼疮活动,快速有效的清除自身抗体,改善肾脏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邱瑜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不同手术切口在普外科疾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切口在普外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6例普外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手术切口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切口,实验组采用微创手术切口,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0.05)。结论普外科疾病手术过程中采用微创手术切口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夏云天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外伤性胸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外伤性胸腔积液患者使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184例外伤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均经B超定位,观察组使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而对照组使用一次性硅胶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比较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05),但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组在疼痛、出血、感染、医源性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而操作简单,创伤小,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可作为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其操作简便,患者舒适度好,才是实际应用价值的诊疗进步。

    作者:陈清;陈热花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气胸急诊处理的感染预防与护理

    目的观察急诊科室处理气胸的对策及感染预防和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室2013年12月~2014年9月收入的80例气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感染预防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患者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患者5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5%,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诊科室气胸处理的过程中,实施感染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海珠;雷婷;张丽莉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并探讨在心血管内科中应用床边责任制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床边责任制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中应用床边责任制护理,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文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西沙必利治疗的效果浅谈

    目的探究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奥美拉唑复合西沙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加以西沙必利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雷尼替丁加以西沙必利治疗,对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反流性食道炎患者经奥美拉唑加以西沙必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经雷尼替丁加以西沙必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00%,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奥美拉唑加以西沙必利治疗,其可明显的提高为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饮食生活质量。

    作者:章优幽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DR检查影像分析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相关领域的研究将有利于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服务功能,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目的[1]。该调查收集2014年4月~2015年3月508例本中心接受诊治门诊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了解社区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特点,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作者:杨洁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前交叉韧带损伤急性期保留残端重建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急性期(受伤后3w以内),保留残端重建与不保留残端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3年8月,共收治78例ACL断裂急性期患者。根据术中关节镜下残端保留情况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保留ACL残端行鞘内解剖重建,对照组42例未保留ACL残端,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及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至少1年的随访,随访结果表明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侧-侧移动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实验组术后各时间点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Marsha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截至后一次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滑膜炎、韧带断裂、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结论 ACL断裂急性期(受伤后3w以内),采用自体腘绳肌腱解剖鞘内重建ACL能大限度保留ACL残端对移植物的覆盖,利于腱骨愈合及本体感觉的重建,并能早期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无明显并发症。

    作者:刘胜元;曾国华;谢泰安;石鹏;何居璘;黄建民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止咳散加减联合孟鲁斯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观察

    目的对患有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儿童应用止咳散加减同孟鲁斯特相联合的治疗方法,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共计9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的治疗方法:热毒宁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治疗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添加使用止咳散加减同孟鲁斯特联合的治疗方法,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儿提供无差异的优质护理服务,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中,有36例患者表现为痊愈,6例患者表现为好转,6例患者表现为无效,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豫,观察组48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表现为痊愈,6例患者表现为好转,2例患者表现为无效,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豫,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0.05),且观察组患者在退热情况以及症状的积分方面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也有着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在对患有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儿童采用止咳散加减同孟鲁斯特相联合的治疗方法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在临床中的不良症状,促进患者康复的速度,安全性较高,值得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素霞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浅谈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当前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们对护理安全、护理质量的需求逐渐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医院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因此,在护理管理中如何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尽量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是当前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古再丽努尔·艾萨;再依努尔·卡的尔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92例老年CAP患者根据肺炎严重指数(PSI)分为Ⅰ-Ⅲ级CAP组(n=35)、Ⅳ级CAP组(n=38)和吁级CAP组(n=19),将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CAP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CRP水平,并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CAP患者的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且3组CAP患者间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3组CAP患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0.05)。结论老年CAP患者动态检测血清CRP,不仅有助于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而且能反映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其可作为诊断和评估老年CAP患者疗效的一项较为敏感的炎症指标。

    作者:易磊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护理纠纷风险分析与防范

    基层医院急诊科承担院前抢救危、急、重患者,也是医患纠纷的易发场所,本文着重探讨急诊护理如何防范护理纠纷,提高服务质量,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提高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林洋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临床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感染管理科对临床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感染管理科未干预临床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患者作为参照组以及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感染管理科干预临床使用抗生素药物的研究组患者,进行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并由医院专门人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组患者在临床上使用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下降且低于参照组的使用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过研究发现,在临床上使用抗生素药物时,利用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率,使抗生素药物得到合理的使用。

    作者:况静;蒋联容 刊期: 2015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