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塞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知识认知及预防措施执行的影响因素调查

王红

关键词:脑梗塞, 住院期间, 跌倒, 预防措施,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原因以及对相关护理知识的认知掌握情况,分析有效的预防措施,得出有效的执行行为。方法随机选择某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3例脑梗塞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35例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跌倒知识认知情况以及预防措施的执行效果,包括跌倒次数、跌倒预防情况、影响因素等指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跌倒3例、对照组跌倒11例,两组患者对跌倒知识的了解评分为(8.11±0.64)、(5.83±1.6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在住院期间通过护理干预进行跌倒知识健康教育,对跌倒预防措施的执行有很大帮助。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综合性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性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86例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的对象,经患者同意,现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机械通气患者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则运用综合性干预措施进行护理,两组机械通气患者经过护理后,对其各项数据进行观察,其中包括脱机、肺部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机械通气患者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一次及二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的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经过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患者的各项数据存在明显差异,<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一次及二次的脱机成功率,降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朱雅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胆道探查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处理研究

    目的对胆道探查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50例来我院治疗的胆道探查手术并发症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结果50例胆道探查手术并发症的患者经过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后,痊愈出院的有45例。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有38例60岁以上的患者手术后发生了胆道探查手术并发症,12例60岁以下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了胆道探查手术并发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必须熟悉胆道手术的解剖和操作过程,这样才能提高预防胆道手术并发症的意识,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这也是控制胆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鹏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体内蛇毒检测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体内蛇毒浓度的检测方法很多,包括:酶免法、凝集法、放免法、荧光免疫、光电免疫和生物传感器等,但各有优缺点。由于蛇伤患者病情变化快,寻找一种即快速又灵敏且准确的检测方法,一直是蛇毒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作者:李章勇;林应标;孟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液化15例分析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切口液化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行妊娠足月剖宫产702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5例,根据切口渗液多少及范围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法。结果15例患者疗程为2~8d,切口均于术后9~15d愈合,无1例切口感染和因处理脂肪液化延长抗生素的应用。结论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液化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毕井祝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输注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对75例组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采用心理、保护性静脉穿刺、热敷、硫酸镁湿敷等护理措施实施干预。结果75例患者中,25例未出现静脉炎;45例患者用药3~5d出现较轻的静脉炎,经热敷后平均3d红肿消退;5例患者用药3~7d后静脉炎较重,经给予综合治疗护理后,5~7d症状缓解。结论临床应用七叶皂苷钠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就可避免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閤秀玲;周文娟;閤会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研究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探究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并与肠外营养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住院部87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43例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44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白蛋白(Alb)与前白蛋白(PA)、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不同营养支持后研究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营养支持后,研究组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更快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营养状态更佳。

    作者:范灵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对治疗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治疗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2例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包括平衡膳食,应用Vitb12、叶酸等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仅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治疗基础上采取全程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提示全程的护理干预对治疗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有积极影响。

    作者:马宏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1型糖尿病的研究

    糖尿病是一组以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不足所致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容易引起眼、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1]。中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400万,糖尿病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2-3]。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 itus,T1DM)、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其中T1DM约占5%[1]。

    作者:阿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

    作者结合自身从事护理行业工作经验,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改革对策和建议。

    作者:唐春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与糖尿病肾病及其辩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讨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与糖尿病肾病发病及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非DN组46例,早期DN组40例,临床DN组40例,分别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并将80例DN患者分别纳入阴虚燥热组(24例)、气阴两虚组(19例)、脾肾气虚组(26例)、阴阳两虚组(11例)。结果三组Hcy、Lp(a)有显著差异;气阴两虚组Lp(a)与其他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探Hcy、Lp(a)对糖尿病肾病可能具有致病作用;Lp(a)与糖尿病肾病辩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DN的辩证分型客观化、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懿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幸福感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英文文献中心理行为干预对提高幸福感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现有相关英文文献,纳入评价心理行为干预效果的临床对照试验,采用定性方法系统总结相应干预措施及其效果。结果终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和2个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其中2项表明心理行为干预对幸福感的提高没有效果,另外2项研究只有部分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10项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行为干预能显著提高研究对象的幸福感。结论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提高幸福感。目前所开展的心理行为干预没有较好的标准,缺乏针对性,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设计。

    作者:任翱;刘雪;龙俞;陶凯艳;赵勇;杨渊;汪洋;张帆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诊的5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一次性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40ml,对照组一次性静脉点滴5mg硝酸甘油,连用1个疗程(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次数、持续时间、心率、收缩压、血流变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与各组治疗前后心绞痛次数、持续时间、心率、收缩压、血流变指标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心绞痛次数、持续时间、血流变指标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患者心绞痛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大剂量黄茂注射液静脉注射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治疗疗效,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供应,进一步减少心肌耗氧。

    作者:汗尼萨·库地热提;海尔尼沙·肉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11月疱疹性口腔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对症抗病毒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康复新液口服及外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提高卫生行政处罚文书质量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卫生行政处罚文书质量的对策和措施。方法对1500份卫生行政处罚文书质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卫生行政处罚文书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卫生行政处罚文书质量的对策。结果1500份文书质量的平均分数为85.14分,其中文书材料是否完整上得分率为88.12%,文书制作过程是否规范上得分率为87.21%,适用法律是否准确上得分率为80.21%,证据材料是否真实上得分率为85.11%。在一级指标中失分多的是适用法律的准确性上。结论提高文书质量需要不断地完善卫生法律体系,加强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法律文书书写的能力。

    作者:陈婧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医学人文关怀在儿童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学人文关怀在儿童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从我院儿童外科选取118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医学人文关怀,加强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交流。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及家属通过问卷方式对护理满意程度调查分析,并对两组沟通前后患方的焦虑情况做评价。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的满意程度为94.91%对照组为86.06%。实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方的焦虑度同样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童外科护理中加入医学人文关怀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降低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度。

    作者:杨英;尹静;石代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技术治疗牙髓病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牙髓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次根管治疗,治疗7d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1w后,轻度疼痛、中度疼痛以及重度疼痛用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随访6个月后,研究组治疗后的成功率为94.00%,对照组治疗后的成功率为92.00%,两组成功率比较无明显显著,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牙髓病患者,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和多次根管治疗疗效相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伟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新药-艾拉莫德的研究探讨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难以治愈,当前临床上主要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艾拉莫德是一种新型抗风湿药物,主要被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本次研究通过对艾拉莫德的药动学、作用机制及临床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艾拉莫德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玲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影响肾内科危重患者护理的安全因素

    目的分析研究影响肾内科危重患者护理的安全因素。方法结合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内科危重患者的病情和护理特点,研究肾内科危重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安全因素,同时制定与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方法。结果在所研究的患者中没有出现由于护理安全等相关因素而诱发的院内意外事故;在住院期间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大大得到提升。结论科学合理的制定与规范危重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充分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

    作者:袁海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诱因分析及护理探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复发原因,并根据患者病症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在我院治疗的80例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患者的病症状况,了解疾病复发诱因,总结出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措施,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改善患者病症。结果在对80例患者的复发诱因进行调查后,患者的饮食、心理、睡眠、药物食用等情况,都是患者复发的主要诱因,肠道感染和不明因素也导致了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结论及时找到疾病复杂的诱导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疾病复发,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作者:赵爱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影响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增长趋势,其预后差,医疗费用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肾脏与甲状腺功能的相互影响一直被人们所关注,CKD人群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慢性肾脏病的人群。研究发现,大约1/4的CKD患者会出现低T3表现[1]且是影响CK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因此,早期发现CKD患者,治疗和控制危险因素,及时干预治疗,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科学价值。本文就非甲状腺疾病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康文龄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