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媛;罗艳华
笔者对本院1998年10月~2003年11月门诊及住院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用川芎嗪综合治疗(治疗组)与丹参综合治疗(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学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更年期综合征系妇女自生育期逐渐过渡至老年期阶段,一般在45~55岁之间,部分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而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血管,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一系列复杂的症候群,笔者运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本病56例,疗效较好,并与用西药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志纯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细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研制了中药妇科洗剂,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止痒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妇科外阴炎和各种细菌性阴道炎等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学政;吴昭璇;霍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为了掌握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了解我院细菌耐药菌株变化的趋势,我们对2002~2003年本院常见的728株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性作一分析,以便为抗菌药物的选用、控制感染提供参考的依据,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龚旭东;辛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氧氟沙星注射液含量分析的方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本试验也采用该法,其中检测波长、稀释方法均不作任何改动.现就验证的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柯德志;张智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当今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医生要考虑导致疾病的社会、心理因素,就必须以关心和了解病人为前提,重视医患交流中的医德情感.临床医疗中对病人的痛苦熟视无睹,缺乏真挚的同情心,草率马虎,粗心从事,就可能造成诊治的过失.培养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是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医学生将来要从事治病救人的临床医疗工作,医德情感十分重要.所以,医学生在校期间,要重视这方面的培养,为其走向临床后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打下基础.
作者:王兴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名称,是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病原体为病毒,极少数由细菌引起.2003年1月~2003年8月,我们采用注射用炎琥宁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2例,并与单纯用西医常规治疗者相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武杰;魏燕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血细胞分析仪只能单纯计数、分类达到筛选的目的,而不能观察到血细胞形态特征,容易造成一些血液病的漏诊或误诊,延误病情.因此,作血常规检查时,有时需要通过血液涂片用显微镜检查的方法,以达到明确诊断各种血液病的目的.
作者:张学国;张玲香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47岁,因咳嗽,头晕1月余入院.患者于1月前受凉后始咳嗽,咳少许白色粘液痰,感头晕、咽痒、畏寒、乏力等.
作者:唐芝秀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激素替代疗法(HRT)是用雌激素对绝经妇女进行对症治疗,以缓解或消除妇女因绝经而产生的系列临床症状.在几十年的临床应用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议.笔者通过对我院2001~2003年雌激素类药物用量的分析,结合2002年7月美国WHI有关HRT弊大于利的研究结果,了解我院HRT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
作者:黎蓉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腔道泌尿外科是现代泌尿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掌握腔道泌尿外科学的基本知识是大型综合型教学医院泌尿外科临床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其教学对象包括大学本科学生的临床见习和实习、泌尿外科临床技能型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临床实践以及各种层次的进修医生.现就如何搞好腔道泌尿外科学的临床教学作以下探讨.
作者:张克勤;江军;靳凤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收集1998年1月~2003年12月门诊误诊的1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人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经甲状腺功能(T3、T4、FT3、FT4、rT3、TSH)检查确诊,并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均有效.其中误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心房纤维颤动(房颤)6例、误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病)并房颤5例,误诊为慢性结肠炎6例,误诊为老年性痴呆1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成英;徐广芝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病因不明,选药不当,不注意改变生活方式.
作者:刘光耀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麻醉药品在医院中应用范围较小,用量也较少,但它是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一类药品.麻醉药品具有双重性,如果管理有方、使用得当,可以治病;如果失之管理、使用不当,则会发生流弊,危害生命健康及社会治安[1].因此,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管好麻醉药品,是每位医药从业者应具备的职责.笔者结合我院的做法谈点体会.
作者:邓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 病例介绍患儿,男,日龄12天,因发热,皮肤水泡样皮疹两天,伴拒乳1天入院.入院前体温38.2~40℃,在当地卫生院治疗,给静滴青霉素,抗过敏治疗,热不退,皮疹由面部逐渐遍及全身,两天后患儿拒乳,热不退住入我院.
作者:徐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995年9月~2003年10月,我科应用奥林巴斯电子肠镜检查3448例,检出大肠息肉597例,并切除息肉1015颗.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建勋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高脂血症的病因,中医认为与胃的受钠、脾的运化、肺的输布、肝胆的疏泄、大肠的传导、肾的主水及三焦的气化功能失调有关,其中与脾、肝、肾的关系为密切.脾气不足,运化功能失常,易致湿浊内生,化为痰浊阻遏经络.情志影响致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木旺克土,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司,湿浊化痰、蕴热,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发病.故中医认为高脂血症是因痰湿、湿浊、血瘀所致.西医则认为是由于脂肪代谢异常,血浆中脂质高于正常,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或混合性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的促发因素.
作者:曹学斌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消化道出血在儿童和成人一样多见,但引发的原因有一定的差别.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都是儿童所独有的疾病.笔者总结近年的婴儿和儿童上消化道出血不同于成人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作者:王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 病例介绍患儿男,2岁,因反复发热、消瘦7个月入院.入院前7个月受凉后出现发热,扪之全身发烫(未测体温),此后反复发热,初4个月呈持续发热,以下午为主,体温波动于38~39℃,后为间断发热,偶感畏寒、寒颤,日见消瘦,精神萎靡,有时烦躁,好哭,食欲下降.病后无咳嗽、胸痛、皮疹及关节疼痛等.
作者:黄英;张儒谊;罗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是内科常见急诊和重症.但临床上有时因其症状不典型,而以其他系统症状突出时,易被误诊或漏诊.为提高对急性心梗的认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共收集本病36例,现对其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斌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