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华
目的:分析克拉霉素、呋喃唑酮、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我院86例HP相关性P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观察组应用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及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比两组HP根除率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6.05%,明显低于观察组97.67%(P<0.05);对照组HP根除率72.09%,明显低于观察组90.70%(P<0.05)。结论采用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及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PU具有临床疗效好,HP根除率高的优点。
作者:唐顺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571例产妇,研究术后腹部切口愈合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用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571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中有43例发生脂肪液化,发生率为2.73%。单因素分析表明肥胖、皮下脂肪厚度(≥3cm)、妊娠期糖尿病、低蛋白血症、高频电刀、手术时间(≥1h)、切口选择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相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肥胖、皮下脂肪厚度(≥3cm)、糖尿病合并妊娠、低蛋白血症、高频电刀、手术时间(≥1h)、贫血(P<0.05)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妊娠期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术中使用电刀、手术时间延长是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控制妊娠内科并发症,选择横切口、关闭切口前使用甲硝唑常规冲洗、皮下脂肪层不缝合、皮肤间断缝合、放置血浆管负压引流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罗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80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后,实验组静脉泵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照组使用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手术完成后停止泵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在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腹腔镜手术中效果满意,患者术后呼吸恢复快,苏醒较早,拔管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晓庆;赵佩君;谭军源;李金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思密达喷洒配合胃镜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胃溃疡出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患者利用胃镜进行电凝止血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喷洒思密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具有明显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思密达喷洒配合胃镜对治疗胃溃疡出血具有显著疗效,不仅有效缩短了止血时间和输血量,还能够缩短了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云;房玉春;刘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WHO将工作场所暴力定义为卫生从业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袭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明确或含蓄的挑战[1]。暴力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护理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职业暴力中的主题,危害到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影响了护理工作[2]。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急诊分诊护士成为暴力伤害的高危人群,原因是急诊分诊护理人员首先直接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和陪同人员,患者方对急诊分诊护理人员期望值很高,容易遭到暴力伤害。因此,急诊科分诊护士应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接受更多的教育,对各种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将危害将至低,大限度地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
作者:卢杨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景观治疗是环境与艺术、体力与心情、物资与精神良好结合的一次有益身体健康的积极活动。根据疗养首长的健康状况、心理需求、疾病程度和疗养院实际情况,我院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景观活动。景观治疗能顺利完成,必须揣摩研究疗养首长的心理特点,制定周密的行动方案,熟练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使疗养员在疗养期间身心得到放松。通过景观治疗,使疗养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达到修养身心,精神升华之目的。
作者:黄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初治菌阳及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中的实施作用。方法根据临床路径表单(医师版)中对护理工作的要求,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患者根据临床路径表单(患者版)中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了解日常护理工作。结果纳入临床路径的初治菌阳及复治肺结核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均好转出院。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护理活动,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樊惠霞;张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采集新生儿足跟学是筛查新生儿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采集血液的质量会对检测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血标本质量,提升一针采血的成功率,国外很多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采血的进针角度、佳采血时间以及采血方法等多个方面综述筛查新生儿疾病过程中采血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琴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为预防和护理产后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产后出血的应对举措。结果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等。加强孕前指导工作、提供心理和产程护理和完善产后服务等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率。结论加强孕前指导工作,给予产妇产前、产时和产后护理,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概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陈群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回顾分析28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后如无肠管坏死行腹膜前疝修补术的体会,探讨腹腔镜探查及修补的应用技巧及价值。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对28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全部先行腹腔镜探查,再根据具体情况行相应的修补方式,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6例经腹腔镜探查后发现肠颜色发暗或坏死,随中转开腹,余22例行腹膜前疝修补术成功,术后腹腔镜1例发生阴囊血清肿,1例发生皮下气肿,开腹2例发生切口感染。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熟练掌握腹腔镜探查及修补嵌顿疝的手术技巧,掌握好适应征,腹腔镜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
作者:王江;秦伟;李晓峰;杨立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冠心病一般是指冠脉斑块所致狭窄或冠脉痉挛造成冠脉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症状,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患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通过对冠心病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健康教育,既巩固了患者住院治疗效果,减少了疾病复发和意外发生,也可使患者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作者:陈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我科从2013年开始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共有28例,报告如下。
作者:蔡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降低普外科病房化疗患者PICC导管的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167例进行PICC置管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对照组由当日责任护士进行患者PICC的周期性维护,观察组由科内建立的PICC专职护理小组成员负责患者的周期性维护和管理,将两组资料分别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判断、计算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作比较。结果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控制措施中,提高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技术水平和执行力,设专业护理小组进行PICC导管全过程质量管理,是降低导管并发症非常有效的措施。
作者:刘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有症状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予米非司酮片口服25mg/d及12.5mg/d,连续90d,予米非司酮片口服5mg/d,连续90d,并在用药期间观测不良反应及在用药结束后观测肌瘤体积。结果三组患者肌瘤体积平均缩小无明显差异,但12.5mg及5mg组较25mg组不良反应发生减少。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治疗作用同较大剂量相似,但发生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胡桂梅;燕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本组对铁法矿区颌下腺结石病63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中男患47例,女患16例,病史20天至10年不等,导管内结石53例,腺体或腺门部结石10例,行导管切开取石49例,行腺体切除术9例,通过对铁法矿区居民63例颌下腺结石病分析,对颌下腺结石病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疗效进行探讨。
作者:徐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搜集患者病历、影像学资料,术后进行定期随访。通过逻辑回归分析,评估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包括96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连续病例,其中7例发生C5神经根麻痹,89例未发生C5神经根麻痹。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5椎间孔宽度与术后C5神经根麻痹相关。结论术前椎间孔狭窄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梦原;张蜀华;李承罡;刘建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疗效。方法①对照组15例,采用西药常规防治化疗后副反应院治疗组15例,在前者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在首次化疗前和第2、4、6个周期化疗结束后进行实验室检查。②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作为骨髓抑制指标、谷丙转氨酶作为肝脏损害指标,分别进行定量统计。结果①第4周期后,治疗组在骨髓抑制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③肝脏损害症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化疗的不同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均能明显减轻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作者:谭琴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CPP用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三组人群,分别为临床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非RA患者以及一组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三组人员进行抗-CPP检测,检验CP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毒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由此来判断CPP的可应用性。结果抗-CPP的灵敏度达到60%多,其特异性高达百分之八十。结论抗-CPP可以有效对处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的患者进行诊断,其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的应用上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石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对2013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下称《精神卫生法》)的知晓程度,探讨提高精神科护士《精神卫生法》相关知识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笔者医院的101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①精神科护士对《精神卫生法》知晓程度不理想,《精神卫生法》知识的平均得分为(13.97+0.51)分,正确率为37.76%;②精神科护士对《精神卫生法》中的部分内容认识存在严重缺陷。结论①精神科护士应重视对《精神卫生法》等法律条文的学习;②加强在职法律知识的教授;③加强临床过程中法律知识的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作者:胡芳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我院2014年1月~6月共发生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4例,经保守治疗,恢复良好,总结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经验,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经保守治疗,效果满意,治愈出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精心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范静桂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