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红
目的:分析并研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为患者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护理方案,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运动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每日的病情变化,经过2w的护理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参加本次实验的100例患者中,89例患者治愈,6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5例患者病情没有明显改善,整体治愈率高达95.00%。结论对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一整套科学完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杨华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就超早期微创锥颅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疗效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了我院在2011年8月~2012年8月所收治的6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时机,将患者划分为找超早期微创锥颅软通道治疗组与延期治疗组,两组病例各为30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相对于延期治疗组而言,超早期微创锥颅软通道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血肿体积也发生了明显地改变,两组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采取超早期微创锥颅软通道来予以治疗,所获成效显著,可快速清除患者脑内血肿,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地改善,便于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中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吴刘亦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疼痛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从而有效管理疼痛,促进患者舒适。方法收集我科2014年1月~6月住院的80例创伤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控制了围手术期的疼痛,大多数患者睡眠无痛且疼痛间隔时间延长,能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结论对创伤骨科围术期疼痛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曾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发生久治不愈的溃疡,甚至出现坏疽需截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因此,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有效的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7月共23例糖尿病足的患者。男性20例女性3例,年龄45~85岁。有20例存在湿性溃疡,3例干性坏疽。
作者:孟杰;南海歌;徐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住院期间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总结95例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要求护士术前采取心理指导、术前评估、预防DVT相关知识宣教,术后遵医嘱及时、准确、规范给药,术后早期活动与锻炼、加强物理预防措施和药物预防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无1例因护理措施不到位而发生DVT。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杨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服务后,对照组的治愈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68.9豫与72.4豫,实验组的治愈率与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3.1豫与96.6豫,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过程中,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的治愈。
作者:徐燕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正确急救护理措施,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抢救的2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合理的急救护理程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抢救。结果25例患者经抢救,19例(76.0%)患者治愈出院;5例(20.0%)患者病情好转、病情基本稳定;1例(4.0%)患者伤势较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治疗总有效率为96.0%。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经规范、科学的急救护理措施,得到及时、有效、准确的急救治疗,为患者争取急诊手术的时间,护士的积极配合对抢救工作起到重要作用,为后期的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程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暴力行为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6例发生暴力行为的女性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总结出暴力行为的特点。结果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是受幻觉妄想支配占46.15%,无自知力拒绝住院治疗占26.92%,与病友闹矛盾占11.54%,对医护人员态度不满占7.69%,药物不良反应占3.85%,环境因素引起占3.85%。结论针对我院女性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护理,从而减少或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
作者:陈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急诊抢救老年危重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比分析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后,两组危重患者在存活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并发症上差异显著。通过分析发现,急诊抢救室老年患者存在护理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差,老年患者缺乏关爱等风险因素。结论为了减少急诊抢救室老年危重患者因护理不当导致的死亡和并发症,为医生的抢救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护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采取积极主动的护理对策来规避风险。
作者:郭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在大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去致热源培养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株NR8383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和大黄素+LPS处理组,细胞培养6 h后收集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LPS作用后细胞中miR-146a、TNF-α和IL-6表达量明显升高;与LPS处理组相比较,大黄素+LPS处理组中miR-146a表达量显著上调,而TNF-α和IL-6表达量显著下调。结论大黄素可上调肺泡巨噬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大黄素可抑制巨噬细胞中TNF-α和IL-6的表达,miR-146a可能参与调控大黄素抗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过程。
作者:张三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后对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自愿的方式,对100例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活动室血压异常者实施健康教育,教育一年后对干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干预,100例血压异常者高血压评价标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控制率以及治疗率明显提高,干预前后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其生活方式较合理;同时相对于干预前,健康教育后,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明显下降,所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采取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不仅可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同时还可使患者所存不良习惯得到有效地改善。
作者:洪维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分析口腔科急症之疼痛的病因和处理方法,探寻更完善的治疗技巧。方法按照临床就诊主诉,对疼痛的322例患者病因及疼痛分级进行分析,并对牙周炎、冠周炎、粘膜溃疡、根尖炎、牙髓炎等采用传统或改进的治疗方法进行处理。结果通过对口腔科疼痛的分析,认为牙龈牙周疾病患者就诊率较高,牙髓牙根尖疾病次之;采取规范治疗和有效干预,明显提高了疗效。结论公众对口腔健康的认识明显提高,在处理口腔科疼痛时可采用更有效地的干预和治疗。
作者:谭燕;何艳;张清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胃肠手术的护理措施中,应用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治疗胃肠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选取我科收治且接受胃肠手术治疗后的78例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应用康复外科理念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在肛门的排气时间、手术伤口的愈合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护理,应用康复外科理念到具体的护理工作中,有助于缩短患者疾病康复的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足度。
作者:姜丽丽;宋立业;张来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眼科疾病。随着白内障手术由复明手术向屈光手术的转变,排除术后并发症及其他眼部病变的情况,影响术后视觉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角膜散光,因其发生率较高,引起了国内外临床研究的广泛重视。本文首先介绍造成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形成,角膜散光是由于入射光线在角膜各经线上显现不等折射而造成的。然后阐述造成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因素,包括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切口的大小、位置、形状,缝合方式及力度。后介绍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控制及矫正,包括术中的控制及治疗与术后的控制及治疗。通过对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临床研究,对有效治疗白内障以及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孟艳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直肠癌(carcinoma of rectum)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消化道的癌肿中,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占胃肠道癌中的25.9%。在大肠癌中,直肠癌占60%~70%,在直肠肛管癌中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是癌肿的好发部位,<占75%,因此从总体而言<有半数大肠癌位于直肠指诊检查可及范围之内[1-2]。
作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硅胶半管切口引流在肝胆疾病开放手术切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相关病例资料共计308例。结果158例应用硅胶半管切口内引流的患者有6例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3.8﹪;150例未应用硅胶半管切口内引流的患者有30例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硅胶半管切口引流在肝胆疾病开放手术切口中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作者:何清雄;孔德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手术室家属等候区人性化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手术家属等候区中抽取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管理进行评价,针对其中的问题于2013年加强人性化管理,并再次随机抽取52例患者家属进行评价,对比2次的评价结果。结果2013年手术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显著高与2012年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手术家属等候区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龙彬;甘秋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2010年01月~2014年01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采用系统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4±2.2)、(9.4±2.0),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经过为期4w的临床护理,两组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1±1.2)、(3.8±0.6),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上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疗效,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目前理论认为该病与个体因素及遗传因素相关,气道结构改变为该病主要病理表现。近几年,解整合素原金属蛋白酶33(A distintegrin and metal oproteinase 33)被发现是ADAMs中的成员,ADAM33基因多态性和气道的结构改变有关,可以引起COPD的发病。本文就遗传和ADAM33基因与COPD发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郑曙光;迟令福;王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精神科临床面临很多风险如用药的风险,管理风险,合并躯体疾病的风险,和少见的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误诊的风险。本病例通过1例夜急诊个案,提醒我们夜急诊相关情况不明时进行处理的医疗风险,警惕内分泌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在做精神科检查时要注意体格方面的检查,注意医疗安全,规避医疗风险。
作者:龚云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