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后路重建治疗112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李炼

关键词:后路重建, 胸腰段, 脊柱, 爆裂性骨折
摘要:目的研究经后路重建治疗112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2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通道同种异体骨植骨方法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伤椎高度、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及Cobb角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年末经X线检查,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内置物断裂,螺钉松动、手术源性神经损伤等情况。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经Frankel分级分析,提高2级者36例,提高1级者57例,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率为83.04%。术后1 w末、术后1年末伤椎前缘高度/正常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极显著(<0.01),伤椎后缘高度/正常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0.05)。结论经后路重建治疗胸腰椎脊柱爆裂性骨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帮助患者脊柱复位,恢复脊柱功能,疗效显著。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经后路重建治疗112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经后路重建治疗112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2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通道同种异体骨植骨方法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伤椎高度、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及Cobb角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年末经X线检查,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内置物断裂,螺钉松动、手术源性神经损伤等情况。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经Frankel分级分析,提高2级者36例,提高1级者57例,术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率为83.04%。术后1 w末、术后1年末伤椎前缘高度/正常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极显著(<0.01),伤椎后缘高度/正常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0.05)。结论经后路重建治疗胸腰椎脊柱爆裂性骨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帮助患者脊柱复位,恢复脊柱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李炼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品管圈活动在延长新生儿四肢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并观察品管圈活动对延长新生儿四肢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采取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患者128例,设定为对照组。组织品管圈活动,分析导致新生儿四肢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的因素,并找到切实可行的方式对其进行改善。选择活动结束后新入院的128例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为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留置针留置时间和护士的执行力。结果治疗组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79.6±2.1)h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6.7) h,对比结果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护士的执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切实延长新生儿四肢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执行力,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艳;梁必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实施治疗,而观察组的50例患者则使用胺碘酮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豫,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仅仅为74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使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苏广春;易秀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CIK细胞联合化疗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CIK细胞联合化疗在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74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化疗治疗,观察组则在化疗的基础上家用CIK细胞。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0.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CIK细胞联合化疗可有效缓解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病情。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验证家庭照护干预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各科室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统计照顾者负担量表得分,分析影响照顾者照顾负担的相关因素。从中抽取40例患者及其照顾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0例的干预组和20例的对照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照顾者的知识技能、照顾负担情况。结果152例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时间依赖性负担、身体性负担、发展受限负担得分较高;照顾者平均每日照顾时间是照顾负担的重要影响因素;照顾者对疾病知识和照护技能的认知评分越高,照顾者负担越轻。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知识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0.001);经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照顾者的照顾负担评分在各个时间段均无统计学差异(跃0.05)。结论晚期癌症患者的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担,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家庭照护方案的实施对减轻照顾负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短期效果并不明显,中长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作者:许君;赵李克;唐静雯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术式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1)行小切口椎板开窗术,观察组(n=41)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优良,可有效改善疼痛与功能障碍。

    作者:崔玉成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药养生与保健

    目的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药养生与保健意识。方法阐述高血压病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结论低中危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药养生与保健不容忽视。

    作者:谢春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的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的临床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结果两组患者在发作次数和胸膜固定术选择因素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在体重、体重指标以及引流时间等因素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体重、体重指标、术前气胸发作次数、引流次数以及胸膜固定术等,都是影响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的重要临床因素,在医学临床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上述指标,减少该疾病术后的复发次数。

    作者:张清峰;唐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5例和35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案有效率分别为91.4%,85.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梁丹;陈嘉升;梁莉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40例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上以腰痛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是由于各种原因退变、劳损、损伤等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向后突起或突出、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窜痛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腰痛伴根性坐骨神经痛或二便功能障碍等症状者,也有人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或髓核脱出症。该病反复发作,根治比较困难,因此日常保健对防止其复发就显得非常重要。80%~85%患者保守治疗后可痊愈[1]。我院骨科对2011年7月~2012年7月以来40例实施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谭悦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酗酒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摄入大量酒精的小鼠机体内的各个免疫系统、淋巴细胞的转化率、白细胞介素的活性都严重的下降,表明过量的酒精会损伤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金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临床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心内科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20例心内科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心内科监护室中(CCU)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护理能够取得更加有效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内镜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内镜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院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是46例接受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中青年患者,实验组是60例同期接受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老年患者,对两组的内镜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上腹疼痛、消化道出血、癌变、穿孔、梗阻以及并发症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在内镜观察方面,观察组巨大溃疡发生率(33.3%)明显高于对照组(17.4%);其小溃疡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32.6);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不具备典型性,同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对病情的控制难度较大,应该加强内镜检查,以便病症得到及时的治疗。

    作者:黄卫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卧位管理在老年呼吸内科中的运用

    目的调查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探讨合理的卧位管理。方法研究年度2014年2月~2015年10月,纳入老年病房共200例,按入院时间的顺序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压疮预防措施,共100例;观察组实施卧位管理模式压疮预防管理,共100例,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观察Braden评分上升幅度大,压疮率低,有显著差异(<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呼吸内科开展卧位管理,可有效预防压疮,降低发生率,需予以推广。

    作者:柯小瑜;胡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就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体检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接受末梢血检测的患者设为实验组,接受静脉血检测的患者设为参照组,后将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白细胞水平较比参照组,明显较高,血小板计数较比参照组,明显较低,两组数据结果由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存在差异性。从不同时间段来看,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检测值与参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末梢血和静脉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均有影响,因此,临床上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采血,从而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陆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睑缘赘生物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分析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睑缘赘生物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76例睑缘赘生物患者,均自愿接受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随访1年以上观察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并调查患者对面部美观的满意率。结果76例患者睑缘赘生物一次治愈64例,二次治愈10例,总治愈率为97.37%。随访1年以上,无1例复发。患者在术后6~8 d创面结痂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05±0.65)d。所有患者睑缘均平整,无明显瘢痕组织形成,患者对美观度表示非常满意45例、比较满意30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8.68%。结论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睑缘赘生物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可将其作为睑缘赘生物治疗的有效方案推广应用。

    作者:杨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超重对母婴的影响研究

    孕妇孕期体重的监测一直是孕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孕期肥胖的现象日益严重。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孕期营养不均衡、运动减少,造成营养摄入与消耗失衡,使孕妇体内脂肪积聚、孕期体重大幅增长[1]。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孕前体重指数(BMI)增高及孕期体重增加不当不仅增加各种孕期并发症的风险,也给新生儿造成很多不良后果[2]。所以,探讨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超体重对产妇分娩方式,并发症、产后乳汁分泌及新生儿的影响十分重要[3]。因此加强孕期保健,控制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减少产时并发症,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已受到产科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记录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增加数值,讨论体重超重对妊娠足月单胎初产妇分娩时有哪几方面的影响。

    作者:张铁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米索前列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注;B组50例,给予米索前列醇塞肛治疗。比较两组的出血率、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A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B组;A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皆少于B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计较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米索前列醇,可以提高子宫的收缩率,减少出血率,防治价值远远高于米索前列醇。

    作者:刘玉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目的探讨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卡洛磺钠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进行配伍,在配伍完成后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两种物质在配伍后6 h之内的含量变化情况、pH值以及液体外观进行分析。结果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后的6 h之内,液体的外观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跃0.05。但液体在pH值方面出现了明显变化,同时配物液体中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含量也出现了明显变化,<0.05。结论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配伍后外观虽无变化,但稳定性已经出现了较大改变,因此卡络磺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不宜配伍使用。

    作者:刘景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39例。放疗过程中常规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0.05。结论食管癌放射治疗中应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思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