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霞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方法通过评估消毒供应室存在的各类风险,并对风险产生原因加以科学分析,针对性地制定各类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并实施。结果通过防范措施的具体实施,有效地减少了医院感染风险的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增强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与责任意识。结论实施风险管理,针对不同因素制定具体防范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汉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并总结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资料完整的心源性休克病人32例。结果32例心源性休克存活20例,死亡12例,抢救成功率62.5%。死于泵衰竭8例、脑血管意外2例、肾衰1例、消化道大出血1例。结论要提高心源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必须尽早明确诊断,鉴别病因,采取措施稳定血流动力学,应用血管活性药、迅速恢复组织的血液灌注,还要强调严密观察,动态分析,包括意识和表情、心跳、脉搏和血压、呼吸和尿量及末梢循环。
作者:高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驻京机关干部高血压的发病率并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在健康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00例驻京机关干部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驻京机关干部的高血压发病率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驻京机关干部的高血压发病率为%;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与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多个因素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则显示高血压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家族史、体质质量指数以及血糖情况密切相关。结论应该从血糖控制、摄入营养搭配、确保睡眠质量以及降低体质质量指数等方面进行高血压疾病的积极干预,并且应该针对驻京机关干部的职业特殊性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教育,以降低高血压在驻京干部中的发生率,确保驻京干部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
作者:郭广亚;李娟;宋彤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与留置时间的关系,以减少穿刺次数,延长留置时间。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年龄在60~95岁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手背、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四个部位进行穿刺,观察穿刺部位与留置时间的关系。结果头静脉与贵要静脉留置天数要多于手背静脉及肘正中静脉。结论老年患者选择头静脉与贵要静脉穿刺,留置针的使用质量更高。
作者:张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8例胸部外伤后行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扫描的影像学资料。结果68例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检出率为98.5%,X线平片检出率为83.8%。结论多层螺旋CT,特别MPR及三维重建技术在显示肋骨骨折的空间关系上,优于X线平片,有利于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雄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使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正畸矫正的相关知识,积极有效的配合治疗,保障正畸效果。方法采取语言及文字教育,对患者进行个别讲解,发放宣传图册,语言文字通俗易懂,使患者容易接受。结果宣教之后,患者能按照正确刷牙方法维持口腔健康,患者对医生的依从性和矫治的疗程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反复有效的健康宣教能加强患者的依从性,患者能较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预防正畸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封佳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工作程序贯穿于整个护理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方法通过指导年轻护士和实习护士参加护理教学查房时,将优质护理工作程序应用在采集病史、护理体格检查、护理措施的实施及健康宣教中。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实习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明显提高,更能准确掌握病人情况找出问题,制定可行护理计划并实施,同时明白护理查房不只是单一与患者问与答的关系,而是护士对患者真正的关怀与了解。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护理教学查房可以提高实习护士学习能力,能更好的把握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毛红梅;何绍勤;张远春;谭月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方法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2例进行分组,得对照组(硝苯地平治疗)和观察组(硝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各46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為93.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2=7.99;﹤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依次为(134.57±15.26)mmHg、(78.59±3.07)mmHg,有2例头晕,不良反应率4.3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13.28,14.57;2=7.16;﹤0.05)。结论将美托洛尔应用于高血压的辅助治疗中,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态,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具备推广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杨振明;宗述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为更好地了解糖尿病辨证分型与客观化指标的关系,本文综述了糖尿病证型与血浆內皮素及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垂体-肾上腺轴激素、血尿酸水平、血清瘦素、血液流变学、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腰臀比关系、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红细胞CR1分子基因型及数量表达、糖自由基代谢等与糖尿病等关系的探讨。
作者:帕尔哈提;李蒙;李瑞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肠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2例肠癌患者,患者入院后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有效率为52.8%;观察组患者为77.8%,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的24例,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的32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0.05,2=6.27。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肠癌患者中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安媛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非住院患者行专科医生兼职联合全职家庭医生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糖尿病非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给予糖尿病非住院患者专科医生兼职联合全职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取得了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吴文莉;杨莉玲;张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系统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服务效果,并总结相应的改进方法,以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2014年度本院手术室接收的75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本组实施人性化护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护理感受和意见,并以此进行改进;再以2015年度本院手术室接收的78例手术患者作为改进组,均给予改进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评分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0.05)。结论总体而言,在手术室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有侧重点,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给予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塑造医院良好形象。
作者:许开瑜;叶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小肠是全身消化道长的器官,病变隐匿难以发现,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钡剂造影、内镜、CT和MRI在小肠病变的诊断中各有优势。本文就这些技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冰雪;钱银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蕴藏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疗效已被医疗实践反复证明[1]。中医药理论体系复杂,是聚集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医学科学。利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与技术进行中医药内在规律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是中医药的科学性与现代化的问题,也是中医药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作者:黄友良;郭凤英;翟兴;刘仁权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在膝关节损伤中关节镜的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月~6月,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指标对比,数据差异显著(<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0.97%,数据差异显著(<0.05)。结论膝关节损伤中关节镜手术的治疗效果确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廖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综合语言康复疗法在改善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我院神经内科收治70例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B组患者给予神经营养、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综合语言康复疗法治疗。结果 A组语言功能评分显著高于B组,A组总治疗有效率91.4%明显较B组高,对比结果均为p<0.05。结论治疗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综合语言康复疗法,能够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快速恢复,并增强疗效。
作者:盛艳珍;钟兵;赵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观察组的50例患儿予以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且治疗周期为5 d。对对照组的50例患儿予以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方法进行治疗,并且治疗周期为5d。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4%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0%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方法对于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淑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Caroli病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胆道疾病,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Caroli病得以确诊。 Caroli's病临床有多种类型:双侧或单侧肝内胆管扩张、中央型或周围型肝胆管扩张,按扩张形态又可分为囊状、柱状及葡萄状胆管扩张等,该病例中51岁的男性患者双侧肝内胆管弥漫性囊状扩张极为罕见,正因为对Caroli病的认识尚不完善,该病例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该疾病的可能性。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手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式,但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肝内胆管扩张的位置而差异较大,如何为弥漫性的肝内胆管扩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仍在研究中。
作者:李强;黄建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运用传统中医学理论,探讨小针刀合并半夏白术天麻汤对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将符合诊断的颈源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小针刀治疗。进而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且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小针刀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源性眩晕可以提高颈源性眩晕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绍卫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分析闭式引流治疗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4月~2015年4月经我院治疗的124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62例切口感染患者行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62例切口感染患者行常规开放换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且对照组患者换药次数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行闭式引流术可显著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换药次数,疗效显著。
作者:黄如瑜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