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保守疗法治疗Ⅰ期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谢林峰

关键词:Ⅰ期肛裂, 保守疗法, 扩肛法, 温水熏洗坐浴,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保守疗法治疗Ⅰ期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收治120例Ⅰ期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温水熏洗坐浴,治疗组则给予中号肛门镜扩肛。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第1 d的疼痛情况无差异(>0.05),但在接受治疗后的第3、5、7 d疼痛方面治疗组轻于对照组,差异明显(<0.05)。在愈合时间及复发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中号肛门镜扩肛法对一期肛裂疗效显著,可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及降低复发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合理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就诊1296名患者开出的用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促进合理用药的改进措施。结果在1296张处方单中,共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213例。其中2014年6月~9月有不合理用药情况84例,占总例数的39.44%;2014年10月~12月有72例,占33.80%;2015年1月~3月有不合理用药情况37例,占17.37%;2015年4月~6月有20例,占9.39%。数据显示,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不合理用药的主要错误类型包括:①重复用药32例(占15.02%);②滥用抗生素43例(占20.19%);③抑酸类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大71例(占33.33%);④不合理的联合用药38例(占17.84%);⑤发生药物拮抗29例(占13.62%)。结论在消化内科患者的用药过程中,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与生命质量的重要前提,我们应采取多种改进手段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罗玉君;张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创去腐术治疗68例龋齿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去腐术治疗龋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68例龋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去腐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小,填充物完好率高、脱落率低,上述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微创去腐术治疗龋齿,具有手术简便、术中痛苦少、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贺玉;付强;余汉文;张瑜;朱金娟;王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对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膝骨关节炎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时实施价值。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均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分析综合护理在此过程中实施价值。结果本次选取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治愈31例,占62%;14例好转,占28%;5例有效,占1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膝骨关节炎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的病例,加强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保障预,大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向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析临床上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

    目的:分析临床上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健康孕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孕产妇妊高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在羊水过多、感染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方面,两组孕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早产、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在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孕产妇的正常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难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在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和正常孕产妇相比,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更高,剖宫产率、难产率也更高,临床中以加以重视和关注,对其进行及早发现和处理,进而让母婴并发症发生降低,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宫颈CIN3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本文为探究CIN3有效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于我院近期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所收治的148例CIN3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液基细胞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以及阴道镜活检等检查被确诊为CIN3,其中有110例患者进行了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有56例患者为高度病变,37例患者为低度病变,45例患者为不典型增生,其余10例患者为正常。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显示,有102例患者为阳性,8例患者为阴性。锥切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90例患者为CIN3,21例患者为CIN2,18例患者为CIN1,10例患者为慢性炎症,其余9例患者为浸润癌。结论针对于TCT、HPV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进行宫颈活检以及阴道镜检查,可以将宫颈病变及早检出,采用CKC检查可以降低早期宫颈侵润癌的漏诊率,为CIN3的治疗争取有利时间。

    作者:李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组(72例),B组(68例),A组为联合应用联合兰索拉唑、生长抑素组,B组为单用兰索拉唑组,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8.9%,B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并且在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两方面两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有显著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可缩短住院时间,可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玫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主要科室送检的微生物标本396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来源于ICU的标本359例,外科标本1135例,内科标本1399例,儿科标本1072例,对所有标本进行细菌耐药性检查,比较各科室送检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中耐药菌株构成情况,探讨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ICU标本中耐药菌株75例(20.89%),外科标本中耐药231例(20.35%),内科标本中耐药菌株188例(13.44%),儿科标本中耐药菌株86例(8.02%),ICU与外科送检标本耐药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儿科与内科,<0.05,并且儿科与内科耐药菌株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0.05。结论医院内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耐药菌株的检出阳性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抗菌药使用的规范与安全性管理,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避免耐药菌株的发展与蔓延。

    作者:杨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目的:研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3月在我院产前门诊进行检查并确诊为GDM的64例孕妇做为观察对象,对64例孕妇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HbA1c),常规空腹血糖测定(FPG),糖负荷试验(OGCT),比较HbA1c,FPG,OGCT的阳性率;同时比较HbA1c阳性的孕妇与HbA1c阴性孕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4例孕妇HbA1c阳性率为81.25%,FPG阳性率为34.38%,OGCT阳性率为59.38%,HbA1c阳性率明显高于FPG阳性率,OGCT阳性率(<0.01),有统计学意义;糖化血红蛋白阳性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0.77%,羊水过多发生率为17.3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2.69%,糖化血红蛋白阴性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为8.33%,羊水过多发生率为8.3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6.67%,糖化血红蛋白阳性孕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阴性组(<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阳性率较高,可做为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化验指标之一,且血红蛋白阳性孕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早期发现可进行早期干预,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3例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中药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40例则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刘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药师对1例肝癌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在肝癌患者癌痛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美国卫生保健机构联合鉴定委员会批准的药学监护方法,对癌痛患者开展用药教育和药学监护,及时发现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临床的特点并优化给药方案。并比较在介入药学监护后,患者疼痛评分、疾病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用药依赖性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对患者实行药学监护后,本例患者疼痛评分、疾病程度、用药依赖都得到有效改善。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的治疗过程,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捷;王小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血浆置换早期干预治疗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血浆置换早期干预治疗母婴血型不合HDN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高效价孕妇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将予以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的设为研究A组(32例),将联合血浆置换早期干预治疗的设为研究B组(46例),将予以常规治疗的设为对照组(40例),对比研究组治疗前后抗体效价变化及三组新生儿溶血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Rh、ABO血型抗体效价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B组降低幅度比研究A组大(<0.05);研究A、B组Hb、TBIL、IBIL水平对均比对照组低(<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应用于孕期降低血型抗体效价,且早期干预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而针对高价效的孕妇则与血浆置换联合应用的效果更佳,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崔文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80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应用环抱式接骨器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应用环抱式接骨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40例多处肋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40例多处肋骨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予以观察组环抱式接骨器治疗。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应用环抱式接骨器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刘德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带双神经足内侧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

    目的:探讨对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带隐神经、足底内侧神经足内侧血管蒂岛状皮瓣来修复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带双神经足内侧血管蒂皮瓣修复。其中创伤致软组织挤压缺损10例,瘢痕切除术后3例,昏迷患者足底压疮2例,皮瓣设计面积大为9 cm×6 cm,小为5 cm×3 cm。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后经换药后创面完全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骨骼、肌腱外露均1期覆盖。随访5个月~7年,平均1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满意。结论该皮瓣不损伤主要血管、神经,皮瓣血供可靠,皮瓣修复术后感觉正常,可避免其他类型皮瓣术后行走因无感觉而致磨损受压,甚至坏死,手术操作及设计简单,是理想的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高春雷;赵小飞;齐伟正;甄新乐;王国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11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行硫酸镁治疗,观察组(63例)在其基础上行酚妥拉明、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变化及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对照组低,且妊娠结局不良率比对照组低(<0.05)。结论酚妥拉明及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可促进血压恢复稳定,减少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作者:邹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恶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恶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恶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恶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点及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结果45例恶性脑膜瘤患者以男性居多,主要采取显微外科全切除肿瘤手术或显微外科次全切除肿瘤手术联合放射治疗方法,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53.33%,1年内的的复发率为11.11%,5年内复发率为51.11%。结论恶性脑膜瘤患者的预后较差,主要采取全切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硬脑膜修补或放疗,可以延长患者寿命,降低复发率。

    作者:赵东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的实施效果。方法开展以“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对患者尿标本留取率提高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解析、拟定对策并实施、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尿标本留取率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患者尿标本留取率,并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作者:姚红梅;李翠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及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用时及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谭菊梅;黄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肺动脉高压基因诊治的研究进展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力增高、肺血管重构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进展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细胞及分子学研究的开展,基因技术被应用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治。基因技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索肺动脉高压发病的遗传学基础,目前已取得一系列进展,有望开辟肺动脉高压诊治的新领域。现就基因技术在肺动脉高压的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郑洁;郭述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难治性皮肤溃疡中西结合治疗

    慢性皮肤溃疡(chronicskinulcer,CSU)又称难治性溃疡,它包括感染性溃疡、血管性溃疡、放射性溃疡和压迫性溃疡等[1]。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表面缺损,深达真皮层或更深的皮肤损害,不能正常自愈而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愈合的伤口,多是感染、外伤、循环障碍等病因所导致。因病程较长,治疗比较困难,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本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促进与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愈合质量。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乔阳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与安全

    目的:探讨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与安全。方法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氨溴索雾化治疗,治疗组同时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对照组高频雾化吸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33%,与对照组71.3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05),康复时间也显著缩短(<0.05),且治疗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既有效又安全。

    作者:郭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