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夏萍
目的:对莫沙必利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疗效加以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所收诊的老年便秘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前者予以莫沙必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后者仅予以莫沙必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93.6%)比参照组患者(78.7%)高,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便秘患者采取莫沙必利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治疗,疗效甚佳,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程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用于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来3年前往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8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增加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例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有显著性(<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12/44),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效果显著,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是运用器械使患者恢复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肺不张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内科病症,尤其是高龄患者在应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常常会因各种并发症而使上机时间延长、撤机困难,甚至导致治疗失败患者死亡。此高龄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经支气管镜治疗,通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蔡传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后即刻单次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化疗的疗效。方法分析26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术毕即刻行吡柔比星40mg+5%葡萄糖溶液40ml膀胱灌注,保留40min后经导尿管排出。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随访6~4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证实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随访过程中有1例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27个月,病理证实为膀胱低级别移行细胞癌,再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并行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化疗,至今未见复发。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即刻单次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但由于其存在恶变倾向,因此我们建议术后严格随访膀胱镜。
作者:邓实;杨玲;鲁栋梁;程树林;邓显忠;崔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在产科推行精细化护理管理,通过强化理念,从具体出发,优化工作流程,坚持护理安全,提升专业知识,文明语言等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实现"以人为本"的优质化护理服务。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优选消斑祛瘀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丹酚酸B、阿魏酸、干膏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加水倍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终确定当归、丹参、白鲜皮、地肤子、苍耳子等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90min,提取2次。结论为提取工艺的确定和下一步的研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卢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力增高、肺血管重构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进展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细胞及分子学研究的开展,基因技术被应用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治。基因技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索肺动脉高压发病的遗传学基础,目前已取得一系列进展,有望开辟肺动脉高压诊治的新领域。现就基因技术在肺动脉高压的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郑洁;郭述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通化地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寻求今后如何加强通化地区学校卫生工作的方法。方法对所属县疾控中心发放疾控系统学校卫生工作调查问卷,并对上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化市所属县(市)疾控中心均有学校卫生科,经费不足,科室人员没有外出学习、更新知识的机会,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制约了通化市学校卫生工作的长足发展。结论通化市学校卫生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谷源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及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用时及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谭菊梅;黄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慢性皮肤溃疡(chronicskinulcer,CSU)又称难治性溃疡,它包括感染性溃疡、血管性溃疡、放射性溃疡和压迫性溃疡等[1]。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表面缺损,深达真皮层或更深的皮肤损害,不能正常自愈而需要借助外力才能愈合的伤口,多是感染、外伤、循环障碍等病因所导致。因病程较长,治疗比较困难,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本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促进与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愈合质量。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乔阳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脑动脉瘤破裂的CT影像特点进行探析。方法收集临床资料是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21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患者均进行CT检查,5例患者进行DSA检查,少数患者进行MRI、MRA等检查。结果 CT检查中,19例确诊的脑动脉瘤患者均发现存在脑动脉瘤破裂,并经临床证实,诊断准确率为90.5%。结论脑动脉破裂使用CT进行检查,能够准确显示脑动脉瘤破裂的影像特点,有利于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诊断。
作者:卢先东;田云;黎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传染性疾病检测情况。方法选取我实验室在2013年9月~2015年6月接受咨询检测的56例艾滋病高危人群,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例行HBV、HIV、TP、HCV四种传染病原体检测,通过明胶颗粒凝集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以及胶体金实验,检测患者血清的病原体的相应抗体,并选取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经过检测, HBV感染6例,阳性率为10.71%,HIV检测为5例,阳性率为8.93%,TP感染4例,阳性率为7.14%,HCV感染7例,阳性率为12.5%。高危人群传染性疾病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HBV、HIV、TP、HCV病毒感染均有较高的感染率,需要加强高度重视。
作者:刘雅毳;戴志翔;董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以为其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方法本组研究中共纳入研究对象200例,均为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布洛芬治疗,观察组100例,给予中医骨科综合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3.0%,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应用中医骨科康复方式进行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张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咳嗽是常见的肺系疾病,它既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患。中医学有关咳嗽的理论认识经过了历代医家的继承与创新,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宋代医家陈言首次从三因学的角度阐述了咳嗽的病因病机,其著作《三因方》中对咳嗽进行了专篇论述,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将分析探讨三因方中关于咳嗽病症的证治特点,为理清古代医家论治咳嗽的脉络体系提供帮助。
作者:侯玉;方肇勤;车立娟;李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时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70例,其中对照组35例,给予高压氧及药物等综合治疗,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35例,在高压氧及药物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终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均能较好配合高压氧治疗,实验组经高压氧治疗后治愈率为48.6﹪,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治愈率为22.9%,总有效率为8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0.05)。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保证高压氧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结合舒适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刘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我国大约每20min就有一位唐氏儿出生。唐氏儿由于智力严重低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并且携带多系统并发症,终生无法治愈,因此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唐氏筛查是一种通过抽取孕妇血清,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体重、年龄、体重和采血时的孕周等,计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儿的危险系数的检测方法。进行筛查的佳时间是怀孕的第15~20w。一般抽血后1w内孕妇即可拿到筛查结果,如过结果为高危,则要进一步做羊水穿刺和胎儿染色体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尽管有许多多准妈妈对唐氏筛查提出质疑,尽管唐筛结果不能十分准确地判断宝宝是否愚型,但毕竟这是判断胎宝宝是否愚型的经济、简便,对胎儿无损伤的检测方法,如果查出的结果可疑,可以进一步作羊膜穿刺检查。
作者:陈敏;秦瑰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已经成为了糖尿病监控检测的标准诊断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早期的筛查和确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出现了很多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相关的文献和研究,并根据不同的检测原理对其方法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类,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和总结。
作者:蒋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X线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体检健康的工作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由我院专业医师对两组患者的颈椎部位进行颈椎张口位、侧位、前屈侧位的X线摄片,分析患者颈椎表症及X线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X线能为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艾孜买提?艾尼瓦尔;张振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PWV及ABI变化及意义。方法39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39例非脑梗死组(对照组),观察PWV和ABI的变化。比较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PWV及ABI的变化差异。结果脑梗死组PWV水平高于对照组,ABI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PWV及ABI可作为反映脑梗死患者动脉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王瑶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308例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患者,分析低频、中频、高频输注患者的有效率、不同病变患者输注情况以及输注频率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结果输注次数增加时临床输注有效率下降,肿瘤、外科手术、其他病变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具有较高有效率,输注后lh、24h中PLT、CCI、PPR对比,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要把握好输注佳时间,严格把握输注指征,从而提高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效果。
作者:苟丽琼;李莉;谭勇;刘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