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美
目的:探讨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程度、血压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明君;邵在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36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而常规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出现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53%,而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8.2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细节化护理方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朱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128例需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划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与开腹手术治疗组,每组人数64例。对开腹手术治疗组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治疗组,且腹腔镜手术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开腹手术治疗组更短。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莫帮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08年4月~2014年7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的GOS评分。结果两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的GOS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降低患者发生合并症的机率。
作者:秦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中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功能参数改善情况。结果中医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R、LVEDV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0.05),SV、EF、CI均较治疗前升高(<0.05);治疗后,中医组HR、LVEDV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V、EF、C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所致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美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刀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方法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我院将102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51例。治疗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刀治疗,而常规组给予微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宫颈创面愈合时间、阴道出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为(3.3±1.4)d,创面愈合时间为(2.9±1.5)w;常规组阴道出血时间为(8.6±3.1)d,创面愈合时间为(5.4±2.4)w。治疗组明显短于常规组(<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宫颈环形电切刀进行治疗其效果优于微波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出血时间和愈合时间,从而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李艳;刘艳;杨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调强放射治疗(IMRT)方式对原发性大肝癌(LHCC)患者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实施调强放射,分析该治疗方式的安全性。结果26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出现3级不良反应的患者为3例(11.54%),出现1~2级肝毒性反应的患者为19例(73.08%)。所有患者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后2个月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放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跃0.05);放疗总有效率为42.31%(11/26),肿瘤控制率为84.62%(21/26)。结论对LHCC患者实施IMRT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近期疗效更好。
作者:曲洪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术前访视所有患者,备好器械及物品;术中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根据职责做好手术配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0~135min,术中出血10~30ml,术后5~6d出院,对照组时间30~235min,术中出血20~100ml,术后7~8d出院。两组中个别患者术后有一过性低钙血症,无术后出血,无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结论甲状腺手术应用超声刀时给予精心、熟练的护理配合,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金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ELISA法检测25-OH维生素D3的影响,以评估溶血标本血浆25-OH维生素D3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将正常标本分为两份,利用物理震荡法制备一份溶血标本,用ELISA竞争法分别检测溶血标本和正常标本血浆25-OH维生素D3水平,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并检测溶血标本游离血红蛋白,分析游离血红蛋白与25-OH维生素D3偏倚的相关性。结果溶血标本血浆25-OH维生素D3结果显著降低,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与25-OH维生素D3偏倚呈正相关。结论标本溶血影响25-OH维生素D3的检测,检测结果差异与溶血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中碰到溶血标本应通知重抽标本检测。
作者:周后钢;毛安华;谭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泮托拉唑钠发生不良反应。方法使用一个一次性注射器抽吸泮托拉唑钠的无菌生理盐水溶液10ml以及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观察注射器中是否会出现浑浊,经摇动后浑浊是否消失。然后将其静置2h、4h、6h、8h后的摇动前及摇动后浑浊情况。结果注射器吸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泮托拉唑钠两种药液后立刻出现白色浑浊,摇动注射器浑浊未消失。静置2h、4h、6h、8h后药液仍为白色浑浊,摇动注射器浑浊未消失。静置10h后药液变清澈状态,但摇动后又变浑浊。静置24 h后药液变清澈,在注射器的器壁上发现有一层铁锈颜色的沉淀物存在,且剧烈摇动该沉淀物未消失,仍贴在器壁上,且注射器中的药液未变浑浊而是澄清状。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泮托拉唑钠有配伍禁忌,连续先后为患者推注用药会出现白色浑浊物,如需配伍使用时可以在两种药物间推注<20 ml的无菌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注射液,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作者:刘素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复合利巴韦林和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72例我院收治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复合利巴韦林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苦参素胶囊,经1疗程治疗后,对比记录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毒阴转率与肝功能复常率。结果试验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访1年内,病毒转阴率与肝功能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复合利巴韦林和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明显,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尚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中医证候和冠心病发病的关联性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20例,对患者进行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辨证分型;自变量为以脏腑虚证、冠心病辨证分型的中医证候,因变量为冠心病,对其进行二值Logistic的回归分析。结果气虚证和血瘀证均为发生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证候;肾虚证、肝虚证和心虚证均为发生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证候。结论具有血瘀证、气虚证、肾虚证、肝虚证和心虚证的患者比较容易患冠心病。
作者:高世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分成研究组和一般组,给予一般组患者2型糖尿病基础治疗,在一般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比血糖状况、血糖状况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优良率。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牙周相关指标情况和血糖状况明显优于一般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一般组患者,组间上述治疗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状况和血糖状况,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急诊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在治疗过程中选取胺碘酮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基础方案进行治疗,如洋地黄制剂、控制血压、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扩张剂等,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同时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带来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期心率、射血分数、QT离散度无统计学意义(>0.05),经过治疗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0.05)。结论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并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志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实践在宫外孕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循证护理组15例用循证护理,常规护理组15例用常规护理。结果15例常规护理组有9例因为负面情绪给不能很好的配合护理工作导致护理工作难度增加,有3例在术后,因为不了解病情导致医患纠纷。15例循证护理组都未发生护理失误导致事故发生,减低了护患的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的程度。结论循证护理组可减少护理失误导致事故发生,减低了护患的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的程度,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作者:周宇光;梅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8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分为40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颅骨钻孔引流术,观察组接受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的疗效更佳,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并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复发率。
作者:吴蜀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对冠心病的影响及替代治疗对冠心病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单纯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治疗后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中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明显降低。结论甲状腺功能不足包括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直接影响患者的多系统多脏器的发病,及时合理的替代治疗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临床工作中注意定期复查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非常必要。
作者:哈力旦·艾买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恢复状况。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2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序贯营养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病情恢复状况和并发症等。结果序贯营养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序贯营养组和对照组得分分别为15.37±3.16,15.31±2.93,而术后1w两组的得分分别为11.29±2.99和13.22±3.06,序贯营养组患者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序贯营养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肺感染和肠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肠内联合肠外营养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的恢复,并且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昌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服用准确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日常工作程序中的各个环节,找出导致口服药服用差错的主要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药服用差错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品管圈有助于系统的分析其要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的准确率,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刘桂玲;郑燕;马丽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治疗干眼症的观察及评估。方法选取180例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80例随机分为术后干眼症观察组和术后干眼症对照组两组,每组90例,术后干眼症对照组单方面采用普南扑灵治疗,术后干眼症观察组实施玻璃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使用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疗效确切。
作者:任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