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红
情志是指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人的情志状态对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既病之后,精神活动更是一直影响着病情的发展,所以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再而后医其未病”。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精神改变,而不同的情志,又可以直接影响不同的脏腑功能,从而产生不同的疾病。因此必须加强情志的护理。这不仅有助于临床治疗,而且富有“治病必求其本”之深意。情志护理方法多种多样,临床运用可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忧虑、愤怒等情绪因素的刺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完成治疗疗程。
作者:廖彬;张玉萍;王关芬;王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正畸印模制取的护理方案。方法对200例正畸儿童用澡酸盐印模材料取模,严格掌握粉液比例。同时,掌握熟练的取模操作技术,从始致终的护理人文关怀。结果185例一次取模成功,模型准确、完整。15例二次取模成功。结论完善的用物准备。熟练的取模操作技术。良好的护患沟通,有效护理人人关怀,能更好制取出标准,清晰的印模。
作者:陈国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搜集我院于2015年1月~6月100例受检人员的末梢血、静脉血与动脉血,利用血液分析仪对血常规进行检测,对检测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统计学分析与计算可以得知动脉血与静脉血无明显差异,>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末梢血与静脉血对比中,WBC、RBC、HCT、PLT、Hb检测结果要低于静脉血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末梢血的CV数值要高于静脉血与动脉血,其稳定性则低于静脉血与动脉血。结论临床中不同采血方法所形成的检测结果进行不同的,静脉采血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应用价值更大。
作者:单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56例,随机化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总有效率,<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1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儿科肺炎护理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的质量,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良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产前综合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4例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给予产前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干预前后的分娩自我效能。结果两组初产妇在干预前的分娩自我效能分数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产前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的分娩自我效能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初产妇分娩前,有效的综合干预手段不仅能提高初产妇分娩的自我效能水平,还能促进初产妇分娩的顺利。
作者:喻杨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患者血清β-HCG定量分析探讨早期诊断宫外孕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623例宫外孕患者血清β-HCG含量与250例正常妊娠组β-HCG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250例正常妊娠组的血清β-HCG平均浓度为71.78 mIU/mL,623例宫外孕组的血清β-HCG平均浓度为37.49 mIU/mL。宫外孕患者的血清β-HCG平均浓度低于正常妊娠组;宫外孕患者血清β-HCG的浓度集中在15~45 mIU/mL。结论异位妊娠组患者血清β-HC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对早期诊断宫外孕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陶春妃;朱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重度高血压患者10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程序化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加强程序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度,改善护患关系,进而提升护理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雪敏;蔡文花;李丽敏;孙翠清;赵海伟;王辉;刘瑞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全部患者均给予CT、X线以及MRI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利用CT、X线以及MRI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诊断,并给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患者预后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作者:吴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四川北部地区食管癌发病与吸烟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提供资料,指导临床治疗,为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策略。方法本实验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358例食管癌病例作为病例组,并1:1配对对照组,探讨吸烟与食管癌的相关性。结果是否吸烟与食管癌的发病相关(<0.01),吸烟指数Ⅰ级与食管癌的RR及95%CI为1.009(0.426~2.568),吸烟指数Ⅱ级与食管癌的RR及95%CI为1.552(1.003~1.952),吸烟指数Ⅲ级与食管癌的RR及95%CI为1.639(1.151~2.008),吸烟指数Ⅳ级与食管癌的RR及95%CI为1.741(1.426~2.032),吸烟指数Ⅴ级与食管癌的RR及95%CI为1.902(1.726~2.668)。结论是否吸烟与食管癌的发病相(<0.01),且吸烟指数与食管癌的死亡风险存在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0.01)。倡导戒烟并且加强宣教和干预,对于预防和降低食管癌的发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皈燕;侯敏;赵妍丽;杨玲;李敏;谭榜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新生儿中随即选取8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新生儿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新生儿的脐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新生儿则为85.0%,差异显著(<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脐部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新生儿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慢性阑尾炎的误诊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慢性阑尾炎的患者3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误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38例患者均被误诊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在后续治疗和术中被明确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全部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慢性阑尾炎的病程长,而且病情变化快,临床医生应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阑尾炎的能力,防止出现盲目手术的现象。
作者:李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绒癌多器官转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例绒癌多器官转移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各转移器官病灶均明显缩小,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一般情况良好,心情愉悦,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遵医嘱规范化疗给药流程,重视用药期间副反应的护理,监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绒癌多器官转移的重要手段。
作者:梁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考察氟康唑胶囊和硝酸咪康唑栓联合使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选取230例并随机分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服用氟康唑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氟康唑胶囊和硝酸咪康唑栓进行治疗,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愈患者多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显效患者人数和对照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0.05),对照组中治疗无效患者人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联合应用氟康唑胶囊和硝酸咪康唑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起效更快,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房学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无痛分娩对产妇产程及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产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42例产妇应用常规分娩方式,设为对照组;42例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方式,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其产后出血量、顺产率、剖宫产率、宫缩乏力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大于观察组,宫缩乏力发生率、剖宫产率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均为<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妇产程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结论对产妇采取无痛分娩方式,有利于缩短产妇产程时间,减少其产后出血量,提高顺产率,降低宫缩乏力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加快产程进展,改善分娩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乳腺疾病筛查及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乳腺专项体检人员12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8例,对照组按传统模式每年常规体检,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专项疾病健康管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干预结果。结果研究组干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健全、完善乳腺疾病专项健康管理有利于妇女及早发现乳腺疾病,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女性健康促进。
作者:陈思桦;廖丽萍;肖志华;陈慧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对内科住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77例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选择综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34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入睡的潜伏期和睡眠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觉醒次数也明显较少,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内科住院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以保持良好的休息,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病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可以广泛推荐。
作者:金秀;李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咪达唑仑持续静脉维持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并采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治疗的患儿43例,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治疗结果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经治疗后停止发作,8例患儿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2例患儿家属要求转院、1例患儿应基础疾病严重造成死亡。应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维持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意识障碍、心率增快以及尿潴留等,但未发现有致死性的不良反应症状。结论采取咪达唑仑持续静脉维持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探究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作用并总结具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手术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此基础上实行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88%(7/32),高于观察组的12.5%(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开展有效的手术室护理能够切实提升康复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静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后牙邻面龋充填治疗采取不同充填材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下颌第一磨牙邻面龋患者,将入选患者根据充填材料不同分为A组、B组及C组,分别采取银粉玻璃离子、银汞合金、光敏复合树脂充填,观察三组充填1年后的疗效。结果充填1年后,A组充填成功率较B组、C组明显要高(<0.05),C组优于B组(<0.05);在继发龋、充填物脱落、食物嵌塞、充填后牙折上,A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0.05),C组次之,B组差,在充填后自发痛上,A组优于B组、C组(<0.05),C组差。结论后牙邻面龋在充填治疗时采取银粉玻璃离子的疗效显著。
作者:杜家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儿童龋齿的发病因素。方法对我区某幼儿园的268例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采用家长配合的问卷调查方式,调查该268名儿童儿童的饮食习惯和刷牙习惯。结果268例儿童患龋率为36.94%,其中不爱吃甜食和有良好刷牙习惯的儿童龋齿率低于爱吃甜食和没有良好刷牙习惯的儿童,(﹤0.05)。结论爱吃甜食和没有良好的刷牙习惯是儿童龋齿的主要发病原因。
作者:王燕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