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欣
目的 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保守治疗. 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治疗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治疗效果高,存在明显差异(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保守治疗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而言,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作者:姜振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检查标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 结果 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50%)诊断的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90.6%,阳性预测值为90.0%,阴性预测值为89.8%,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无显著差异( >0.05).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和冠状动脉造影相媲美,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检查手段.
作者:童浩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胰岛细胞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抗胰岛β细胞抗体(ICA)、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四种自身抗体在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T1DM患者23例及30例健康血清,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血清中GADA、ICA、IAA、IA-2A四种自身抗体. 结果 T1DM患者中GADA、ICA、IAA、IA-2A四种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7.8%、30.4%、21.7%和21.7%,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0.05).联合抗体与单项GADA、ICA、IAA、IA-2A四种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0.05). 结论 GADA、ICA、IAA和IA-2A的测定对T1DM的诊断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联合检测四种自身抗体对T1DM的诊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何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6例,均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66例患者随访4个月~2年,平均13个月.优53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96.9%.结论 应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好,内固定牢固,患肢功能恢复好.
作者:龙雨;韦仁杰;姚泓成;韦杰合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相关政策,事业单位实行绩效改革,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 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由于历史原因苏州市急救中心自2000年7月1日起,法人代表不变,成建制保留,所有职工分散到各个市属医院,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由各对应医院代管,其工资待遇由各医院按本单位职工同等水平发放.实行事业单位绩效改革后,随着社会发展需求,机构重新整合,增加相关人员,并将以前编制下的老职工重新回归,并纳入绩效考核范畴,这个过程就需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妥善把握新老职工思想动态.
作者:庄勤;赵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一级质量控制对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落实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我院骨科2014年7月~12月采用护士长-质控小组成员的传统质量控制模式下的功能锻炼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护士长-质控小组成员-非质控成员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模式下功能锻炼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率、患者依从性和健康教育知晓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率为50%、健康教育知晓率为70%,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率为87%、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7%明显优于对照组( <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全员参与的病区一级质量控制使功能锻炼能得到有效的连续性和规范性,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及护士执行率.
作者:赵卫红;陆美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针对硬膜外连续泵注芬太尼和布比卡因行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选择在我院实施分娩的产妇12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实施镇痛药物,观察组实施硬膜外连续泵注芬太尼和布比卡因镇痛.针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新生儿1min和5minApger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1min和5minApger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无痛分娩中,使用硬膜外连续泵注芬太尼和布比卡因进行镇痛,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周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方法 选取于2011年1月~2015年9月在本血站出现献血不良反应者共52例. 回顾性分析造成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总结处理措施. 结果 献血不良反应因素中,精神紧张所占比例高为50.0%;在实施预防措施后,献血不良反应人数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加强献血知识宣传力度、创设良好献血环境、提升穿刺技术以及正确合理运用50%葡萄糖注射液处理献血反应,能够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献血者的健康.
作者:邓克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吸引器刮吸法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吸引器刮吸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6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52~110min,平均78min,出血量70~180ml,平均90ml.术后无1例发生胆漏,均痊愈出院.结论 吸引器刮吸法应用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建伟;姜伟青;刘军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牙龈瘤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 所选我科自2007~2014年治疗132例牙龈瘤患者进行牙片检查,未发现牙槽骨有明显吸收者 (牙槽嵴顶吸收者属于治疗范围), 沿肿块边缘切除后, 采用KD848综合治疗仪治疗扩大切除范围约0.5cm,特别是牙龈乳头处破坏至牙槽嵴下0.5cm,清楚坏死组织,常规用牙周塞治剂覆盖创面. 结果 本组患者132例,一次性痊愈121例;复发11例,其中10例二次治疗后未再复发. 1例二次手术后复发,三次手术拔除牙齿、凿除部分牙槽骨,拉拢缝合,2w后继续出现肿块,生长速度慢,前后持续2个月,后转至上级医院就诊,确诊为牙龈肉瘤,1年后死亡. 结论 此方法简单易行、疗效佳、创伤小、大限度保持了牙齿功能.
作者:张留勋;侯爱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本文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的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能更好的推动护理工作的开展.方法 本文结合护士工作实际并参考有关文献,通过对护士工作压力原因的分析探讨,进而提出应对措施. 结果 护士压力大,技术操作多,工作不规律是护理工作的一大体特点. 结论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明显高于一般职业,护理人员心理水平远远低于普通女性常模,这种过度的工作压力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值得引起重视.
作者:戚美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采取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接诊时间、总急救时间、入抢救室护理干预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心电监护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且 <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且 <0.05. 结论 护理流程的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患者的治疗提供较大的安全保障,是一种有计划性、科学性的护理方式.
作者:王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前给予基础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77, =0.03). 结论 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手术护理很有必要,加强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手术护理.
作者:桑毅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案并对其效果做出系统评价.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采取复方消化酶治疗,比较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结果 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复方消化酶治疗,总有效率92%,不良反应发生率8%,同期对照组则分别为86%、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复方消化酶、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相当,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忠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带教质量,了解实习护士对带教方式的需求,从而提高手术室的带教水平. 方法 明确带教内容、规范带教计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注意沟通.结果 手术室的带教水平得到的明显提高.结论 有计划的实施带教能够使得实习护士很好的完成实习计划,提高了手术室的整体带教水平.
作者:胡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 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
作者:胡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比较普遍,并对其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医务人员临证时应切实根据抗菌药的适应证、抗菌谱、药物动力学、不良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感染部位、药源、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并按确定的病原菌及其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浪费,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毒性反应的出现.
作者:高常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的90例行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引起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的有切口感染、腹壁窦道形成、肠瘘,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35.56%、28.89%、15.56%. 结论 引起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主要为切口感染、腹壁窦道形成、肠瘘,防治措施以防止切口感染、腹壁窦道、肠瘘发生为主.
作者:潘道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CT、MR增强扫描对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30个肌肉骨骼系统实性肿物与30例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患者,并对其分别行CT与MR增强扫描,判断不同的检查方式对骨骼肌肉系统良恶性肿物的鉴别价值. 结果 比较良性与恶性肿物边缘-中心的强化速率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对肿物边缘-中心的强化速率比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比较有助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
作者:钟名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综合尿道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作用,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用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护理组采用综合尿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评分、并发症明显比常规组低,护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大尿流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用综合尿道护理可以减少发生并发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俅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