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付德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为拟定临床诊疗计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前来我院诊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于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仅给氨氯地平治疗,疗程为期8w.待两组疗程完成后,比较临床疗效、血压和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诊疗后,观察组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血压和血脂水平也较对照组为优,实验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取使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血压值,改善血脂水平,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韩国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致死率较高,容易引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从而导致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超声检查是血管病变检查的一种新型方法,无创伤,且敏感度、诊断率高,是临床当前诊断血管疾病的黄金标准.本文综述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为临床超声对冠心病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宁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女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146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及甲硝唑行口服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加乳酸菌阴道胶囊予以治疗.同期选取96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采用制霉菌阴道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外加乳酸菌阴道胶囊给予治疗.选取同期96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及甲硝唑行口服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加乳酸菌阴道胶囊予以治疗,且于下次月经干净后再行一次治疗,两组患者配偶顿服甲硝唑2.0 g,观察两组患者2周期后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80.77%、19.23%,观察组分别为89.71%、10.29%,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x2=2.66,P=0.25).结论 针对阴道炎患者,对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外加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晶;罗菁;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8-iso-PG(8-异前列腺素)、血管内皮素ET-1等指标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发肺动脉高压中的相关性.方法 将AECOPD并发PAH患者65例按肺动脉压力水平分为并发轻、中、重度PAH组三组,另取20例门诊及住院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发不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作为参照病例,分析8-iso-PG、ET-1等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显示单纯AECOPD患者血清中8Iso-PG、ET-1全部低于并发PAH组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AECOPD并发PAH组中8-iso-PG、ET-1水平与FEV1、FVC、PC02无相关性(P>0.05),与PO2、6MWD呈线性负相关(P<0.05),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462,P<0.01;r=0.397,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8-iso-PG、ET-1水平与PASP呈正相关性.结论 8-iso-PG、ET-1等指标同AECOPD并发PAH病情程度呈相关性,可作为病情监测及治疗评估的良好指标.
作者:朱立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本文介绍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原则和国内医疗信息安全体系,就影响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策略,同时对医疗信息隐私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
作者:唐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CYP2D6基因多态性对慢性肾脏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美托洛尔疗效的影响.方法 使用PCR荧光法检测95例患者CYP2D6基因型并分为A组(基因型为*1/*1、*2/*2、*1/*2)、B组(基因型为*1/*10、*2/*10)、C组(基因型为*10/*10),三组治疗前血压、心率、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相同剂量美托洛尔后,比较三组治疗1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CYP2D6基因型为A组与C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为A组与B组、C组与B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示CYP2D6基因多态性对慢性肾脏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美托洛尔的疗效有影响.
作者:代留玲;茶春丽;李靖娟;陈国姝;李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奈达铂联合化疗在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晚期妇科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卡铂联合紫杉醇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则利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副作用与近期治疗效果.结果 经有效治疗措施后,两组患者总体有效率并无显著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率要少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晚期妇科肿瘤患者,奈达铂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采用联合化疗的方法在近期疗效方面并无显著的优越性,但是在减少患者毒副作用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效果,临床治疗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化疗药物.
作者:王静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循环管理模式(PDCA)在急诊安全管理屏障构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5年6月~12月对我院急诊科实施PDCA进行安全管理,以同时期未实施PDCA急诊安全管理为对照,观察实施PDCA前后急诊科出现安全隐患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PDCA急诊安全管理前急诊科的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施PDCA急诊安全管理后(P<0.05).结论 对急诊科实施PDCA急诊安全管理可以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患者对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周克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0例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患儿进行本次研究.随机让患儿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银翘组方来进行治疗.1个月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病症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4.00%,对照组76.00%),前者的不良反应反生概率低于后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并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其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联合银翘组方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作者:江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介入化疗联合放疗对胃癌肝转移患者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胃癌肝转移患者100例,分为A组(n=50)和B组(n=50).B组采用单纯的介入化疗进行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联合放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免疫因子水平.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以及免疫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胃癌肝转移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童光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2种不同镇痛麻醉方式下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护理干预对策及临床结局分析.方法 选择174例在我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患者行取卵术下接受不同的镇痛方式,观察记录术后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及临床结局.结果 静脉麻醉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安定组.结论 安定和静脉麻醉均能减轻患者术中疼痛强度,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镇痛方式取卵,再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没有直接影响到妊娠结局.
作者:张圣芳;聂晓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本文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20例,对所有患儿进行临床表现和症状进行分析,并持续2年的随访.结果 全身强直阵挛发病率为85.00%,患儿发病持续时间不超过5rmin,冬季发病率为65.00%、粪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为70.00%,同时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无明显全身性中毒现象和精神异常现象,患儿出院后进行2年的随访,随访发现热性惊厥发生率为10.00%.结论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主要集中于冬季发病,病原体主要为轮状病毒,患儿治疗后的预后效果较好.
作者:陈少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服用常乐康二联菌与等量温水比较,对益生菌预防早产儿严重NEC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早产儿共140例,随机分成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严重NEC、败血症、住院时间、益生菌相关性败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早产儿发生严重NEC、败血症、住院时间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并未发现益生菌相关败血症.结论 早产儿预防服用益生菌可以降低严重NEC、败血症的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郭立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儿童惊厥的临床诊治.方法 临床治疗方法包括:①保持呼吸道通畅;②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快速止惊;③对症支持治疗;④查找病因,针对性治疗.结论 临床上小儿惊厥常见的病因是高热惊厥,临床治疗首先是控制惊厥,然后采取药物治疗.结果 按照治疗剂量规范用药,同时积极寻找病因,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汤正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归脾汤治疗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有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归脾汤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6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41%,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的血小板数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 顽固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归脾汤治疗疗效显著,患者容易接受,提高患者的血小板数量.
作者:龚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预防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我院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在手术结束后,研究组患者手术结束后Ⅰ期压疮发生率为6.67%(4/60),而对照组患者的Ⅰ期压疮发生率为18.33%(11/60),对照组患者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术后12h、24 h和48 h研究组患者的Ⅰ期压疮和Ⅱ期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压疮预防,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可以在临床加强应用.
作者:方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六经病是脏腑经络的病理反映,如果六经病发生病变,将会引起一经乃至多经的病变,引起六经之间的传变、并病以及合病.其中三阳病症主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主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六经辨证是包括了脏腑以及十二经的病变,是除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外主要的辨证方法.六经辨证不仅对机体表面疾病进行诊治,还对内科杂病及某些肿瘤的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例病案是患者素体太阴里虚合并太阳证治.教授采取振奋脾阳,清泻阳明的治疗原则,取捷效.
作者:王磊;战丽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分析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运用按月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观察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对照组给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结果 观察组在各时期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T1时刻指标低于T0,T5指标高于T1;两组患者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41%与对照组24.32%比较(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效果好,可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符毓海;罗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析血液灌流与血浆置联合换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血液灌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解毒药物阿托品及氯解磷定的用量、平均住院时间、昏迷时间、活力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率以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能有效提高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因而值得我们临床上借鉴推广.
作者:胡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患者中随机抽选出90例作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并统计所有入选患者的活检取材情况、取材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相应的疾病类型检测情况等.结果 本研究取材成功率高达100%,且取材情况均符合临床病理检查的诊断需要;取材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13例不同程度的镜下血尿现象、8例肾周小血肿、2例患者出现轻度腰痛症状;患者病理类型则主要包括3例终末期肾病,8例肾小管间质性疾病,20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59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结论 在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为患者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手术,其取材成功率较高,且无严重并发症现象,于诊断、明确患者肾病病理类型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丽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