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6名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心电图调查分析

张虹;冀华;程世华

关键词:三硝基苯, 心电图, 眼晶体损害
摘要:[目的]三硝基甲苯(TNT)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186名TNT作业工人进行了心电图(ECG)检查,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TNT组ECG异常率为39%,对照组仅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眼晶体损害程度组之间与ECG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NT作业工人的ECG异常率随眼晶体损害程度及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四川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服务对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和掌握服务对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进一步实施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和分类资料统计方法,开展四川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研究.[结果]服务对象满意度高,且不同年龄、性别和技术类别间存在差异.影响服务对象接受适宜技术原因有,技术较花时间、花费较大、担心技术效果.[结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工作应该从组织领导、宣教工作、机制探索和技术筛选4个方面加以改进.

    作者:孙荣国;曾智;饶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浙江省海宁市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艾滋病是一种传播速度快、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它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海宁市自2001年10月从1名来自广西地区在海宁市无偿献血人员的检测中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截止到2005年底,已累计发现HIV感染者共13例,其中3例已为AIDS患者,现正进入临床治疗期间.现就海宁市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吴方;周爱林;刘惠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成都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感染干预研究

    [目的]评价成都市新都区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干预措施效果,完善和推广干预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新都区马家乡和太兴乡农村育龄妇女共310名,基层计划生育干部4名,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33.2%的调查对象接受过生殖健康相关教育,电视广播和体检时的宣教是农村育龄妇女乐意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妇女的RTI知识平均得分为19.92,高于未接受过教育者的平均得分15.31.孕期和半年内主诉RTI症状出现率分别为17.6%与53.8%,避孕套使用率18.1%.2005年与2002年相比,RTI自诉证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就医率增加,妇女RTI相关知识得分提高,避孕套的使用率大幅度上升.[结论]妇女生殖道感染干预措施效果初步体现,在进一步推广过程中应注意扩大干预的覆盖面、增加对丈夫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基层计生部门的合作等.

    作者:蒋炜;高博;李宁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诊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口腔复诊病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医院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72例复诊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仅掌握每天刷牙,定期检查,糖与龋齿的关系等较基本的口腔保健知识,而对龋病和牙周病的病因了解不多,对口腔常见病的保健知识相对匮乏.[结论]医院对病人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时,应以疾病知识教育为重点,提高病人自我预防及对自我体检的认识.

    作者:李大兰;陈钰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乳腺癌术前短程化疗临床观察

    乳腺癌术前化疗的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术前化疗可改变部分病人临床分期,简化手术并有利病人的预后.本组52例乳腺癌患者采用1周期短程化疗后手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春山;陈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粉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分析

    [目的]了解粉尘螨性哮喘患者外周血中T、B细胞数量变化及T细胞亚群间的比例.[方法]分别对螨性哮喘患者30人、非螨性哮喘患者30人、与正常健康者30人,流式细胞术测定其外周血中淋巴细胞CD86+、CD19+、CD3+、CD4+、 CD8+的阳性率及CD4+/CD8+比值;并对上述指标加以比较分析.[结果]与非螨性哮喘患者相比,粉尘螨性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86+、CD19+、CD3+、CD4+、CD4+/CD8+都有显著性升高(t= 5.554,P<0.01;t=4.823,P<0.01;t=2.673,P<0.01; t=3.636,P<0.01;t=2.411,P<0.05);CD8+却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2,P>0.05).[结论]粉尘螨性哮喘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受到活化增殖,免疫功能失调表现为Th2型优势反应,Th1型反应似有抑制作用.

    作者:张荣波;胡东;李庆;李朝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GPA基因突变技术及其在放射生物剂量估计中的应用

    国内外对急性射线照射事故和职业慢性照射者剂量估计中,常因未佩戴个人剂量计,或虽佩戴但常常超出了剂量计的量程,不能快速准确地给出可靠的剂量数据,此时,利用细胞学方法进行剂量估计就成为可靠的结果[1].

    作者:李秀芹;赵进沛;任庆余;杨睿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贵州省2004年麻疹暴发分析

    [目的]为探讨贵州省麻疹暴发原因,为今后麻疹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贵州省现场流行病培训项目学员对施秉、关岭、赫章、兴义、德江5县市6起麻疹暴发村所有8月~14岁儿童进行现场调查.[结果]6起麻疹暴发强度大,每起暴发均在60例以上.病例主要集中在3~4月.多为3~9岁儿童.7个暴发村寨麻苗平均接种率为47.03%,有6个暴发疫点疫苗保护率在70%以下.[结论]在计划免疫工作薄弱的地方,麻疹病例往往常年发生,当易感儿童积累到一定程度,非常容易出现暴发.暴发原因主要是接种率低;其次是有效接种率低;再者疫情监测系统不完善,病例漏报、迟报导致了疫情蔓延扩大;另外,处理措施不落实,效果不佳也是疫情扩大的原因.

    作者:周峻;田兴国;吴国刚;邓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锌与金雀异黄素对小鼠胚胎肢芽的影响

    [目的]研究锌与金雀异黄素对软骨发育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12 d小鼠胚胎肢芽体外培养方法,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0-7~10-5 mol/L不同含量的金雀异黄素以及在加入10-5 mol/L金雀异黄素的同时加ZnSO450 μmol/L和70 μmol/L,并设对照组,培养3 d后,收获肢芽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测量肢芽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RNA及BMP-2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IL-6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外培养3 d的肢芽在金雀异黄素(10-5 mol/L)组与金雀异黄素(10mol/L)加ZnSo4组的Ⅱ型胶原mRNA及BMP-2mRNA阳性表达密度与积分光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体外培养3 d的IL-6表达水平在金雀异黄素(10-5 mol/L)组与金雀异黄素(10-5 mol/L)加ZnSo4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锌与金雀异黄素在一定浓度下能协同促进胚胎肢芽软骨细胞BMP-2mRNA及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以及降低IL-6的表达水平,促进发育中软骨面积的增加,具有刺激胚胎软骨发育分化的作用.

    作者:张勇;李云;曾令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人输液反应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输液反应的临床特点,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报道老年人输液反应84例,并与非老年人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组高热发生率为72.6%,非老年组为 88.1%,P<0.05;老年组意识障碍发生率为22.6%,非老年组为10.7%,P<0.05;老年组呼吸困难发生率为19.0%,非老年组为7.1%,P<0.05;老年组四肢发凉发生率为78.6%,非老年组为51.2%,P<0.01;老年组血压下降发生率为16.7%,非老年组为4.8%,P<0.05;老年组病情恶化或死亡发生率为15.5%,非老年组为3.6%,P<0.05.[结论]老年人输液反应症状重,恢复慢,预后差,要加强防治措施.

    作者:谭伟丽;蒋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在传染病发病时间聚集性分析中的应用比较

    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广泛地应用于分析传染病发病的季节特征.本文用上述2种方法对1991~2001年绍兴市5种传染病的好发时间进行分析,并作比较.

    作者:谈荣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应用TTC-涂抹法测定食品中细菌总数

    [目的]研究TTC-涂抹法与国家标准法测定细菌总数的比较.[方法]将TTC法和涂抹法组合,建立新的食品细菌总数测定方法.应用该法对5个品种共计105份样品进行测定,并与国家标准法同时作检测对比.[结果]TTC-涂抹法均明显高于国家标准法.以国家细菌总数标准来判断,两法均合格者57份,均不合格者41份,总符合率为93.3%,但两法在菌落总数的检出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本文还对TTC的适用量及样品的测定用量进行了佳选择.[结论]TTC-抹法操作简单,影响因素少,计数菌落清晰准确,结果更符合检样的实际卫生状况.

    作者:贾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铁路客房饮水机的污染与消毒效果调查

    [目的]探讨石家庄铁路地区公共场所使用桶装饮用水的污染状况并对消毒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集130份水样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比较.[结果]饮水机消毒前菌落总数合格率56.3%,饮水机消毒后菌落总数合格率9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1,P<0.005).[结论]应该严格管理生产厂家;应该定期对饮水机进行消毒.

    作者:孙煜;冀占领;秦磊;李雪燕;宋佳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公共场所等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食品、公共场所及饮用水从业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社区干预效果评价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食品、公共场所及饮用水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直线相关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食品、公共场所及饮用水从业人员总体上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缺乏了解,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年龄偏大者、女性、农村居民和低收入者相关知识水平更低.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态度总体上较消极,而对待HIV/AIDS高危行为的态度较积极.食品、公共场所及饮用水从业人员的高危行为主要是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比较薄弱,但接受艾滋病和性病知识宣传教育的意愿较强烈.[结论]食品、公共场所及饮用水从业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牛国永;郑延宾;陈自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成人HBsAg慢性携带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慢性HBsAg携带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某集团公司现有在岗5年以上的职工中的HBsAg携带者104人为研究组,并随机抽取与其具有可比性的正常人群105人为对照组,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慢性HBsAg携带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对可能影响慢性HBsAg携带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析HBsAg慢性携带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1)HBsAg慢性携带者GQOL-74总分为59.88±9.82,低于正常人得分(66.73±7.86);(2)影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后感觉和工作满意度(X22,X24)、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认识的片面性(X34、X39、X42、X45)、是否经常生病(X10)、与领导的关系(X27)和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后所采取的措施 (X48).[结论](1)慢性HBsAg携带者的生活质量因HBsAg的感染而受到了影响;(2)影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而导致这些心理因素形成的原因又主要是因为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认识的片面性性.

    作者:蒋德勇;李涛;赵梦瑜;林永霞;刘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CT及B超用于脂肪肝临床诊断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CT及B超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及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分析事业单位集体组织的医学体检人员中凡被诊断为脂肪肝共396例患者的CT及B超检查资料.[结果]3 536例受检者中,CT诊断脂肪肝396例,B超诊断脂肪肝334例.[结论]CT对脂肪肝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优于B超检查

    作者:贾连春;马立新;吴丽平;李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FMEA在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局限性

    本文通过介绍风险管理工具FMEA的工作原理,实施方法和要点,结合其运用于医疗风险管理研究的优点和缺陷,揭示FMEA在医疗风险管理应用中的可行性.

    作者:许苹;许敏;刑茂迎;连斌;杨志平;罗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沈阳市一起人间皮肤炭疽疫情暴发调查

    2005年7月29-31日沈阳市发生皮肤炭疽确诊病例7例,疑似病例5例,其中1例疑似病例死亡的炭疽疫情暴发流行,现将其流行病学调查处理与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黄牧;王萍;何秀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包头市中小学生伤害社会经济损失及其对伤害认识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包头市中小学生因意外伤害造成经济损失及其对伤害认知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包头市以及郊区调查12所中小学校6~18岁学生2001~2003年期间的伤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误课情况,对伤害的认知情况.[结果]因伤害住院所花费用人均为578.16元;父母因误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均为451.49 元;因伤害误课天数人均1.45 d;父母的文化程序与伤害的发生率呈负相关(父亲:r=-0.057,P<0.01;母亲:r=-0.032,P<0.01);对意外伤害知识总体认识是随着年龄增长,中小学生对意外伤害的认识也会随之提高,但对意外伤害的个别知识认识却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行为愈加规范.[结论]包头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严重,中小学生缺乏对伤害的认知,并且给家庭及本人造成了较重的经济损失和疾病负担.

    作者:马淑一;徐能义;李香兰;张美英;孙连桃;刘琳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的健康教育已不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一种公认的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1].我科借鉴美国护理学者在护理管理模式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做法[2],应用临床路径对2002年8月~2005年1月入住我科的乳腺癌患者实施护理路径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