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

许婷;兰志勋

关键词:瑞芬太尼, 顺式阿曲库铵, 起效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全麻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芬太尼组(C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20例,以加速度法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两组均采用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模式进行诱导,C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R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模式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目标靶控浓度为目标血浆浓度4.5ng/ml.所有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结束至第四个TOF消失的时间(T4),注药结束至四个TOF都消失的时间(T0)及插管时生命体征和插管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T4和T0时间,插管时生命体征和插管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无影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患者输血后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创伤患者在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后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后发生细菌感染的56例创伤患者(感染组)与输血后未发生感染的140例创伤患者(未感染组),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创伤患者输血后感染与输注保存14天以上的红细胞密切相关[OR1.038(95%CI:1.01~1.07),P=0.036],而与输注红细胞的数量或血小板的数量无关.结论 输注保存时间超过14天的红细胞是创伤患者输血后感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前后路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变31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前后路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前后路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变31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腰椎失稳、椎管狭窄14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29例腰痛消失,下肢麻木、疼痛逐渐好转,腰部稳定有力;2例患者术后患肢麻木感仍存在,残留有疼痛,影响行走功能.疗效评价优74.2%,良22.6%,差3.2%.术后随访腰椎间盘CT平扫,见椎体间相对运动消失,椎间隙较术前增高,椎间融合器与上下椎体融合,滑脱的椎体较术前复位明显,无移位并发症.结论 前后路脊柱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符合脊柱的生理负重,创伤小,近期效果满意.

    作者:王毅;罗志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导管法消融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伴左心室增大30例5年随访观察

    目的 探讨导管法消融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伴左心室增大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0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伴左心室增大的患者进行导管法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ter ablation,RFCA)治疗.术前常规完成心脏超声检查,成功消融术后5年每年随访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echocardiography,UCG)及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CG,又称Hol-ter).结果 30例患者即刻成功者20例,远期成功8例,无效者2例.术后1年随访20例即刻成功者,UCG结果提示18例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已在正常值范围内,与自身相比缩小值在3~7 mm以上;随访至第2、3、4、5年,UCG结果无明显变化.另2例患者心脏大小虽未达到正常值范围,但与自身相比较亦有相应缩小.8例远期成功者临床症状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导管法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早伴左心室增大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胡立禄;刘世玉;雷挺;高全清;唐力;唐成玥;苏代泉;帅锋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观察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后患者的护理特点,探讨经桡动脉途径造影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拟诊冠心病者,选择经桡动脉途径(桡动脉组)或经股动脉途径(股动脉组)行CAG,比较两种途径造影检查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和16.7%,焦虑发生率分别为8.3%和26.7%,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0.2)天和(3.0±0.5)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安全性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梁婷;尹丽娟;杜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6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8例行CT常规平扫及薄层扫描的胆道梗阻患者,其中30例进行增强CT三期扫描.结果 68例中胆管结石41例,胰头癌15例,胆管癌3例,胆管炎7例,壶腹癌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准确性高,是胆道梗阻性疾病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任玉君;袁代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环氧化酶-2与急性脑损伤关系研究进展

    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是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合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限速酶,可将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代谢成各种前列腺素产物,从而维持机体的各种病理生理过程,其中诱导型环氧酶,亦称COX-2,除在外周炎症组织内表达外,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也有表达.COX-2与急慢性的脑损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涉增加前列腺素释放、增加氧化应激损伤、增强神经炎性反应、加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从而促进细胞凋亡.对其拮抗剂的研究有望为脑损伤治疗找到新的途径和保护剂.

    作者:徐俊;苏强;杨俊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全麻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芬太尼组(C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20例,以加速度法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两组均采用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模式进行诱导,C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R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模式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目标靶控浓度为目标血浆浓度4.5ng/ml.所有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结束至第四个TOF消失的时间(T4),注药结束至四个TOF都消失的时间(T0)及插管时生命体征和插管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T4和T0时间,插管时生命体征和插管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无影响.

    作者:许婷;兰志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胰岛素泵治疗危重糖尿病护理体会

    胰岛素泵持续性胰岛素皮下注射(CSII)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严重高血糖的先进手段,可用于糖尿病患者急性并发症治疗和围手术期、感染、妊娠等特殊情况血糖控制,能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大幅度减少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1],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旭;张清云;何德海;杨益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支气管镜气管支架植入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呼吸困难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主要由呼吸道狭窄及肺心疾病引起,药物治疗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对于器质性的呼吸道狭窄尤其是大气道的狭窄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呼吸病诊疗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气管支架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气管支架植入在我国发展迅速,其对气管、主支气管狭窄所造成的的气道阻塞症状有明显的效果.我科已施行25例,疗效显著,护理配合对手术的顺利与否至关重要.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吕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ET/CT中心护士CT检查中的放射防护

    近年来,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PET/CT检查在现代医学中有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检测及预后评价等.在PET/CT中心,护士接触药物和受检者时间长,工作中必然会受到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伤害,当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对人体产生放射性损伤,因此,加强护士在PET/CT工作的放射防护非常必要.

    作者:杨勤;周克;向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樱花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应用体会

    目的 提高组织标本处理质量,更好发挥脱水机的作用.方法 在使用日本樱花(SAKURA)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过程中,对设置程序、试剂更换和管道清洗,对仪器使用、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排除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处理组织标本效率提高,处理效果得到改善,制作的切片达到优质切片质量标准.结论 对SAKURA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的使用,不能过于机械地照搬固有操作模式,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才能更好应用,使3种不同型号全自动密闭式组织脱水机衔接起来,达到组织标本处理标准化和规范化.

    作者:胥颖;何娟;徐科伟;肖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定植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2010-2011年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定植情况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监测方法,查阅临床资料和临床微生物检测报告,统计分析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定植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27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47株为定植菌,定植率为17.22%;226株为感染菌株,感染率为82.77%(引起医院感染占71.42%,院外感染占11.35%);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73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呋喃妥因耐药率100%,碳青霉烯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95.24%、96.61%和75.82%.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具有耐药性强、耐药谱广的特点,临床上应加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实时监测和预防控制.

    作者:刘华;黄学斌;肖代文;姜伟;喻华;杨永长;乔宁;黄湘;宁贺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吸毒者腹股沟区损伤39例分析

    目的 探讨吸毒者反复不洁注射致腹股沟区损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征.方法 对39例腹股沟区反复不洁注射出现下肢活动受限、腹股沟区肿块、血管杂音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检出动脉血栓、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脓肿、血肿、淋巴结肿大,与临床和血管造影或手术结果完全符合(39/39).结论 彩色多普勒对吸毒者反复不洁注射致腹股沟区损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学颖;张启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浆内脂素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内脂素水平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冠脉病变程度提供辅助工具.方法 比较5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55例门诊体检腹型肥胖患者(对照组)和4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血浆内脂素水平;同时记录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与血浆内脂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内脂素水平为(38.21±7.8)ng/ml,对照组血浆内脂素水平为(28.31±6.97)ng/ml,糖尿病组血浆内脂素水平为(26.74±3.07)n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5,P<0.05);冠脉病变数目及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均与血浆内脂素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4和0.911,均P<0.05).结论 血浆内脂素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检测血浆内脂素水平可以作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的辅助工具.

    作者:袁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胸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胸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120例,分为三组各40例.A组于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术毕前30分钟给予2 mg/kg曲马多;B组于术毕前30分钟给予2 mg/kg曲马多及2μg/kg舒芬太尼;C组于术毕前30分钟给予2 mg/kg吗啡.三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患者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清醒时间(T2)、拔管时间(T3);患者清醒时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拔管时及拔管后5、10、2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镇静躁动(Riker SAS)评分;患者术后1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24小时内PCIA次数.结果 与B、C组比较,A组患者T1、T2、T3时间明显缩短,且血压、心率更稳定,Riscker SAS评分、VAS评分以及24小时内PCIA次数更低(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应用于胸科手术能使患者在麻醉恢复期躁动小,镇痛充分,血流动力学平稳.

    作者:蔡兵;杨孟昌;卢静;兰志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记忆合金髌骨爪与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与张力带钢丝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98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48例(记忆合金髌骨爪组),采用张力带钢丝治疗50例(张力带钢丝组).所有病例随访3~14个月,平均9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及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记忆合金髌骨爪组优良率97.9%,张力带钢丝组优良率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中内固定滑脱松动、内固定物皮肤刺激两项记忆合金髌骨爪组明显少于张力带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疗效优于改良张力带钢丝,是一种优良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任冬;严佳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后肢体功能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瘫痪患者采用动态随机Taves小化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及肢体功能锻炼;干预组同时使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采用Fugl-meyer评定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4周和8周后干预组Fugl-meyer评分(P<0.01,P<0.001)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瘫痪患者配合使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对肢体功能康复效果更显著,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汪燕;薛登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配合呼吸操锻炼对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配合呼吸操锻炼对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尘肺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配合呼吸操锻炼,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3月后测量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FEV1、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配合呼吸操锻炼可以改善和增强尘肺患者的体力和活动能力,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尘肺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何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期乳酸清除率及动脉血碱剩余水平对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及动脉血碱剩余水平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73例严重创伤患者根据患者28天转归及乳酸清除率分为存活组(47例)和死亡组(26例)、高乳酸清除率(≥10%)组44例和低乳酸清除率(<10%)组29例,收集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时及治疗后6小时的肝素抗凝动脉血乳酸浓度,计算6 h乳酸清除率,入EICU时动脉血碱剩余,24 h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其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存活组患者乳酸清除率、动脉血碱剩余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24 h APACHE 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24 h APACHEⅡ评分与死亡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动脉血碱剩余高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联合动脉血碱剩余水平是判断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一个较好指标.

    作者:王建东;陈友岱;周平;章晓红;苏明华;董芸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骨窗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80 ml且未出现脑疝症状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老年患者,行翼点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结果 术后12小时内CT复查血肿清除达80%以上29例,50%~80%6例;术后再出血1例,出血量≤20 ml.死亡3例(8.3%);存活病例术后6月按照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价,自理8例(24.2%),部分自理12例(36.4%),中度依赖10例(30.3%),完全依赖3例(9.1%).结论 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HBGH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良好等优点.

    作者:龙鸿川;吴云;陈隆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