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opoⅡ、p53、Ki-67、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马平

关键词:乳腺肿瘤, C-erbB-2蛋白, TOPOⅡ蛋白, P53蛋白, Ki-67蛋白
摘要:目的:检测TopoII、p53、Ki-67、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 法检测66例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Topo II、p53、Ki-67、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opoII、p53、Ki-67、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 (38/66)、60.6% (40/66)、62.1% (41/66)、51.5% (34/66),Topo II、Ki-67、p53、c-erbB-2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TopoII、p53、Ki-67、c-erbB-2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其中p53、Ki-67、c-erbB-2与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Ki-67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TopoII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可作为指导乳腺癌化疗的重要指标.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青海地区胃癌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青海地区胃癌患者的贫血状况的分析,明确本地区贫血与胃癌分期及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年6月到2008年4月来院治疗的胃癌患者258例,检查血常规以了解贫血的状况,分析贫血发生率与肿瘤分期的关系.跟踪病例化疗情况,分析化疗后贫血发生率及其与预后间的关系.结果:样本中贫血发生率为43.8%.其中女性中为51.8%;男性中为41.6%,无显著性差异.在258例病人中具有完整TNM分期的195例,胃癌患者的贫血发生率根据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年龄不同有显著性差异.肿瘤在胃贲门区、胃体部、胃窦区贫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258例胃癌患者接受三周期化疗后,贫血病人为161例.其中化疗后出现贫血的病人有46例,疾病控制率(DCR)为78.26%,客观缓解率(ORR)为21.74%.而化疗后无贫血的17例病人,疾病控制率(DCR)94.12%,客观缓解率(ORR)为52.94%.贫血组和非贫血组的DCR和ORR有显著性差异.在化疗过程中,15例病人接受了输血治疗,没有关于铁剂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的记录.结论:按NCI标准判断,青海地区胃癌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与国内其他地区发生率相近.胃癌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年龄有关.化疗过程中发生贫血的病人对化疗的反应差,化疗过程中未发生贫血的病人疗效较好.本研究中贫血的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及肿瘤的部位无关.

    作者:吴付兵;王明元;李积德;吴凤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乳腺癌术后TC方案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研究TC方案(多西紫杉醇75mg/m2,d1+环磷酰胺600mg/m2,d1)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近期不良反应.方法:84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St Gallen复发风险分级为中危,术后给予TC方案辅助化疗,每3周1周期,共4周期,观察近期不良反应.结果:TC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其次为恶心呕吐.无心脏毒性、过敏反应发生.<65岁与≥65岁的患者相比,粒缺性发热的发生率、减量化疗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5岁的患者可以耐受标准剂量的TC方案辅助化疗,而≥65岁的患者则需预防性应用G-CSF或化疗减量.

    作者:宋玲琴;何建军;王西京;张淑群;梁亮;张寅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SPECT/CT在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后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3月本院221例次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大剂量131I治疗后4-7天行131I全身扫描和病灶部位的131I -SPECT断层加同机CT融合显像,探讨断层融合显像的特点和临床价值.结果:断层融合显像能够获得直观的断层融合显像和三维立体图像,发现颈部转移淋巴节部位更准确、直观,更容易区分术后残余甲状腺与转移淋巴结;发现更多的病灶及更准确的判断病变部位;准确鉴别病灶和生理显影或污染;定位CT可以发现无摄碘功能的病灶.结论: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后行131I -SPET/CT断层融合显像检测131I在体内的分布,从而进行特异性诊断及疗效检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群力;莫逸;石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70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ZAP-70、CD38的表达

    目的:探讨ZETA相关蛋白(ZAP-70)、CD38在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病人骨髓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两者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0例B-CLL病人及12例正常人骨髓或外周血ZAP-70、CD38的表达水平.结果:在70例B-CLL病人中,15例ZAP-70阳性表达,40例CD38阳性表达;对照组ZAP-70、CD38均阴性表达.结论:ZAP-70、CD38在B-CLL中表达与预后相关,阳性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夏乐敏;王运律;翁香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间质干细胞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间质干细胞是多能成体干细胞,可靶向趋化到达肿瘤靶病灶和转移灶.实验证明间质干细胞可促进肿瘤的恶性行为,表现为恶性增殖,转移和复发,并积极参与血管形成,提供免疫保护.现就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赵志正;林洪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肿瘤专用计算仪的开发和应用

    为方便广大临床工作者,设计肿瘤专用计算仪方便计算化疗剂量,确认常见肿瘤的TNM分期.根据WHO和NCCN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公式、分期,采用类base的HTBase语言写成软件,灌入硬件,制成成品.

    作者:印滇;王亚非;吴新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EGFR、Her-2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家族属于Ⅰ型跨膜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包括EGFR、Her-2、Her-3、Her-4四个成员,分别是原癌基因C-erbB-1-4的表达产物.该家族成员在人胃肠道肿瘤、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均有过度表达,而且与这些肿瘤的进展与预后密切相关[1].现就食管鳞癌组织EGFR、Her-2表达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坤;黄俊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放疗后的生存状况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疗后生存状况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9月-2007年12月5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率统计,并进行Log-rank时序检验,利用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相关因素.结果: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放疗后的1年生存率为37.9%,2年生存率1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KPS评分、脑转移数目、有无颅外转移、原发病灶控制情况及放疗方法对生存期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脑转移灶数目是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患者的KPS评分、脑转移灶数目、原发病灶控制情况、有无颅外转移及放疗方式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预后因素.KPS≥70分,脑转移灶为单发是肺癌脑转移患者良好的独立预后因素,这些患者的生存期较长,是潜在的治疗获益者.

    作者:毕良文;张丽珍;赵维勇;赵滑峰;时前军;秦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STAT3与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与转录调控因子3(STAT3)和存活素(Survivin)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30例宫颈癌组织、1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CIN)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TAT3和Survivin的表达,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 STAT3和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对含量(灰度).结果:STAT3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在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0%,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有升高趋势.STAT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3%,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与CIN组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Survivin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在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0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67%,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IN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 性(P<0.05).STAT3 和Survivin的平均灰度值均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STAT3及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亦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STAT3和Survivin与宫颈癌的恶性 程度、进展及转移有关,且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STAT3信号传导通路激活,细胞凋亡受抑制有关.

    作者:惠慧;谢薇;吴磊;高艳娥;金雯;薛琴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卵巢癌演进和异质化过程中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87例石蜡包埋的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42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进行VEGF蛋白检测.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VEGF的高表达率为73.6%,而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其高表达率为33.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的高表达率为86.2%,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高表达率为65.5%,两者VEGF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MVD明显高于无转移组肿瘤MVD(P<0.01).结论:VEGF高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及其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的关系.VEGF可能是影响上皮性卵巢癌中血管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谭爱荣;刘杰;王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胸腺非典型性类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型

    目的:了解胸腺非典型性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例胸腺非典型性类癌的临床资料,手术切除组织光镜切片观察,另作10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Kp,EMA,Ki-67,CD3,CD20,CD5,TdT,NSE,CgA,Syn.结果:2例胸腺非典型性类癌均为男性,纵膈肿瘤,由小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CKp、EMA、NSE、CgA、Syn阳性,CD3、CD5、CD20、TdT阴性,Ki-67核阳性细胞指数>20%,肿瘤有显著坏死.结论:非典型性类癌是一种罕见的胸腺肿瘤,诊断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哈英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喉癌中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0例喉癌、30例声带息肉、5例正常喉组织标本进行CD44V6及HPV表达情况检测.结果:CD44V6、HPV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3%(44/60)和56.7%(34/60),显著高于声带息肉、正常喉组织(P<0.01);晚期(Ⅲ-Ⅳ期)、组织学分级2-3级(低分化)、伴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中HPV、CD44V6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早期(Ⅰ-Ⅱ期)、组织学分级1级(高分化)、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 (P<0.01).喉癌术后3年或5年存活病例CD44V6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存活病例,而HPV的表达阳性率在术后3、5年存活或未存活病例间无统计学差异.HPV与CD44V6表达正相关(P<0.01).结论:喉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HPV、CD44V6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张伟军;王继群;张涛;谭小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卡莫氟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卡莫氟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3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65例和放化组65例,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化组于放疗的当天给予卡莫氟150mg 3次每日至放疗结束.结果:放疗组和放化组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3%、23.1%、10.8%和58.5%、38.5%、24.6% (P=0.033);放疗组和放化组的1、3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7.7%、15.4%、3.1%和52.3%、27.7%、15.4% (P=0.007 );放疗组和放化组的5年局部复发率为 64.6%和44.6%(P=0.022);放化组的急性反应高于单放组,分别为46.1%和32.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两组的晚期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366).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卡莫氟可以提高老年食管癌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李涛;朱卫国;韩济华;于长华;周锡垒;张晓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42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4月-2009年10月42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早期乳腺癌:T0期癌17例,微小癌25例.早期乳腺癌DR诊断出T0癌15例,微小癌18例,彩超诊断出T0癌12例,微小癌17例.结论:对于有乳腺癌高危因素和或有乳腺异常表现的患者采取乳腺DR及彩超联合检查能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率.

    作者:周新颖;崔庆贵;沈静侠;魏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FUBP1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FUBP1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Real-time PCR检测35例脑胶质瘤及相应癌旁组织中FUBP1 mRNA的表达.设计并合成FUBP1基因特异性的siRNA,转染U251细胞.转染后,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FUBP1蛋白的表达,双标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FUBP1 mRNA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转染后,U251细胞中的FUB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同时,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FUBP1基因在脑胶质瘤中存在表达异常,其表达降低能够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洪杨;尚超;桑猛;刘云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TopoⅡ、p53、Ki-67、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TopoII、p53、Ki-67、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 法检测66例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Topo II、p53、Ki-67、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opoII、p53、Ki-67、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 (38/66)、60.6% (40/66)、62.1% (41/66)、51.5% (34/66),Topo II、Ki-67、p53、c-erbB-2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TopoII、p53、Ki-67、c-erbB-2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其中p53、Ki-67、c-erbB-2与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Ki-67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TopoII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可作为指导乳腺癌化疗的重要指标.

    作者:马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甲状腺髓样癌术后淋巴转移致异位ACTH综合征: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总结一例甲状腺髓样癌术后淋巴转移所致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对本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分型、诊断和治疗加以探讨.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医院内分泌科2009年收治的一例甲状腺髓样癌术后淋巴转移所致异位ACTH综合征的一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复习相关文献,阐明本病的基本特征及研究进展.结果:甲状腺髓样癌术后淋巴转移所致异位ACTH综合征临床十分少见.充分认识其临床表现、理化检查及影像学定位,给予及早诊断和综合治疗十分重要.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控制ESA的关键.

    作者:汪洋;沈山梅;陈炜;赵琪;卞荣蓉;房其军;姚永忠;朱大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我科的39例手术,结合文献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手术切除重建的各种术式方法及优缺点.结果:上段食管癌切除应以横结肠代食管重建为佳,中下段食管癌以残胃代食管重建理想,也可以用空肠代食管重建.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是可以通过手术再根治的,食管的重建以残胃接近生理及解剖学,术式简单,安全,易行.

    作者:陈思潮;蔡华新;陈文博;陈志杰;黄灿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瘘3例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瘘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0年间3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瘘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施行保守治疗,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保持胃液引流通畅;抑酸;抗感染;保持胸腔引流通畅,行持续低负压吸引,胸腔灌洗;肠内外营养.结果:患者均瘘口愈合,可进普通饮食.结论:本组3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瘘发生的原因分别为闭合胃残端后未行浆肌层包埋,胃壁缝线过紧过密,局部胃组织缺血坏死穿孔以及颈部吻合致使胃张力过高所致,经保守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游永浩;刘荣婷;赵迪;齐同谦;李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尿路肿瘤细胞多重荧光PCR检测微卫星不稳定

    目的:研究膀胱肿瘤尿路脱落细胞的微卫星状态及其临床病理关系.方法:35例膀胱肿瘤尿液脱落细胞应用多重荧光PCR检测尿路的微卫星状态.结果:35例尿液样本:膀胱肿瘤组15例,有6例MSI-H,8例MSI-L,1例MSS,诊断阳性敏感度达93.33%;膀胱癌术后复查组6例,血尿及尿路上皮轻度异型组7例,正常体检组7例中,在血尿及轻度异型组发现1例MSI-L,其余均为MSS,阴性特异率达95%.结论:尿路脱落细胞的微卫星检测可作为膀胱肿瘤诊断和监测复发的有效非侵袭性检测方法.

    作者:吴晓斌;赖仁胜;郑燕影;孙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