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碘及 TSH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 miRNA 表达的影响

金明月;关海霞;单忠艳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miRNA, 碘, TSH
摘要:目的:体外实验研究人体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中 miRNA 在碘、TSH 影响下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培养 PTC 细胞,Western blot 法半定量分析 p27 kip1、AKT、AP -1的表达,RT - PCR 法定量分析miRNA -21、miRNA -221、miRNA -222的表达。结果:经不同浓度碘和 TSH 分别处理 PTC 细胞,3种 mi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上调;所对应的蛋白 p27kip1表达均减少,AP -1及 AKT 表达较对照组均增加,增加程度与处理因素的浓度未见明显关联。结论:碘、TSH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 PI3K/ AKT 信号通路起到上调作用,从而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且其作用程度与处理浓度无关。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本期审稿专家名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蛋白质组学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日趋成熟,这种探索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科研方法深入到了各个疾病领域。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以高死亡率为特征的常见癌症,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在寻找诊断标记物和药物靶向治疗方面产生价值。如今,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正在运用不同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相应进展。

    作者:安黎;周红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全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癌686例体会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评价全甲状腺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9-2014年间686例全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术中采用精细化被膜操作,全组至少原位保留甲状旁腺一枚。每例均至少合并一侧Ⅵ区淋巴清扫。全组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225例(32.8%),出现低钙血症症状者132例(19.2%),2例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者18例(2.6%)。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是安全的手术方式,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通过术中精细的被膜操作,可有效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孟昭忠;张松涛;李闯;王超;秦建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肺癌细胞学及血液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渗出液细胞学及血液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18、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频率和类型以及与肿瘤组织学标本的关系。方法:收集肺癌患者渗出液细胞学标本53例及血液标本24例,提取 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 EGFR 外显子18、19、21序列,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基因序列,分析 EGFR基因突变频率和类型以及与肿瘤组织学标本的关系。结果:53例细胞学标本检测到15例 EGFR 基因突变(28.3%,15/53),18外显子突变1例,19外显子突变5例,21外显子突变9例,细胞学标本与肺腺癌组织学标本突变率(32.2%)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P =0.624)。24例血液标本中检测到1例突变(4.2%,1/24),位于21外显子,血液标本与肿瘤组织学标本突变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06)。结论:肺癌患者渗出液细胞学标本适用于直接测序法检测 EGFR 突变,血液标本不适于用直接测序法检测肿瘤 EGFR 基因突变状态。

    作者:申龙树;郑燕影;孙怡;陈劼;谢玲;朱长乐;赖仁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Lumican 在肿瘤中表达及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

    Lumican 属于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小分子蛋白聚糖家族(small leucine - rich repeat proteogly-cans,SLRPs)。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 Lumican 参与调节细胞稳态以及细胞功能。且 Lumican 基因的表达也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但 Lumican 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仍不是很明确。本文简述 Lumican 的结构、功能,重点描述 Lumican 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作用及作用机制,并对 Lumican 的诊断意义和深层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珮瑶;卢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AGGF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索 AGGF1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8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 AGGF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对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AGGF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比癌旁组织高(P <0.001),Kaplan - Meier 曲线分析发现 AGGF1表达高的患者生存较差(P =0.002)。COX 回归模型分析发现 AGGF1可以作为一个独立指标预测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结论:肝癌患者AGGF1高表达预示着较差预后,并且 AGGF1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因素来预测肝癌患者术后生存。

    作者:马志元;杨哲锋;毕文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膀胱脐尿管癌合并膀胱尿路上皮癌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膀胱脐尿管癌合并膀胱尿路上皮癌,探讨脐尿管癌的诊治。结果:患者为72岁老年男性,2004年手术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2013年6月因右下腹肿块手术,术后病理提示肿块为膀胱脐尿管腺癌。故患者诊断为膀胱癌及膀胱脐尿管双原发癌。结论:脐尿管癌是来源于脐尿管残存组织的少见恶性上皮肿瘤,由于发生部位特殊,早期诊断困难。膀胱部分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病理分期是主要的预后因素。目前仍没有公认的化疗方法,预后较差。

    作者:陈雯微;任伟;杨觅;刘芹;刘宝瑞;胡静;钱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结直肠癌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表达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表达水平以及在结直肠癌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128例拟诊结直肠癌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 CEA、CA19-9水平,并与结直肠镜及病理结果对比,判断 CEA、CA19-9的诊断价值、与临床病理联系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28例拟诊结直肠癌的患者中共确诊结直肠癌98例。CEA 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3%、80.0%、90.3%、42.8%。CA19-9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3%、86.7%、93.5%、46.4%。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8%、96.7%、98.9%、74.3%。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 CEA、CA19-9单独检测(P <0.05)。TNM 不同分期间 CEA、CA19-9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 <0.05),低分化结直肠癌 CEA、CA19-9水平显著高于高分化结直肠癌(P <0.05),管状腺癌的 CEA、CA19-9水平显著高于黏液腺癌(P <0.05)。复发转移和死亡病例 CEA、CA19-9水 平 显 著 高 于 生 存病例(P <0.05)。结论:CEA、CA19-9联合诊断有助于提高诊断价值,CEA、CA19-9与临床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关系密切,且有助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判断。

    作者:乔峰妮;曹暂剑;杨向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厚朴排气合剂在胃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厚朴排气合剂对于胃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7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方法处理基础上加用厚朴排气合剂,观察术后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及腹胀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规律肠鸣音出现时间、第一次排便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恶心呕吐及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厚朴排气合剂不但可以恢复胃肠功能,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心武;张迪;杨屹;段艳霞;陈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碘及 TSH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 miRNA 表达的影响

    目的:体外实验研究人体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中 miRNA 在碘、TSH 影响下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培养 PTC 细胞,Western blot 法半定量分析 p27 kip1、AKT、AP -1的表达,RT - PCR 法定量分析miRNA -21、miRNA -221、miRNA -222的表达。结果:经不同浓度碘和 TSH 分别处理 PTC 细胞,3种 mi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上调;所对应的蛋白 p27kip1表达均减少,AP -1及 AKT 表达较对照组均增加,增加程度与处理因素的浓度未见明显关联。结论:碘、TSH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 PI3K/ AKT 信号通路起到上调作用,从而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且其作用程度与处理浓度无关。

    作者:金明月;关海霞;单忠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鼻咽癌组织中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目的:分析鼻咽癌组织中 DAPK 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探讨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 技术检测48例鼻咽癌组织、26例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的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比较鼻咽癌和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的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结果:鼻咽癌组织的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75%,而慢性鼻咽黏膜炎症组织中未检测到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论:鼻咽癌组织中 DAPK 基因启动子存在高甲基化水平,检测 DAPK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或许能为鼻咽癌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梁辉;李璐;陈群蓉;利显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142例食管癌合并肺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总结食管癌合并肺功能不全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经验。方法:2010年7月-2013年10月,收集我院对食管癌合并肺功能不全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42例,其中男86例,女56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2.4岁。术前经严格禁烟,净化呼吸道,并给予雾化化痰、解痉、呼吸功能锻炼改善肺功能,术前合并肺部感染者,给予抗感染直至感染控制及呼吸道症状消失。经右胸前外侧切口、上腹部正中切口手术82例,左后外侧切口食管癌根治术36例,颈、胸、腹联合三切口手术24例,术后予以预防感染、解痉化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抑制抗炎介质释放、营养支持和氧气支持治疗,部分患者予以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结果:142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1例手术死亡,其中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2例,颈部吻合口瘘1例。14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4.2个月。术后均恢复良好,经复查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严格的围手术期处理对于提高肺功能不全食管癌患者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刚;叶永强;罗忠兵;叶华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预测因素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筛选恶性胸腔积液可能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良性胸腔积液患者30人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2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胸腔积液及血液学相关指标(胸腔积液物理性状、胸腔积液和血液学生化、肿瘤标志物)。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但二者在性别分布上无差异。恶性胸腔积液的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γ-干扰素(γ- IFN)显著低于良性胸腔积液,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P 均<0.05)。两组患者血液 LDH、ADA、CEA、CA19-9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CEA >10ng/ ml、血性胸腔积液、ADA <15U/ ml、CA19-9>20U/ ml 为恶性胸腔积液的预测因素。结论:非肿瘤标志物(如胸水颜色、ADA 值)也有助于胸腔积液性质的判断。恶性胸腔积液的预测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 CEA、血性胸腔积液、ADA、CA19-9。

    作者:秦湧;朱祎娜;崔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磷酸化小窝蛋白-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磷酸化小窝蛋白-1(PY14caveolin -1,PY14cav -1)在不同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Y14cav -1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和检测 PY14cav -1在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 PY14cav -1表达水平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PY14cav -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Y14cav -1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随着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结转移组中 PY14cav -1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Y14cav -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性(P =0.034)。结论:PY14cav -1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在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及判断食管癌预后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

    作者:汤盛新;陈素钻;俞晶;吴瑞暖;刘朝晖;蔡晓曼;郭光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胃癌相关血液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灵敏度及特异性低,导致一定程度的漏诊及误诊。血液作为生物检测样本,具有取材方便、无创伤性,并可连续体外检测的优点,可以为胃癌患者的预后寻找一种简单、快捷、无损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应用广泛,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近几年来胃癌血液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聂娜;骞佩;冯英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腋窝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86个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行常规超声(conventional ultrasound,CUS)及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检查,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术后病例检查结果为标准,将超声结果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结果:CUS + UE 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 CUS 或 UE 诊断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对腋窝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联合应用 UE,对于常规超声形态改变不明显的淋巴结性质判断有较大帮助。

    作者:郑晓芳;付赵虎;于晶晶;孙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hβ- arrestin2基因重组质粒构建及蛋白表达和定位

    目的:构建 pEGFP - C1-β- arrestin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证实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方法:以 pGEX -5X -1-β- arrestin2为模板,PCR 法扩增 hβ- arrestin2编码序列,亚克隆至 pEGFP - C1中, pEGFP - C1-β- arrestin2经双酶切初步鉴定再送测序公司检测正确后瞬时转染人胚肾细胞 HEK293,West-ern blot 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在 HEK293细胞中的分布。结果:hβ- ar-restin2编码序列被成功克隆至 pEGFP - C1中,Western blot 检测到融合蛋白表达,分子量约为77kDa,pEGFP

    作者:刘彩红;毛琪;郭文东;朱亚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细胞质动力蛋白轻链 Tctex -1的研究进展

    细胞质动力蛋白轻链 Tctex -1是由两个α螺旋和4个β链组成的二聚体。Tctex -1可以和Lfc、CD155、Doc2、VDAC1、REIC/ Dkk -3和 Fyn 等相互作用,促进神经突和轴突的形成,介导逆行囊泡运输,还可以参与直接的物质运输。研究发现 Tctex -1在神经、免疫及肿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Tctex -1的深入研究必将给多种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本文旨在阐述细胞质动力蛋白轻链 Tctex -1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在肿瘤和免疫等领域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胡文强;刘晋芳;徐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3D 腹腔镜经脐单孔胆囊切除35例报告

    目的:探讨借助3D 腹腔镜系统完成经脐单孔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经临床筛选35例胆囊结石病患者,均有反复发作右上腹痛的病史,上腹部 B 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手术在3D 腹腔镜系统辅助下经脐部单一操作孔进行操作。结果:3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约30min 至85min,平均40min。患者术后8h 可下床活动,术后第1d 恢复正常饮食,第2-3d 均出院,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3D 腹腔镜下深度感的出现,使得解剖更清楚,操作更精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完成更为复杂的腹腔镜手术。

    作者:侯铁伟;王克夫;蔡相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放射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TACE 联合放疗治疗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组),单纯 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27例(对照组)。TACE 选择肝脏肿瘤供血血管,注入氟尿苷500-1000mg 和/或顺铂40-60mg,吡柔比星20-40mg +碘化油5-20ml 混悬剂,大肝癌合用明胶海绵1/3条,剪成碎末栓塞血管。研究组 TACE 1-2次后2-3周,行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 DT 30-60Gy/15-30f,1.8-2Gy/(f·d),5次/周。结果:治疗组25例共计 TACE 术60次,平均2.4(1-6)次,完成总剂量 DT 30-60Gy/15-30f,2例患者的远处转移灶同时放疗;对照组27例共计 TACE 术83次,平均3.07(1-8)次。52名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8.0%和25.9%,中位生存时间为22和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4.62±1.86)和(7.47±1.29)个月,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 =0.0024)。6、12、18、24个月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52例患者栓塞化疗并发症有呕吐8例,腹痛16例,发热18例,3例出现Ⅳ度白细胞抑制,无肝肾功能损害,放疗期间未观察到毒副反应。结论:TACE 联合放射治疗较单纯 TACE 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好,毒副反应未增加。

    作者:刘合代;丁罡;张明;姜峰;袁翠堂;梁洪享;徐菊娣;倪裕丰;廖志军;黄骞;黄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