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肿瘤细胞药敏试验方法概述

李婷;贾钰铭;雷开键

关键词:肿瘤, 药敏试验, 体外
摘要:肿瘤存在异质性,因此抗肿瘤治疗应该重视个体化。体外肿瘤细胞药物敏感性试验是目前临床上指导个体化用药的重要手段,了解其优势和局限性对于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概述目前常用的几种体外肿瘤细胞药敏试验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希望对敏感性抗癌药物筛选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金属节育环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四野盒式照射剂量分布关系

    目的:分析金属节育环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四野盒式照射技术放疗剂量分布关系。方法:10例局部进展期宫颈癌分为金属节育环组和无金属节育环组,行增强模拟定位 CT 扫描,在 TPS 计划系统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设置四野放疗计划。放射源为6MV -X 线。结果: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金属节育环对放射线剂量影响小于5%,无临床意义。

    作者:张建文;许锦辉;杨金平;何娅;庞浩文;杨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化疗方案联合放疗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联合放疗对放射性肺炎的影响。方法:117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适形或者调强),同步行化疗,分组为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顺铂二者联合放疗)、紫杉醇组(紫杉醇+顺铂二者联合放疗)及其它化疗组(长春瑞滨、伊立替康、培美曲塞等其它化疗药物+顺铂联合放疗),肺部病灶分割剂量(200~220)cGy/次、5次/周,肺部病灶放疗总量DT(5600~6600)cGy。结果:三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RR)分别为86.7%、78.7%、81.5%(P =0.653);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7.3%、30.1%、18.3%,49.0%、33.3%、18.4%和39.2%、27.8%、16.5%(P =0.74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48.5%、30.3%,65.5%、43.3%、26.8%和70.3%、48.3%、31.6%(P=0.437);1、2、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68.0%、38.2%、21.0%,50.3%、35.3%、28.1%和56.0%、35.3%、29.6%(P =0.756);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0.0%、22.7%、18.5%(P =0.037)。结论:吉西他滨组能够明显增加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紫杉醇组也有较高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三组的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生存率相似。

    作者:陈云萍;李建成;张江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盆腔肿瘤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的剂量学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腹、盆腔肿瘤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后出现≥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与患者临床特征参数及小肠(small bowel,SB)剂量体积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63例接受 IMRT 的腹、盆腔肿瘤患者资料,应用 CTCAE 3.0评分标准对患者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进行评价分级,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参数及小肠受照的剂量体积参数(Dmax、Dmin、Dmean、D2cc、D5cc及小肠接受的 V5~60的绝对体积)与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 IMRT 后在急性观察期内,发生≥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13例,发生率为20.63%(13/63)。单因素分析发现小肠 V20~60、D2cc、D5cc 与≥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的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小肠的 V20、V55是≥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25和0.004)。V20=183cm3、V55=2cm3可看作小肠的放射耐受剂量,其对≥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预测的灵敏度均为0.846,特异度分别为0.800、0.960。结论:对于行 IMRT 治疗后的腹、盆腔肿瘤患者,小肠的 V20、V55是预测≥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有独特意义的影响因素。

    作者:要雪品;翟福山;李楠;包超恩;程延;刘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A125联合 CA19-9、CEA、CA72-4检测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阐明联合检测糖类抗原(CA125、CA19-9、CA72-4)与癌胚抗原(CE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81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81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以及作为对照的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 CA125、CA19-9、CA72-4与 CEA 进行检测。采用 ROC 曲线及 AUC、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估上述血清标记物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意义。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 CA125、CA19-9、CA72-4的水平与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以及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 <0.05)。ROC 曲线显示 CA125、CA19-9、CEA 与CA72-4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0.025、0.670±0.042、0.497±0.046 and 0.821±0.033。联合检测上述肿瘤标记物显示高的敏感性(91.4%)与较好的特异性(83.9%)。与其他单一肿瘤标记物相比,CA125显示高的敏感性与较好的特异性。结论:联合检测 CA125、CA19-9、CEA 与 CA72-4可以提高上皮性卵巢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与准确性。

    作者:王丹丹;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32例脾脏肿瘤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目的:总结临床病例,探讨脾脏肿瘤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32例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和远期生存进行分析。结果:32例脾脏肿瘤均行脾切除术(包括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良、恶性肿瘤各占50%。脾脏多见的恶性肿瘤为淋巴瘤(25.00%)、血管肉瘤(15.63%);多见的良性肿瘤前三位为脾囊肿(18.75%)、血管瘤(15.63%)、淋巴管瘤(12.50%)。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 影像学特点为脾脏均匀增大,或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结节。16例恶性肿瘤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95%CI:6.28~25.72)。结论:病史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脏肿瘤的重要依据。良性肿瘤手术效果佳,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振宇;金琳芳;石鑫;常树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张瑞萍,高云阁,董晓昕,周学慧,王志高,崔庆超,翟树森

    目的:调查127例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情况及营养支持治疗现状,分析营养风险的发生与病期、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的关系。方法:对127例患者,于入院第2天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评估。并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病期、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患者的治疗情况,计算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NRS2002评分。明确患者的年龄、病期、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与营养风险的关系。结果:127例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足(BMI <18.5kg/m2)25例,占19.69%;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即 NRS2000评分≥3分者)为72例,发生率为56.69%。23例给予营养治疗,其中3例 NRS2002评分为1~2分,≥3分以上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20例(5例为终末期患者),占27.78%,主要应用脂肪乳、氨基酸及葡萄糖治疗。年龄越大,发生营养风险的几率越高,贫血、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降低增加营养风险的发生率,病期的早晚与营养风险无相关性。结论: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营养支持治疗未得到重视,存在不恰当及不充分的营养支持治疗。积极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是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补充。

    作者:张瑞萍;高云阁;董晓昕;周学慧;王志高;崔庆超;翟树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肝癌衍生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1对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和预后意义

    目的:研究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和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对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PICC)和结直肠癌(CR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 PICC、60例肝脏转移性 CRC 以及60例原发性CRC 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和统计学处理。结果:32例(58.2%)PICC 归为肿块型,13例(23.6%)为导管内乳头状型,10例(18.2%)为周围导管浸润型。PICC 中 ECM1表达与男性(P =0.033)、肝门区(P =0.027)、导管内乳头黏液腺瘤(P =0.000)和肠型上皮细胞(P <0.001)显著相关。HDGF +/ECM1-免疫表型诊断 PICC 有100%的阳性预测值(PPV)。HDGF -/ECM1+免疫表型诊断转移性 CRC 有84.2%的 PPV 值。HDGF +/ECM1+免疫表型诊断 PICC 和转移性 CRC 分别有86.7%和13.3%的 PPV 值。单变量 Cox 生存分析55例 PICC 标本,确认浸润深度(P =0.005)、淋巴结转移(P =0.012)、肿瘤阶段(P =0.004)以及血管浸润(P=0.023)与病人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多变量 Cox 生存分析认为:肿瘤阶段(P =0.002)与病人生存期差有关。结论:PICC 中的 ECM1表达与性别、肿瘤位置、导管内乳头状生长型及肠表型呈统计学相关。HDGF 和 ECM1联合可作为鉴别 PICC 和转移性 CRC 的有用指标。

    作者:何坤;阮嘉后;储兵;周载平;黄锐钦;胡泽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对食管癌细胞株 miR -302b 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食管癌细胞在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作用下 miR -302b 表达情况,以明确 miR -302b 的表达水平是否与食管癌肿瘤相关性炎症有关。方法:选择4株食管癌细胞及1株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株作为对照。用含 LPS、IL -6、IFN -γ、TGF -β的 RPMI 1640培养基以及普通 RPMI 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于刺激0h、12h、24h、48h 提取总 RNA,qRT -PCR 检测 miR -302b 表达水平。结果:食管癌细胞 miR -302b 的表达水平较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水平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可以抑制食管癌细胞 miR -302b 的表达水平,而且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对 miR -302b 的抑制率逐渐升高;而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 miR -302b 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miR -302b 的表达与食管癌肿瘤相关性炎症具有相关性。

    作者:张鹏江;崔曼莉;张超;王景杰;张明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阑尾原发性腺癌晚期形成 Krukenberg 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原发性腺癌晚期形成 Krukenberg 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例表现为 Krukenberg 瘤的阑尾原发性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阑尾原发性腺癌晚期转移形成Krukenberg 瘤的病例较为罕见,并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漏诊、误诊,术前或术中即明确诊断者极少见,绝大多数是通过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而终确诊。右半结肠切除术是阑尾原发性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术后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结论:以 Krukenberg 瘤为首发表现的病例在寻找原发癌灶时应考虑到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可能。术中对阑尾的仔细探查是必要的,若发现阑尾形态异常改变除了及时行阑尾切除,术中还应对其进行冰冻病理检查以提高术中确诊率,指导手术治疗。

    作者:张弛远;王丹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miR -182表达异常对甲状腺癌细胞株 SW579增殖迁移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病理状态甲状腺组织中 miRNA -182(miR -182)的 mRNA 表达水平,探讨沉默 miR-182后,甲状腺癌细胞系 SW579的增殖、迁移能力及 VEGF 和 p53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miR -182的 mRNA 表达水平。转染 miR -182-inhibitor 后,MTT 法、流式细胞术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 SW57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 VEGF 和 p5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 -182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癌旁甲状腺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甲状腺腺瘤组织和甲状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转染 miR -182-inhibitor 后,SW579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迁移数显著降低(P<0.05),VEGF 和 p5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结论:miR -182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潜在联系。下调 miR -182可抑制 SW579细胞的增殖迁移,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细胞中 VEGF 和 p53的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马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瘤相关易栓症炎症因子表达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瘤相关易栓症炎症因子表达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4月共72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炎症因子(IL -1β、IL -18和 TNF -α)和凝血指标(PT、APTT、TF和 CP)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癌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F 和 CP)和炎症因子(IL -1β、IL -18和 TNF -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癌治疗后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F 和 IL -1β、IL -18、TNF -α,CP 和TNF -α存在明显相关性(P <0.05);而 CP 和 IL -1β、IL -18则无相关性(P >0.05)。结论:瘤相关易栓症中炎症因子(IL -1β、CP 和 IL -18)及凝血指标(PT、APTT、TF 和 CP)均呈高表达性,炎症因子促进 TF 和 CP表达,造成凝血功能紊乱。

    作者:王长林;胡文辉;程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 MMP -2及 MMP -9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不同发展阶段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水平,探讨这些活性物质在 AL 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初诊 AL 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其血清 MMP -2及 MMP -9水平并对结果比较分析,并对 AL 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不同阶段的动态检测。骨髓涂片在显微镜下按常规分类计数200个有核细胞,计算原始加幼稚细胞比例。结果:AL 组初诊时血清 MMP -2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AL 组初诊时血清 MMP -9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AL 髓外浸润患者组 MMP -2与 MMP -9水平明显高于无髓外浸润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时,血清 MMP -2及 MMP -9含量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复发组患者血清 MMP -2及 MMP -9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未达到缓解[包括部分缓解(PR)和未缓解(NR)]时,上述因子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L 初诊患者治疗前血清 MMP -2及 MMP -9水平与骨髓原始加幼稚细胞数呈正相关(P <0.05,r =0.618和 P <0.05,r =0.368)。结论:动态监测 AL 患者血清 MMP -2及 MMP -9水平,可作为白血病病情进展、疗效过程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王晓军;朱卫民;田培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ECRG4增强鼻咽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 ECRG4在鼻咽癌细胞对顺铂反应性中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顺铂分别处理ECRG4稳定转染的 CNE1细胞和对照细胞,MTT 实验检测 ECRG4高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对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和 Western Blot 检测 ECRG4高表达对顺铂处理后的鼻咽癌细胞的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的影响。用抑制细胞自噬的药物预先处理鼻咽癌细胞,观察该药物对 ECRG4高表达增强的鼻咽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和对照细胞相比,ECRG4的高表达显著增强鼻咽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 Western Blot 分析显示 ECRG4高表达对顺铂诱导的鼻咽癌细胞的细胞凋亡没有显著影响。免疫荧光和 Western Blot 分析显示 ECRG4的高表达上调自噬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LC3)的含量。同时抑制细胞自噬的药物可以降低 ECRG4高表达对 CNE1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促进作用。结论:ECRG4高表达促进鼻咽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并且该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自噬的途径实现的。ECRG4有可能用于鼻咽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分子标记。

    作者:秦鑫;游颜杰;张敏;张文静;范晓航;肖娟;龚文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一线解救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吉西他滨1250mg/m2加入生理盐水100ml 快速静滴 d1、8;顺铂75mg/m2加入250ml 生理盐水静滴 d1,每个周期21天,至少2个周期。结果:37例患者均评价疗效。总有效率(ORR)为59.46%,其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1例,疾病稳定(SD)6例,疾病进展(PD)9例。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Ⅱ-Ⅲ度)和消化道反应(Ⅱ-Ⅲ度)。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且对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亦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解救治疗方案。

    作者:梁兵;靳鹏;王俊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KLF8在缺氧诱导胃癌细胞多药耐药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 KLF8(Kruppel -like factor 8)在缺氧诱导胃癌细胞多药耐药表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Western blot 和实时定量 PCR 的方法检测三株胃癌细胞系 MKN28、MKN45、SGC7901在常氧及缺氧条件下KLF8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和实时定量 PCR 检测胃癌耐药细胞系 SGC7901/VCR、SGC7901/ADR 和亲本细胞系 SGC7901中 KLF8的表达水平。构建 KLF8正义表达载体及 KLF8小干扰 RNA 的慢病毒载体,将其转染入实验细胞中,用 Western blot 和实时定量 PCR 的方法检测 KLF8表达量的变化。MTT、Annexin V /PI 染色法及阿霉素蓄积量与潴留实验检测 KLF8在缺氧诱导胃癌细胞多药耐药表型中的作用。结果:缺氧可诱导胃癌细胞系 MKN28、MKN45、SGC7901中 KLF8的表达升高。与胃癌亲本细胞系相比,KLF8在胃癌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升高,并且在 SGC7901/VCR 细胞中表达升高的更为明显。外源性转染 KLF8后可显著增加胃癌细胞中 KLF8的表达量,KLF8小干扰 RNA 可有效降低常氧及缺氧条件下胃癌细胞中 KLF8的表达。常氧条件下,外源性转染 KLF8的正义表达载体可增加胃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化疗药物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指数,同时可增加细胞内阿霉素的泵出率。缺氧条件下,KLF8小干扰 RNA 能够逆转胃癌细胞中上述现象的发生。结论:初步实验结果发现了一个新的缺氧反应分子-KLF8。表型试验证实该分子在缺氧诱导胃癌多药耐药中发挥作用。

    作者:杨雪;王亚芳;张慧;刘理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IL -33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IL -33(interleukin 33)是近年来发现的 IL -1家族的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与其受体 ST2相互作用在宿主防御、免疫调节和炎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IL -33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在恶性血液病的诱导分化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 IL -33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尤其是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李苑博;张继红;符爽;崔丽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蟾蜍灵对乳腺癌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蟾蜍灵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人乳腺癌 MDA -MB -231细胞系进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从中分离出乳腺癌干细胞。CCK -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蟾蜍灵对乳腺癌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 Annexin Ⅴ-FITC /PI 双染检测不同浓度的蟾蜍灵对乳腺癌干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从 MDA -MB -231细胞系中分选出乳腺癌干细胞。CCK -8结果显示,蟾蜍灵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乳腺癌干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蟾蜍灵随时间和浓度增加诱导乳腺癌干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蟾蜍灵能够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王继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结直肠癌是常见及致死率高的癌症之一,其发生机制有两个主要通路:即经典的“腺瘤-腺癌”通路和锯齿状通路。锯齿状通路因其独特的分子病理学改变,而被认为是独立于经典的“腺瘤-腺癌”通路之外的结直肠癌发生路径。Longacre 和 Fenoglia Preiser 于1990年对大肠“混合性增生性腺瘤样息肉”(mixed hyperplastic adenomatous polyps,MHAP)进行重新评估,并首次使用“锯齿状腺瘤”(serrated adenoma, SA)来定义此类病变。锯齿状病变的组织学分类及致癌的分子机制已部分阐明。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病理医生,特别是年轻的病理医生对锯齿状病变分类及诊断仍存困惑。本文拟就锯齿状病变的分类、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进行讨论。

    作者:高珊;焦宇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肿瘤标志物及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诊断率低,目前仍缺乏敏感而特异的血清学标记物。已有学者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 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甲壳质酶蛋白40(YKL -40)、periostin(PN)及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CYFRA21-1)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分别作为单项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并且与传统肿瘤标志物 CA125进行比较。近年来,CA125分别与 HE4、YKL -40、CYFRA21-1、PN 的联合检测在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断的阳性率方面已进一步成为研究热点。新型肿瘤标志物与 CA125的比较性研究及 CA125与四种新型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研究得出:HE4、YKL -40、CYFRA21-1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血清 CA125,PN 敏感度低于 CA125,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项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癌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作者:王美巍;李佩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沉默 Snail 基因对胃癌 MKN -28细胞的生物学影响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 Snail 对胃癌 MKN -28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慢病毒沉默胃癌 MKN -28细胞株的 Snail 基因,顺铂处理 MKN -28细胞,CCK -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Transwell 小室观察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Real time PCR 检测 Snail mRNA、E -cad-herin mRNA 和 Bcl -2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增殖情况,慢病毒沉默 Snail 基因组和顺铂处理组的细胞出现了增殖抑制,特别是 shRNA -Snail +顺铂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P <0.05)。各组细胞的凋亡表现,不同刺激因素组细胞的凋亡程度明显高于单纯 MKN -28细胞组。细胞侵袭实验显示,shRNA +Snail +顺铂组的细胞迁出的细胞数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 <0.05)。顺铂处理 MKN -28细胞后,shRNA +Snail +顺铂组的细胞 Snail mRNA 和 Bcl -2 mRNA 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单纯 MKN -28细胞组(P <0.05),E -cadherin mRNA 的水平高于单纯 MKN -28细胞组(P <0.05)。结论:慢病毒沉默 Snail 基因,影响胃癌 MKN -28细胞的增殖、促进了细胞的凋亡,抑制 MKN -28细胞的侵袭,增加了化疗药的敏感性,可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作者:李妍;田昕;孟凡东;隋承光;吴迪;付立业;姜又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