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阑尾原发性腺癌晚期形成 Krukenberg 瘤的临床分析

张弛远;王丹波

关键词:阑尾肿瘤, 阑尾, 腺癌, Krukenberg 瘤
摘要:目的:探讨阑尾原发性腺癌晚期形成 Krukenberg 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例表现为 Krukenberg 瘤的阑尾原发性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阑尾原发性腺癌晚期转移形成Krukenberg 瘤的病例较为罕见,并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漏诊、误诊,术前或术中即明确诊断者极少见,绝大多数是通过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而终确诊。右半结肠切除术是阑尾原发性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术后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结论:以 Krukenberg 瘤为首发表现的病例在寻找原发癌灶时应考虑到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可能。术中对阑尾的仔细探查是必要的,若发现阑尾形态异常改变除了及时行阑尾切除,术中还应对其进行冰冻病理检查以提高术中确诊率,指导手术治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iR -182表达异常对甲状腺癌细胞株 SW579增殖迁移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病理状态甲状腺组织中 miRNA -182(miR -182)的 mRNA 表达水平,探讨沉默 miR-182后,甲状腺癌细胞系 SW579的增殖、迁移能力及 VEGF 和 p53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miR -182的 mRNA 表达水平。转染 miR -182-inhibitor 后,MTT 法、流式细胞术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 SW57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 VEGF 和 p5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 -182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癌旁甲状腺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甲状腺腺瘤组织和甲状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转染 miR -182-inhibitor 后,SW579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迁移数显著降低(P<0.05),VEGF 和 p5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5)。结论:miR -182高表达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潜在联系。下调 miR -182可抑制 SW579细胞的增殖迁移,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细胞中 VEGF 和 p53的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马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5例单发甲状腺肿物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 SWE 技术。结果:所有结节经病理证实,61个结节为良性,124个为恶性。恶性结节超声表现常呈低或极低回声,伴多发细点状微钙化,纵横比大于1,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恶性结节的大弹性模量值(Emax )为(58.5±26.5)kPa,平均杨氏模量为(41.8±32.6)kPa。良性结节的大弹性模量值(Emax )为(38.5±15.7)kPa,平均杨氏模量为(29.5±17.7)kPa,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弹性模量值(Emax )为55.4kPa、平均弹性模量值(Emean )为45.6kPa、可疑结节与周围正常腺体弹性模量值之比(ER)为1.5,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论:基于超声二维表现,综合 SWE 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张翠;张艳华;程文;邵华;刘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7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普外二科收治的7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及术后石蜡病理检查。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8例、患侧腺叶+峡部全切+对侧腺叶次全切除54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10例、患侧腺叶切除4例。20例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8例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首选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临床分期进行个体化选择。

    作者:张春霞;杨丽;王文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一线解救治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吉西他滨1250mg/m2加入生理盐水100ml 快速静滴 d1、8;顺铂75mg/m2加入250ml 生理盐水静滴 d1,每个周期21天,至少2个周期。结果:37例患者均评价疗效。总有效率(ORR)为59.46%,其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1例,疾病稳定(SD)6例,疾病进展(PD)9例。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Ⅱ-Ⅲ度)和消化道反应(Ⅱ-Ⅲ度)。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且对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亦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解救治疗方案。

    作者:梁兵;靳鹏;王俊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IGF -1R 阻断剂抑制人肝癌细胞 MHCC97-H 增殖转移的研究

    目的:探讨 IGF -1R 阻断剂在人肝癌细胞 MHCC97-H 增殖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株 MHCC97-H,预先给予 IGF -1R 阻断剂鬼臼苦素(picropodophyllin,PPP)10μmol/L 干预1h,然后给予 IGF-II 50ng/ml 作用48h,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噻唑兰(MTT)法分析细胞生长情况,Brdu 法检测细胞增殖潜能,平板克隆实验观察并计算细胞克隆形成率,Real -time PCR 及 Western blot 法观察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9、-2(MMP -9、MMP -2)mRNA 及蛋白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细胞增殖转移情况。结果:IGF -1R 阻断剂 PPP 可使 MHCC97-H 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IGF -1R 阻断剂 PPP 显著抑制 MH-CC97-H 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P <0.05);与对照组相比,IGF -II 组 MHCC97-H 细胞中 PC-NA、MMP -9及 MMP -2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而与 IGF -II 组相比,IGF -1R 阻断剂PPP 可明显抑制 MHCC97-H 细胞中 PCNA、MMP -9及 MMP -2的 mRNA 和蛋白表达(P <0.05)。结论:IGF -1R 阻断剂通过抑制人肝癌细胞 MHCC97-H 生长增殖,下调 PCNA、MMP -9及 MMP -2的表达,发挥阻碍人肝癌细胞 MHCC97-H 增殖转移的功效。

    作者:姬媛媛;王志东;王宝太;杨正安;周晓荣;史敏;徐慧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盆腔肿瘤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的剂量学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腹、盆腔肿瘤患者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后出现≥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与患者临床特征参数及小肠(small bowel,SB)剂量体积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63例接受 IMRT 的腹、盆腔肿瘤患者资料,应用 CTCAE 3.0评分标准对患者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进行评价分级,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参数及小肠受照的剂量体积参数(Dmax、Dmin、Dmean、D2cc、D5cc及小肠接受的 V5~60的绝对体积)与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 IMRT 后在急性观察期内,发生≥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13例,发生率为20.63%(13/63)。单因素分析发现小肠 V20~60、D2cc、D5cc 与≥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的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小肠的 V20、V55是≥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25和0.004)。V20=183cm3、V55=2cm3可看作小肠的放射耐受剂量,其对≥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预测的灵敏度均为0.846,特异度分别为0.800、0.960。结论:对于行 IMRT 治疗后的腹、盆腔肿瘤患者,小肠的 V20、V55是预测≥2级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有独特意义的影响因素。

    作者:要雪品;翟福山;李楠;包超恩;程延;刘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宣威地区室内污染物与肺癌发病关系的研究

    宣威地区是女性肺癌高发病地区之一。大量研究显示宣威地区 C1烟煤燃烧后释放的室内污染物与宣威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本文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肺癌发病死亡特点、室内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及二氧化硅与肺癌发病关系概括当前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艳军;黄云超;周永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晚期癌症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比较

    目的:调查晚期癌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比较肠内营养(EN)及肠外营养(PN)支持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88例住院晚期癌症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量表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将诊断为营养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改善情况、生存质量及功能康复状况。结果: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0.1%,≥70岁者发生率高于<70岁者(P <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和功能康复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 EN 组营养状况指标、生存质量指标和功能康复指标均优于 PN 组(P <0.05)。结论:晚期癌症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在胃肠道功能正常时首选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李世林;宋英丽;唐玉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沉默 Snail 基因对胃癌 MKN -28细胞的生物学影响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 Snail 对胃癌 MKN -28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慢病毒沉默胃癌 MKN -28细胞株的 Snail 基因,顺铂处理 MKN -28细胞,CCK -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Transwell 小室观察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Real time PCR 检测 Snail mRNA、E -cad-herin mRNA 和 Bcl -2 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增殖情况,慢病毒沉默 Snail 基因组和顺铂处理组的细胞出现了增殖抑制,特别是 shRNA -Snail +顺铂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P <0.05)。各组细胞的凋亡表现,不同刺激因素组细胞的凋亡程度明显高于单纯 MKN -28细胞组。细胞侵袭实验显示,shRNA +Snail +顺铂组的细胞迁出的细胞数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 <0.05)。顺铂处理 MKN -28细胞后,shRNA +Snail +顺铂组的细胞 Snail mRNA 和 Bcl -2 mRNA 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单纯 MKN -28细胞组(P <0.05),E -cadherin mRNA 的水平高于单纯 MKN -28细胞组(P <0.05)。结论:慢病毒沉默 Snail 基因,影响胃癌 MKN -28细胞的增殖、促进了细胞的凋亡,抑制 MKN -28细胞的侵袭,增加了化疗药的敏感性,可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作者:李妍;田昕;孟凡东;隋承光;吴迪;付立业;姜又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收集陕西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年龄≤35岁的青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64例,随机抽取同期年龄>35岁的中老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6例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情况。结果:青年乳腺癌与中老年乳腺癌在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 Ki -67表达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者分子分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青年乳腺癌肿瘤体积大,病理分期晚,Ki -67表达指数高,应重视其早期筛查与治疗,其高侵袭转移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虎霞;宋张骏;朱江;韩丕华;杨晓民;邓智平;李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蟾蜍灵对乳腺癌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蟾蜍灵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人乳腺癌 MDA -MB -231细胞系进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从中分离出乳腺癌干细胞。CCK -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蟾蜍灵对乳腺癌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 Annexin Ⅴ-FITC /PI 双染检测不同浓度的蟾蜍灵对乳腺癌干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从 MDA -MB -231细胞系中分选出乳腺癌干细胞。CCK -8结果显示,蟾蜍灵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乳腺癌干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蟾蜍灵随时间和浓度增加诱导乳腺癌干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蟾蜍灵能够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王继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转染IL-18基因的大鼠胶质瘤细胞疫苗9L/IL-18对胶质瘤大鼠中TGF-β和Fgf2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转染 IL -18基因的大鼠胶质瘤细胞疫苗9L/IL -18对胶质瘤大鼠血清 TGF -β和肿瘤组织中 Fgf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 F344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种9L/IL -18、9L/LXSN 和9L 细胞。ELISA 法检测大鼠血清中 TGF -β水平,RT -PCR 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 Fgf2 mRNA 的表达。结果:接种9L/IL -18细胞大鼠的外周血中 TGF -β的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肿瘤组织中Fgf2 mRNA 的表达均低于其他两组(P <0.05)。结论:IL -18通过降低 TGF -β和Fgf2的水平,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程天军;宋杨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唑来膦酸钠联合89 SrCl2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估89 SrCl2联合唑来膦酸钠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32例应用89 SrCl2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另外两组设为对照组,分别单纯给以89 SrCl2或唑来膦酸钠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根据治疗后疼痛缓解和全身骨扫描结果判断疗效。结果:实验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7.50%(28/32),对照组分别为77.42%(24/31)、75.00%(24/32)。实验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骨转移病灶好转或消退总有效率为34.38%(11/32),对照组分别为32.26%(10/31)、31.25%(10/32),实验组和对照组病灶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05)。实验组观察唑来膦酸钠的给药时间,一周内和一月后给药骨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64.71%(11/17),66.67%(10/15),疼痛改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89 SrCl2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恶性骨转移癌缓解骨痛优于单独给药。89 SrCl2和唑来膦酸钠联合给药不存在拮抗和竞争,可以同时联合使用。

    作者:白永利;王林;董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IL -33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IL -33(interleukin 33)是近年来发现的 IL -1家族的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与其受体 ST2相互作用在宿主防御、免疫调节和炎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IL -33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在恶性血液病的诱导分化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 IL -33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尤其是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李苑博;张继红;符爽;崔丽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ADx -ARMS 分析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采用 ADx -ARMS 法检测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基因突变率、突变分布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 NSCLC 标本共139例,其中包括手术切除样本83例、穿刺活检样本27例、胸腔积液样本18例及血液样本11例。所有样本均采用 ADx -ARMS法检测 EGFR 基因酪氨酸激酶编码区第19至21号外显子的突变。结果:在139例 NSCLC 标本中共检测出EGFR 基因突变53例,突变率为38.1%;第19至21号外显子的突变率分别为43.4%(23/53)、0(0/53)和56.6%(30/53);年龄大于等于中位年龄(60岁)与小于中位年龄的患者 EGFR 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5.6%(26/73)和40.9%(27/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女性患者中 EGFR 基因突变率(49.0%,25/51)高于男性患者基因突变率(31.8%,28/88,P <0.05);腺癌中的基因突变率(41.8%,46/110)显著高于鳞癌(15.0%,3/20,P <0.01),而与未能分型的患者(37.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手术切除、穿刺活检、胸腔积液以及血液样本中 EGFR 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42.2%(35/83)、37.0%(10/27)、38.9%(7/18)和9.1%(1/11)。结论:ADx -ARMS 法是检测 NSCLC 中 EGFR 基因突变的快速有效方法,但不能检测未知突变类型。EGFR 基因的总突变率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EGFR 基因突变在女性和腺癌中多见;EGFR 基因突变检出率与样本类型密切相关,对无法取得切除样本的患者,穿刺活检及胸腔积液样本是检测 EGFR 基因突变的有效样本。

    作者:楚慧丽;魏炎;毕经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肿瘤临床诊治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我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经门诊乳管镜诊治乳头溢液患者共1709人次,其中诊断为乳腺导管内肿瘤患者123例,在我科行手术治疗患者105人,回顾性分析其术前诊断、术后病检及治疗过程。结果:123例患者在乳管镜下见乳腺导管内肿瘤样病变,105人行病变导管及所属腺叶部分切除术,术后病检85例确诊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确诊为乳腺导管内原位癌,3例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2例确诊为乳腺囊肿等其他良性病变。结论:乳管镜可早期发现乳腺导管内肿瘤,是诊治及手术定位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邹裷;朱碧荣;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KLF8在缺氧诱导胃癌细胞多药耐药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 KLF8(Kruppel -like factor 8)在缺氧诱导胃癌细胞多药耐药表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Western blot 和实时定量 PCR 的方法检测三株胃癌细胞系 MKN28、MKN45、SGC7901在常氧及缺氧条件下KLF8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和实时定量 PCR 检测胃癌耐药细胞系 SGC7901/VCR、SGC7901/ADR 和亲本细胞系 SGC7901中 KLF8的表达水平。构建 KLF8正义表达载体及 KLF8小干扰 RNA 的慢病毒载体,将其转染入实验细胞中,用 Western blot 和实时定量 PCR 的方法检测 KLF8表达量的变化。MTT、Annexin V /PI 染色法及阿霉素蓄积量与潴留实验检测 KLF8在缺氧诱导胃癌细胞多药耐药表型中的作用。结果:缺氧可诱导胃癌细胞系 MKN28、MKN45、SGC7901中 KLF8的表达升高。与胃癌亲本细胞系相比,KLF8在胃癌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升高,并且在 SGC7901/VCR 细胞中表达升高的更为明显。外源性转染 KLF8后可显著增加胃癌细胞中 KLF8的表达量,KLF8小干扰 RNA 可有效降低常氧及缺氧条件下胃癌细胞中 KLF8的表达。常氧条件下,外源性转染 KLF8的正义表达载体可增加胃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化疗药物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指数,同时可增加细胞内阿霉素的泵出率。缺氧条件下,KLF8小干扰 RNA 能够逆转胃癌细胞中上述现象的发生。结论:初步实验结果发现了一个新的缺氧反应分子-KLF8。表型试验证实该分子在缺氧诱导胃癌多药耐药中发挥作用。

    作者:杨雪;王亚芳;张慧;刘理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对食管癌细胞株 miR -302b 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食管癌细胞在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作用下 miR -302b 表达情况,以明确 miR -302b 的表达水平是否与食管癌肿瘤相关性炎症有关。方法:选择4株食管癌细胞及1株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株作为对照。用含 LPS、IL -6、IFN -γ、TGF -β的 RPMI 1640培养基以及普通 RPMI 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于刺激0h、12h、24h、48h 提取总 RNA,qRT -PCR 检测 miR -302b 表达水平。结果:食管癌细胞 miR -302b 的表达水平较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的表达水平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可以抑制食管癌细胞 miR -302b 的表达水平,而且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对 miR -302b 的抑制率逐渐升高;而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 miR -302b 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miR -302b 的表达与食管癌肿瘤相关性炎症具有相关性。

    作者:张鹏江;崔曼莉;张超;王景杰;张明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miRNA 在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 RNA(miRNA)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非编码 RNA,在动植物及病毒中广泛存在。miRNA 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关系密切,并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许多 miRNA 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子宫内膜癌为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就 miR-NA 在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唐开;崔玉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瘤相关易栓症炎症因子表达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瘤相关易栓症炎症因子表达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4月共72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炎症因子(IL -1β、IL -18和 TNF -α)和凝血指标(PT、APTT、TF和 CP)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癌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F 和 CP)和炎症因子(IL -1β、IL -18和 TNF -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癌治疗后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F 和 IL -1β、IL -18、TNF -α,CP 和TNF -α存在明显相关性(P <0.05);而 CP 和 IL -1β、IL -18则无相关性(P >0.05)。结论:瘤相关易栓症中炎症因子(IL -1β、CP 和 IL -18)及凝血指标(PT、APTT、TF 和 CP)均呈高表达性,炎症因子促进 TF 和 CP表达,造成凝血功能紊乱。

    作者:王长林;胡文辉;程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