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宝华;谢鑫;夏炜;郭树忠;杨力
目的:探讨治疗腋臭三种手术方法.方法:使用皮下搔刮法、皮下修剪法及皮下搔刮加大汗腺毛囊摘除法治疗腋臭.结果:①治愈率:三组无显著性差异.②局部皮肤坏死:皮下搔刮组与皮下搔刮加大汗腺毛囊摘除组优于皮下修剪组.③术后复发率:皮下修剪组与皮下搔刮加大汗腺毛囊摘除组优于皮下搔刮组.结论:皮下搔刮加大汗腺毛囊摘除法是治疗腋臭的较好方法.
作者:王文俊;王晓英;郑世花;何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间收治一罕见腭裂患者同时合并全身多处畸形病例,经查阅1998年以来的中外口腔医学期刊,均未见有同样病例报道,现首次报道如下.
作者:卢丽虹;胡顺广;魏远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几乎世界上所有的种族都可能发病,但发病率有所不同.一般肤色越深的人发病率越高,其中有色人种的发病率高于白色人种,黄种人的发病率介于黑种人和白种人之间.如美国发病率不足1.0%,印度为4.0%,我国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17%~1.00%.白癜风的发病在性别间无明显差异,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青少年多发,约50%的患者其发病年龄在20岁以内.近年来发现白癜风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这可能与环境的污染加重有关.白癜风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但研究证明与遗传、自身免疫、精神创伤及日光中的紫外线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主要介绍遗传因素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杨慧兰;樊建勇;刘仲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寻建立真皮类似物的培养方法.方法: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制备鼠尾胶原,将鼠尾胶原溶液、浓缩培养基、NaOH溶液和以血清重悬的成纤维细胞溶液在适当的比例下混合后形成凝胶构建真皮类似物.结果:形成的真皮类似物中成纤维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并且组织块具有一定弹性和抗拉伸能力.结论:①利用鼠尾胶原可以构建真皮类似物,该模型是进行皮关键与基础;②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复合物有着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它是研究成纤维细胞与细胞肤器官型培养和制作复合皮的外基质之间以及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良好模型.
作者:张铁良;屠军波;杨壮群;荔鹏;王正辉;邢喆;兰海龙;薛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脉管性疾病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Mulliken和Glowacki 1982年首先进行了生物学分类,经过多年临床实践,1995年Waner和Snen又修改了此分类,这一新分类已被国际脉管病研究会推荐为国际统一分类),系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临床上大多数患者为脉管畸形,真性脉管瘤比例较小[1].发病部位以口腔颌面部多见,尽管没有恶性肿瘤那样的生物学行为,但其造成难以接受的颜面部畸形、凶险的出血倾向等影响患者容貌美观并严重威胁其生活质量.本文就脉管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陈东来;庞晓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重睑术是美容整形门诊常见的手术,其方法繁多,但尤以切开法为可靠持久.切开法重睑术虽然手术难度不大,但技术性强,要求高,临床工作中要成功完成重睑手术,从设计到术后护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准确、精细.笔者总结620例医患均满意(图1,见中插6)的重睑成形术患者的情况,体会如下.
作者:王玉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人工唾液对瓷贴面粘结剂颜色的影响.方法:用Vita T4透明瓷制作直径10.00mm,厚0.50mm的试样30个,分成A、B、C三组,分别选用三种不同粘结剂与玻璃底座相粘结.A组采用EB化学固化粘结剂粘结,B组采用RelyX Veneer光固化粘结剂粘结,C组采用RelyX ARC双重固化粘结剂粘结.然后用分光光度仪测量即刻以及置于人工唾液7天、30天、90天后的试样的L*a*b*值,并计算色差(△E),采用SPSS10.0软件分析结果,比较三种粘结剂的颜色稳定性.结果:随着浸泡人工唾液时间的延长,三组之间的L*a*b*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E值分别为1.05、0.60和0.64.但是三组试样的L*a*b*值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P<0.05):L*值减小,a*b*值增大.结论:在人工唾液环境中,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三种粘结剂都会发生变色,但这种颜色的改变程度是在临床美学要求范围内的.
作者:王彬;何惠明;李江;王俊成;张春宝;毛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瘤体穿刺置管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海绵状血管瘤患者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3~22岁,血管瘤位于头面部的5例、四肢1 6例、躯干部2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直接穿刺瘤体中心部位并妥善固定,然后根据瘤体造影确定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低回流量型或高回流量型),对于低回流量型每日经留置针直接注入40%尿素溶液5~15ml,而对于高回流量型,注射前暂时性阻断其回流静脉,然后采用上述方法注射治疗,直至瘤体变硬、萎缩.并与既往类似病变,采用一般局部注射及动脉插管注射尿素的血管瘤患者各20例进行比较.结果:瘤体穿刺置管治疗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动脉局部注射治疗组和动脉插管注射治疗组(P<0.05),瘤体穿刺置管治疗组疗程明显短于尿素局部注射治疗组和动脉插管注射治疗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尿素局部注射治疗组和动脉插管注射治疗组(P<0.05).结论:瘤体穿刺置管注射尿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操作简便、疗程短、疗效好、并发症少且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正团;屠军波;徐泉;邢喆;肖小娥;兰海龙;杨壮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也逐渐增强.电动牙刷作为一种新式刷牙工具,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有国外研究证实电动牙刷与传统手动牙刷比较,具有更为明确的口腔清洁功效,能更为有效地去除牙齿上的沉积物.
作者:赵蕊妮;陈永进;吴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在本组16例经隧道转移岛状皮瓣中,足背顺行和逆行皮瓣5例,小腿后侧腓肠神经营养皮瓣3例,小腿外侧皮瓣2例,足底内侧皮瓣4例,腹直肌肌皮瓣2例,经皮下隧道转移时,隧道长15cm,宽为12cm,经使用消毒的液体石蜡润滑隧道及皮瓣,皮瓣均得以顺利经隧道转移至皮瓣受区,无一例发生皮瓣血管蒂撕脱或皮瓣层撕脱.
作者:沈运彪;叶祥柏;夏来启;陈忠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中合作行为及结果的影响.方法:对门诊口腔科60例青少年(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由从事正畸工作5年以上的主治医师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正治疗,干预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等心理治疗.将两组治疗中的合作行为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理干预组自律性、主动性、自觉性、矫治时间、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正畸患者治疗中合作行为和结果有明显影响,通过心理干预能提高矫治的效果,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张怡;苗丹民;张银玲;肖力军;曲晓莉;荀文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对大鼠皮肤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光子嫩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15只SD大鼠,每只选三个部位用强脉冲光照射,采用同一照射参数,能量密度34J/cm2,分为三个脉冲,脉宽各为4ms、5ms、6ms,脉冲延时为20ms及25ms.照射后第1、3、5、7、15、30天分别于治疗及非治疗部位切取皮肤样本,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观察.结果:照射后第1天TIMP-1无表达,第3天时出现表达并逐渐增强,第15天时达到高峰,至第30天时表达仍处于较高水平,非治疗部位染色阴性.结论:强脉冲光照射皮肤后可引起TIMP-1表达的增加,提示TIMP-1在光子嫩肤过程中对皮肤的重塑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明利;柳大烈;袁强;杜本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头皮扩张术治疗瘢痕性秃发的临床应用经验,强调头皮瓣设计的重要性.方法: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应用头皮扩张术治疗瘢痕性秃发148例,手术选用100~500ml扩张器272个.头皮经扩张后采用如下方式进行修复:①单纯采用常规任意头皮瓣修复秃发区139例;②结合运用Orticochea多瓣法修复2例;③结合采用颞浅血管岛状头皮瓣转移修复鬓角3例、发际2例;④选择性将瘢痕性秃发区中存留的正常岛状生发头皮,形成以颞浅血管为蒂的岛状头皮瓣转移修复2例.结果:本组病例,修复秃发大面积为310cm2,其中一典型病例,秃发面积达12cm×14cm,经一次扩张后修复全部秃发区.本组148例,一次性完全修复秃发135例,2例经接力扩张、6例经延期扩张后完全修复,剩余5例未完全修复,并发症发生率为17.6%.结论:头皮扩张术治疗大面积瘢痕性秃发有良好的整复效果,是大面积瘢痕性秃发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头皮扩张术结合多种类型头皮瓣设计的灵活运用可提高并改善瘢痕性秃发的修复效果.
作者:宋维铭;冯越蹇;王佳琦;张海明;马继光;孙广慈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主要分为自然衰老和光老化两种形式,现已明确皮肤衰老是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
作者:王倩;蔡念宁;金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人体的头发既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还具有与生活水平密切相关、越来越突出的美容作用和社会效应.护发、美发已成为人们在工作、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方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注意日常的护理、保护头发免受损伤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头发的生理结构,损伤类型,洗发护发产品的作用原理做了简要介绍,而对当前国内外洗发护发产品的功效评价做了重点介绍,综述如下.
作者:程艳;祁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经过发生、发展和消退过程,但机理尚不清楚,目前对促血管生成素的研究众多,但与血管瘤的关系国内、外报道均较少,下面就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林文雄;苏振民;王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复方胰岛素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溃疡的促愈合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Wi star大鼠背部各制备4个皮肤溃疡模型,共复制溃疡72个,随机将溃疡分为复方胰岛素凝胶治疗组(A组)、凝胶基质对照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以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各组溃疡面积、溃疡愈合速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在伤后头10天内,A组溃疡缩小明显,愈合速度明显快于B组、C组.伤后14天,A组溃疡基本愈合,皮肤结构完整、上皮化较厚;而B、C组溃疡仍未完全愈合,皮肤结构不完整、上皮化较薄.结论:局部应用复方胰岛素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溃疡有促愈合作用.
作者:周冼苡;周雪雪;曾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本文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支架外皮肤覆盖方案,探索一种手术效果稳定可靠的合成材料支架外耳再造方法.方法:48例先天性小耳畸形,应用Medpor支架行全外耳再造术,支架外软组织覆盖材料分别为单纯乳突区扩张皮肤1例、颞顶筋膜瓣加植皮25例、乳突区扩张皮瓣加颞顶筋膜瓣22例,观察比较应用不同覆盖材料耳再造后支架外露发生率、再造外耳外形轮廓、表面皮肤颜色质地.结果:临床应用48例,随访1至6年,应用单纯乳突区扩张皮瓣覆盖者1年内耳支架完全外露;应用颞顶筋膜瓣加植皮者再造耳廓外形及轮廓优良,但大部分病例再造耳廓皮瓣不同程度色素异常;应用乳突区扩张皮瓣及颞顶筋膜瓣联合覆盖者再造外耳形态及轮廓均优良,且表面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和对侧外耳皮肤一致,美容效果佳.结论:应用乳突区扩张后皮瓣及颞顶筋膜瓣双层组织瓣的软组织覆盖方案可以满足Medpor再造外耳的外形、轮廓及皮色的需求,是一项安全稳定的手术方案,综合效果优于颞顶筋膜瓣加植皮方案,而单纯应用乳突区扩张皮瓣的方案不适用于Medpor外耳再造术.因此推荐在选用Medpor耳支架行全外耳再造治疗Ⅲ度先天性小耳畸形时,优先选用颞顶筋膜瓣联合乳突区扩张皮瓣的软组织覆盖方案.
作者:杨松林;刘庆阳;金一平;丁志;高云;郑江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眼部整形美容是美容外科医疗范围领域为常见的手术,而重睑成形术约占眼部整形美容手术的50%以上[1].连续埋线法重睑成形术操作相对比较简单,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痕迹.从而给受术者带来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小,是许多重睑美容受术者的首选术式.笔者自2002年10月~2005年4月采用改进的连续埋线重睑成形术施行重睑成形术81例,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范俊田;卢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颌颈部深度烧伤,早期切削痂移植大张中厚皮片的优良效果已得到公认,但在工作中常见患者因惧怕而拒绝早期手术,或就诊时间较晚而失去手术时机,创面溶痂、有肉芽组织形成,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给治疗造成很大困难.从2000年4月至2004年9月,我科利用肿胀麻醉及整形外科技术,采用大张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治疗颌颈部晚期深度烧伤68例,取得了满意的止血、麻醉及手术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小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