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扩张肩胛皮瓣在胸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焦鹏;刘元波;战秋衡;唐欣;刘立强;田佳;甘承;范金财

关键词:组织扩张术, 肩胛皮瓣, 胸部瘢痕
摘要:目的:探讨预扩张肩胛皮瓣修复胸部瘢痕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手术时,取与旋肩胛动脉降支相平行的皮肤切口,掀起皮瓣,在肩胛皮瓣下埋置适当大小的皮肤扩张器;2~3周后,开始注水治疗,直至注水完毕.Ⅱ期手术时,取出皮肤扩张器,以旋肩胛动脉为血管蒂,掀起肩胛皮瓣,带蒂转移,修复胸部瘢痕切除后所遗留的创面.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临床应用于16例患者,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瓣区伤口愈合良好;其中术前实施皮瓣延迟手术的患者7例,扩张时间4~8个月,平均5.3个月,皮瓣大小21cm×6cm~35cm×10cm,平均29.42cm×8.73cm.结论:预扩张肩胛皮瓣适合于胸部较大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皮瓣预扩张产生了延迟作用,皮瓣易于成活;扩张后的组织量较大,供瓣区易于关闭;扩张后皮瓣较薄,形态外观满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错(牙合)畸形中(牙合)关系建立与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错(牙合)治中如何建立稳定的(牙合)关系.方法:结合典型病例介绍矫治方法. 结果:建立良好的(牙合)关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牙合)位的调整与牙位的调整.结论:要实现两者的调整,取决于矫治方案的确定,矫治力系统的选择及控制牙齿移动的能力这三方面的因素.

    作者:陆晓丽;周珊;韩晶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下睑眼袋矫治的术式选择与应用体会

    我院自1998年~2004年8月行下睑眼袋矫治术520例,男性182例,女性338例,年龄25~68岁,其中70%为40~58岁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睑袋矫正不彻底5例;切口瘢痕不平整,6个月后仍较明显者4例:皮下瘀血短期不吸收,在局部形成结节者8例;睑外翻、睑球分离1例;下睑塌陷1例;共19例,为手术总数的3.6%.

    作者:郭会越;刘林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RGD多肽表面修饰对HA-TCP生物陶瓷修复骨缺损的影响

    目的:了解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多肽表面修饰对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HA-TCP)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影响.方法:以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 s,MSCs)复合RGD多肽表面修饰的HA-TCP或单纯材料培养制备组织工程骨,选择60只新西兰白兔,制作15mm长的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实验根据植入不同的材料分为A、B、C和D组,A组:骨缺损区植入MSCs复合RGD多肽表面修饰的HA-TCP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B组:骨缺损区植入MSCs复合HA-TCP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C组:骨缺损区植入RGD多肽表面修饰的HA-TCP;D组:骨缺损区植入HA-TCP.术后4、8、16周取材,行X线检查、组织学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和生物力学测定. 结果:术后4、8、16周各组骨缺损区均有新骨生成,成骨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经x线、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估,成骨能力依次为:A>B>C>D(P<0.001,P<0.05),其中A组术后16周骨缺损完全修复,骨髓腔再通,生物力学性能接近正常骨.结论:RGD多肽表面修饰对以HA-TCP为支架材料组织工程骨的修复作用有明显优化作用.

    作者:蓝旭;梁军;葛宝丰;刘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隆鼻术后硅胶假体外露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探讨硅胶假体隆鼻术后假体外露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6例鼻假体外露就医者,手术取出假体,根据假体外露部位,雕刻形态、隧道层次、切口位置等分析假体外露的原因,从而提出预防措施及提高手术效果的方法.结果:16例中,6例假体短臂由鼻小柱侧缘切口穿出,5例假体由鼻尖下点穿出(其中3例为柳叶形假体),3例由鼻前庭切口穿出,其中1例合并感染,2例经鼻背皮肤穿出.取出的假体形态:柳叶形假体雕刻太尖,L形假体短臂过长而长臂宽厚、假体叠加等.结论:假体与鼻头、鼻背不相称导致置入后张力过大或假体形状雕刻欠佳是假体外露的根本原因.因此,隆鼻术后使假体处于无张力状态以及提高假体雕刻技巧是避免假体外露的主要措施.

    作者:于甫;杨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窄蒂皮瓣移植修复面部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

    面部组织缺损在整形外科较为常见.以往采用的皮瓣移植等方法均有一定局限,效果不尽如人意.我院在充分研究面部解剖特点的基础上[1],采用窄蒂侧颌颈皮瓣移植[2].

    作者:李瑛;赵天兰;朱琴华;余道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皮肤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皮肤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平衡关系及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皮肤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组织中凋亡细胞比率及细胞周期分布,分析细胞凋亡/增殖水平.结果:血管瘤增生期和消退期凋亡/增殖水平出现下调和上调(P<0.05),而血管畸形细胞凋亡/增殖水平与正常皮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凋亡/增殖水平在皮肤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之间存在差异且可能与二者的病理演变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王琪影;刘林嶓;牛扶幼;翟晓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青年女性肥厚上睑的重睑成形术

    目的:探讨针对青年女性肥厚眼睑就医者的重睑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综合处理上睑部脂肪组织以及眼轮匝肌的方法,在重睑成形的同时重塑眶睑沟与眶鼻沟.结果:本组60例就医者,随访51例,47例效果满意,3例效果一般.无上睑凹陷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方法在形成重睑的同时能有效矫正肥厚的上睑,增强眼部立体感.

    作者:杨蓉;杨筱荣;邓春梅;祝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阴囊Paget病的诊断及整形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整形外科治疗.方法:术前24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阴囊Paget病,术中据冰冻切片结果指导扩大切除范围+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邻位旋转皮瓣修复缺损.结果:24例患者切缘阳性者6例,淋巴结转移3例.伤口愈合良好,局部形态及功能满意,随访20例3个月~4年,局部复发4例,脑转移1例.结论:阴囊Paget病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术中扩大切除范围,在根治病灶的同时采用整形外科方法修复会阴部Paget病的皮损,既能完好地修复大面积的皮损,又能恢复其外形及功能.

    作者:张俊艳;胡建中;袁超英;张乃勤;孙晨薇;亓玉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义齿用Ti-6Al-7Nb合金铸件挠度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相同长度、宽度、不同厚度的Ti-6Al-7Nb合金铸件挠度的测量,观察铸件厚度与挠度的关系,为确定Ti-6Al-7Nb合金铸造义齿基托的适合厚度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参照ISO关于义齿基托材料挠度的标准,测量不同厚度Ti-6Al-7Nb合金铸件的挠度,并与纯钛、Ti一6Al-4V合金及Co-Cr合金对比.结果:Ti-6Al-7Nb合金、纯钛及Ti-6Al-4V合金铸件的厚度在0.65mm时可以达到义齿基托挠度的标准;Co-Cr合金在0.57mm时可达到标准要求.结论:在临床制作Ti-6Al-7Nb合金义齿基托时,厚度应不低于0.65mm.

    作者:张卫华;郭天文;曹磊;张琳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基质联合甲沟切除重建术治疗嵌甲性甲沟炎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方法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切除嵌甲、炎性肉芽组织及部分患趾甲基质,同时重建甲沟.结果:重建甲沟形态良好,效果满意,复发率低.结论:甲基质联合甲沟切除重建术是治疗嵌甲症的理想方法.

    作者:刘通;张福奎;陈召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颏下动脉皮瓣联合颈部扩张皮瓣修复颏部瘢痕

    目的:评价采用颏下动脉皮瓣联合颈部扩张皮瓣治疗颏部瘢痕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8月~2006年7月,对14例颏部瘢痕患者采用分期手术修复颏部瘢痕,Ⅰ期手术在颈部颏下动脉供瓣区下方设计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术后定期注水;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切除颏部瘢痕组织,根据创面大小设计颏下动脉皮瓣,转移覆盖创面,供瓣区采用颈部扩张皮瓣修复.颏部瘢痕切除大小为4.5cm×3.0cm~7.5cm×4.5cm.修复所用颏下动脉皮瓣大小为5.5cm×3.8cm~8.0cm×6.0cm.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颏下动脉皮瓣和颈部扩张皮瓣血运良好,无皮瓣坏死或皮瓣危象,创面7~10天拆线,后期加强功能锻炼.随访3~30月,平均11月,外观无口角歪斜,颈部功能活动自如,患者及家属满意.结论:采用颏部临近的颏下皮瓣修复颏部瘢痕,供瓣区利用颈部扩张皮瓣予以修复,外观功能均可达到满意的效果,该手术方法简便,不遗留新的瘢痕,是一种治疗颏部瘢痕的理想方法.

    作者:吴焱秋;柴家科;柳春明;关雪峰;朱志强;戴承望;孙有志;陈宝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外阴癌广泛切除术后外阴重建术的护理体会

    外阴癌为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较少见者,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3%~5%[1].外阴癌广泛切除术后外阴重建术,手术范围广、创伤大,因此,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我院行外阴癌根治术后外阴重建术患者37例的术前、术后临床护理经验与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局部光动力疗法在损容性皮肤病应用中的进展

    光动力反应是在光敏剂和光辐射作用下所导致的依赖于氧化反应的一种组织反应[1].光动力疗法初是作为治疗各种人类肿瘤的经验方法,现在该疗法不仅应用于非黑素细胞瘤,而且还用于痤疮、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等损容性皮肤病的治疗[2-3].

    作者:刘昕;骆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预扩张肩胛皮瓣在胸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扩张肩胛皮瓣修复胸部瘢痕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手术时,取与旋肩胛动脉降支相平行的皮肤切口,掀起皮瓣,在肩胛皮瓣下埋置适当大小的皮肤扩张器;2~3周后,开始注水治疗,直至注水完毕.Ⅱ期手术时,取出皮肤扩张器,以旋肩胛动脉为血管蒂,掀起肩胛皮瓣,带蒂转移,修复胸部瘢痕切除后所遗留的创面.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临床应用于16例患者,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瓣区伤口愈合良好;其中术前实施皮瓣延迟手术的患者7例,扩张时间4~8个月,平均5.3个月,皮瓣大小21cm×6cm~35cm×10cm,平均29.42cm×8.73cm.结论:预扩张肩胛皮瓣适合于胸部较大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皮瓣预扩张产生了延迟作用,皮瓣易于成活;扩张后的组织量较大,供瓣区易于关闭;扩张后皮瓣较薄,形态外观满意.

    作者:焦鹏;刘元波;战秋衡;唐欣;刘立强;田佳;甘承;范金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额颞部小切口联合锯齿线悬吊除皱术

    目的:为进一步改善小切口除皱术的效果,解决小切口除皱术后皮肤回缩再次下垂的不足.方法:基于传统的小切口除皱术,联合锯齿线悬吊术:先根据额颞部的皱纹情况进行小切口除皱手术,完成后再根据术前额部皱纹情况,进行锯齿线悬吊提紧额颞部皮肤术.结果:自2003年至2007年初,共施术59例,手术效果显著,额颞部皱纹去除明显,就医者满意度高.结论:额颞部小切口除皱术联合锯齿线悬吊的术后效果优于单纯的小切口除皱术和单纯的额颞部锯齿线悬吊术.

    作者:邓艳雯;马文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自体移植皮片中黑素细胞的密度和功能变化

    目的:通过对自体移植皮片中黑素细胞密度和功能变化的测定,进一步认识黑素细胞密度变化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自体中厚移植皮片黑素细胞中特异性抗原显示黑素细胞,计算表皮中黑素细胞的密度,并与自体正常皮肤对照;利用银染一丽春红法检测自体中厚移植皮片和正常皮肤中黑素含量.结果:自体移植皮片与自体对照正常皮肤中黑素细胞的密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黑色素含量较自体正常对照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皮片移植后表皮中黑素细胞密度无明显变化,与皮片色素沉着程度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薛春雨;邢新;李蠡;李军辉;张敬德;蒋平;龚志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肿胀麻醉吸脂塑身术对高龄肥胖者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适合于高龄人群的安全简便、恢复快的减肥塑身方法.方法:对400例高龄妇女采用肿胀麻醉吸脂塑身术进行治疗,并对其身体局部解剖、心理状态,以及手术方法与并发症、远期疗效等进行研究分析.术中选取隐蔽切口,在抽吸脂肪层中注入含有2%利多卡因、1%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的肿胀液.双手配合、分层、扇形、隧道式抽吸.结果:肿胀麻醉吸脂塑身术对高龄人群瘦体减肥效果满意,体重减轻3.5~5kg,腹围减少4~18cm,腰围减少5~8cm,臀围减少6~16cm,体形变关、无反弹.同时血脂、胆固醇比术前都降低1~2mmol/L.结论:该手术方法适用于55~70岁的高龄人群,不仅简便、安全,体形重塑效果好,而且还有益于健康,值得推荐.

    作者:许冬生;孔生生;徐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扩张器Ⅰ期术的手术设计及相关问题探讨

    目的:探讨扩张器Ⅰ期术的手术设计,纠正并克服对Ⅰ期手术不重视的倾向.方法:回顾我院20余年的临床经验.结果:扩张器Ⅰ期术部位的选择,采用皮瓣逆行设计原则,同时防止扩张囊移位,使其有目的的定向、定位扩张,为Ⅱ期术带来便利.扩张容量的选择在计算缺损面积的同时,将扩张术后的回缩计算到扩张面积中,才能使皮肤组织充裕,术后瘢痕细小.术中彻底止血十分必要,依靠加压包扎,超量注液等方法止血不可取.我们认为慢性扩张才符合组织细胞的生长规律,故不主张急性扩张.结论:重视扩张器Ⅰ期术的手术设计原则及相关操作细节,才能使Ⅱ期术终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彭湃;马显杰;宋保强;郭树忠;鲁开化;韩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眶隔脂肪释放转位法下睑袋及眶下缘凹陷整复术

    目的:探讨下睑袋整复术中眶隔脂肪的合理保留与利用对术后形态的影响.方法:经皮肤入路下睑袋整复术与经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中释放眶隔内脂肪,缝合固定填充眶下缘凹陷区.结果:自2004年以来共施术236例,其中186例就医者随访3~12个月,除9例术后因复发眶下缘凹陷做第2次手术矫正外,其余均获得了满意的美容效果.结论:以保留和释放转位眶隔脂肪法,整复下睑袋及眶下缘凹陷,其效果显著.

    作者:朴永男;金光善;洪圣日;李梅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硬腭两维牵张成骨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手术建立犬腭裂实验动物模型,探讨应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腭骨外固定两维牵张器关闭硬腭骨裂隙和后退腭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只年龄在1~1.5岁的健康杂种犬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抽取2只为对照组,其余5只作为实验组.通过手术制造10mm×25mm的人工腭裂模型,观察对照组能否自然愈合.在实验组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硬腭两维骨牵张器,通过骨牵张关闭裂隙并延长硬腭骨,观察牵张过程.结果:实验犬术后均成活、健康状况良好,实验组牵张器固定牢靠,顺利关闭约10mm的间隙,硬腭骨延长约12mm,对照组裂隙无明显变化.结论:设计的硬腭两维牵张器,具有稳定可靠的牵张作用,可以同时关闭裂隙和延长硬腭骨,为修复腭裂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作者:赵恒辉;封兴华;张浚睿;魏建华;石照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