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泌尿系超声筛查分析

杨云霞;宋洁;肖春华;李久益;周莉

关键词:肾脏, 输尿管, 畸形, 超声检查
摘要:通过对2008年9-10月在我院进行泌尿系超声筛查的4259例0~3岁婴幼儿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婴幼儿泌尿系超声检查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MSCT表现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MSCT影像学特点,以及hsCRP在预测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6月-2008年11月因不稳定心绞痛行CTA检查的254例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分为2组,检测生化指标和hsCRP,比较CTA影像学上冠脉病变情况和钙化特点.结果 糖尿病组血浆hsCRP水平[(4.79±2.57)mg/L]高于非糖尿病组[(2.18±1.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三支血管病变比率为34.9%,钙化病变比率为64.2%,糖尿病组二者比率分别为14.5%和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组患者CTA影像较非糖尿病组患者更弥漫,钙化更明显,血浆炎症介质水平hsCRP升高.

    作者:董军亚;姜铁民;林章超;柴小红;岳继华;李学文;赵季红;张梅;李晨;侯艳艳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创伤性急诊X线摄影骨折漏诊17例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急诊骨折X线漏诊原因,探讨创伤性急诊影像学检查方法与作用.方法 对17例急诊X线摄影骨折漏诊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漏诊骨折的部位分别是:肋骨骨折2例,脊椎骨折3例,腕舟骨及颅底骨折各1例,髋关节、骶髂关节骨折各2例,肘关节及膝关节骨折各3例.漏诊的原因有:X线投照体位及条件等技术因素6例,诊断医师没有注意骨折的间接征及细致检查患者5例,对隐匿部位骨折认识不足4例,其余2例重叠部位骨折.结论 改进对急诊患者X线照片的质量,提高对常见隐匿部位骨折及骨折间接征象的认识、细致检查患者症状体征可以提高骨折的检出率,减少漏诊发生.

    作者:邱其良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泪腺脱垂1例

    患者女,23岁.以双上睑红肿8年为主诉就诊.双上睑间歇性红肿伴酸胀感,睑外侧肿胀明显,红肿消退后仍有酸胀感,且逐渐加重.检查:视力:右眼 1.2,左眼 1.5.双上眼睑对称性水肿,外侧睑皮下垂,且遮盖外上睑缘,皮肤呈粉红色,温度正常.

    作者:马国强;丰珈如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MRI评估宫颈癌宫旁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目的 探讨MR检查对子宫颈癌宫旁侵犯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5例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术前MR检查,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照,采用诊断试验方法,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3项指标分析MRI判断宫颈癌宫旁侵犯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MRI对宫旁侵犯的判断敏感度为 80.0%,特异度为91.4%, 准确性为88.9%;而临床分期对宫旁侵犯的判断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82.9%, 准确性为75.6%;MRI对盆腔淋巴结转移判断的敏感度为55.6%,特异度为94.4%,准确性为 86.7%.结论 ①MR检查在判断宫颈癌宫旁侵犯方面优于临床分期;②MRI检查对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较高,但敏感度低.

    作者:陈对梅;王峻;牛金亮;郑英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89例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急腹症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阑尾炎、肾和输尿管结石、胃肠道穿孔、急性胰腺炎、实质脏器挫裂伤、胆道蛔虫、肠梗阻、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8.7%、94.7%、94.2%、87.1%、88.2%、83.4%、100%、100%、92.1%.结论 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应作为急腹症的首选检查之一,在检查前应注意了解病情,操作中注意手法,结合病史及临床相关资料慎重诊断,检查后应进行病例随访,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陈洪艳;宗绍云;王丹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罕见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学诊断(附8例报告)

    目的 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率.方法 应用超声筛查,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和螺旋CT协同检查确诊,采用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方法,恢复输尿管正常通道.结果 8例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手术矫正复位治愈.结论 彩超可作为本病的初查首选,多种影像学技术的协同检查可确诊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作者:邹淑丽;刘佃成;杜海峰;刘禄明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

    目的 通过对肺炎性假瘤的CT征象进行分析,积累此疾病的CT诊断及减少其误诊的经验.方法 对8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炎性假瘤患者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炎性假瘤的较典型CT表现为:病灶多位于肺野外周,形态多样,边缘见毛刺或棘状突起(桃尖征);病灶内见不规则钙化影或小空洞;病灶边缘可见尖角状粘连(尖角征)及刀切样改变;肺门及纵隔内无明显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明显;动态观察,病灶长时期无变化,少数病灶经治疗后可缩小.结论 掌握肺炎性假瘤的较典型CT表现并充分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肺炎性假瘤影像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

    作者:罗永忠;罗超;崔凯;胡达海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颈横动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形态学研究

    目的 探讨颈横动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需口腔颌面部肌皮瓣修复患者,用64层螺旋CT进行颈横动脉血管造影,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颈横动脉的显示情况及其形态学特征.结果 10例患者,双侧共20条颈横动脉均显示,其中15条颈横动脉直接起自甲状颈干,占75%;5条起自锁骨下动脉,占25%.颈横动脉颈段平均长度(48.86±1.65)mm,起始处管径(4.20±0.35)mm,背段平均长度(57.21±5.61)mm,起始处管径(3.31±0.22)mm.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够显示颈横动脉的起始、走行等形态学特征,有助于颅颌面外科术前病例的筛选及手术方案的选择.

    作者:郭若汨;沈君;钟小梅;成丽娜;段小慧;曾伟科;李洁婷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单角子宫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诊断单角子宫的价值.方法 采用Siemens Sequoia 512和Antares超声诊断仪对5例单角子宫图像的观察、分析.结果 单角子宫有特异的宫腔形态.结论 二维超声对单角子宫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段明娟;陈欣林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腹部超声诊断节育器置入术后卵巢异位妊娠囊破裂1例

    患者女,36岁.因停经55 d,左下腹疼痛2 h伴随少量出血于2007年6月25日晚来院就诊.查体:腹痛剧烈,腹膜刺激征明显,贫血貌,四肢冰凉,血压90/60 mmHg,尿绒毛促性腺激素(+),血β-HCG 15 285 U/L,超声表现:子宫后位,略大,肌层回声均匀,宫内可见节育器回声,位置正常,左侧附件区探及混合回声团块(图1),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呈包裹状,范围约8.9 cm×8.2 cm,内部回声杂乱,可见液性暗区与高回声混杂.

    作者:朱莉;陈洪茂;郝向军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目的 回顾性分析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经手术证实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35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 主要CT征象包括:血肿等密度、脑室变形、脑沟消失、灰白质界面内移.结论 脑室、脑池及脑沟的变形移位及灰白质界面内移是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重要CT征象.

    作者:李启锡;郑华英;刘伟波;朱光源;吴伟雄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3.0T MR波谱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1H-MR波谱(1H-MRS)成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3.0T MR 1H-MRS扫描成功的10例NAFLD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采用Phillips Achieva 3.0T MRS分析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测量water和lip波峰、water和lip的波峰值之比、lip的波峰下测得的面积及脂水面积比的变化特征.结果 NAFLD组患者的water峰值、峰下面积与正常组的water的峰值、峰下面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FLD组患者lip的波峰值、lip峰下面积、脂水峰值比和面积比与正常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ip波峰值: (0.40±0.16)a.u.vs (0.06±0.05)a.u., P<0.05;脂水峰值比: (0.53±0.40) vs (0.05 ±0.03), P<0.05;lip峰下面积:(26.28±19.16) vs (2.31±2.00), P<0.05;脂水峰下面积比: (0.58±0.44) vs (0.04±0.03), P<0.05.结论 3.0T 1H-MRS是一种评价NAFLD脂质代谢的重要技术,对检测肝脏脂质代谢的变化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陈麦林;曾庆玉;许惠敏;霍建伟;尹晓明;李宝平;刘建新;黄曼维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超声诊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

    1 资料与方法10例均为我院住院手术治疗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29岁,均有剖宫产史,其中下腹横切口8例,纵切口2例,于手术后3个月到6年发现腹壁切口处肿块,质硬,压痛,胀痛,肿块大小随月经周期有变化,经前痛加重,肿块增大,经后肿块缩小,疼痛减轻甚至消失.10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伴增生的结缔组织.其中3例术后半年又复发,在原肿块位置出现低回声团块.

    作者:包梅;宋永慧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术前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胶质瘤患者语言功能区定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定位Broca区和Wernicke区中的应用.方法 45例累及左侧额叶或者左侧颞叶的胶质瘤患者,术前采用听觉词汇判断和听觉词汇复述模式刺激策略,在3.0T MR扫描仪采用血氧水平依赖(BOLD)原理进行图像采集,经SPM5软件进行脑功能区活动图像分析,选择四个感兴趣区:Broca区、Wernicke区以及右侧大脑半球相对应的解剖区域.结果 44例(97.8%,44/45)完成听觉语义判断任务,44例(97.8%,44/45)完成听觉复述任务,43例(95.6%,43/45)两者均成功完成.使用听觉语义判断任务41例(93.2%,41/44)成功定位Broca区,43例(97.7%,43/44)成功定位Wernicke区.使用听觉复述任务43例(97.7%,43/44)成功定位Broca区,43例(97.7%,43/44)成功定位Wernicke区.两者结合44例(97.8%,44/45)成功定位Broca区, 45例(100%,45/45)成功定位Wernicke区.结论 综合利用听觉语义判断和听觉复述任务刺激策略,功能磁共振可更好地定位脑胶质瘤患者语言功能区.

    作者:仪晓立;戴建平;陈绪珠;吴陈兴;王晓怡;李少武;江涛;艾林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周围型肺癌的CT检查及表现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1例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病例,回顾性分析CT表现.结果 本组周围型肺癌中腺癌11例,鳞癌6例,小细胞癌3例,类癌1例.右肺上叶3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5例,左肺上叶7例,左肺下叶5例.结论 CT是周围型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有时是决定性的.

    作者:孙小康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前交叉韧带陈旧性撕裂的MRI诊断:与关节镜对照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陈旧性撕裂的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66例陈旧性外伤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并诊断MRI损伤情况.结果 ACL陈旧性撕裂患者具有ACL信号异常发生率低,ACL消失及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发生率高等特征.MRI诊断陈旧性ACL撕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0.3%、88.6%和89.4%.结论 MRI诊断ACL陈旧性撕裂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ACL陈旧性撕裂具有某些特征表现,在诊断时应注意.

    作者:黄耀渠;周守国;陈卫国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乳腺小管癌钼靶摄影和超声的特征表现

    目的 明确乳腺小管癌的钼靶摄影和超声图像的特征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7例乳腺小管癌钼靶摄影和超声表现.结果 在乳腺钼靶像上17例乳腺小管癌中有15例表现为不规则形团块,边缘有毛刺.17个团块中16个团块中心致密.8例小管癌伴有钙化.声像图上见15个低回声团块,边缘不清和后方声影占93.33%(14/15).结论 小管癌在乳腺钼靶图上通常表现为不规则肿块伴中心致密和毛刺状边缘.大多数小管癌在声像图上表现为低回声团块伴边缘模糊和后方声影.尽管乳腺小管癌的钼靶摄影和超声检查不能充分鉴别小管癌与放射状瘢痕.但超声在引导活检和估计多灶和多中心性病变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郭冬梅;杨爱国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水解弹簧圈高致密栓塞颅内动脉瘤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佳方法.方法 经CT和MRI检查确认的4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合并颞叶出血的患者,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选择水解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 50例颅内动脉瘤高致密栓塞,2例近乎高致密栓塞,术中无1例并发症发生.水解弹簧圈为目前好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方法.结论 水解弹簧圈的超柔软性及对瘤体壁的顺应性,提高了动脉瘤的高致密性栓塞的可能性,为目前颅内动脉瘤好的栓塞方法

    作者:王华;卢建海;陈占雄;李延滨;杨双月;成业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征象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征象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鼻腔NHL的病理资料与CT表现,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0例NHL中,NK/T细胞性淋巴瘤5例;B细胞淋巴瘤5例.CT表现:①病变多原发于鼻腔前部如鼻中隔前部、鼻前庭或下鼻甲,倾向于沿鼻黏膜弥漫浸润生长,病变多累及面部皮肤及邻近结构;②病灶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③平扫密度相对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强化;④无骨质破坏或少数骨质轻度压迫吸收;⑤放射治疗后病灶可明显好转或消退.结论 鼻腔NHL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直接显示病变情况及周围侵犯范围,可提示淋巴瘤的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维升;王绍武;陈靖;刘静红;王微微;浦仁旺 刊期: 2009年第z1期

  • 胃癌的MDCT诊断进展研究

    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发展、薄层容积扫描的大信息量数据采集及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的日益完善,多层螺旋CT在胃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评估中显示了越来越多的优势,已成为胃癌的诊断必备和首选的检查方法.本文就胃癌流行病学调查、口服对比剂的使用、CT扫描体位、技术参数、胃癌的病理分期、一般表现、术前TNM分期、CT图像后处理技术应用及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俞剑新;王继琛 刊期: 2009年第z1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