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华;祖玲玲;李潞;陈晓禾;陈晓峰;李洋;刘红雨;孙芝琳
肺癌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低氧首先在肺癌中被发现,低氧与肿瘤细胞的耐药、凋亡、迁徙、血管生成等有密切联系。化疗耐药是肺癌治疗失败、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相关研究较多,现对肺癌低氧微环境以及其诱导化疗耐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洋;吴密璐;赵君慧;李瑜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性死亡的首要因素,发病率、死亡率高,预后较差,急需开发一种新的高效低毒疗法。作为术后辅助或是姑息治疗手段,免疫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向。免疫疗法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如免疫检测点受体抑制剂(抗CTLA4抗体、抗PD-1抗体、抗PD-L1抗体)、主动性免疫疫苗(L-BLP25脂质体疫苗、Belagenpumatucel-L疫苗、MAGE-A3蛋白疫苗)、过继性免疫疫苗(CIK细胞)等,研究表明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缓解率较前提高,前景值得期待,II期/III期临床试验亦在进一步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当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法原理、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及待解决问题作一概述。
作者:何圆;尤长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背景与目的国内外目前已有多篇现场细胞学应用于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TBNA)的报道,但专门针对肺癌患者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BNA联合现场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行TBNA并终确诊为肺癌的69例患者,其中行现场细胞学者37例,未行现场细胞学者32例。比较现场细胞学结果与终HE染色结果的一致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率、每个淋巴结穿刺针数、并发症发生率及细胞学诊断费用。结果现场细胞学与HE染色一致性为94.1%(32/34)。现场细胞学组诊断率与非现场细胞学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91.9%vs 78.1%, P=0.20);但平均穿刺针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现场细胞学组少于非现场细胞学组(t=29.5, P<0.05;χ2=4.4, P<0.05),现场细胞学组患者细胞学诊断费用低于非现场细胞学组(t=10.9, P<0.05)。结论 TBNA联合现场细胞学诊断肺癌,与HE染色一致性好,且能减少穿刺针数及并发症,节省细胞学诊断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李凯述;刘明涛;姜淑娟;欧阳修河;李新军;张颖;李燕燕;李柏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创刊于1973年,是我国第一本独立的全国性肿瘤专业学术刊物。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主办。杂志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湖北省优秀医学期刊、中国抗癌协会系列刊物。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 JST)、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全球健康》(Global Health)及国内所有大型数据库收录。
作者:《肿瘤防治研究》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免疫治疗是一种颇有前景的抗肿瘤策略。然而,肿瘤中的免疫抑制微环境阻碍了免疫治疗的发展。异常肿瘤血管造成的缺氧,使免疫细胞趋向免疫抑制。并且异常血管通过分泌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改变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功能,终形成免疫抑制的微环境。因此,有效的利用血管生成及肿瘤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适当的抑制血管形成,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可以改变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成为改善免疫治疗的新策略。现就血管正常化与肿瘤免疫的关系,及二者的联合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曾俊莉;袁冬梅;刘红兵;宋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是胸外科技术难度较大的术式,不仅大限度地切除了病变组织,还大限度地保留了有功能的肺组织。成形术式主要包括气管、隆突、支气管袖状切除成形术,气管、隆突、支气管楔状切除成形术和气管、支气管损伤缝合术三类,具体术式的选择主要依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而定[1]。气管、隆突、支气管成形术对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风险、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起到了重要作用[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5月-2013年4月共完成气管、隆突、支气管成形术71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田燕;乌兰;杨桂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肺栓塞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并以肺癌多见,本研究探讨肺癌并发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内科就诊明确为肺癌并确诊为合并肺栓塞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为随机选取同期在总医院肿瘤内科确诊为肺癌患者46例,采用Kaplan-Meier分析总生存时间。结果共确诊肺癌1,128例,其中23例明确诊断肺栓塞,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腺癌16例(69.6%),不明原因呼吸困难16例(69.6%),较肺癌组高(P<0.01),肺癌合并肺栓塞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氧分压较肺癌组低(P<0.05),白细胞、D-Dimer较肺癌组高(P<0.05),两组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无统计学差异。肺癌合并肺栓塞同时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例(43.48%),急性肺栓塞高危患者6例(26.09%)。单因素分析显示,血红蛋白<100 g/L、白细胞>11×109/L、D-Dimer>500 ng/mL、血氧分压<80 mmHg、白蛋白<30 g/L是肺癌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50、11.03、4.83、4.68、9.63)。16例(69.6%)肺栓塞分布于肺癌确诊前后5个月内,肺栓塞发生于确诊肺癌的时间中位数为3.05个月。截止到2013年7月29日,肺癌合并肺栓塞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77个月,明显低于肺癌组患者的19.27个月(P=0.02),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化疗组生存时间高于非化疗组。结论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常见病理类型为腺癌,其临床表现常见不明原因呼吸困难、咳嗽,肺癌确诊后前5个月为肺栓塞高发时期,肺癌患者发生肺栓塞会降低其生存时间。化疗对于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生存有益。
作者:李娜;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背景与目的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患者发病特点、预后情况不同。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患者发病情况、发病趋势、生存期及其影响因素,为病因学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2年-200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年度变化百分比进行肺癌发病趋势分析。通过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以Log-rank检验生存曲线差异。结果该地区同期肺癌男女标化发病率分别为52.28/10万和18.86/10万,明确组织学分型的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10.72天。腺癌发病率高并成上升趋势(P<0.05)。小细胞癌生存情况差。原南汇地区男性鳞癌生存情况较好。结论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发病趋势和生存期并不相同,性别、年龄、居住地对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患者生存期有影响。
作者:陈涵一;杨琛;闫蓓;孙良红;吴铮;李小攀;张美玉;李晓莉;杨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主管,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专业电子学术期刊。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894,国内统一刊号:CN 61-9000/R。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背景与目的抑癌基因启动子序列DNA甲基化与该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表达下调有关。FHIT(fragile histindine triad)基因被认为是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文献报道其启动子序列DNA在肿瘤组织中常发生甲基化改变。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FHIT基因启动子序列DNA甲基化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CNKI及万方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FHIT基因启动子序列DNA甲基化与肺癌相关性的论文。对比分析肺癌组织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肺组织、支气管盥洗液或血浆中FHIT基因启动子序列DNA甲基化发生率有无差别。以优势比(odd ratio, OR)为效应量,采用STATA 11.0统计软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11篇,肺癌组织、癌旁/正常肺组织、支气管盥洗液和血浆中FHIT基因启动子序列甲基化率分别为Pmedian=40.0%(0-68.3%)、Pmedian=8.7%(0-35.0%)、Pmedian=33.3%(17.1%-38.3%)和Pmedian=35.9%(31.1%-50.8%)。肺癌中FHIT基因启动子序列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OR=5.82,95%CI:3.74-9.06, P<0.05),而与支气管盥洗液和血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OR=1.55,95%CI:0.89-2.70, P>0.05;OR=1.41,95%CI:0.90-2.20, P>0.05)。结论与癌旁/正常肺组织相比患者肺癌组织中FHIT基因启动子序列DNA甲基化率明显增高,该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与肺癌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
作者:孙义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背景与目的传统的肺癌根治手术创伤大,胸腔镜下手术能减少手术创伤,有望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患者QOL的影响。方法使用由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EORTC)开发的质量核心问卷量表(Quality of Life-Core 30 Questionnaire, QLQ-C30)和针对肺癌患者的补充量表(Quality of Life-Lung Cancer 13 Questionnaire, QLQ-LC13)对60例分别接受胸腔镜和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从术前3天至术后24周内的QOL进行评价。结果60例患者一共收回问卷215份,其余25份失访。所有患者的QOL在术后3天时均出现明显下降,常规开胸组和胸腔镜组术前、后3天的总体QOL平均得分分别为:87.8±10.3 vs 38.3±13.1(P<0.001)和82.7±9.6 vs 56.3±14.8(P<0.001)。随后,所有患者的QOL开始回升。常规开胸组患者的QOL下降更为明显,术后3天的总体QOL得分明显低于胸腔镜组(P=0.012,9),术后24周时仍然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P=0.0124)。胸腔镜组术后QOL下降相对较小,术后24周时大部分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QOL高于传统开胸手术,是一种较为可取的肺癌术式。
作者:曾剑;刘金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肺癌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也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人类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85%[1,2],主要为鳞癌和腺癌两种亚型。虽然NSCLC在放疗、化疗、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3,4],但整体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15%[5]。NSCLC发生、演变及预后过程是多个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共同参与的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改变并且有序的过程,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有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DNA修复基因的突变、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和细胞周期调节的异常[6]。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等各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目前人类已发现了多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TEN)是继p53后新发现的肿瘤抑癌基因,对PTEN研究不仅在于对其分子结构、功能、检测方法、抑癌机制等方面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对探索PTEN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面也有非常重要作用。本文就其相关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亚楠;王洪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省立医院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中国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学术交流会”,于2013年10月25-26日在济南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112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分会”的学术领导机构,广东中山大学肿瘤中心范卫君教授当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山东省立医院肿瘤科叶欣教授当选为下届后任主任委员,秘书处设在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肺是所有恶性肿瘤主要的转移靶器官,约30%-40%的恶性肿瘤在自然病程中发生肺转移[1,2]。据尸检报告[3],几乎1/3死于癌症的患者伴有肺转移。肺转移常提示病情进入晚期,若未经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致患者病情急转直下,严重者迅速死亡。目前,肺转移瘤的研究是一大热点和难点,本文拟就其临床特点和诊治策略作一系统综述。
作者:蔡明辉(综述);申屠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背景与目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融合基因的产生对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对ALK阳性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提高ALK阳性病例的检出率对患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ALK阳性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方法在筛查ALK阳性病例中的意义,以及荧光原位杂交(lf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在检测流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IHC方法检测525例肺癌患者组织标本中ALK的表达,并对其中34例进行FISH验证。结果肺癌病例中ALK IHC阳性率为5.14%(27/525)。ALK阳性组中年轻患者、女性患者比例高于ALK阴性组(P<0.05);实体型肺腺癌在ALK阳性组中比例明显增高,而腺泡型与贴壁型比例明显降低,与阴性组相比有差异(P<0.05)。34例病例进行FISH验证,IHC与FISH符合率随IHC阳性程度的增加递增。伴或不伴有EGFR突变的ALK IHC阳性病例,都必须进行ALK FISH验证。结论 IHC可以作为可靠的ALK筛查手段,提高ALK的检出率。FISH检测对确诊ALK阳性肺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翔;李红威;曹宝山;柳晨;梁莉;王玉湘;由江峰;高菲;马晓龙;刘岩;王华;张燕;陈剑;张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背景与目的 microRNAs是肿瘤的重要调控因子,其中miRNA-221的表达与多种肿瘤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NA-22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05年11月-2007年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11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上述病例肺癌标本中miRNA-221的水平;应用χ2检验分析miRNA-221表达水平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miRNA-22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之间的关系;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各个协变量的联合效应。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iRNA-221的表达量与患者年龄相关,与患者性别(χ2=0.070, P=0.791)、病理类型(χ2=0.414, P=0.520)、p-TNM分期(χ2=0.068, P=0.794)及吸烟史(χ2=0.206, P=0.650)无明显关系;生存分析显示miRNA-221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01)。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miRNA-221表达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结论 miRNA-221的高表达提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是潜在的肺癌预后预测分子标志物。
作者:吕俊杰;徐磊;许有涛;邱满堂;杨欣;王洁;尹荣;许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针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羰基锝法标记的肿瘤抑素T7肽用作裸鼠肺癌早期显像剂的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羰基锝法标记T7肽,薄层色谱法检测99mTc-T7的放化纯度与稳定性,丙酮作展开系统。测定99mTc-T7与NCI-H157细胞的亲和力。研究99mTc-T7于0.5 h、1 h、2 h、4 h、8 h在荷人非小细胞肺腺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特性,并计算肿瘤(T)与非肿瘤组织(NT)放射性比值。结果99mTc对T7肽标记率高,放化纯度达90%以上,不需进一步纯化,体外稳定性好。99mTc-T7与NCI-H157细胞的平衡解离常数为196.1 nM。99mTc-T7在裸鼠体内主要通过内脏器官代谢,血液清除较快,在肿瘤部位有一定程度聚集,肿瘤/肌肉比值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可达到5以上,在4h-8h之间取值较为理想。99mTc-T7在肺内存在一过性聚集。结论99mTc-T7制备方法简便,标记率高,稳定性好,并能在肺癌肿瘤部位聚集,有望用作肺癌SPECT/CT显像剂。
作者:郝玉美;贺欣;周晓靓;孟爱民;刘鉴峰;刘金剑;宋娜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微小RNA(microRNA, miRNA)是一类长约22 nt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上负性调节靶基因的活性。微小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包括肿瘤的进展、分化、转移和耐药等。化疗药物的耐药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难题,如何克服肿瘤细胞的顺铂耐药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微小RNA在影响肿瘤耐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微小RNA与肿瘤治疗尤其是顺铂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芳(综述);李洋(审校);周清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011年6月25日,天津肺癌研究所收到美国hTomson-Reuters公司通知,天津肺癌研究所与Wiley-Blackwell合办的hToracic Cancer自创刊号起所有文章被SCI收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012年11月,教育部科技司公布了“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活动的结果,《中国肺癌杂志》喜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