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心电图的影响比较

李小玉

关键词:利培酮,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心电图
摘要:目的:对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利培酮与氯氮平两种药物对心电图影响情况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选取21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的方法对其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其中给予实验组患者利培酮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氯氮平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的出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具有17.1%的心电图异常率,对照组患者具有61.9%的心电图异常率,两组相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氯氮平相比,采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品管圈(QCC)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1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活动前评估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以“提高胰岛素保存的合格率、提高末梢血糖测定操作的合格率”为此次活动主题,逐步实施品管圈活动中的各个项目,将活动前相关资料选定为对照资料,活动后相关资料选定为实验资料,比较活动前、后的护理风险管理情况。结果:活动后全院胰岛素保存的合格率明显优于活动前;活动后末梢血糖测定操作的合格率明显优于活动前;活动后糖尿病知识考核的优秀率明显优于活动前,上述各项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有着非常积极、正向的作用,可提高胰岛素保存的合格率、提高末梢血糖测定操作的合格率等,可尽量避免护患纠纷,提高医院整体形象。

    作者:易绪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实习护生在导尿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导尿术是护理中常用的无菌技术比较繁琐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也是临床各科经常遇到的一项护理操作,广泛应用于麻醉、手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者及危重患者。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会遇到许多问题,尤其是实习护生,技术不熟练,临床操作经验缺乏,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针对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较常遇见的与导尿操作有关的问题加以总结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以期能帮助实习护生尽量熟练掌握导尿及留置导尿操作,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邓良岑;魏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60例腹部贯通伤患者的抢救及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腹部贯通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腹部贯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抢救与护理对策。结果:60例腹部贯通伤患者经过抢救与护理后,其中5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治愈率为98.33%,有1例腹部贯通伤患者由于患有严重并发症,经过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通过对腹部贯通伤患者采用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有益于患者预后,同时有助于提高腹部贯通伤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腹部贯通伤患者死亡率。

    作者:江国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中的临床效果,以判断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47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7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穿刺后没有出现出血、感染、置管脱落等现象,置管后2至3小时内患者的疼痛与发热症状有所缓解,其中37例患者在拔管时,临床症状均消失,平均住院时间为(14.3士3.1)天。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中效果显著,而且治疗操作简单、安全,造成的创伤少、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福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将146例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3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感染7例,感染率为9.59%,观察组患者感染1例,感染率为1.37%,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在治疗时给予集束化护理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明显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而且操作简单、针对性强,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彬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施慧达)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80mg/粒,1粒/天。对照组给予缬沙坦5mg/粒,1粒/天;两组患者服药治疗7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的情况。结果:服药治疗7周后,两组患者血压都有明显降低,但实验组患者血压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有效降低及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其药效持久且平缓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液常规检查采血部位和标本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100例来我站做孕前优生的育龄妇女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比较不同采血部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将100例孕前优生的健康妇女血样加入EDTA-K2抗凝剂,在室温下分别于0min、30 min、2 h、6 h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比较以上时间各参数差异,总结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结果:静脉血与末梢血WBC、RBC、HB、PLT的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内血样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血样指标与0min 测定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部位不同、静置时间不同会对血常规检查结果有一定影响,如条件允许应以静脉血检测血常规、2 h以内检测为宜。

    作者:张荣霞;李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目的:观察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和分析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重度痔疮患者112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微创自动痔疮套扎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对照组单用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疼痛度以及切口愈合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比单纯RPH疗效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宫颈炎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与治疗研究

    目的:对宫颈炎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与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宫颈炎患者,其中77例中度糜烂,43例重度糜烂,所有患者均进行衣原体感染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愈患者为明显。结论:宫颈炎与沙眼衣原体感染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沙眼衣原体是宫颈炎病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一旦检测出沙眼衣原体,患者需及时进行治疗,并遵医嘱避免性生活,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我国女性的不孕发生率。

    作者:郑珍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体会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肝癌年死亡率占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但大多数患者经确诊后已失去手术的机会。经皮穿刺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 quency ablation,PRFA)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微创治疗肝癌的新方法,目前认为射频消融术是各种原因不能行手术切除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它是利用电磁波的热效应致肿瘤细胞凝固、坏死,达到消除、灭活肿瘤的目的。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1]。我科自2013年12月起开展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15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宋雅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如何正确实施成人术前禁食禁饮

    对于成人择期手术,午夜后就开始禁食、禁饮是一种传统的习惯,然而,近20年里的临床实践证明了禁食时间与误吸率无相关性,并且这种长时间的禁食制度给病人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潜在危害日益受到关注,传统的术前禁食受到了质疑。

    作者:薛爱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血压疾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高血压疾病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应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护理)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护理后,血压均得到一定控制,但是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4.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全方位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冯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DCA在预防老年疗养员跌倒的应用

    预防老年疗养员跌倒一直是我们医护人员临床上探索的课题之一。近年来,我们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预防老年疗养员跌倒,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惠惠;张宁;李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探讨

    目的:在于调查资料整理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回顾之前的1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资料,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用检查心电图等方法加以辅助,进一步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各种类型。结果本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有93例,患病发生率为62.84%。在这些患者中,大多数人患有房性心率失常,另一部分人的心率失常类型则为窦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律失常。不仅如此,比较严重的心率失常现象也常常被发现。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年龄的大小、肺部感染的情况、心脏的健康程度等都可能引起该疾病的发生。

    作者:姚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情志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3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进行,研究组增加情志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焦虑情况的改善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严重焦虑,给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情志干预可以降低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的焦虑程度。

    作者:潘国华;孟宪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国际留学生的本科教学改革

    国际留学生的培养对于推动本科院校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专业院校通过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国际化、学科国际化和学院国际化,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教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

    作者:乃比江·毛拉库尔班;单莲莲;美丽万;艾尼娃尔·艾克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四逆散+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四逆散+半夏泻心汤治疗,对其疗效进行研究对比。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明显效果。

    作者:陈小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海市黄浦区202名贫困老人免费安装全口义齿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区内202名贫困老年人对免费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全口义齿满意度问卷对202例无牙领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分析。结果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外观、语言、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舒适性。外观满意度较其他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各项满意度均较下颌高,仅固位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费全口义齿可有效提高贫困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胡闻奇;王益骏;陈如聿;瞿虹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科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目的:有效满足孕产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深入地体现整体护理的内涵。方法对住院500例孕产妇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的调查,并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结果500例孕产妇顺利完成分娩过程。结论医护人员应传授预防、质量、护理等多种知识,满足现代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作者:师春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村级卫生站建设

    时至今日,我国仍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大半,他们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丘陵地区,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村卫生站直接负责农村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是农村三级公共卫生网的网底,是距离农民朋友近的农村基层非营利性公共医药卫生机构,是保障农村人口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可以说,村级卫生站建设得如何,将关系到我国农村卫生改革的成败。

    作者:蔡少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