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发;余东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吲达帕胺的安全性。方法对7l例高血压患者服药前后测定血钾。结果服药前有3.22%患者血钾低于3.5 mmol/L。服药1月后有8.45%患者血钾低于3.5 mmol/L。结论长期小剂量服用吲达帕胺对血钾影响小,服用安全。
作者:徐华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髋臼骨折是一种高能量创伤骨折,随着现代交通及工业的发展而日渐增多,并呈现出复杂程度增加的趋势。髋臼解剖结构复杂,解剖复位难度较一般骨折大,且髋臼骨折属关节内骨折,由此导致的并发症较为复杂。本文就相关文献予以综述。
作者:季良全;彭吾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总结教训,为防治胆道损伤提供经验。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后2例胆道损伤病人进行分析。结果:2例胆道损伤病人均经过积极处理,行2次或多次手术,现均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后胆管损伤为一严重并发症,术者需严格选择手术病例及手术时机,严格把握中转开腹时机及原则,能明显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小儿腹泻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发病年龄以6个月~2岁婴幼儿多见,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障碍,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根据病因分为内在因素、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三类。因此,针对小儿腹泻的病因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方静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病人来医院治病,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护士,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作者:汪永红;冯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手术治疗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组中有28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种类等情况进行分析,且予以手术治疗。结果对21例为平滑肌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有18例顺利完成手术,存活至今;有3例在三年内再次复发,对其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其累计存活时间大约是3.3年、3.4年3.2年。7例平滑肌肉瘤患者中,有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且生存到随访结束;术后三年之内,有1例患者死亡,其术后累计存活时间是2.1年。结论临床上可采取胃镜活检亦或者是术中冰冻切片手段,对肿瘤加以确诊,一经确诊后应积极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予以治疗,以提升患者的预后。
作者:何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指玻璃体后界膜与视网膜内界膜的分离,是由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年龄、玻璃体出血、炎症、高度近视、外伤、无晶状体眼等与之有关。准确全面的 PVD 诊断,对临床决定治疗方案及术后预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对70例玻璃体后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研究PVD 超声图像特点,评估高频彩超对 PVD 的诊断价值,为玻璃体切割术前明确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魏小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产房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待产孕妇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时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差异。结果:干预组产妇的平均分娩时间为(13.5±0.5)h,产时产后出血量为(102.2±20.2)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同时分娩方式方面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不但有助于提升产妇的分娩质量,且有助于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雪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上利用静脉滴注氯化钾治疗低钾血症方法十分普遍。但钾离子有强烈的刺激性,输液过程中可致疼痛是临床输液中的常见问题,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患者常会因惧怕疼痛而拒绝输液,从而影响治疗。氯化钾刺激血管会引起静脉炎,局部红、肿、热、痛、症状明显。因此,减轻病人输液时的痛苦,是我们护士的责任和义务。现对静脉补钾引起局部疼痛的相关因素及缓解措施的方法作一阐述。
作者:何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医学科学突飞猛进的同时,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其中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不可忽视。医学生,整形外科医学生,带给人美的同时,自身的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
作者:贾文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8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使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等。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此外,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把单纯修补术应用在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成功率较高,而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都较胃大部分切除术短,此外,还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更加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快综合征患者在植入自动化功能双腔起搏器后参数的调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62例植入自动化功能双腔起搏器的慢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的起搏心率设置为55次/分,而对照组的起搏心率则设置为65次/分,观察并比较在术后一年内两组患者频心房事件的发生率(AHRE)、心室起搏百分率(Vp)、心房起搏百分率(Ap)、左心室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脑钠肽(BNP)。结果:实验组Ap和Vp明显降低,而LVEDD和LVEF得到较大改善,BNP明显减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间的AHRE和LAD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适当降低起搏心率能较好的调整患者的LVEF和LVEDD,同时可降低BNP,可在临床应用。
作者:白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探讨对应的误差控制措施。方法:以2014年1月~2014年6月作为研究阶段,选择该时间段内我院门诊部所采集的100例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控制条件下对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对其进行全面质量控制,以提高检验数据的精确性。结果:静脉血与末梢血,室温与低温,立即检验与3h检验控制标准下WBC、RBC、PLT、以及HGB检出结果组间对比下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来源众多,需要按照一定标准对其进行控制,同时提高检验人员整体素质,以尽可能的缩小与杜绝误差,提高检验精度。
作者:乔小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在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保证输液治疗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护理学者围绕静脉输液相关问题作了大量研究,现将临床静脉输液技巧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严重腹外伤患者应采取的院前急救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7月收治的71例严重腹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院前急救处理措施。实验组46例患者选择综合急救措施,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常规急救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功率为95.65%,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4.0%。两组人员抢救的成功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严重腹外伤患者综合院前急救措施,可使患者得到全面的检查与治疗,提升抢救成功率。
作者:郝义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胃肠道癌根治术区域性化疗与全身性化疗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胃肠道癌患者行根治术后区域性化疗以及全身性化疗的护理情况。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在进行区域性化疗、全身性化疗期间,出现肠麻痹、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不适反应10例次,出现造血系统反应7例次,出现感染1例次。并未出现周围静脉炎或者肝功能异常症状。结论:胃肠道癌患者行根治术后进行区域性化疗与全身性化疗期间,应加强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郭海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伤手术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012-2014年我院收治的34例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于手术前、手术后第1天、第2天、第6天检测患者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骨伤手术患者大量输血后TT、PT、APTT和DD水平显著升高,FIB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患者TT、PT、APTT水平显著降低(P<0.05),DD水平降低,FIB水平升高。术后第6天,患者的TT、PT、APTT、FIB和DD水平恢复正常,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伤大出输血时,要注意监测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必要时补充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防止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肖犹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4门脉高压是指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门脉血流量增加或门脉血流阻力增加均可导致门脉高压。病因可分为肝前肝内型和肝后型三种,其中肝内型如肝硬化常见。本院对一年内来院2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采取了脾动脉栓塞治疗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介绍此病例的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阿腾图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组织脱水剂,本药因见效快,治疗效果好,价格便宜,在骨科病房被广泛应用。但此药也有其不足,即对局部组织及静脉血管损伤较严重,常导致静脉炎。
作者:徐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总结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产后康复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产妇的产后康复及自护能力情况。结果:在产后康复指标中,泌乳开始时间、子宫入骨盆时间、产后恶露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产妇自护能力上,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促进产妇尽快康复。
作者:付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