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凯丰
社会在飞速发展,生活水平节节提高。人们在享受医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追求医学人文精神的升华,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与进步,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加,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护患矛盾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探讨护患矛盾发生时的护理应对尤为重要,以下是本人二十多年临床经验。
作者:尹国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选题依据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是心血管的头号杀手。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肌钙蛋白和心肌酶活力增高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坏死的进行性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严重危胁人民的健康,也是急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伴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科技技术的提高,科学正确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恰当的临床护理。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因此,熟练掌握心肌梗死的护理及救治措施至关重要,亦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徐珊珊;张佳丽;李再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对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45例,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做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动脉血气情况。结果: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8%,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6%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比治疗前都有所改善,相比较之下,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明显(P <0.05)。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数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美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部分的肿瘤疾病都伴随着疼痛症状,并且给患者带来身心的折磨。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学在疼痛护理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从身体、心理、药物等方面进行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马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生物补片内口封闭瘘道填塞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肛瘘患者,随机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生物补片内口封闭瘘道填塞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损伤率及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补片内口封闭瘘道填塞术治疗肛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仕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脑卒中是指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颅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脑卒中的致残率为86.5%[1],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达到了43.2%[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有45%的患者发生吞咽困难[3]。吞咽困难易导致不良预后如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影响疾病康复。因此尽早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显得至关重要。我院收治的患者在制定了康复护理措施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潇潇;杨丽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16例应用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进行护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前的处理和输液速度的控制可使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副作用也可得到及时控制。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护理要点在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及时处理不良反应,降低药物副作用。
作者:韩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ICU护士心理状况及对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干预对策。结论ICU护士的心理压力源多,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ICU护士心理压力及身心健康,实施有效措施,维护和促进其健康。
作者:刘红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三参丹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80例,给予三参丹饮,3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绞痛分级、心电图疗效、血尿常规及肝肾功指标等变化。结果1.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均有减少,减少率为100%,心绞痛分级较治疗前有47.5%提高1级,33.75%提高2级,13.75%提高3级,无分级降低的病例。2.改善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改善率达到77.5%,无心电图加重病例。3.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三参丹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明哲;韩淑丽;段富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护理风险是护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损害性事件。护理风险的存在有着复杂的原因,它不仅对病人构成危险,而且也会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护理水平并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护理风险进行管理并构建相应的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刘琼;张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复性腹股沟斜疝临床比较常见,但钝性外力致易复性腹股沟斜疝嵌顿引起迟发性肠穿孔临床发生比率较小,一旦出现后确诊和治疗往往均较为棘手。本文通过对1例钝性外力致易复性腹股沟斜疝嵌顿引起迟发性肠穿孔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为今后临床对此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照。
作者:汪军;田坤;陈亚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其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90例患者治愈70例,治愈率为70.77%,其余患者由于糖尿病病情严重,对临床中应用的抗结核药物敏感力不强,因此疗效并不十分明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患者的病情,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针对其具体病情以及临床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发病率,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万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护理质量方面,人们对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工作已不再是所谓的打针送药,而是包括对患者进行一系列心理、身体的护理,因此,护理在管理方面的水平即决定其质量的保障。本文通过对乡镇医院护理工作中安全管理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为乡镇医院护理工作提供借鉴,以此进一步的促进乡镇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蒋仁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糖的同时却往往会忽略了低血糖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当低血糖发生时,患者通常伴有心慌、冷汗、发抖、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以提醒患者自行进食含糖食物,及时进行早期处置则预后良好[1]。然而有些患者屡发低血糖后,则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2]。若昏倒在公路上、楼梯口,或正在驾驶车辆、正在进行高空作业,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为了方便患者,我科设计了糖尿病患者急救卡,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朵妮;赵惠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护人员的护理对于早产儿的身体条件改善和提高存活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乌克兰和中国的医疗体系均或多或少的受影响于前苏联,本文旨在对两国早产儿护理方面的方式方法进行对比,从而达到两国早产儿护理方面的信息共享。
作者:T.M.克里门科;K.O.葛柳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介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通过对7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术前、术中、术后配合,总结前列腺电切术所需器械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由于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熟练,密切配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加强术前器械准备,术中密切配合,能有效防止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吴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促进高危儿正常发育及防治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效果。方法以在本院出生的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高危新生儿分为高危儿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同时选取同期出生的正常儿为对照组,进行三组对照研究。制定早期干预方案,指导高危儿干预组家长按干预方案实施逐月逐日综合性早期干预。定期对三组婴儿进行体格发育测量和发育商(DQ)测试、逐月观察婴儿运动、语言、认知、行为4项能力实际出现的月龄并作记录。通过三组比较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对高危儿12个月的综合性早期干预,结果显示:①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高危儿身高、体重平均值均高于非干预组;干预组高危儿体格发育已达正常儿发育水平。②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高危儿发育商(DQ)五个能区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5);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高危儿发育商5个能区发育均达正常儿发育水平。③干预4个月后,干预组高危儿四项能力的实际出现率,多数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高危儿各项能力发育均达正常儿发育水平。结论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体格、发育商、能力发育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避免了高危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以家庭为基础的早期干预模式简单可行。
作者:黄成;陈刚;文勇;叶艳;任修勤;杨艳;王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以及评价其在门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对门诊就诊的22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对护理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以及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在给予普通护理后的质量评分为(84.68±2.15)而患者满意度仅为79.09%。实验组患者在应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高达(93.47±1.9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也高达91.81%。结论: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能提高护理质量与满意度。
作者:过敏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腺苷蛋氨酸进行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患有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患,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以门冬氨酸钾镁及腺苷蛋氨酸分别对两组予以治疗(治疗时长达4周)。结果:相比于对照组中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效果,腺苷蛋氨酸能够有效治愈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效率为86.34%);对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病患的皮肤瘙痒症状至于效率可达88.15%;能够显著降低病患体内的血清结合胆红素(SCB)、血清总胆红素(STB)、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P<0.05)。结论:通过对肝内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提供腺苷蛋氨酸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门冬氨酸钾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呼吸科临床路径实施后进行治疗的44例作为观察组,临床路径实施前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基本满意比例和不满意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科应用临床路径,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作者:孙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