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新;张陈平
基因治疗在颌骨修复重建中的应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本文就基因治疗在促进颌骨缺损修复和牙周重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戎;曹颖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髁突软骨生长与适应性改建过程中的软骨生成和新骨形成这两个过程可为众多的生长因子所调控.这些因子在软骨形成中参与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在新骨形成中参与成骨转化.本文就髁突软骨生长与适应性改建过程中相关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李智;李祖兵;李金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牙科合金在口腔环境内会发生金属离子的释放,这些释放的金属离子可能会引起人体一换系列的局部甚至全身的不良反应,与牙科合金引起不良反应有关的因素有影响细菌粘附、毒性效应、亚毒性效应及过敏反应.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万书健;苏剑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生物膜是细菌赖以生存的环境,膜结构可以抵御外界因素如抗菌剂的影响,对细菌有保护作用.牙髓感染性疾病中根管生物膜的形成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有关根管生物膜的研究将有利于找出能更有效地治疗牙髓感染性疾病的新方法.
作者:古丽莎;凌均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上颌磨牙近颊根的第二根管细弯,根管口隐蔽,易被遗漏而导致根管治疗失败.根据它的解剖特点,在定位、预备、充填等步骤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它的发现率及治疗成功率,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梁睿贞;吴友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The concepts and progress of evidence-based dentistry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critical review. An extensive PubMed search was conducted to provide sound evidences for som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problems in prosthodontic daily practice. Conlusively, it is important for prosthodontists to keep current by looking for efficient ways of interpreting high quality evidences to clinical practice.
作者:雷雨;朱智敏;CHAO Yong-lie;SHI Zong-dao;MENG Yu-kun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根管长度电测法是通过电子仪器来测量根管内阻抗变化规律,确定牙根根管长度或根尖孔位置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常用的仪器有很多种.根管长度电测法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现在已成为根管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该法的发展及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刘思逸;梅陵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前的研究表明,p27基因表现为抑癌基因的特点,P27蛋白的降解增加导致其表达下调,由此引起的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口腔肿瘤发生有关.P27蛋白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抑制或减少其降解将有可能成为新的肿瘤基因治疗靶点.本文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27蛋白的降解及如何抑制其降解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方亮;胡勤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研究表明整合素αVβ3在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作用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认为整合素αVβ3在血管形成过程中与多种细胞因子具有协同作用,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转化生长因子-β等,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促进了血管的形成.
作者:孙秀梅;孙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临床上根尖微渗漏是一个常见的引起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影响根尖微渗漏的因素较多,本文就玷污层、充填技术和充填材料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进行概述.
作者:刘莉;苏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淋巴管畸形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可能与胚胎时期淋巴管发育异常有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对淋巴管畸形的病因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白轶;孙志军;赵怡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要维持正畸治疗的效果,治疗结束后往往需要长期的保持.由不锈钢丝或正畸多股麻花丝制成的固定保持器是一种美观高效的保持器,患者可以不需取戴而长期使用.本文就固定保持器的适应证、分类和临床特点以及固定保持材料和粘接剂等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佳岭;乔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翻瓣微创技术在牙齿种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全景X线曲面断层和线性断层投照技术,在拟行牙齿种植区域测量牙槽骨宽度、高度、厚度,明确骨质量,术前在石膏模型上绘出骨地图,制作种植导板.选择牙种植患者,在不作粘骨膜切开的情况下植入ITI柱状螺纹种植体,对旋入扭矩大于35 N·cm者,立即安装永久基台,作塑料牙即刻负荷.记录微创种植的手术时间;通过测定术前、术后1月、3月、半年和1年的X线牙槽骨改变,作临床评价.结果 不翻瓣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2.3个月,除1例在植入后发生短期的种植体周围炎外,X线检查全部种植体周围骨质无明显透射阴影区,术后6个月平均牙槽嵴骨吸收量为0.15 mm.全部种植牙健存.不翻瓣组单个牙的平均种植时间是10.4min,而对照组为25.7min,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骨质量佳的种植牙区域可采用不翻开粘骨膜瓣的微创种植技术,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种植成功率高.
作者:彭国光;赵继刚;夏炜;熊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正畸种植体支抗发展迅速.由于它可提供绝对支抗,所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种植体支抗的研究.本文从正畸种植体的材料、种植体的表面处理方法、三维数字技术在种植体研究中的应用对种植体支抗进行综述.
作者:罗毅;温秀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近年来已成为牙体解剖形态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可提供牙体形态的立体结构,并可从任何角度进行断面观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根管形态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黄湘雅;凌均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腭帆提肌重建术是一种功能性软腭修复方法.本文从临床应用角度,对腭帆提肌的解剖学、腭帆提肌重建术的研究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蒙田;鲁勇;郑谦;石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牙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正在被逐渐阐明.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参与牙齿发生发育调控.本文就其中的sonic hedgehog信号转导对牙齿发育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沈永岱;田卫东;何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Twin Block矫治器是一种改良肌激动器,由分别就位于上、下颌的带有斜导面的咬合板组成,对于矫治上、下颌骨矢状不调具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矫治器.本文就此矫治器的矫治机理、时机、适应范围及各种改良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和平;包柏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粘着斑激酶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调节细胞的粘附、增殖、迁移和凋亡等,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就粘着斑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与口腔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律娜;夏娟;程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牙齿发育是上皮与间充质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近年来随着对牙齿发育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人们试图揭示参与牙齿发育的信号分子以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就牙齿发育不同时期信号分子中心位置的变化及不同的信号分子对牙齿发育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陈颖;梁景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