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周彬;王贻宁
摆型矫治器不需要患者的配合,可矫治安氏Ⅱ类牙性错(牙合)或上牙弓轻、中度拥挤。本文对摆型矫治器的不同设计、制作、应用及治疗效果进行了综述,使临床医生对该矫治器有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有效地后推上颌磨牙,矫治Ⅱ类错(牙合)。
作者:肖丹娜;高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的发病机理不明,近年来发现OSF组织中存在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且这些细胞因子与多种纤维化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与OSF有关的细胞因子及这些细胞因子在OS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霞;凌天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激光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引人瞩目,本文介绍了激光在牙周软组织手术、牙周袋治疗、牙槽骨手术和牙周血流量测定中的应用及其理论基础。随着激光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在牙周治疗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邹景猗;丁一;胡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唾液腺转基因治疗具有创伤小、效率高的特点。腺病毒载体是目前唾液腺转基因研究比较常用的栽体之一。本文拟就唾液腺腺病毒载体转基因的应用、转染特点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卫晋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菌斑细菌是牙周炎发生的始动因子。研究表明,除控制菌斑外,还可以通过调节宿主反应辅助治疗牙周炎。在宿主反应过程中,组织破坏性酶如MMPs、弹性蛋白酶等,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如PGE_2、IL-1、TNFα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介导了牙周组织的破坏。四环素类药物、NSAID、IL-1Ra、sIL-1R、抗TNFα单克隆抗体和sTNFR等可以选择性地阻断这些活性物质对牙周组织的破坏,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徐琛蓉;章锦才;胡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深冷处理技术是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主要用于改善和提高多种材料(如金属、塑料、陶瓷等)的综合性能。本文就深冷处理技术的定义、应用范围、机理、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在口腔修复学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赵鹃;朱智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白细胞介素-8(IL-8)作为一种炎症介质,在牙周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牙周组织中有许多因素影响IL-8介导炎症。本文就牙周组织中影响IL-8表达的一些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徐铁华;彭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对牙周病原菌的吞噬作用在牙周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功能受其细胞膜表面IgG Fc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影响。本文就聊受体的分子结构、功能、基因多态性、表型,基因型的检测方法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张华湘;谢昊;任铁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文综述了牙种植体—骨组织界面骨形成过程中的细胞活动,包括细胞在种植体表面的粘附、增殖、分化和成熟,以及界面骨改建过程中破骨细胞的作用。
作者:周彬;蒋滔;程祥荣;王贻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周围神经缺损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研究集中在设计一种由生物活性材料制备的神经导管,构建神经再生室来提高生物相容性、减少毒性反应、促进轴突的延伸。雪旺氏细胞对周围神经再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植入神经导管中可引导轴突近中端再生,减少纤维组织浸润,保持导管内神经营养因子的浓度。
作者:张勇杰;金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骨的细胞成分主要由成骨细胞(oeteobalast,OB)、骨细胞(oeteocyte)和破骨细胞(oeteoclast,OC)构成。在骨改建过程中,需要间充质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化为成骨细胞,使新骨生成。正常的骨改建和部分骨病理性改变与成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有重要的关系,本文就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活性调控的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刘勇;孙宏晨;欧阳喈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为一种新型的控释体系,纳米控释系统可通过靶向定位及缓释作用,依靠其超微小体积,进入人体的细胞内,对核酸、蛋白质等生命物质进行分子水平的治疗,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纳米控释系统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罡;陈卫民;王燕秋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