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
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生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及全民医保实施和社区卫生的不断完善,人们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社区医疗将成为多发病、常见病和慢性疾病患者就医的主要场所.
作者:姚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麝香保心丸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常规西药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口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尔缓释片以及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明确,安全性极高.
作者:来小;朝木日力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难以根治的肺部疾病,它具有不可逆的解剖组织学的病理改变,使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致使患者的肺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生存质量下降.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目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
作者:罗梅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众多临床医学专业中,基础医学往往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现代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基础医学主要研究机体的解剖组织结构和疾病的规律现象,并为其他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的深入不断提供新的指导.笔者从我国现代临床医学专业中基础医学的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基础医学教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漏洞,并针对其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为教学工作中,基础医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可观而全面的指导.
作者:杨舒晗;查艳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术期使用护理干预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情况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7.5%和97.5%,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效果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手术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谭智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我院近五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3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依据.结果:从2009年至2013年,我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从2009年的2.9%上升到2013年的5.8%.结论:邯钢烧伤医院病原菌耐药情况逐年严重,应及时对患者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避免盲目用药.
作者:段海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护理指导是否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护理干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50例,随机将5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25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的呼吸科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指导,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自我效能的护理指导进行相应对比,称之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以及自我管理三项评分数据,均高于对照组,且三且差异数据间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自我效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指导,能够树立患者的疾病治愈信心,并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沈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抽血检查的3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对血液样品采用的检验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使用相同的血液样品,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检验方法(盐水法),实验组应用卡式微柱凝胶法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的准确率.结果: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检验的实验组一次性正定型的准确率为100.0%,反定型准确率为99.7%;采用盐水法检验的对照组一次性正定型的准确率为98.5%,反定型准确率为97.9%,含0.88% RhD型(3例),两组比较可知,实验组准确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式微柱凝胶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能提高输血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由于儿童的血管细,配合度差,静脉穿刺的难度大,护士在提高操作技术质量的前提下,学习运用各种理解和沟通技巧,增加家长的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岳小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梅毒治疗后RPR转阴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0年3月~2012年11月,医院门诊与体检中心共收治412确诊为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初诊、治疗后疗效评估行RPR实验、TRUST实验、TPPA实验,以TPPA为诊断金标准,评价转阴率,并进行因素对比.结果:一期、二期、潜伏初始RPR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42,P=0.01 <0.05);梅毒RPR未转阴率4.85% (20/412);转阴者年龄(34.4±11.4)岁低于未转阴者则为(43 2±5.0)岁,病程(92.4±44.2)d低于未转阴者(184.2±47.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阴者与转阴者一期、二期、隐性梅毒、复发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阴者与转阴者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2年后,梅毒治疗后RPR转阴率较高,未转阴者年龄相对较高、初发病程较长、潜伏期梅毒比重较高,应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加强潜伏期患者管理.
作者:徐风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心脏外科中施行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的施行冠脉搭桥术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护理干预有助干提高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有效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温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针对对我院门诊外科伤口感染的原因以及其临床分析进行探讨,找出门诊外科伤口感染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随机地在2012-2014年间在我院的门诊外科425例病例中进行抽取,并将所抽中的病例进行跟踪.结果:门诊外科患者伤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拨弄伤口、不谨遵医嘱、操作失误等.结论:门诊外科患者在术前应接受相应检查,手术过程要确保规范、到位,术后患者应当谨遵医嘱,牢记注意事项,着力降低伤口的感染率.
作者:左建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道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7月间接收的食管癌手术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1周身体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和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在手术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经济实惠,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密蒙花为眼科常用药,现代研究表明,密蒙花在眼科中治疗目赤翳障、干眼症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
作者:黄金娥;朱自仙;唐当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状况 方法:从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并进行药敏实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297株.76.1%来自痰标本,22.9%的分离株为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做药敏实验的有283株,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兰的耐药率为0,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100%.结论:监测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趋势对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肿痛安胶囊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86例顽固性口腔溃疡患者应用肿痛安胶囊联合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效果患者采用肿痛安胶囊(河北奥星集团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z13021496,0.28g/片)口服,每日3次,再用聚甲酚磺醛溶液(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9561,25ml)隔天涂抹溃疡面1次.联合用药15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观察组总有效率9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表1)结论 联合用药标本兼治,疗效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利永;张玉省;赵立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脐血肝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观察其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移植成功,经过密切的术前、术中配合,周密的术后护理与出院指导,无一例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结论:给予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严密有效的护理,能为患者提供良好诊治条件与环境,减轻其生理与心理病痛,确保移植手术成功开展,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沈春雷;陈卫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背景:近年来,关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研究及临床应用都较为广泛,但是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相对较少,缺乏说服力.目的:系统评价临床上使用EGF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到2015年;以“表皮生长因子”或“EGF”和“面部深Ⅱ度烧伤”为检索词,收集所有关于使用EGF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RCT研究.筛选所需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文共纳入了6个RCT研究,其中共包括328例面部深Ⅱ度烧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EGF的治疗组第14d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01),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0 01);同时治疗组的瘢痕增生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00 01);治疗组疼痛评分也显著轻于对照组(P=0.0003).结论:应用EGF治疗面部深Ⅱ度创面,可以有效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减轻疼痛,抑制创面瘢痕的增生,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奔;陈旭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胰腺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取2013年8月份至2014年7月份本院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这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 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中,出现了4例并发症,其中胰瘘1例、腹腔出血1例、胆漏1例、腹腔内感染1例,经过有效的护理后,4例并发症患者中,除1例胰瘘患者死亡外,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 胰腺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针对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能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池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浅析Leep刀应用在宫颈糜烂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列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组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实验组给予Leep刀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宫颈糜烂的患者可以采用Leep刀进行治疗,此种方法安全有效,适用于临床.
作者:谭剑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