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肾囊肿 CT引导介入治疗后疗效观察

杜秀勤;温平贵;陈喜中;韩静

关键词:CT导引, 肝囊肿, 肾囊肿, 介入治疗, 观察
摘要:目的 CT导引下肝肾囊肿穿刺抽吸硬化治疗及疗效观察.方法肝囊肿18例,肾囊肿31例,肝肾囊肿共计49例,囊肿大小为3.8~11.2cm,使用20G,7.5~15cm长度的穿刺针,抽出囊液22~480ml,注入99.7%的无水酒精,治疗后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长为一年.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5.7%,无并发症.结论此疗法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好,是一理想的治疗手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无椎动脉反流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血流动力学改变,超声表现以及合并其他颈部血管严重病变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与窃血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经超声检查并经临床确诊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49例.结果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和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结论当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起始段病变,合并颈部其他血管严重病变时,不应单纯依靠椎动脉的血流方向来估测同侧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的狭窄情况.

    作者:田津;李治安;勇强;路彤;赵青;孙慧;崔复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肝包虫破入胆道的B超诊断及分析(附42例报告)

    肝包虫破入胆道是肝包虫病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不足1%[1],破入胆囊的更为少见.本文对我院1998年至2001年经B超诊断并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肝包虫破入胆道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农红;张秋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高血压与颈动脉超声改变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观察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研究对象的双侧颈总、颈内和颈外动脉的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情况.方法研究对象分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95对,190例),利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双侧颈总、颈内和颈外动脉内径,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时间平均血流速度以及双侧颈总、颈外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有无斑块.结果高血压组研究对象的颈总动脉内径均较正常对照组者的颈动脉内径增加(P<0.01).高血压组研究对象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研究对象的双侧颈总动脉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时间平均血流速度以及双侧颈总、颈外动脉内中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伤性的超声检查不仅能够进行对颈动脉内中膜以及整个血管壁结构的准确评估,而且可以对颈动脉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

    作者:勇强;孙慧;李治安;崔复霞;田津;赵青;黄葵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妊娠大于41周时脐动脉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大于41周时监测脐动脉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数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对象为94例妊娠满41 周至43周的孕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仪分别检测其脐动脉和子宫动脉以获得血流动力学指数:S/D比值、PI、RI和FVR,按围产儿结局分为正常组和不良组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① 围产儿结局不良组的脐动脉血流各项指数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子宫动脉血流的S/D 比值和RI有显著差异.②当S/D≥2.5时,围产儿结局不良比例与正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①脐动脉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能反映出胎儿-胎盘循环和胎盘-子宫循环的状况,胎盘退化的程度和对胎儿的影响.②当脐动脉血流指数S/D比值≥2.5时就要考虑胎儿宫内环境不良,应及早处理.

    作者:王越;李靖;贾晓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氧增强MR肺通气成像的基础研究

    目的探讨氧增强MR肺通气成像的机理和基本技术方法.方法运用反转恢复单次激发超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7例(4男、3女)健康志愿者进行扫描,比较中心编码和半傅立叶K空间填充方式的成像区别;采用医用纯氧作为T1加权肺通气对比剂,进行吸氧前后的肺组织T1值测量和图像处理.结果中心编码的K空间填充方式可得到更佳的信噪比,合适的翻转恢复时间可得到优的对比度噪声比,通过吸氧前后的图像减影可获得氧对比的肺通气功能图.结论氧对比通气成像安全、简便易行,能反映肺的局部通气功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健;郭佑民;万明习;吴晓明;郗农;王建国;朱力;解恩义;雷晓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

    Weiss等[1]提出左室心肌松弛时间常数(Tau)为一相对不依赖于前后负荷定量评价左室心肌松弛性的可靠指标.然而这项指标必须通过有创的心导管检查,利用左室压力和微分曲线经计算获取.近年来,无创心功能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问世后,更能提供一些血流动力学信息.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作者:马桂琴;李仲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患者男,40岁.入院前1年不明原因突然出现头晕、头痛、心悸、阵发性高血压.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再次突然发作,心悸、胸闷、全身大汗,且继之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胃内容物,血压230/110mmHg,肌注降压药后头痛减轻,但恶心、呕吐不止,且出现右上腹绞痛,难以缓解,血压进行性下降到80/55mmHg,给予升压药6h后血压回升,情况渐好转.体检:体温36.5℃,脉搏8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6/10kPa,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区有叩痛,肾区无叩痛,腹部无移动性浊音.

    作者:吴天;刘建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酷似胶质瘤的脑结核瘤1例

    患者女,27岁.因头痛1周,加重两天,伴喷射状呕吐而入院.患者于10天前因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术,手术后当晚曾大发作抽搐一次.

    作者:张芳;张凤翔;原兰;卢东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室双出口的价值 (61例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右室双出口(DORV)诊断和分型中的价值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DORV患者的超声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61例中,超声诊断57例,诊断率达93.4%.其中,超声心动图对SDD、SDS、SDL、SLL、ILL型DORV诊断符合率较好.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DORV的符合率高并且能具体指出其分型,是诊断DORV的一种准确、无创、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孙琳;李治安;栾姝蓉;房芳;吴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产后大出血急诊介入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利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急诊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实施急诊经皮双侧髂内动脉前干插管术,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出血部位,超选择性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结果 DSA显示出血均来源于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表现为造影剂在宫腔内呈弥漫性、局灶性分布.栓塞后8例出血完全停止;2例出血明显减少,经药物对症治疗后一周内出血逐渐停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急诊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止血迅速,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并可达到保留子宫的目的.

    作者:刘璋;谢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21-三体胎儿的孕中期超声检出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检出21-三体胎儿方面的作用.方法在孕中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测量胎儿颈背部皮肤厚度,并除外严重胎儿畸形.结果通过超声检查发现颈背部皮肤增厚,于孕14~21周检出了3例21-三体胎儿,其中2例母亲年龄小于35岁,且无其他超声异常表现等染色体核型检查适应证.在没有应用这一超声指标进行产前筛查的6例21-三体病例中,母亲年龄小于35岁的2例被漏诊.结论应用颈背部皮肤增厚这一超声指标可以提高产前21-三体胎儿检出率,特别是母亲年龄小于35岁,且不合并严重畸形的病例,减少产前漏诊.

    作者:孟华;姜玉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CT引导下自动活检针在胸部介入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自动活检针在胸部介入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ook公司生产的Quick-Core自动活检针在CT导向下对69个胸部病变进行了活检.结果 69个病灶共进行了126次穿刺,21G活检针穿刺取材成功率为81%(56/69),18G活检针成功率为100%.良性病变10个,恶性病变59个.恶性病变中57个病灶阳性,2个假阴性,敏感性97%(57/59),特异性100%.结论自动活检针安全、高效、操作简便可常规应用于CT导向下胸部介入性诊断.

    作者:肖越勇;张金山;赵红;于淼;李家开;廖正银;扬立;黄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发展性口吃脑机制的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

    发展性口吃(development stuttering)是指儿童期起病至成人仍不恢复的一种以音或字的重复、拖长和停顿为特征的言语流畅性障碍,其发病率高达1%以上.国内对于发展性口吃发病机制的研究很少,国外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有关发展性口吃是否具有脑功能异常的问题,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近年来,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证实了口吃者在不同状态下脑部的激活方式有所不同,揭示了大脑的异常活动与言语流畅性障碍之间的关系.

    作者:宋鲁平;彭聃龄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肛管直肠影像学(一)

    肛管直肠是盆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盆底其他结构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整体.对肛管直肠及毗邻结构形态功能的评价,应该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影像学检查是评价活体肛直肠功能及疾病的重要手段,包括排粪造影术、结肠运输试验、直肠内US和MRI等.

    作者:王毅;何选丽;龚水根;张伟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血流成像和血管内超声造影

    近年来医学超声发展的前沿中,引人注目的为超声血流成像和血管内超声造影.两者间目的相近且有一定联系,但从概念上与理论、技术上各具不同特点.现提出,供探讨.1 超声血流成像

    作者:徐智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肺孤立性小结节的HRCT

    目的回顾分析95例直径≤2cm的肺孤立性小结节的HRCT表现,以评价HRCT在肺孤立性小结节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95例直径≤2cm的孤立性小结节常规CT扫描后结节处加扫3~5层HRCT.对不同病变结节的边缘、形态及内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RCT显示结节边缘有切迹或分叶状,毛刺影及偏心小针尖状钙化更倾向于肺癌诊断,无一种HRCT征象是小肺癌结节所特有的.结节内发现脂肪是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小结节内含液性密度提示是肺脓肿的可能.胸膜皱缩征对鉴别肺癌或结核瘤无帮助.结论 HRCT对肺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甫庚;陈起航;周诚;于经嬴;潘纪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 32P胶体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内照射治疗肝癌的研究

    我们自1995年开展32P胶体肠系膜上动脉灌注内照射结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共2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崔建国;王天昌;焦智民;王俊生;段成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子宫穿孔并肠管破裂1例

    患者女,31岁.因2个月妊娠行人流手术时突感腹痛,吸宫见淡黄色液体流出,未做处理,而转来本院.查体:患者痛苦面容,全腹压痛,反跳痛,未做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大小约87mm×63mm×54mm,形态饱满,肌层回声异常,右侧宫角处浆膜层连续性欠完整,边界模糊不清,可见宽约12mm中断处,宫腔内见一57mm×12mm条索状强回声结构,与腹腔内脏器相延续,子宫直肠陷窝见28mm×15mm液性暗区,内有点状回声.

    作者:姚树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筛查肺栓塞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对肺栓塞筛查的价值.方法利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1例急性、慢性肺栓塞患者和31例常规体检者进行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测量.选择空腹检查条件,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显示距下腔静脉入右心房2cm以内纵断面的管腔结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此段血流通畅,而后测量吸气、呼气时下腔静脉的内径.结果 31例急性、慢性肺栓塞患者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下降占19 例(59.4%).大块肺栓塞组、非大块/次大块肺栓塞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吸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和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分别为(1.78±0.70)cm,(1.49±0.61)cm,0.148±0.0974;(1.06±0.38)cm,(0.50±0.21)cm,0.517±0.075;(2.37±0.34)cm,(0.46±0.22)cm,0.805±0.115.结论无创伤性超声技术对急性、慢性肺栓塞筛查具有较高特异性,单独根据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判断肺栓塞可能会出现较高的假阴性.

    作者:勇强;孙慧;李治安;赵青;白云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与X 线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超声诊断CHPS 31例,与X线对照,讨论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X线诊断为CHPS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测量幽门管肌层厚度,观察胃潴留情况.结果超声测量幽门横切面,幽门肌厚度≥3.5mm,合并胃潴留的31例患儿,诊断为CHPS,与X线诊断相符合,并经手术证实.结论超声可作为CHPS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莉;李世杰;张西平;王爱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