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赵晖;王林森;韩悦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肿瘤, 骨质疏松症, 骨水泥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肿瘤和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4例转移瘤、21例骨质疏松、8例血管瘤和1例骨髓瘤,54例患者的62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缓解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VP治疗椎体肿瘤及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对87例临床确诊为HIE的患儿行MRI扫描,并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87例HIE患儿中,74例(85.1%)可见皮层、皮层下及深部白质T1WI迂曲条状、点状高信号;69例(79.3%)显示基底节、丘脑T1WI异常高信号及内囊后肢高信号消失;62例(71.3%)出现弥漫性脑水肿;58例(66.7%)可见颅内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脑室内出血及脑实质出血;19例(21.8%)可见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7例(8.0%)可见脑梗死.结论:MRI在HIE正确诊断和早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宏伟;丁长伟;杨军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3例经外科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的SPTP,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1例发生于胰头颈部,2例发生于胰尾部,有薄厚较均匀囊壁的囊实性肿块,囊性、实性成分比例各有不同,且分界不清,伴有不同程度囊壁钙化,囊壁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有增强,动脉期呈轻度增强,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中度的增强,延迟期肿瘤实性部分增强体积及程度更大,囊性和实性结构分界变得清晰,但均低于正常胰腺.结论:SPTP 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典型病例术前能明确诊断,对手术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有利.

    作者:逄利博;刘少春;崔俊凯;李刚;闫海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足多趾畸形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6个月.出生后左足8个趾骨.X线片示:左足8只跖趾骨.除第一趾近、远节趾骨外,第2~8趾骨均见近、中、远节趾骨.8个跖骨整齐排列.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均如常(图1).

    作者:晏浩宾;买小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脓肿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变化

    目的:研究脑脓肿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动态变化过程.材料和方法:对14例脑脓肿患者进行常规MRI检查和DWI检查并随访,观察脑脓肿在脑炎期、包膜期和吸收期常规MRI和DWI的变化.结果:脑炎期表现为稍长T2信号,DWI呈等信号;包膜期出现T2WI低信号环,环形增强,脓腔DWI呈高信号;吸收期T2WI脓腔高信号逐渐缩小,后成为一低信号的结节,呈浅淡增强,DWI信号逐渐减低.结论:脑脓肿的DWI随着脓肿各期的演变而变化,DWI能为脓肿的分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黄敏华;董秀珍;郭勇;郑奎宏;林伟;王庆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在体磁共振1H波谱研究乳腺病变的进展

    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在美国乳腺癌每年新生病例约18万[1],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上海、北京、天津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2].

    作者:金光暐;蔡幼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双肾多发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伴结肠结节型腺癌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62岁,无诱因突发左腹部绞痛入院.查体:患者消瘦,呈轻度贫血貌,双肾区无扣击痛,右肾未触及,无泌尿系统体征.

    作者:高明;陈博昶;姚洪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视频密度阶差评价心肌微循环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视频密度阶差评价心肌微循环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计算98例冠脉造影者的CTFC和视频密度阶差.结果:98例冠状动脉造影者其视频密度阶差为25.5±4.8,CTFC为21.1±4.5,且两者存在相关性.同CTFC相比,视频密度阶差能够更直接、更敏感的反映局部心肌的微灌注的情况,且重复性高.结论:视频密度差可作为临床评价心肌微灌注的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作者:杨霞;刘宏斌;杜洛山;王立军;李志坚;白启才;荆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应用鼻内镜下导管超声探头检查鼻腔软组织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下导管超声探头检查鼻腔软组织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鼻内镜下应用导管超声探头,以直接或经水囊方式检查12侧家犬鼻中隔和中、下鼻甲软组织并分析其图像.结果:①二维超显示下、中鼻甲和鼻中隔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均以低回声为主,局部可见偏强回声区及血管回声.鼻中隔、中鼻甲和下鼻甲软组织厚度分别为5.98±1.09mm、6.37±1.23mm和7.51±2.03mm;②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见丰富的血液信号,脉冲多普勒可引出动、静脉频谱,静脉流速5.6~18.4cm/s,动脉峰值流速10.2~41.7cm/s,RI 0.23~0.41.结论:鼻内镜下应用导管超声探头检查鼻腔内软组织,其定位准确,图像清晰,分辨力高.

    作者:陈雷;肖秋金;盛林;王旸;崔婷婷;高永艳;梁萍;董宝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母细胞瘤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37岁.主诉左侧胸背部疼痛5个月余,咳嗽、咳痰3个月.体查:左下肺叩诊音稍浊,听诊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实验室检查:ESR14mm/h,肿瘤标记物测定阳性,血液生化、免疫均为阴性,支气管镜、腹部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文星;晏正光;杨洪斌;熊统生;郭微;李华;肖立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强度超声波对兔肝肿瘤血管作用的血管造影观察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high intensity ultrasound,HIU)对兔肝肿瘤营养血管破坏后的肿瘤血供动态变化特点.材料和方法:建立兔VX2肝肿瘤模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观察肿瘤血供动态变化特点及HIU治疗后肿瘤营养血管的破坏情况.结果:DSA动态显示肿瘤血管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的动态变化.HIU治疗前,毛细血管期呈现典型的肿瘤染色,HIU治疗后,以上征象完全消失.结论:DSA是临床肿瘤诊断的重要方法,可作为HIU对肿瘤营养血管破坏情况评价的影像学指标,为HIU治疗效果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关利铭;王智彪;白晋;俞明宪;李艳;李崇雁;文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CT机球管故障分析

    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起9例东芝Xpress/gx螺旋CT机采用的Varian公司GS-2078(或GS-3078)X线球管故障表现,总结其故障规律及特点,以期准确、快速确认高压系统球管故障.

    作者:田跃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18G粗针活检诊断肠道壁增厚病变的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18G粗针活检肠壁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11例肠壁病变行18G粗针多点穿刺活检,观察取材的满意率和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均取材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肠壁病变的18G粗针穿刺活检安全,所取标本较大、较完整,有利作出明确的病理学诊断,尤其适合于无法用消化内镜活检的小肠病变.

    作者:王旸;冯蕾;高永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行常规MR成像(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MRI显示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内,4例呈边界较清楚的不规则形团块,1例呈边界清楚的分叶状团块.肿瘤均以实性部分为主,伴有多发囊性变.实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更长T1、更长T2信号,瘤体内(3例)及其边缘(2例)可见条状短T1高信号,3例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或中等增强.5例肿瘤均与透明隔及胼胝体有密切关系且表现为侧脑室扩大及梗阻性脑积水.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突触素(SYN)阳性.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f临床资料可提示诊断,确诊仍依靠病理学诊断.

    作者:李洲;肖永忠;张得秀;马林;蔡幼铨;桂秋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DNT)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T的MRI表现.结果:6例DNT主要累及幕上灰质,其中颞叶4例、额叶和顶叶各1例;信号与脑灰质相近,病变内见多发小囊变,病变周围无水肿,境界清晰,无增强或轻度增强.结论:DNT之MRI表现具有良性肿瘤的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安维民;蔡幼铨;马林;程流泉;刘新;刘铁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淋巴瘤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肝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8例均有右上腹不适和发热,6例单发,2例多发,超声声像图均表现为低回声病灶,有5例超声提示肝恶性肿瘤(包括2例提示为肝癌),但未作出肝淋巴瘤的诊断.化疗后病灶回声由低变强,逐渐缩小至消失.结论:原发性肝淋巴瘤临床及超声等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须综合分析.确诊需超声引导下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测定.

    作者:李俊来;罗渝昆;徐建红;林静;唐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组织多普勒和血流多普勒测量左室Tei指数比较

    目的:用组织多普勒频谱测算二尖瓣环局部心肌Tei指数,并与血流多普勒测算左心室Tei指数比较,观察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左心室功能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受检者40例,心功能正常组和心衰竭组各20例.组织多普勒在室间隔和左室侧壁二尖瓣环处测算Tei指数及求2个部位平均值,并与血流多普勒Tei指数测值比较.结果:组织多普勒在室间隔和左室侧壁二尖瓣环处测算的Tei指数,心衰组明显高于正常组;组织多普勒在各组的Tei指数值,均略高于血流多普勒的测值;2种多普勒测值相关性,室间隔二尖瓣环处相关性较好(r=0.74~0.78),左室侧壁二尖瓣环处无相关性.结论:组织多普勒可以快捷地测算Tei指数,并准确反映左心室功能;但测值略高于血流多普勒.

    作者:孟素云;李越;李岩密;温朝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大腿黏液纤维肉瘤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37岁.2002年2月因左大腿渐大性包块伴疼痛3个月余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大腿后方见一10cm×7cm×6cm包块,边界清,质硬,活动度差,轻度压痛.X线检查:左大腿中后部边界不清软组织肿块影,左股骨骨质未见破坏及缺损.2002年3月CT扫描示:左大腿中下段后方见一8cm×7cm×9cm似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内密度尚均,CT值为23~30Hu.病灶有一较完整包膜,周围肌间隙存在,局部股骨骨质未见骨质破坏及缺损(图1).CT诊断:左大腿中下段后方软组织肿瘤,良性可能性大.

    作者:地力木热提;邱晓丽;张继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螺旋CT表现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螺旋CT表现特点.材料和方法:分析经多导睡眠监测仪诊断的7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螺旋CT表现.结果:5例完全性阻塞,阻塞部位均为软腭后区,其中2例为多部位阻塞;软腭长度为44.3±1.2mm(正常长度41.9±1.9mm),软腭厚度9.4±0.5mm(正常厚度5.8±0.2mm);在清醒及睡眠状态下RP、RG、EPG区咽后壁厚度均大于正常值.结论:螺旋CT观察上气道清醒状态下及深睡状态下狭窄程度较准确,对其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欧波;龙从杰;朱向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检测胎儿生物学指标预测胎儿出生时体重的研究

    目的:应用超声检测胎儿多项生物学指标,预测出生时体重.材料和方法:超声检测468例晚孕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径、肱骨径和上臂径,分析其与胎儿出生时体重的关系.结果:单指标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径、肱骨径、上臂径与体重均有一定的关系,其中腹围、上臂径与体重呈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8531、0.8982),引入回归方程预测体重(体重=54.12上臂径+5.19腹围+216.72),临床验证其准确性,绝对误差±280g,平均相对误差3.8%.结论:测量胎儿腹围、上臂径对预测胎儿体重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晨;杨德民;张永红;王勇;杨裕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癌伴右肾盂积水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72岁.于2004年12月6日以绝经20年,阴道流脓血半年为主诉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来阴道有血性分泌物,近3个月又有脓性及烂肉样物排出,伴腰骶部疼痛.查体:一般状态尚可,心肺理诊未见异常.妇科检查:老年性阴道,宫颈肥大呈菜花样,触之易出血,阴道内见脓血性分泌物,右附件扪及实性肿物.

    作者:马文;毛莉;刘藩;王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