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aVR 导联 ST段抬高与住院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关系

刘湘华;梁力晖;唐铭翔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ST段抬高,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aVR 导联 ST 段抬高与住院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关系。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医院就诊接受治疗的180例老年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STE-ACS)的 aVR 导联心电图特征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 MACE 危险的因素。结果:aVR 导联 ST 段抬高多发于年龄较大,既往有心绞痛、高脂血症病、高血压等病史者及左心室肥厚患者,经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aVR 导联 ST 段抬高≥0.05 mV,年龄增加者,心功能 Killip≥2级患者均显示院内死亡风险增加,院内死亡风险的 OR 值为4.32,95%可信区间为1.452~11.217,与非抬高组院内死亡人数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心功能 Killip≥2级在 ACS 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 OR 值为6.128,95%可信区间为3.612~9.521,P =0.000;心力衰竭以及复发梗死发生率与 aVR 导联 ST 段抬高相关性较大(P <0.05)。结论:aVR 导联 ST 段抬高作为老年ACS 独立预测因素提示患者可能有广泛的左主干和三支病变冠脉病变,且预后较差;aVR 导联 ST 段抬高者院内心梗复发及心力衰竭高于非 aVR 导联 ST 段抬高者。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精神分裂症糖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缓释片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精神分裂症糖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所有患者都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增加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对患者治疗前后反映血糖的指标: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 血糖(2 h PBG)和血脂的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进行监测,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BMI、FBG 和2 h PBG 降低的幅度超过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TC、TG 和 LDL 降低的水平与 HDL 升高的水平均超过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仅稍高于对照组(9.62%)(P >0.05)。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精神分裂症糖脂代谢紊乱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合理选用。

    作者:周进涛;崔中芹;刘燕朋;连俊红;裴介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 MRI 健康成人丘脑的形态测量

    目的:探讨 MRI 丘脑与毗邻结构形态学变化规律和意义,为与丘脑形态改变相关的疾病提供线性测量指标方法:利用成人活体头部 MRI 扫描资料,观测丘脑及其毗邻结构,分析各线性指标与丘脑面积、丘脑体积的相关性。结果:在断层标本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丘脑矢径、丘脑宽、丘脑面积性差和侧差未见显著性差异;丘脑横径、丘脑长侧差未见显著性差异,但其性差差异性显著(P <0.05)。方差齐性检验后 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丘脑长与壳横径、壳矢径、壳面积、尾状核头矢径成正相关,丘脑宽与尾状核头矢径负相关,丘脑矢径、丘脑长与侧脑室前角间距成负相关。在体积测量中标准化后各组样本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丘脑体积、尾状核头横径、尾状核头矢径及壳矢径左、右侧差异显著(左侧>右侧, P <0.05),其余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标准化后与丘脑体积相关程度为密切的线性指标分别是丘脑横径、丘脑矢径、丘脑长、丘脑宽(正相关)。结论:丘脑毗邻结构参数与丘脑参数存在线性关系,其毗邻结构的形态变化可作为研究丘脑形态变化的参考指标,丘脑横径、丘脑矢径、丘脑长、丘脑宽可作为丘脑形态变化的初筛指标。

    作者:张华;谢兴国;黄小华;肖如辉;白桂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25-二羟维生素 D3水平与慢性高血压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慢性高血压患者1,25-二羟维生素 D 水平状态,探讨其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且确诊为高血压患者80例及同期常规健康体检者80例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1,25-二羟维生素 D 含量和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同时检测相关糖脂代谢生化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研究组血浆肾素活性及1,25-二羟维生素D3显著降低(P <0.01),Ⅰ级高血压患者肾素和1,25-二羟维生素 D3均显著高于Ⅱ~Ⅲ级患者(t =11.88,P <0.01 vs t =5.65,P <0.01);Pearson 分析显示:1,25-二羟维生素 D3与血浆肾素活性 PRA(r =-0.616,P <0.05)、收缩压(r =-0.419, P <0.05)、舒张压(r =-0.297,P <0.05)分别呈负相关;高血压多变量危险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发生危险的统计性意义独立因素分别为 D3水平降低和 PRA(P <0.05)。结论:1,25-二羟维生素 D3水平与高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呈负相关,1,25-二羟维生素 D3水平降低及 PRA 是高血压发生危险的独立因素。

    作者:向羿;郭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53例血液病患者伴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病伴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临床特点、抗真菌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 IFI 患者临床表现、真菌学特征和抗真菌治疗结果。结果:5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其中5例伴特异性胸痛和气促。CT 表现复杂,7例(13.2%)伴肺部空洞或结节,5例(9.4%)呈现“晕轮征”或“新月形空气征”样改变。共检出真菌株27例,主要包括白色念珠菌9例(33.3%),热带念珠菌5例(18.5%),曲霉菌5例(18.5%)。55例患者治疗15~79 d,8例(15.1%)患者均因为感染难以控制或疾病进展死亡。结论:血液病伴发肺部 IFI 患者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见,CT 辅助检查对 IFI 诊断和经验性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王新有;禹康;郭新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针接头不同消毒方式对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针接头不同消毒方式对预防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行PICC 置管治疗的148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碘伏棉签消毒导管无针接头,观察组采用独立包装的酒精棉片消毒无针接头。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炎1例,导管细菌定植1例,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发生率2.70%明显低于对照组14.86%(χ2=6.831,P <0.05)。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G+)为主(72.73%),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G -)(27.27%)。结论:采用独立包装酒精棉片包裹无针接头,运用正反揉搓法消毒,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车小琼;刘文文;张彦;宋甜爽;郭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 hs-CRP、IL-6、IL-8及肺炎支原体 DNA 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 hs-CRP、IL-6、IL-8及 MP-DNA 含量,探讨其水平变化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并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47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血清 hs-CRP、IL-6、IL-8及 MP-DNA 水平。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血清 hs-CRP、IL-6、IL-8及 MP -DNA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 hs-CRP、IL-6、IL-8及 MP-DNA 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前观察组轻症和重症患儿血清 hs-CRP、IL-6、IL-8及 MP-DNA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患儿血清 hs-CRP、IL-6、IL-8及 MP-DNA 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儿,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hs-CRP、IL-6、IL-8及 MP-DNA 水平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指标,其检测结果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文启芹;刘俊;明怀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专题

    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008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居民死因调查发现,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占第四位,在农村占第三位(16.4%)。2015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指出,目前呼吸系统疾病在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病因中占第三位。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以及人口年龄老化等因素,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4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8%)。肺结核在我国目前仍属于高发传染病,其发病率虽有所控制,但近年来又有增高趋势。肺血栓栓塞症已经构成了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肺部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发病率也逐渐增多。虽然不断有新的抗生素出现,但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有增无减。流感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很高,而流感病毒侵入体内主要的靶器官也是肺。呼吸系统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致残率也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其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作者:陈小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营山县2014年健康人群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营山县健康人群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和相应传染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分<1岁、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7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30人作为监测对象,共210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麻疹 IgG、风疹 IgG、腮腺炎 IgG。结果:共检测210份血清标本,麻疹 IgG 阳性率为86.19%,风疹 IgG 阳性率为80.48%,腮腺炎 IgG 阳性率为63.81%。结论:营山县健康人群麻疹 IgG 抗体水平1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均达到《预防接种规范》要求的85%免疫成功率指标,建立了有效免疫屏障。风疹 IgG 抗体和腮腺炎 IgG 抗体水平较低,不足以达到有效免疫屏障,提示我们要加强风疹、腮腺炎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作者:王娟;甘霖;何爱学;杨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对左室舒张功能远期影响观察研究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和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对左室舒张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共纳入术后1年以上的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患者37例、外科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29例和41例对照组患者。分别测量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和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结果:对照组跨二尖瓣血流速度 E 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E /A 比值三组各不相同,在经导管封堵组和外科手术组组织多普勒速度 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外科手术组更高。结论:房间隔缺损外科手术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比经导管封堵更大。

    作者:胡建波;李小庆;覃军;于学军;张源萍;李春;饶荣生;刘铖宸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食管癌肉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86岁,因“吞咽不畅10余年,加重20+d”于2014年6月19日收治入院。入院前10余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不畅,以进食干硬粗糙食物明显,阵发性出现,可自行缓解,伴吞咽异物感,偶有反酸、烧心,无恶心、呕吐,无呕血、便血,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入院前20+d,患者自觉吞咽不畅症状明显加重,仅进半流质饮食。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2 kg。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无特殊。辅助检查:食管钡餐示:食管中下段(胸7椎体-胸9椎体平面)腔内可见大小约4.0 cm ×2.2 cm 的类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整,局部造影剂通过受阻(图1)。胸部增强 CT示:食管胸中下段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狭窄段以上食管扩张,考虑多为食管肿瘤(图2)。胃镜示:距门齿27~30 cm 处可见结节样新生物,表面尚光滑,活检质硬。胃镜活检示:距门齿27~30 cm 食管恶性肿瘤;免疫组化:EMA(-)、CK 部分(+)、P63部分(+)、Vimentin (+)、desmin (-)、SMA (-),结果支持食管癌肉瘤,肉瘤成分为纤维源性(图3)。入院行肿瘤局部放射治疗3周后患者放弃治疗出院。

    作者:伍海琼;胡劲;柳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梅毒患者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定量感觉测定初步研究

    目的:对梅毒患者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s)、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定量感觉测定(QST)进行联合检测,评价在梅毒小神经纤维受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梅毒患者按照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分为无神经症状组(n =24例)和有神经症状组(n =12例),分别进行 CHEPs、SSR、QST 检测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与24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对照。结果:(1)SSR 结果比较:有神经症状组 SSR 上下肢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 <0.05;(2) QST 结果比较:有神经症状组冷觉(CS)、冷痛觉(CP)阈值较对照组低;有神经症状组热觉(WS)、热痛觉(HP)阈值较对照组高;有神经症状组 CS 阈值较无神经症状组低;无神经症状组 CP 阈值较对照组低,均 P <0.05;(3)CHEPs 结果比较:有神经症状组右下肢潜伏期 Cz /N550、Cz /P750较对照组延长,无神经症状组 C7潜伏期 Cz /N550较对照组延长,P <0.05;(4)VAS 比较:有神经症状组及无神经症状组右下肢 VAS 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有神经症状梅毒及部分无神经症状梅毒患者存在小神经纤维受损,CHEPs、SSR、QST 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梅毒小神经纤维受损的客观依据。

    作者:谭娟;王晓明;邓鸿杰;胡建秀;赵晓琼;黄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联合诱导分化治疗的研究现状

    肿瘤诱导分化是指应用某些化学物质可使不成熟的恶性细胞逆转,向正常分化,去分化的肿瘤细胞也可被诱导而重新向正常细胞分化,甚至转变成正常细胞。这些化学物质就称为肿瘤诱导分化剂。目前常用的肿瘤诱导分化剂包括维甲酸(RA)类、组蛋白酶抑制剂、甲基化抑制剂、PPAR 激动剂、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抑制剂等。近年来探索性用于诱导多种恶性肿瘤,如甲状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其诱导机制是上调 NISmRNA 的表达,提高肿瘤细胞的碘摄取率。单独利用不同诱导分化剂在基因转录前后的不同环节发挥作用诱导肿瘤的分化或再分化,诱导机制逐渐明确,大多数在体外研究中对培养的各种肿瘤细胞诱导效果较确切,而体内实验疗效不佳,且副作用大。目前研究中多用 RA 类联合其他类型诱导分化剂,恶性肿瘤种类多局限为甲状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诱导机制可能为多种诱导分化剂间通过受体相互作用或联合应用诱导NISmRNA 表达增加和诱导 NIS 蛋白定位正确的药物等。探讨低剂量多药联合应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是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从体外到体内,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还需要更广泛的探索,应加强诱导分化机制的研究,以求获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高艳;李素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研究进展

    食管肿瘤乏氧细胞的存在是影响食管癌放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杀伤乏氧细胞以提高食管癌的放射敏感性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甘氨双唑钠(metronidazole amino acidum natrium,CMNa)是我国自行研制的5-硝基咪唑类亲电子化合物,具有与氧相同的放疗增敏作用,同时副反应低。研究表明,甘氨双唑钠能够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且不增加患者的副反应,但对于能否够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作者:林斌伟;谭榜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老年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aVR 导联 ST段抬高与住院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aVR 导联 ST 段抬高与住院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关系。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医院就诊接受治疗的180例老年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STE-ACS)的 aVR 导联心电图特征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 MACE 危险的因素。结果:aVR 导联 ST 段抬高多发于年龄较大,既往有心绞痛、高脂血症病、高血压等病史者及左心室肥厚患者,经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aVR 导联 ST 段抬高≥0.05 mV,年龄增加者,心功能 Killip≥2级患者均显示院内死亡风险增加,院内死亡风险的 OR 值为4.32,95%可信区间为1.452~11.217,与非抬高组院内死亡人数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心功能 Killip≥2级在 ACS 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 OR 值为6.128,95%可信区间为3.612~9.521,P =0.000;心力衰竭以及复发梗死发生率与 aVR 导联 ST 段抬高相关性较大(P <0.05)。结论:aVR 导联 ST 段抬高作为老年ACS 独立预测因素提示患者可能有广泛的左主干和三支病变冠脉病变,且预后较差;aVR 导联 ST 段抬高者院内心梗复发及心力衰竭高于非 aVR 导联 ST 段抬高者。

    作者:刘湘华;梁力晖;唐铭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轻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利用组织间磁敏感差异而成像的新技术,它具有三维成像、高分辨率、完全流动补偿等特点,它对颅内出血尤其是弥漫性轴索损伤十分敏感。本文主要对其原理和在轻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杨染;曾文兵;翟昭华;高才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肉瘤及骨转移瘤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骨肉瘤与骨转移瘤肿瘤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方法:选取34例骨肉瘤以及16例骨转移瘤患者肿瘤组织纳入研究,另选取10例同时期单纯骨折患者组织标本作为对照。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种组织 VEGF 表达,并比较不同骨组织 VEGF 表达水平差异。结果:骨肉瘤患者、骨转移瘤患者 VEGF 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1),骨转移瘤与骨肉瘤肿瘤组织 VEGF 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组织学分型骨肉瘤 VEGF 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VEGF 在骨肉瘤与骨转移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增高。在不同类型骨肿瘤组织之间及不同组织学分型骨肉瘤之间 VEGF 表达无显著差异性。

    作者:买买提艾力·哈斯木;白靖平;江仁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患者不同营养方式对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的营养方式对 ICU 机械通气患者免疫功能和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18例,根据不同营养方式分为肠外营养组(PN)38例,早期肠内营养组(EEN)41例,添加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组(PEEN)39例,营养支持治疗时间>14 d,记录3组患者的感染状况及免疫指标。比较3组患者的感染部位、痰培养细菌种类、预后情况、ICU 住院天数、机械通气天数和两周机械通气撤机率。结果:营养治疗后14 d, PEEN 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低于 EEN 组及 PN 组(P <0.05);营养治疗第7、14天 PEEN 组患者 C 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 EEN 组及 PN 组(P <0.05);3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各时相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营养治疗第14天 PEEN 组,EEN 组患者 IgA,IgG,IgM水平高于 PN 组(P <0.05);且 PEEN 组患者较 EEN 组患者更显著(P <0.05);营养第7、14天,PN 组患者的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 EEN 组及 PEEN 组组患者(P <0.05);EEN 组及 PEEN 组患者总感染率低于 PN 组;三组患者痰培养细菌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添加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机械通气患者感染发生率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葸英博;李建华;彭冲;刘颖;刘瑞芳;程青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USP7蛋白与肿瘤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7,USP7),也称为疱疹病毒属伴随的泛素特异性的蛋白酶(her-pesvirus-associated 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HAUSP),是泛素特异性修饰酶家族(ubiquitin specific processing enzymes,UBPs)的成员之一。USP7蛋白作为一个去泛素化蛋白酶,对卷入细胞周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相关蛋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所以,USP7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抗癌靶点。本文拟就 USP7蛋白与肿瘤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芨;邓世山;刘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赘生物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3岁,因发热、咳嗽7 d 入院。入院前7 d,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体温高40℃。在院外抗生素输液治疗无明显好转。入院查体:体温38.5℃,胸骨左缘闻及Ⅲ级连续性杂音。血常规:白细胞15.0×109/L。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胸片:双下肺炎。

    作者:蔡晓红;熊云涛;顾鹏;曹礼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孕妇 MRI护理干预与胎儿影像质量的相关性评价

    目的:探讨孕妇 MRI 护理干预对胎儿影像质量效果的评价。方法:100名孕妇胎儿 MRI 受检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行美国 GE Discovery 3.0T MRI 胎儿成像,实验组成像前行护理干预,包括MRI 安全性的告知;知情同意书的签署;训练屏气;排空膀胱;仰卧位,足先进;心理反应的护理等。由二位从事多年 MRI 的专家以优质胎儿 MRI 图像质量标准进行盲法评分。结果:实验组分值为8.08±1.45,对照组分值为6.13±1.36,实验组分值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t =6.77,P =0.00);以标准6分为阈值,将总评分6分以上定义为图像质量良好,实验组56/60,对照组11/40,实验组优质图像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70,P =0.004)。结论:孕妇 MRI 检查前给予护理干预,对提高胎儿影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晓英;耿雪雪;张秀华;贾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