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明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l例发生于子宫颈转移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免疫组化等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肿瘤由卵圆形到梭形细胞组成,细胞核卵圆形或稍长,核仁较小,核分裂像极少见,细胞界限不清,似合体状,瘤细胞排列成片状和类似脑膜瘤的旋涡状.肿瘤细胞CD21(+),CD23(+),CR(+),HBME-1(+),S-100(-),HMB45(-),CgA(-),SMA(-),Desmin(-),Fascin(-),CD20(-)、CK( -)、Ki-67约15%~20%(+).结论: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低度恶性肿瘤.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尚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
作者:柳维军;张代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和新生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采用开颅电凝法制作大鼠左侧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随机分为假刺激组、高频低强度刺激组和高频高强度刺激组.在缺血后连续刺激1周和2周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大脑缺血侧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表达,比较相同时间点各组间大鼠神经功能NSS评分,了解rTMS对脑缺血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高频阈上rTMS治疗可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治疗效应与rTMS强度和时间相关,并能有效增加缺血侧BrdU阳性细胞数和Nestin标记的新生神经细胞数(P<0.05).结论:高频阈上rTMS可促进脑缺血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迁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辜建伟;吴碧华;杨云凤;李芸;李雪梅;张小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蔗糖铁与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52例静脉滴注组和48例口服组,静脉滴注组使用蔗糖铁,观察组使用琥珀酸亚铁,观察治疗前后Hb、HCT、SF、TSAT的变化;比较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静脉滴注方式第4周Hb、HCT、SF、TSAT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变化(P<0.05);给药8周后Hb、HCT、SF、TSAT明显高于口服给药组(P<0.05).结论:静脉滴注蔗糖铁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缺铁状况,疗效迅速持久,副作用小.
作者:张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Periostin是一种近年发现的分泌型可溶解性细胞间基质蛋白,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合成基质蛋白,导致新生内膜的形成,进而使损伤血管的管腔变小.血管再狭窄是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其以新生内膜形成为特征,是一个涉及多种能分泌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的细胞参与并引起血管局部炎症反应和增殖的病理过程.Periostin参与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形成可能与平滑肌细胞相互作用以及其它机制有关,其分子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魏本;郭富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直接穿刺椎间盘及椎旁间隙注射臭氧.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对8例估计穿刺困难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穿刺路径进行术前模拟,获得较好效果.52例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优27例(52%),良16例(31%),优良率达83%.结论:臭氧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胡鸿;游箭;魏欣;钟立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7例临床、CT及手术资料齐全的肠梗阻患者,其中21例为单纯CT平扫,36例在平扫基础上行增强扫描,其中三期动态增强12例,将CT原始数据进行MPR冠状、矢状重建,分析CT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CT诊断梗阻56例,符合率98%;确定梗阻部位48例,符合率88.9%;确定梗阻原因47例,符合率82.5%;10例血供障碍患者,CT检出7例,符合率70.0%.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肠梗阻的有无、梗阻部位及梗阻原因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对确定有无血运障碍也具一定价值.
作者:曾旭;董国礼;周芷溪;许林;肖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继发性颅内血肿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至2011年收治的16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统计术后继发颅内血肿的病例,并总结出血原因和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术后继发颅内血肿10例:手术术区周围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急性硬膜外硬膜下混合血肿1例,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脑内血肿3例,手术同侧远隔部位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对侧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本组全部治愈,遗留轻度肢体功能障碍3例.结论:钻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治愈率高的优点.但对其严重的并发症继发性颅内血肿仍需重视.
作者:赵雷;胡开荣;李永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郑州市卫生投诉举报工作的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间郑州市管城区所有卫生投诉举报案件,按投诉举报方式、行业、内容及投诉处理情况等整理资料,汇总分析.结果:三年间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27件.投诉举报方式以电话举报为主,占70.1%;投诉举报行业主要为医疗卫生行业,占54.3%,其次是食品卫生(占40.2%),医疗卫生行业投诉举报案件占比逐年增加;49件调查属实,占38.6%,3年调查处理情况变化不大.结论:医疗卫生和食品卫生是消费者卫生投诉举报的两大重点.
作者:王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点滴,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高压氧面罩吸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点滴,各连续治疗10d后复查纯音测听,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50.0% (P <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药物.
作者:岳胜清;刘冬梅;贾全凡;罗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患者接受门诊无痛电子胃肠镜术后麻醉苏醒和认知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门诊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青、中、老年患者接受术前及术后lh内每15 min简明精神状态评分(minimal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计算出术后认知恢复程度百分比,并记录苏醒过程.结果:老年组的完全苏醒时间为(12.7±4.3) min,明显比青、中年组长(9.3±4.1)min,(9.8 ±3.6)min.术后15 min、30 min、45 min和60 min老年组的MMSE分值分别为术前基线的75.29%、77.19%、86.31%、92.40%,均明显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85.23%、92.95%、98.99%、99.66%和86.82%、92.23%、97.64%、99.32%).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长于苏醒时间.结论:门诊无痛胃镜患者术后的麻醉苏醒比认知功能恢复快,老年患者的认知恢复和苏醒均明显慢于中、青年患者,但并无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提示对门诊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该给予更长时间的观察.
作者:尹芹芹;高勤;陈斌;万勇;杨小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初步探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业工人职业紧张的现况.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对某油田的107名研究对象测定职业紧张水平.结果:个人工作环境得分研究组显著高于技术工人常模组(P<0.01);心理紧张反应得分研究组显著高于技术工人常模组(P<0.01);自我保健及休养得分研究组显著高于技术工人常模组(P<0.05);个体紧张反应及各子项与职业紧张任务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个人应对资源成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业工人的职业紧张因素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该人群心理紧张反应突出;应对资源以自我保健和休养为主;职业紧张源增 强紧张反应,应对资源降低紧张反应.
作者:朱陶;李健;薄其波;孙立臣;兰亚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方法:对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03年9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3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别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生长抑素组(治疗组)、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胃肠减压组(生长抑素对照组)、鼻胃管胃肠减压组(胃管对照组)保守治疗.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5例全部经保守治疗治愈,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长抑素对照组之间恢复排气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先行鼻胃管胃肠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48 h效果不明显时则换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怀疑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或者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则应行手术治疗.
作者:夏邦红;李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研究中药竹医灌注Ⅰ号保留灌肠辨病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中药竹医灌注Ⅰ号保留灌肠,对照组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完全缓解者随访半年及一年,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竹医灌注Ⅰ号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溃疡性结肠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世权;彭良太;向军;李义超;肖飞;游云琼;钟德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循证医学概念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指医生对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和其他决策应建立在当前佳临床研究证据、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及患者的需求和意愿三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1-2].医师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指医生应用临床技能和经验迅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建立诊断以及判断患者对干预措施可能获得的效益和风险比的能力,也就是对患者正确进行个体化处理的能力.好的证据在用于具体患者时必须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病情与病程等灵活应用.
作者:王德任;刘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患儿前臂骨折,评价其对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05年至2011年90例移位的患儿前臂骨折,其中8例开放性骨折,77例双前臂骨折.均采用手法或开放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并随访平均6.6个月.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2.9个月.功能评价优秀或良好76例(84%),并发症包括8例创口相关并发症,1例桡神经浅支麻痹,1例畸形愈合和1例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骨折愈合率与患儿骨折部位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弹性髓内钉技术在儿童前臂骨折中是一种容易使用的,预后良好的治疗技术.
作者:夏羿凡;吴青;蒲劲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VSD)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使用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使用常规换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5例对照,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糖尿病足Ⅰ度、Ⅱ度溃疡愈合时间,VSD组分别为(5.2±0.8)d和(13±3.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0±1.4)d和(17.4±5.4)d(P <0.01);Ⅱ、Ⅲ度溃疡的治愈率,VSD组分别为100%和50%,高于对照组的67%和0%;Ⅱ、Ⅲ度溃疡的感染率,VSD组均为0%,低于对照组的33%和43%.结论:VSD治疗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效果优于常规换药.
作者:刘丽黎;周春兰;李盛华;唐月月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278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多种量表评估不同临床分期的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结果:帕金森病患者在不同临床阶段均可以伴发多种复杂的非运动症状,其中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79.1%,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中又以便秘的发生率高,在晚期帕金森患者中高达91.7%.其他非运动症状如感觉异常、精神症状、睡眠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结论:帕金森病在不同临床阶段常合并有多种复杂的非运动症状,症状的发生随着疾病进展而逐渐增加.
作者:张克忠;张廉;袁永胜;万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探讨曲面重建成像对面神经管走行全貌及各段管径大小的显示能力.方法:随机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行内耳检查并无颞骨病变的45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颞骨岩部高分辨率容积扫描,随后将采集数据进行超薄层原始放大后传到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完成双侧面神经管的曲面重建,并分别测量管腔宽径大小及各段长度值.结果:45例患者(90耳)中40例(88.9%)能完整显示双侧面神经管走行,并能准确测量各段管径大小及长度,3例(6.7%)仅显示一侧的面神经管,2例(4.4%)双侧均无法显示.面神经管左、右侧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及总长分别为(3.66±0.31)mm、(11.55±1.15)mm、(13.51±1.08) mm、(26.32±2.61)mm和(3.53±0.23) mm、(11.24±1.21)mm、(13.12±1.24) mm、(26.73±2.31)mm.面神经管左、右侧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及总管径分别为:(0.82±0.11)mm、(1.15±0.12)mm、(1.18± 0.14)mm、(3.09±0.11)mm和(0.79±0.13)mm、(1.19±0.21)mm、(1.21±0.15)mm、(3.15±0.22)mm.结论: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对显示面神经管的影像解剖具有重要的价值,为面神经病变的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胡凯;黄小华;肖如辉;陈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核蛋白芯片联合胸水腺苷脱氨酶( adenosine deaminase,ADA)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和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标本进行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同时检测胸水ADA.结果:4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结核蛋白芯片检测的灵敏度为69.05%,特异度为91.67%;而胸水ADA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8.89%.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5.24%,高于单一结核蛋白芯片(69.05%)或胸水ADA (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83.33%,低于单一结核蛋白芯片(91.67%)或胸水ADA( 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蛋白芯片联合胸水ADA检测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可作为结核性胸腔积液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冬梅;陈小菊;刘小燕;陈绍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态势,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较低,本研究旨在观察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应用对初始治疗失败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156例高血压患者,予改善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氢氯噻嗪25mg/d联合依那普利5~10 mg/d,共治疗8周,观察血压达标情况.结果:两药联合治疗患者依从性良好;治疗后患者血压显著改善,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单纯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达标比率高达59.3%,总体达标率达73.2%;合并糖尿病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达标比率达40.0%,总体达标率达53.6%.结论: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应用对初始治疗失败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爱民;李金能;赵江;虞丽利;朱世瑶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