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FDG-PET诊断B超、CT为阴性的肾癌1例

张书文;丁勇

关键词:18FDG, CT, PET
摘要:1 病历简介1.1 患者,男,54岁.反复发热,伴乏力、纳差4个月入院.外院曾用多种抗生素及抗结核药治疗无效,用皮质激素效果亦差.体检无明显异常发现.血常规:WBC 6.7×108/L,中性0.81,淋巴0.13,HGB 109g/L;ESR 87mm/h,CRP46.3mg/L(参考值小于8.00mg/L).肝肾功能正常.白蛋白/球蛋白比值=0.99.骨髓相:未见异常,血培养:阴性.血清CA125 293.1u/ml(参考值0.1~35),CA153 30.33u/ml(参考值0.1~30).PSA0.9ng/L,病理(尿)涂片未见瘤细胞.腹部B超,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胸腹部X线平片无阳性发现;腹部CT平扫肝胆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征象(图1),未做增强扫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横结肠系膜纤维瘤病1例超声表现

    1 病历简介患者,女,52岁.发现腹部包块1个月余伴腹痛入院.体格检查:腹部以脐为中心可触及一10cm×10cm大小包块,质偏硬较固定.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未叩出腹水征.超声检查:脐周围腹腔内可见一11.3cm×4.8cm×9.3cm实性不均质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此包块内可见肠管样回声,肠壁厚处约8.7mm,该包块与腹壁粘连,不随呼吸运动而移动,相当于升结肠处肠管可及远端肠管见扩张.包块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附图),肝、胆、胰、脾未见异常.超声诊断:脐周腹腔内实性不均质包块伴腹壁浸润,考虑为肠管系膜占位病变伴腹壁浸润.

    作者:童陶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腱鞘巨细胞瘤骨内侵袭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2岁.发现左手拇指肿物2年余,呈渐进性无痛性增大.1周前左拇指疼痛,前来就诊.检查;左拇指指关节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结节状,局部皮肤颜色增深,压痛明显,左拇指各节屈伸功能受限,皮肤感觉未见异常.余全身体检未见异常发现.X线照片示左拇指第一节可见骨质环状受压、吸收,缺损区呈弧形,边缘光滑,残余骨密度不均,该区可见病理性骨折线.

    作者:黄瑞庭;夏琼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脏CT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肝脏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5只小型猪,分别以2.5ml/s×5s,2.5ml/s × 10s的方式静脉团注60%泛影葡胺,1张/s的速度,电影方式连续扫描60s,通过增强曲线分析肝脏实质、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到达峰值时间(PTT)、上升段斜率和增强峰值.结果:腹主动脉的PTT、上升段斜率和增强峰值,门静脉的增强峰值和PTT,肝实质的PTT在两种注药方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门静脉和肝实质的上升段斜率,肝实质的增强峰值在两种注药方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脏实质和门静脉的上升段斜率是相对稳定的参数,是肝脏CT灌注分析的重要指标.

    作者:程流泉;欧阳忠南;孙金烈;杨德进;董善国;熊宏柯;颉灵珍;荀燕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脑功能MR成像扫描技术

    非损伤性脑功能MR成像技术(Functional MR,fMR)可以动态观察局部脑血液动力学改变,实时观察脑皮层功能活跃和功能静止时的脑皮层功能区的信号变化[1~3].fMR利用人体内的生理性对比剂成像而无需注射造影剂,简单易行,具有高空间分辨力和时间分辨力等优点.接受fMR扫描的人既可是对照组也可是研究组,结果可很方便地观察、重复.血氧水平相关法(Blood-Oxygen-Level-Dependent,BOLD)fMR成像具有较高的信噪比,是目前应用得广泛的脑功能MR成像方法.本文讨论了各种BOLD法fMR成像方法,包括脉冲序列,信号采集方式,和扫描参数.

    作者:朱明旺;戴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成人正常小肠CT表现

    目的:评价成人正常的小肠CT表现.材料和方法:以口服水为对比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健康人群28例,分别测定非增强期、增强期(动脉及门脉期)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CT值和肠壁厚度.结果:小肠CT值在非增强期分别为十二指肠49±2Hu、空肠47±3Hu、回肠50±2Hu;而增强期中,动脉期三者CT值分别为125±5Hu、127±4Hu、125±5Hu,门脉期为114±3Hu、114±3Hu、112±4Hu.非增强期与增强期的CT值有统计学差别,而动脉期与门脉期则没有差别.各小肠壁平均厚度大多数在3mm内.结论:本组资料显示了成人正常小肠的CT表现,在对小肠病变的判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文明;张诗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67岁.4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颊有一杏核大小肿块,不觉疼痛及其他不适,随后逐渐增大,故入院诊治.体检:体温37℃,脉搏78次/min,血压24/13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作者:武子朝;魏龙晓;黄铨儒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非典型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在工作中常遇到X线检查未见阳性结石,院外超声诊断未见异常或肾盂轻度积水的患者,经我们仔细检查,发现以输尿管结石原因为多,输尿管狭窄较少.本文总结了检查方法和非典型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体会.

    作者:夏明银;朱飒飒;杨梅;候玲;袁鹏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四脑室内脑膜瘤1例

    脑室内脑膜瘤并不常见,其中大多数发生于侧脑室三角区和第三脑室,严格位于四脑室内的脑膜瘤极其罕见.1990-01~200-10间我院仅发现1例,1938~1999年国外文献共报道16例1,年龄22~72岁,平均43.5岁,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影像及病理特征.

    作者:王磊;于春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颈动脉体瘤的影像学分析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颈动脉体的副神经节细胞瘤.肿瘤生长缓慢,临床上常表现为颈部肿块,吞咽困难等,而缺乏其特征性,本研究搜集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例6个颈动脉体瘤,对其术前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进行分析与讨论、评价其临床价值.

    作者:华佳;方淳;许建荣;邹爱华;丁小龙;蒋蕴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周围型肺癌的动态增强曲线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曲线在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研究116例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cm),其中肺癌88例,结核球10例,炎性结节15例,良性肿瘤3例.在注入造影剂1.5ml/kg前后,对病灶进行同层动态扫描,测量增强前后各次扫描时病灶的CT值,根据CT值绘出动态增强曲线.结果:三者动态增强曲线的峰值中每两者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肺癌的增强峰值高于结核球而低于炎性结节.肺癌的动态增强曲线多呈慢升慢降型,抛物线状;炎性结节多呈快升慢降或快升快降型;结核球多呈一低平曲线.炎性结节达峰值的时间较肺癌快.结论:周围型肺癌的动态增强曲线峰值、达峰值的时间、曲线形态不同于结核球、炎性结节,因而动态增强曲线有助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相生;肖湘生;张挽时;徐家兴;李惠民;刘士远;李成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膝关节复杂外伤的MRI诊断

    目的:提高对膝关节复杂损伤的MRI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01~2000-01膝关节外伤MR扫描并经手术证实的22例资料.横断位SET1WI TR/TE 500/30ms,矢状位双回波1800~2000/26、90~100ms冠状位GRE序列500/19ms,翻转角40~45°.结果:半月板撕裂19例37块,韧带断裂13例30条,骨折13例(另2例膑骨骨折),关节腔积液10例,脂肪垫损伤2例.结论:多方位、多序列MRI扫描能显示膝关节复杂损伤的各种影像征象.

    作者:肖新兰;殷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海洛因中毒脑部CT和MRI表现附6例报告

    海洛因,学名二乙酰吗啡,源于阿片。使用初时有欣快感,产生梦幻现象,长期或过量使用会造成急慢性中毒,出现昏睡,血压下降,呼吸抑制,震颤麻痹,共济失调等一系列症状,有高度的心理和生理依懒性,一旦成瘾极难戒治。本研究了2000年上半年在我院做CT和MR检查的6例海洛因中毒性脑病患者的影像表现。

    作者:袁家长;徐文科;段华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CT与MRI低张力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低张力消化道CT与MR成像诊断胃肠道病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用低张力检查诊断428例消化道,并与1012例普通扫描进行了对比研究,病变者均经临床随访证实.结果:(1)低张组明显提高了解剖显示能力(P<0.05);(2)低张组提高了消化道病灶的定位准确性(CT提高28.7%、MR提高19.2%;P<0.01);(3)低张组显著提高了消化管病灶的定性可靠程度(P<0.01);(4)有助于消化道毗邻结构的显示(P<0.05);(5)仅9.6%有轻中度低张药物反应,无需处理.结论:低张力消化道的CT与MR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安全、易行,应予肯定和推广.

    作者:张凌;解云川;张泽明;张均;汪义成;王智清;张其林;金斌;龙晓君;李林霞;邢鹏环;罗明凤;邓强民;王奉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3例胸腺瘤的超声表现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9-09~2000-08经X线胸片、CT及病理证实的3例胸腺瘤的超声声像图.1病例资料例1男,46岁.因胸闷、明显消瘦伴咳嗽1个月余就诊.超声示胸骨后实质性低回声欠均质团块,大小约5.6cm×4.6cm,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未见包膜回声(图1).X线胸片示右前中纵隔疑及肿瘤.CT示右前中纵隔肿块灶,考虑胸腺瘤,部分有恶变倾向.手术见右前中纵隔处12cm×8cm × 7cm肿块,呈结节状.病理报告为右纵隔恶性胸腺瘤,侵及包膜外组织.

    作者:丁晓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MRI MnDPDP增强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MRI MnDPDP增强不同延迟时间成像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6例HCCs行MRI MnDPDP增强研究.静脉滴注MnDPDP结束后5min开始每隔5min成像1次,直至40min;第二天行延迟24h成像.成像序列为SE T1WI和FMPSPGR T1WI.对不同延迟时间图像的信噪比(S/N)、对比度噪声比(C/N)及病灶显示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不同延迟时间图像的S/N无统计学差异.(2)5~25min图像肝与HCC之间C/N高于30min以后图像(P<0.05).(3)病灶显示率和定性率均以延迟24h高(92.7%),但各组图像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MnDPDP增强MRI的HCC显示率和定性率均以延迟24h图像为佳.

    作者:汪登斌;周康荣;陈克敏;陈憩;展颖;唐永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创伤性湿肺的X线、CT诊断

    目的:总结X线、CT胸部检查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临床证实的创伤性湿肺26例,全部病例行胸部X线及CT检查.结果:创伤性湿肺多出现伤侧或双侧中下肺野,表现为间质型10例,节段实变型4例,弥漫实变型3例,云雾型9例.对病变的显示CT明显优于X线检查.结论:对临床疑为创伤性湿肺患者建议首选胸部CT检查,对确诊的患者行胸部X线监测.

    作者:曹光辉;王星君;姚中川;李加启;孔凡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犬严重烧伤早期脑水肿MRI与SPECT对比观察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MRI和SPECT在严重烧伤早期脑水肿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52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6)、单纯烧伤组(n=6)、平衡液组(n=20)和葡萄糖液组(n=20).应用MRI和SPECT对各致伤组犬脑实质进行动态观察,并将观察结果与伤前和对照组比较.结果:MRI显示犬脑形态改变的早时间为伤后12h(葡萄糖液组),以渐进性脑肿胀为其形态变化特征.T1WI SIR(信号强度比值)下降在10%以内时,MRI难以显示;而T2WI SIR伤后24h葡萄糖液组40%犬上升较明显(8.29%).SPECT显示各组伤后6h呈弥漫性进行性放射性浓集现象,以葡萄糖液组伤后24h升高为明显(p<0.01).结论:二种技术联合应用,将明显提高烧伤早期脑水肿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黎海涛;应大君;丁仕义;李前伟;孙建森;张永克;何保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螺旋CT胃对比剂对照研究

    螺旋CT的应用为胃肠道病变检查增添了新的手段.这种手段能否清晰、准确、立体直观地显示胃壁、胃腔结构,对比剂的选择非常重要.本研究对胃的CT检查前的准备、对比剂的选择,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以找出理想方法.

    作者:张文敏;吴新淮;胡可;刘涛;常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Meckel-Gruber综合征1例

    1病历简介女,32岁,25岁结婚.1993年足月顺产1女婴,现健康.1998年8月孕28周经B超诊断胎儿为多发性畸形:脑膜膨出;多囊肾而行引产.本次孕22周,产科检查:宫体中位,平脐,触及胎动,胎心140次/min.超声检查:胎头BPD49mm,颅骨光环欠完整,枕后部骨质回声连续性中断,局部向外突出一囊状结构,大小为16mm×10mm(图1).双肾增大,右肾为明显,肾内部呈现疏松海绵样回声,中央集合器回声消失(图2),

    作者:薛建设;刘玉明;林富界;庄玉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纵隔肿瘤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纵隔肿瘤超声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将怀疑纵隔肿瘤的38例患者的声像图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纵隔肿瘤29例,漏、误诊9例,诊断符合率为76.4%.结论:超声检查能直接观察纵隔肿瘤的内部结构,鉴别其属实质性或囊性,探查其与血管的关系.超声检查纵隔肿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程瑞萍;王怀禄;闫瑞玲;孙厚坦;曹敏丽;刘俊娥;郑英;张冬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