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生;刘太运;肖湘生;欧阳强;张电波;董伟华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HRCT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术前临床和HRCT检查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66例中耳胆脂瘤HRCT表现为鼓室/鼓窦内团块状软组织影和骨质改变,包括听骨硬化、移位、破坏,盾板破坏及中耳腔扩大,有的还伴有乙状窦、天盖、面神经管及水平半规管的破坏.结论:依据中耳腔内软组织影的分布、形态及骨质改变等特点,中耳胆脂瘤可通过HRCT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杨军乐;董季平;宁文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RI特点,以提高诊断正确性.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6例,男4例,女2例;所有病例均有MR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MR表现为长达数个椎体的椎管内硬膜外梭形占位,呈等T1或略短T1,长T2信号;与脊髓间可见低信号硬脊膜线,3例环绕脊髓生长,3例为偏于一侧,2例穿破低信号硬脊膜线侵蚀脊髓,1例沿神经根向椎管外生长;增强扫描,占位呈均质或略显混杂重度增强.结论:MRI能全面观察肿块及脊髓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周旭峰;张丽雅;张璐;张薇;卢超;刘晓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18F-FDG PET显像监测肝癌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TACE)疗效的作用.材料和方法:33例肝癌患者,男26例,女7例,年龄25~74岁,18F-FDG PET共检查40人次.其中有7人2次行PET显像检查.结果:21例原发性肝癌(HCC)TACE后,11例病灶部位代谢降低呈放射性稀疏或缺损,SUV1.2~1.5,其中有8例SUV ratio≤0.6;9例肝脏原发灶代谢增高,SUV3.0~7.3;1例HCC伴腹水患者PET检查阴性,但CT发现肝内结节伴门静脉癌栓形成.2例胆管细胞癌中,1例阴性,另1例第2次PET检查发现肝门部、腹腔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性肝癌病灶呈放射性缺损,SUV1.1~1.3; 其余7例患者肝内呈多灶性高代谢区,SUV3.0~7.6.结论:FDG PET显像是判断肝癌TACE后肿瘤坏死与存活的有效方法.
作者:孔令山;尤天庚;潘文舟;张致峰;尚玉琨;谢明萱;王少雁;崔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含氟碳气体的表面活性剂类声学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并观察血流增强情况.材料和方法:造影剂制备:将吐温80和司班80按不同比例配制后,溶于6%右旋糖酐葡萄糖溶液中.以不同强度及时间对其进行声振处理,将所产微气泡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计数并测大小.动物实验:5只新西兰大白兔,经耳静脉注射表面活性剂类造影剂,剂量0.1ml/kg,观察肾实质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增强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司班80与吐温80按3:1~10:1配制,所产的气泡数目多,小于4.5μm的微气泡比例大.声振仪输出功率9档、10档,声振时间20~60s之间,产泡相差不显著.注射造影剂后兔肾脏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均明显增多、增强约2min.结论:含氟碳气体的表面活性剂类造影剂是浓度及直径均符合外周静脉注射用的声学造影剂,能显著增强血流信号,且制作简单,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罗渝昆;唐杰;张彦;李俊来;徐建宏;李波;吕晓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源于4种磁共振序列的仿真输尿管肾镜成像诊断上尿路结石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将9枚直径1~5mm的尿路结石经输尿管断端置入离体输尿管肾盂内,分别以生理盐水、3%马根微显溶液充盈该上尿路后,行HT2-FSE、多层薄层SS-FSE和3D、2D FSPGR序列扫描.源影像在工作站用Navigator软件作内镜成像(VE)重建.结果:VE对结石的敏感性源于多层薄层SS-FSE序列者为4/9、源于HT2-FSE序列者5/9、源于3D和2D FSPGR序列者均为4/9,检出结石小直径为2mm.VE所示结石形态、大小与实际略有出入.源于HT2-FSE序列的VE图像质量佳,其次依次多层薄层SS-FSE序列、3D和2D FSPGR序列(P<0.05).结论:磁共振仿真输尿管肾镜能够检出直径2mm以上尿路结石,以HT2-FSE序列采集源影像为佳.
作者:杨秀军;陈海曦;凌桂明;文伟;胡运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由于解剖和生理特点,基底动脉瘤有一些表现为梭形动脉瘤,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传统的血管内栓塞都无法将动脉瘤腔消除并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我们采用血管内支架+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既栓塞了瘤体又保持了载瘤动脉的通畅.
作者:张宪;刘建民;王立富;许奕;闻金坤;施学强;孙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用MRI方法研究表阿霉素骨水泥介入治疗兔VX2肿瘤的效果.材料和方法:20只VX2肿瘤荷瘤兔随机平均分两组.一组行表阿霉素骨水泥介入治疗,一组仅以单纯骨水泥注入作为对照.动物处理后作MRI及病理检查.结果:表阿霉素骨水泥治疗后早期,肿瘤T2信号减低,瘤周水肿基本消失,肿瘤生长明显减缓.病理检查显示表阿霉素骨水泥周围肿瘤组织明显坏死.结论:表阿霉素骨水泥介入治疗可产生较好的抗肿瘤效果.本研究为表阿霉素骨水泥介入治疗椎体转移瘤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孙诚;张贵祥;郭庆林;赵海涛;尤志军;葛雅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63岁,汉族.无明显诱因左大腿呈放射性疼痛,可忍受,1年来逐渐加重致疼痛难以忍受前来就诊.体检:左侧髋骨有明显压痛,并向左侧大腿放射,无皮下结节及其他阳性体征.于1985年行右乳腺癌根治术、1994年甲状腺癌切除术.
作者:李大庆;闫文颖;姜慧杰;张文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螺旋CT肾盂造影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正常组(肾脏功能及形态正常)20例,病变组31例.注射对比剂至肾盂排泄期,行全肾包括输尿管上段螺旋扫描,采用多轴面多方位重建(MPVR)及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结果:正常组20例及病变组肾脏功能正常病变局灶者26例,螺旋CT肾盂造影5min显影好.肾脏功能减低、病变弥漫者5例,螺旋CT肾盂造影时间大于5min.螺旋CT肾盂造影能显示肾盂与肾实质及病灶之间的关系.结论:螺旋CT肾盂造影能够显示集合系统,判断肾脏功能,显示肾盂及肾实质与病灶的关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红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胆囊息肉的CT仿真内窥镜(CTVE)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选择32例术前行CTVE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者,比较其病理类型与CTVE表现的关系.结果:不同病理类型胆囊息肉的数目、大小、形态、部位、基底有无蒂结构CTVE所见均不同.结论:胆囊息肉的CT仿真内窥镜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胆固醇息肉是一种多发于体、颈部有蒂的直径小于10mm的球型或乳头型息肉,炎性息肉是一种无蒂的多发于胆囊体部的球型或不规则型息肉.
作者:娄明武;胡卫东;杨广夫;鄂占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61岁.3年来出现间歇性黑便共5~6次并伴腹痛,无呕吐及呕血.查体:贫血面容,腹部剑突下有压痛,中腹部可扪及约鸡蛋大小的团块样肿物,界限不清,活动性差.血常规:血红蛋白102g/L.小肠造影:中段空肠内可见半圆形充盈缺损,基地宽约3.5cm,边缘不光整,中央可见小龛影,病变周围正常肠袢呈外压形改变(图1).
作者:艾尔肯;孙绪荣;李白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19岁.于头部轻度外伤后出现头痛、头晕15天来诊.发病来意识清楚,智力正常,无恶心、呕吐,四肢活动自如,无感觉障碍,未引出病理反射.CT检查:左侧额颞顶部颅板下可见较广范围的脑脊液样低密度影,约13.0cm×10.5cm×6.5cm,CT值1.7~8.7Hu,额颞顶部脑组织受压,侧裂池及脑沟展平趋于消失.左侧脑室受压变窄,鞍上池、四叠体池、纵裂池等中线结构向右移位,右侧大脑半球受压,体积变小,左侧邻病变处颅盖骨骨质轻微变薄,但未见骨质缺损.CT诊断:原发性左侧巨大蛛网膜囊肿(图1,2).
作者:金东虎;李在健;赵静玉;崔兴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9岁,因高血压7年入院.患者自1993年出现头晕、头痛,血压增高20.0/14.7kPA左右,曾多次在外院以高血压病诊治,先后服络活喜、代文、尼芙达治疗.
作者:陈艳梅;姚依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5岁.左颌下反复肿痛2年余,每次疲劳或饮食时肿痛加重,后约半小时肿胀渐消失.近1个月来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
作者:姥义;徐永利;刘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X线影像对乳腺钙化在不同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手术、B超、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的,乳腺X线摄影确认的150例钙化病例,回顾性分析其钙化形态、大小、密度、分布等特点.结果:乳腺钙化可分成七型,即棍棒型、精盐型、沙石型、融合型、圆弧型、轨道型和圆孔型.棍棒型30例,其中恶性29例(97%);精盐型40例,恶性34例(85%);沙石型22例,良性19例(90%);融合型25例,良性23例(92%);圆弧型、轨道型和圆孔型,均为乳腺良性病变.结论:棍棒型及精盐型钙化是乳腺恶性病变钙化的主要类型;沙石型、融合型、圆弧型、轨道型和圆空型钙化是良性病变钙化的主要类型.乳腺钙化在诊断不同乳腺疾病及鉴别良恶性肿瘤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喻迎星;许茂盛;郑美君;丁雪委;葛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有效方法之一.1994~2000年我院用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方法治疗咯血37例,用明胶海绵和聚乙烯泡沫醇(PVA)作栓塞剂,本研究评价两者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董生;刘太运;肖湘生;欧阳强;张电波;董伟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胃裸区为胃贲门部及胃小弯近侧部分的胃后壁后方与胃膈韧带两腹膜之间无腹膜覆盖区(nonperitonealized bare area).1941年Congdon等在观察肾前筋膜向上延伸与附着时曾提及胃后壁存在着无腹膜覆盖的裸区,这是对胃裸区的早描述,但并未引起重视.近20年来,由于其作为一个客观解剖实体的存在以及其特殊的临床意义,引起国内外解剖学、影像学和临床专家们的注意,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区进行了研究.
作者:廖正银;闵鹏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材料和方法:对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用高频超声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与病理对照.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为实质不均质低回声为主伴有散在砂粒状强回声微钙化点.结节较小,约0.5~3.0cm,大多数无明显包膜但分界清楚,边缘毛糙.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肿瘤结节100%都能测到血流信号,结节较大者多血供,微小隐匿癌常为少血供.结论: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分析有助于本病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王肖琴;陈兴美;徐昌良;傅燕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对肾细胞癌的CT诊断和病理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肾细胞癌CT表现对照病理结果.结果:33例为透明细胞癌,血供丰富,皮质期后期增强较明显,3例梭形细胞癌血供不丰富,皮质期后期无明显增强.90%病例有皮髓质分界消失征象.47%肾癌生长以膨胀为主有假包膜征;60%以浸润生长为主有边缘棘状突及分叶征象.结论:于皮质期后期认识皮髓质分界消失征对肾实质性占位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假包膜,棘状突,分叶征象对肾细胞癌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
作者:王晋祖;王军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特别是MRI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空蝶鞍发现率明显提高.我们观察一组空蝶鞍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高泌乳素血症.
作者:易自生;刘一平;李铭山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