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泻黄散加减方对小鼠镇痛、抗炎、胃功能方面的药效学研究

于苏平;郭蓉晓;李娟;王枢

关键词:泻黄散加减方, 镇痛、抗炎、胃功能, 药效学研究
摘要:目的:泻黄散加减方是针对小儿常见病--小儿胃炎研究的中药处方.该药清胃泻热,行气止痛,在临床试用中效果良好.药效学研究选做了镇痛、抗炎、胃功能方面的试验,研究验证其治疗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泻黄散加减方可以显著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反应,对热刺激引起的小鼠足痛反应无明显影响;可以极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显著抑制胃液分泌,减少总酸排出;对胃蛋白酶活性及排出无明显影响;可以促进胃排空运动.结论:泻黄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要有一定的实验基础.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泻黄散加减方对小鼠镇痛、抗炎、胃功能方面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泻黄散加减方是针对小儿常见病--小儿胃炎研究的中药处方.该药清胃泻热,行气止痛,在临床试用中效果良好.药效学研究选做了镇痛、抗炎、胃功能方面的试验,研究验证其治疗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泻黄散加减方可以显著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反应,对热刺激引起的小鼠足痛反应无明显影响;可以极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显著抑制胃液分泌,减少总酸排出;对胃蛋白酶活性及排出无明显影响;可以促进胃排空运动.结论:泻黄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要有一定的实验基础.

    作者:于苏平;郭蓉晓;李娟;王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CONSORT 和 STRICTA 标准对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的评价

    目的:采用CONSORT和STRICTA标准对针刺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中文和英文为语种限制,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Med、OVID、Med-line、EBSCO、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共10个数据库,手工检索所有中文针灸杂志、中医药核心期刊及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筛选出的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和报告针刺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国际标准(STRICTA)进行报告质量的评价.结果:根据CONSORT条目,在纳入的针刺治疗偏头痛的95篇报告中,53篇(55.8%)描述了各组的基线情况和临床特征;34篇(35.8%)提及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仅有11篇(11.6%)分配方案隐藏充分;15篇(15.8%)采用盲法的文献中只有7篇采用双盲;13篇(13.7%)提及样本含量的计算.根据STRICTA条目,在95篇文献中有41篇(43.2%)报道了针刺深度,49篇(51.6%)报道了针刺反应,69篇(72.6%)报道了刺激方式,79篇(83.2%)报道了留针时间,但只有4篇(4.2%)报道了用针数目.总共只有4篇(4.2%)文献提及治疗师的专业技能,但有33篇表述了操作者的职称.结论:目前针刺治疗偏头痛的RCT研究报告质量普遍不高.今后应提倡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对针刺疗法的RCT研究进行规范报告.

    作者:卢圣锋;陈勤;吴曦;尹海燕;唐勇;梁繁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生化汤对药物流产后子宫复旧及生殖周期再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清代<傅青主女科>生化汤对药物流产后子宫复旧及生殖周期再恢复的疗效.方法:120例早孕要求药物流产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流产.观察组从第4 d开始加服生化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7d为1疗程,治疗组不服用其他药物.2组均每2 d来院观察1次,按时检测各项指标.结果:结果显示完全流产率:观察组95%(57例).对照组71.67%(43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化汤组的平均月经恢复时间为29±3.19,明显早于对照组36±7.45(P<0.01);两组药物流产后第一次月经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两组子宫恢复正常大小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机理是促进残留物排出,促进子宫内膜修复而达止血之作用.

    作者:崔晓萍;杨鉴冰;杨援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助孕胶囊对PoreskyPCO模型大鼠的影响

    目的:观察助孕胶囊对Poresky多囊卵巢 (PCO) 模型大鼠体重、动情周期、血清性激素、胰岛素 (INS)、激活素A (ACTA)及抑制素B (INHB)的影响,探讨其对PCO模型大鼠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岛素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造模法制备PC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CO 模型组、中药组 (助孕胶囊)、西药组 (二甲双胍).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胰岛素(INS)水平;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激活素 ACTA、INHB 的表达.结果:助孕胶囊可以降低PCO 大鼠的体重,维持动情周期;下调血清睾酮 (T)、INS、促黄体生成素 (LH) 及 INHB水平,上调血清 ACTA 水平;INS 与 ACTA 呈负相关,与 INHB 呈正相关.结论:ACT、INH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胰岛素血证(HIS)与ACT、INH的表达密切相关.助孕胶囊能够通过调整H-P-O轴及影响卵巢局部细胞因子的表达来调节生殖内分泌,促进卵泡的发育、成熟及排卵.

    作者:刘润侠;陈梅;党慧敏;尚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哮喘平冲剂对哮喘豚鼠模型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哮喘平冲剂对哮喘豚鼠模型肺组织的形态学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致敏哮喘豚鼠模型,观察实验过程中哮喘豚鼠的一般情况及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各治疗组豚鼠的一般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且经哮喘平冲剂治疗后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细胞明显减少;支气管平滑肌未肥厚;哮喘平冲剂能明显改善支气管上皮损伤,粘液腺增生等病理改变.结论:哮喘平冲剂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与改善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有关.

    作者:张念志;郭晶晶;杨洋;师董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郁乐疏对脑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与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郁乐疏对卒中后抑郁 (PSD) 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对PSD大鼠抑郁行为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孤养、应激处理复合制备PSD大鼠模型.运用Longa5 法和水平木棒法评定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运用糖水实验、敞箱实验、被动躲避实验评定PSD大鼠的兴趣感变化、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等抑郁行为学改变.观察郁乐疏对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结果:中、高剂量的郁乐疏可显著改善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缺陷.高剂量的郁乐疏合剂可使PSD大鼠的兴趣感下降、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降低得到显著改善.中、高剂量郁乐疏可显著改善PSD大鼠被动躲避缺陷.结论:郁乐疏对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对PSD大鼠出的抑郁行为学异常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福友;杨石;陈卫垠;汪瑾宇;唐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HPLC同时测定大鼠肠循环液中盐酸小檗碱和酚红的浓度

    目的:同时测定大鼠肠循环液中盐酸小檗碱和酚红的浓度.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welchrom-C18 (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三乙胺(30:70:0.2:0.1),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方法精密度及线性关系良好,盐酸小檗碱和酚红低、中、高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9.66% (RSD=0.49%)、99.26%(RSD=0.68%)、99.69%(RSD=0.62%);99.85%(RSD=0.70%)、99.44%(RSD=0.86%)、99.72%(RSD=1.32%).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

    作者:胡慧玲;王战国;刘芳;杜青青;何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甘松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确定甘松水溶性粗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哪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多糖得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料液比;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2、提取2次,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甘松粗多糖的得率为2.83%.结论:本文首次报导了甘松水溶性粗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为甘松多糖的水提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陈胡兰;蒋开年;刘霞;崔志斌;韩泳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针刺调整生物昼夜节律的授时特性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调整生物近似昼夜节律的授时因子性质.方法:采用Aschoff Ⅰ法,以叙利亚金黄地鼠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自由运行状态下,各时相点分别给予针刺、光脉冲、80H-DPAT对金黄地鼠自发活动节律相位的影响,并作出相位反应曲线.结果:针刺调整金黄地鼠自发活动具有明显的依时相性.在自由运行状态,于CT6、CT9 电针导引金黄地鼠自发活动相位超前,而在CT18、CT21则使其相位迟后,其余时相点无明显相位转移作用.结论:针刺是一种非光性的授时因子.

    作者:魏焦禄;蔡定均;宋开源;刘旭光;周奇志;赵纪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RP-HPLC法测定马钱子胶囊中士的宁与马钱子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自制中药制剂马钱子胶囊中士的宁与马钱子碱的RP-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ODS-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睛-0.01 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mol/L 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用10%磷酸调节pH值2.8)(23:77),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5 C.结果:士的宁与马钱子碱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1226 μg-2.452 μg (r=O.99998)、0.1074 μg-2.148μg(r=0.9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11%、99.83%,RSD分别是1.97%、2.13%.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马钱子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温晓蓉;谈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病案分析

    血管性痴呆病机多以肾精亏虚为本,血瘀、痰浊雍盛为标,据此确立补肾活血化痰法为治疗血管性痴呆基本治法.根椐补肾活血化痰法自拟方药对证治疗,多年运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对于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值得深入探讨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英强;任培清;魏锦慧;杨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分期综合干预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中药、促通技术综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药内服、按 Brunnstrom 分期采用不同的针刺与促通技术治疗.采用Fugl-Meyer 评分法(FMA) 及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分法(MBI)对患者治疗前后运动总分、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参照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结论:综合治疗脑卒中软瘫期诱发肌力产生,痉挛期抑制痉挛,后期促进肌力恢复和动作灵活性,能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斌;张红星;张唐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攒竹穴治呃逆验案4则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的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作者:粟明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目的:观察醒脑静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对34例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用醒脑静和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组有效率为82.35%(28/34),对照组为60.00%(18/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张良;王金伟;成友军;林建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活血益肾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益肾法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血栓素B:、6-酮-前列腺素F1α、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阿斯匹林100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冠脉通瘀汤,两组疗程均为30 d.结果:治疗组血浆血栓素B2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6-酮-前列腺素F1α高于治疗前(P<0.01);P-选择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采用活血益肾法所用冠脉通瘀汤具有改善血小板功能的作用,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作者:陈潮;陈云凤;卢伟花;扈晓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代谢综合征虚、实证型患者血小板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虚、实证型患者血小板功能变化情况.方法: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124例代谢综合征 (MS)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辨证分为虚证组53例,实证组71例,以6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测定血浆6一酮-前列腺F1α、血栓素B2的水平.结果:3组之间的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实证组与健康对照组、虚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且实证组与虚证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3组之间的TXB2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实证组与健康对照组、虚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实证组与虚证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S患者虚实证型的区别同时体现在血小板聚积作用增强、抑制血小板聚积作用减弱两方面.

    作者:陈建鸿;张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层次针刺阳陵泉穴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功能区的激活异同.方法:8例青年志愿者分别接受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的2次针刺刺激,并进行fMRI脑部扫描.统计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状态下,脑部各感兴趣区(ROIs)的激活几率、激活点数、激活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左右不同脑区的激活几率和激活强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双侧额叶、顶叶、颞叶等脑区激活点数的分布有一定差异,皮部浅刺较多(P

    作者:黄泳;廖晓明;赖新生;邹燕齐;吴俊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甘松提取物不同部位组合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甘松不同提取部位组合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完全随机分成阿托品阴性对照组、甘松水提物高剂量组(简称Ⅰ组)、甘松水提物高剂量加挥发油高剂量组(简称Ⅱ组)、甘松水提物高剂量加挥发油低剂量组(简称Ⅲ组)、甘松水提物低剂量加挥发油低剂量组(简称Ⅳ组)及西沙必利阳性对照组,一次性灌胃给药,观察不同药物组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Ⅰ组、Ⅱ组、Ⅲ组、Ⅳ组药物的小肠推进作用优于阴性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药物的小肠推进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甘松不同提取部位组合灌胃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何跃;杨松涛;唐建军;胡红涛;董小鹏;王力;胡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北五味子在不同土壤营养条件下五味子甲素和乙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北五味子在不同土壤营养条件下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pherisorb 10 ODS1 (4.6 mm×250 mm,10 μm),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线性范围0.1-O.5 μm,相关系数为0.9990.平均回收率为100.4%和101.6%.RSD =0.9%和2.9%(n=5).五味子甲素和乙素在不同土壤营养条件下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76%,0.125%.0.072%,0.068%,0.063%,0.083%,和0.114%,0.126%,0.142%,0.129%,0.112%,0.149%.结论: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北五味子栽培中内在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作者:魏东华;陈淑欣;徐东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语文辞书医学词条正误

    古代典籍中有关医学方面的词语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辞源>所收的医学词目入手,对医学词语的含义、引证进行考辨,纠正了辞书的失误;另外,有的医学词语是常见,而中医学的专科类词典却未加收录,本文的考辨也可以为古代医学典籍研究和辞书编纂提供参考.

    作者:章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成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