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左室容积变化评价冠心病预后的意义

李东野;吴文霞;陈清枝;吴兰芬;钱文浩;史春志;王晓萍;夏勇

关键词:左室容积, 预后, 多巴酚丁胺, 超声心动图
摘要:左室容积(LVV)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3-DE)测定LVV,明显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1].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评价左心功能及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手段[2];但是,目前用3-DE测定LVV对CAD患者进行预后的报道,尤其是对DSE后长期(≥90个月)随访的患者,国内外报道尚少.本研究用3-DE观察分析DSE中及随访时CAD患者的LVV变化,旨在探讨其在长期随访中对CAD患者的预后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ALOCK SSD-720型B超故障检修1例

    1.故障现象打开仪器电源,在任何方式监视器屏幕上都无超声图像显示,但屏幕上显示的刻度字符正常,面板上各指示灯及按键基本正常.2 分析与检修SSD-720型B超仪其整机结构由探头,键盘、开关面板,面板转换连接单元EP-1700B,发射/接收单元GEU-25,数字扫描转换器单元UIM-406,视频分配器EP-1716C,观察用监视器和照相用监视器,电源单元L-PS-12C等部分组成.由于仪器面板上各指示灯及按键基本正常,说明键盘、开关面板,面板转换连接单元电路EP-1700B基本正常,又因屏幕上显示的刻度字符正常,说明视频分配器EP-1716C,观察用监视器和照相用监视器基本正常,DSC部分中的CPU控制,D/A转换基本正常.因此,根据上述故障现象分析判断,故障仅仅出在超声图像信号通道以及相关电路中.

    作者:高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28例癫痫患者头颅CT和MRI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头颅CT和MRI检查在癫痫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分析128例癫痫患者的CT和MRI结果,应用X2检验比较CT和MRI的阳性率和准确性.结果:对于复杂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和继发性全面发作而言,MRI的阳性率和准确性均高于CT.CT发现颞叶和基底节区病变的例数分别为MRI的45.2%和56.3%,MRI对血管畸形和脱髓鞘病的定性准确性显著高于CT.结论:对于复杂部分性发作、全面发作和继发性全面发作类型,应以MRI为首选.MRI对颞叶病变、基底节区病变检出的能力优于CT,对血管畸形和脱髓鞘病的定性准确性高于CT.

    作者:王天俊;郎森阳;蔡幼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迷走血管致输尿管下段狭窄梗阻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15岁.无诱因出现无痛性全程血尿1个月.一般情况良好,发育正常.腹部体检未发现异常.血常规正常,尿检尿蛋白+,RBC+++.X线腹部平片未见异常,静脉肾盂造影(图1)见右肾轻度积水,该侧输尿管中上段明显扩张,下端呈鸟嘴样狭窄,下段未见显影,诊断为右输尿管下段狭窄伴梗阻(考虑良性狭窄可能性大,但不除外肿瘤或先天性疾病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CT增强扫描(图2)见右输尿管中下段交界处扩张增粗,外后壁似增厚并形成局部软组织充盈缺损,稍有强化,CT值69Hu,管腔狭窄,病变以上输尿管、肾盂扩张积水,病变以下输尿管未见异常,诊断为输尿管占位性病变可能性大,不除外先天性疾病的可能.其后剖腹探查明确为迷走血管压迫输尿管,并行迷走血管切除术.

    作者:粟周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三种不同类型颈面部血管瘤的高频彩超显像特征

    颈面部血管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周围组织的以血管发育异常为特征的良性肿瘤.颈面部包块是这类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皮肤色泽特征对浅表血管瘤诊断有所帮助,但对较深层的血管瘤往往不能确诊.高频彩超显像通过探查肿瘤大小、形态及瘤体血供特征可以为这类血管瘤的诊断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总结了我科近年经病理证实的65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

    作者:陈文卫;石华;孙彬;郭瑞强;孙有刚;赵玉荣;胡小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CT仿真喉镜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CT仿真喉镜(CTVL)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限度.材料与方法:对40例经病理证实的喉及下咽部病变作CTVL成像,并与轴位、纤维喉镜和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CTVL能显示39例(97.5%)病变,对观察假声带和前联合受侵优于轴位;36例头端CTVL上显示的病变部位、大小和形态与纤维喉镜所见基本一致,4例不如后者;6例足端CTVL所见弥补了纤维喉镜的不足.CTVL不能观察喉内结构的活动和组织的颜色变化、难以判断病变的性质及不易显示病变的深部浸润状况.结论:CTVL能很好地显示喉及下咽部病变的部位及侵犯范围,是轴位图像和纤维喉镜的有力补充手段.

    作者:王东;张挽时;熊明辉;徐家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黑白棋盘格视觉刺激源时BOLD响应对闪烁频率的非依赖性

    目的:研究视觉刺激的闪烁频率与BOLD响应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通过磁共振功能成像(fMRI)的方法,在黑白棋盘格视觉刺激源的切换频率从4~14Hz范围内,在初级视觉皮层(V1)区内分别测量BOLD响应.结果:BOLD信号幅度的变化在4~14Hz内基本相同,但是在V1区内激活像元数显示出频率依赖性.结论:BOLD信号对视觉刺激频率的依赖性可能受视觉刺激类型的影响.

    作者:张晓京;包尚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颅骨骨髓瘤误诊为脑膜瘤1例

    1病历简介患者,女,57岁.无意中发现右额部无痛性肿物半个月.查体:该肿物大小为5cm×6cm,质软,无压痛,界限不清,皮肤表现无异常改变,淋巴腺及肝脾未触及肿大.患者无恶心呕吐等症状病史.临床诊断:右额部肿物.CT检查:头颅冠扫见右额部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清楚光滑,大小约为5.8cm×6.5cm,CT值:41Hu,额叶骨质局限性破坏吸收,右额部脑组织受压,右侧脑室前角受压移位,中线结构居中(附图).CT诊断:右额脑膜瘤.

    作者:姜慧杰;刘白鹭;王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支气管扩张粘液栓的X线平片和CT诊断

    支气管扩张粘液栓又称粘液嵌塞,是支气管扩张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继发于其它肺部疾病的粘液栓已有报道,尚未发现支气管扩张合并粘液栓的文献报道.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32例本病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

    作者:郭平珍;郭怀英;赵斗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部分脾栓塞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癌伴门脉高压及脾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28例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平均值分别为2.6×109/L、56.8×109/L,食道胃底静脉曲张98例(76.6%),门静脉癌栓38例(29.7%),肝动脉-门静脉瘘25例(19.5%).全部患者在肝癌介入治疗的同时行PSE,其中32例行2次以上.结果:85.9%(110/128)患者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恢复正常,2个月复查白细胞、血小板平均值分别为5.7×109/L、169.2×109/L,6个月复查为4.8 × 109/L、110.5×109/L较术前明显增高,门脉高压症状减轻,肝功能改善,1、2、3年存活率分别为68.1%、38.2%、20.6%.结论:肝脾双介入治疗肝癌伴门脉高压、脾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伴门静脉癌栓、肝动脉-门静脉瘘者同样有效.

    作者:杨熙章;杨永岩;吴纪瑞;许有进;黄淑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剂量体积直方图的快速计算

    本文提出一种快速计算剂量体积直方图算法,根据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不同床角非共面的旋转照射的剂量分布特点,快速地计算出病灶或组织的剂量体积直方图.

    作者:李光明;李树祥;曹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心脏转移性肿瘤2例

    1 病例简介例1女,42岁.间断胸痛6年,咳嗽气促,乏力半年,加重1周来诊.查体: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音稍低钝,心尖部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未闻及心包及胸膜摩擦音.超声心动图见:心脏腔室大小正常,心包腔内见大量积液暗区,壁层心包增厚达0.5cm,壁层可见多处不规则菜花状实质回声(图1),分别位于右室前壁、心底部、心尖部及左室侧壁,大范围7.2cm×5.23cm,内部回声不均质,高频探头在实质回声周边可记录到动脉血流,流速25cm/s,在右室心底部脏层心包外可见一低回声结节,直径1.8cm.超声诊断:(1)心包膜增厚,大量心包积液,心包腔实质性占位,局部伴有血供;(2)右室心底部心包旁肿大淋巴结.

    作者:左松;高云华;杨成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剂量与人早孕绒毛细胞凋亡

    目的:检测超声诊断剂量与人早孕绒毛细胞凋亡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将拟进行人工流产的24例早孕(45~60d)妇女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为空白照射组、10min组、20min组和30min组.应用Hp 8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孕囊进行不同时间的持续照射,照射后24h取材.用原位末断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技术检测上述各组绒毛组织凋亡细胞.结果:超声照射后10min组绒毛组织凋亡细胞与对照组无差别,20min组和30min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显著大于对照组和10min组(P<0.001).结论:诊断超声持续照射早孕孕囊组织>10min可引起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增加,且随照射时间延长而继续增加.

    作者:杜联芳;张青萍;刘望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肺癌的临床及CT诊断(附124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癌的临床和CT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1987~1998年132例肺部肿块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124例为肺癌.CT征象:92例有分叶征象(74.2%),59例有短而细毛刺(47.6%),27例有锯齿样改变(21.8%);胸膜凹陷征59例(47.6%),血管集束征38例(30.6%),细支气管充气征41例(33.1%).结论:把握CT的肺癌征象,结合临床表现及定期查体,可提高老年人肺癌的诊断水平.

    作者:戴建业;高德伟;陈静雯;钟大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MRI诊断左股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例

    1病历简介患者,男,41岁.左大腿肿胀近10天,不觉疼痛无活动障碍,发病以来无明显发热、畏寒.既往无类似病史.体检:左大腿较右侧增粗,患区皮肤无红肿,皮温正常,局部有轻压痛,未触及肿块,全身皮肤未见疖肿及瘘道;左下肢活动在正常范围.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临床拟诊左大腿软组织病变申请磁共振检查.

    作者:袁军;符惠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螺旋CT诊断

    目的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PE)螺旋CT(SCT)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8例急性肺动脉栓塞进行SCT扫描,观察血栓累及部位、表现形式及其它改变.结果 48例均累及两下肺部分或全部段动脉,血栓向上延伸,36例达中间肺动脉,8例达叶动脉,2例达主肺动脉.中心肺动脉扩张.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表现为段动脉以上中心性充盈缺损及肺动脉扩张.

    作者:郭平珍;肖志军;郭怀英;陈薇;张春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不正常子宫出血的非血管介入治疗 (附36例分析)

    目的:研究无水酒精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不正常子宫出血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无水酒精作用于子宫内膜16h后,取离体子宫作病理观察.对36例不正常子宫出血患者作宫腔造影,了解容量,注入等量无水酒精并抽出,反复2~3次,每次在宫腔内保留3~5min,观察疗效.结果:离体子宫巨检见内膜皱缩,灰褐色.镜下见内膜坏死脱落,动脉血栓形成,36例患者介入治疗后,88.9%(32/36)和8.3%(3/36)分别在24h和第5天流血停止,55.6%(20/36)恢复规律性月经周期,41.7%(15/36)月经量正常,38.9%(14/36)较正常月经量减少,4例复发作了第2次介入治疗,6例绝经,1例手术切除,副作用有短时腹痛和局部灼热感.结论:非血管介入治疗不正常子宫出血疗效可靠,方法简单,经济安全.

    作者:刘栋志;毕朝燕;孙袁;王灵满;杨世勉;荣嵘;仝铁;李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室间隔完整肺动脉闭锁的心血管造影分析

    目的:评价心血管造影(CAG)在室间隔完整肺动脉闭锁(PAIVS)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5例PAIVS患者,均行CAG检查,2例行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4例右室发育良好,1例右室呈球形,漏斗部和小梁部缺如.2例为圆顶形肺动脉瓣,2例为固定形肺动脉瓣.三尖瓣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均合并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结论:PAIVS的CAG诊断并不困难,重要的是了解合并畸形,如:右室、三尖瓣及肺动脉瓣的异常.

    作者:胡连源;陈新;韩秀敏;杨征宇;朱洪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老年人慢性胆囊炎误诊原因分析

    本文就我院1990~1999年15例慢性胆囊炎超声表现及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旨在减少对本病的误诊.1资料和方法15例慢性胆囊炎中,男8例,女7例,年龄45~72岁,平均58.5岁,60岁以上者8例.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无明显畏寒发热史,外周血象正常;体重减轻者7例,黄疸者3例.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寰椎沟桥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附19例分析)

    寰椎沟桥是指寰椎后弓上方跨越椎动脉沟的一个骨性条状影.国内文献中对此报道不多.我们在近1年内发现19例,并发现它与临床头晕症状的出现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东升;夏阳;高正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原肺水肿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的影像特点及其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利用减压舱模拟海拔7000m高原条件观察家猫缺氧24、48和72小时胸部X线、CT表现及其病理改变.结果:实验性高原肺水肿早期X线、CT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肺野周围性分布的斑片状阴影.减压组动物减压后右下肺动脉横径较减压前显著增加(P<0.05),胸片肺水肿记分与CT值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r=0.955).主要病理改变为肺出血及肺水肿.结论:高原肺水肿胸部X线、CT主要表现为肺野周围性分布的斑片状阴影,对高原肺水肿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关建中;易习之;徐维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