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京;包尚联
目的:检测超声诊断剂量与人早孕绒毛细胞凋亡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将拟进行人工流产的24例早孕(45~60d)妇女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为空白照射组、10min组、20min组和30min组.应用Hp 8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孕囊进行不同时间的持续照射,照射后24h取材.用原位末断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技术检测上述各组绒毛组织凋亡细胞.结果:超声照射后10min组绒毛组织凋亡细胞与对照组无差别,20min组和30min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显著大于对照组和10min组(P<0.001).结论:诊断超声持续照射早孕孕囊组织>10min可引起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增加,且随照射时间延长而继续增加.
作者:杜联芳;张青萍;刘望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是泌尿系少见的先天畸形,术前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很大意义.本文总结了5例经我院手术证实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患者,着重探讨不同的影像检查方法对输尿管狭窄的诊断意义和合理的检查程序.
作者:王仲;陈诗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介入性超声在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0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壁间肌瘤的患者在超声双向对比法监视下用官腔电切镜行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结果: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225例,完全及部分切除子宫壁间肌瘤79例.其中一次手术301例,二次手术3例,术后使用缩宫素41例,发生水中毒2例.结论:介入性超声可有效的监导手术过程、观察膨宫效果及提示术中使用缩宫素,是监导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张丹;李玉凡;孟焱;刘剑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视觉刺激的闪烁频率与BOLD响应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通过磁共振功能成像(fMRI)的方法,在黑白棋盘格视觉刺激源的切换频率从4~14Hz范围内,在初级视觉皮层(V1)区内分别测量BOLD响应.结果:BOLD信号幅度的变化在4~14Hz内基本相同,但是在V1区内激活像元数显示出频率依赖性.结论:BOLD信号对视觉刺激频率的依赖性可能受视觉刺激类型的影响.
作者:张晓京;包尚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l病历简介患者男,64岁,汉族,自诉刺激性咳嗽5个月余,有少量白色粘液痰,无发热、盗汗及胸痛.经抗生素治疗,咳嗽无缓解.查体未发现异常体征.免疫组化示:AFP 532ng/ml、HCG(-).CT检查示:左上纵隔有大小约6.7cm×6.0cm×5.5cm卵圆形软组织密度均质影,边缘光滑,轻度分叶,CT值平均为35~40Hu(附图).CT诊断:左上纵隔胸腺瘤.
作者:潘功茂;吴铭;夏云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病历简介患者男,46岁.因发现腹部无痛性包块6年,且逐渐增大,先后二次住本院手术治疗.患者经常出差山东、河南、内蒙古等地,有吃生牛、羊、猪肉史.首次住院于1995年10月.当时查体: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怒张,未见肠形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肝肋下未及.中下腹及左上腹可触及肿块约15cm×20cm,质较硬,边界不清,表面触及结节,活动性差.脾切迹触不清,移动性浊音阴性.超声对全腹进行多切面扫查印象:(1)脾呈多发性囊性改变.(2)中下腹及左上腹有约25×20cm团块,其内为直径1.0~3.5cm的蜂窝状低回声暗区充填(性质待定).(3)右肾积水.(4)肝未见占位性病变.本院CT:脾及腹腔内呈大量直径约1.0~3.5cm的囊性低密度灶,蜂窝状,双肾受压后移.结合病史考虑囊虫病可能.
作者:王志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病历简介患者男,8岁,因被他人用水果刀刺伤头部,腹部及双上肢1小时入院.伤后无昏迷史.查体:神志清楚,右顶枕部有一水果刀近水平方向刺入脑内,仅刀柄外露,伤口出血不止,双侧瞳孔等大,圆形,直经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左上腹部有约2cm长伤口,大网膜外露,双上肢有多处大小不等刀割伤口,四肢活动好,未引出病理征.头颅X线片见右顶枕部金属异物进入脑内,正位观约2cm×12cm(图1),侧位观约2cm×7cm(图2),头颅CT见自右顶近水平走向金属异物进脑内(图3,4).入院后立即在全麻下手术,取出一水果刀(2cm×14cm),伤道清创、止血,同时行剖腹探查胃破裂修补术,肢体伤口清创缝合术,术后抗感染、脱水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等治疗,住院29天痊愈出院.出院后半年随访,患者已上学,智力正常,四肢活动好,视力视野均正常,无后遗症.
作者:马云东;孟维玲;吕连祥;孙德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脊髓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MR是目前诊断脊髓疾病的首选方法.由于MR具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力,且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可显示病变段脊髓的全貌及病理改变.本文分析总结了17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MR表现及鉴别诊断.1材料和方法对1997-10~1999-10我院MR检查发现的17例急性脊髓炎病例进行分析.男7例,女10例,年龄4~60岁,平均34.6岁.17例均为急性发病,以突然出现肢体的感觉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其中10例发病前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15例患者以双下肢无力、麻木、行走困难为首发症状,2例四肢无力、麻木,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肌力呈不同程度下降.数日后,4例双下肢瘫,1例四肢瘫.6例有二便失禁或尿潴留,12例病理征阳性.15例行脑脊液检查,6例白细胞计数增高,8例蛋白含量轻度增高.
作者:李彦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就我院1990~1999年15例慢性胆囊炎超声表现及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旨在减少对本病的误诊.1资料和方法15例慢性胆囊炎中,男8例,女7例,年龄45~72岁,平均58.5岁,60岁以上者8例.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无明显畏寒发热史,外周血象正常;体重减轻者7例,黄疸者3例.
作者:许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头颅CT和MRI检查在癫痫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分析128例癫痫患者的CT和MRI结果,应用X2检验比较CT和MRI的阳性率和准确性.结果:对于复杂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和继发性全面发作而言,MRI的阳性率和准确性均高于CT.CT发现颞叶和基底节区病变的例数分别为MRI的45.2%和56.3%,MRI对血管畸形和脱髓鞘病的定性准确性显著高于CT.结论:对于复杂部分性发作、全面发作和继发性全面发作类型,应以MRI为首选.MRI对颞叶病变、基底节区病变检出的能力优于CT,对血管畸形和脱髓鞘病的定性准确性高于CT.
作者:王天俊;郎森阳;蔡幼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颈面部血管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周围组织的以血管发育异常为特征的良性肿瘤.颈面部包块是这类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皮肤色泽特征对浅表血管瘤诊断有所帮助,但对较深层的血管瘤往往不能确诊.高频彩超显像通过探查肿瘤大小、形态及瘤体血供特征可以为这类血管瘤的诊断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总结了我科近年经病理证实的65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
作者:陈文卫;石华;孙彬;郭瑞强;孙有刚;赵玉荣;胡小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寰椎沟桥是指寰椎后弓上方跨越椎动脉沟的一个骨性条状影.国内文献中对此报道不多.我们在近1年内发现19例,并发现它与临床头晕症状的出现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东升;夏阳;高正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X线、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BAC的X线、CT表现,将其分为结节型、炎症型和弥漫型.结果:结节型7例,均为单发结节.炎症型6例,两肺多发斑片状影4例,大叶实变2例.弥漫型11例,两肺呈细小结节影10例,网状结节影1例.单侧或双侧胸腔少量积液8例,心包大量积液5例,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3例.胸部及远处骨质破坏6例.结论:BAC影像表现多种多样,炎症型需与肺结核、肺炎等鉴别.仔细观察、分析X线、CT征象并结合临床表现与治疗情况,可提高BAC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张蕴;杜红文;付和睦;郭佑民;刘继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注入无水酒精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对45例卵巢巧克力囊肿行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反复冲洗后注入无水酒精,保留3~5min后抽出,可重复进行,后留置约5ml无水酒精于囊腔内,所有患者每3个月超声随访观察1次.结果:45例患者有44例基本治愈,仅1例患者复发,治愈率为97.8%,术后妊娠率和症状消失改善率均明显提高.结论:此疗法对卵巢巧克力囊肿不仅能达到治愈目的,还能保留卵巢功能、提高术后妊娠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斌;叶美英;李玉友;王东;何俊;周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文献报道CT冠扫直接进行茎突测量[1,2],因茎突细小,个体差异大,实际操作难度大.随着螺旋CT的发展和三维软件技术的提高,茎突三维CT在临床上逐渐应用.本文分析总结了1999-08~2000-02对10例茎突检查者采用不同扫描与重建方法的资料.
作者:林盛才;黄仲奎;龙莉玲;李晓阳;林创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提出一种快速计算剂量体积直方图算法,根据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不同床角非共面的旋转照射的剂量分布特点,快速地计算出病灶或组织的剂量体积直方图.
作者:李光明;李树祥;曹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病历简介患者,男,41岁.左大腿肿胀近10天,不觉疼痛无活动障碍,发病以来无明显发热、畏寒.既往无类似病史.体检:左大腿较右侧增粗,患区皮肤无红肿,皮温正常,局部有轻压痛,未触及肿块,全身皮肤未见疖肿及瘘道;左下肢活动在正常范围.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临床拟诊左大腿软组织病变申请磁共振检查.
作者:袁军;符惠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支气管扩张粘液栓又称粘液嵌塞,是支气管扩张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继发于其它肺部疾病的粘液栓已有报道,尚未发现支气管扩张合并粘液栓的文献报道.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32例本病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
作者:郭平珍;郭怀英;赵斗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输卵管梗阻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传统的宫腔内加压通水治疗输卵管梗阻的方法盲目性大、疗效欠佳.近年来,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的应用使这一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输卵管梗阻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该方法简便安全,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42例患者施行了经宫颈输卵管再通术,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边建伟;徐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